正文

第一节 人生与梦想

生如夏花:让生命精彩绽放 作者:杨晓勇 著


第一节 人生与梦想

一、人生不能没有梦

什么是梦想?梦想是对明天的盼想,是深藏在内心深处最深切的渴望,是激发人走向成功的原动力。只要有梦想,无论男女老少都会自觉地去挖掘生命中的潜能,从而焕发出无限的热情与昂扬的斗志!从这个意义上讲,梦想、激情比能力更重要。台湾作家刘墉指出:“你可以一辈子都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梦”,这是一个民族的春秋大梦,中国有梦,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而中国梦的背后是无数个体的梦想,个体有梦想,才会有精神的支撑,才会有拼搏的力量,才会创造出彩的人生。中国梦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没有哪个口号能够像中国梦一样穿越不同的阶层、地区,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这种共鸣不仅是理念上的,也是情感上的。这个时代、社会越来越关注个人的梦想,权威杂志《半月谈》就曾刊文呼吁“解放梦想”,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社会低层群体,指出:“无梦的人生,是让低层痛苦愤怒的人生,也是令社会忧虑警惕的人生。要让无梦者有梦,让有梦者圆梦,让所有的勤劳者拥有致富的机会,让所有的奋斗者拥有成功的希望。”相信这也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共同的梦想!所以,让我们给有梦想而又付诸行动的人以鼓励,给有梦想而且一步步前行的人以掌声,给有梦想却始终步履维艰的人以支持。千万不要对别人的梦想予以嘲讽,因为当有一天,梦想的树苗变成参天大树,会嘲笑你当年的短视和愚蠢。

二、梦想生长,离不开土壤的滋养

个人的梦想只有与国家和民族的梦想相融,与正在从事的工作相伴,才更有实现的土壤和条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辈子有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梦,梦想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稻穗有扫把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坐在禾下悠闲地纳凉;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2000年实现第一期目标杂交水稻亩产700公斤,2004年实现第二期目标杂交水稻亩产800公斤,2011年实现第三期目标杂交水稻亩产900公斤,2014年实现第四期目标杂交水稻亩产1000公斤,达1026.70公斤。现在,84岁高龄的老人又有了新的梦想目标,就是第五期目标,到2018实现亩产1100公斤。这些目标,是他在光能利用率基础上得出的,他说:“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党的好政策,中国人通过自己完全能够解决吃饭问题,把饭碗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上。”全国劳模石油工人胡志强也有自己的梦想,这就是多打井、打好井,多产油、产好油,让钻井队在铁人精神的引领下不断创造新纪录,而且要把井打到国外去,展现中国石油工人的风采。他的梦想也正一步步成为快乐的现实,现在他的钻井队已经把井打到了伊拉克、苏丹。

三、梦想选择,要与个人兴趣结合起来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面临一些选择,比如,在读大学时,你准备学什么专业,毕业之后准备从事什么职业等,选择因人而异,但有一点应该是共同的,就是希望从事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和工作,并且足够优秀。习主席指出:“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梁漱溟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一个人必须有他的兴趣所在才行,不在此则在彼,兴趣就是生命,剥夺一个人的兴趣等于剥夺他的生命,鼓舞一个人的兴趣便是增强他的生命!”美国著名的原始派画家“摩西奶奶”说:“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是的,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让我们发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所在,就像阳光下那些美丽的树叶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一样,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许多宝藏,都拥有一份独特的优秀,这需要别人去发现,更需要自己不断地去挖掘和培养。

四、梦想成真,要靠劳动并珍惜时间

习主席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能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能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中的一切辉煌,只能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是的,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也成就梦想。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劳动的汗水,对那些只有梦想没有劳动的人,或者说付出的劳动和坚持不够的人,梦想永远只是空想。所以,我们在拥有梦想并做出选择之后,在追梦的过程中,要辛勤劳动,因为没有播种、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要诚实劳动,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拼搏,而不能投机取巧,因为只有诚实的人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和信任;要创造性劳动,因为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的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不要以为自己智力平平难以成就梦想,纪伯伦说:“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一个人只要拥有了平凡的智力和不平凡的毅力,就一定能够将梦想变为快乐的现实。另外,在追梦的路上,还要珍惜时间,很多人都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即总以为自己时间还很多,生命还很长。今天没有机会做的事情,明天还可以继续;今天无法完成的梦想,明天或许有机会去实现;今天禁锢着的心,总有一天会绽放。但生命是一条单行道,并且没有暂停键,逝去了,就再也无法回来。

第二节 我的人生我的梦

一、我梦想让我的人生绽放精彩

年轻的时候,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喜欢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励志的话语已经镌刻在我的心里,时时给我警醒,给我力量。

有意义的人生不能仅仅为自己活,而要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在我的心中,始终有我的爱人、亲人、友人,有我热爱的工作与生活,这些都是我奋斗的动力,我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极其简单,而对精神生活的要求十分丰富,我感到奉献永远比索取快乐,在我对爱人、亲人、友人有所奉献、有所帮助的时候,也常常是我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候。另外,人生一世,总归要给这个世界留下点有意义的东西,泰戈尔有句名言:“鸟儿确已飞过,天空未留痕迹。”这种情况不应该发生在人身上。

有了美好的梦想,更重要的是要有实现梦想的能力,我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我的生活能力,一种感受生活、创造生活,在生活里扎根的能力。我曾经活在他人的目光里,不敢走自己的路,但走着走着,我终于醒悟,要勇敢地走自己的路,成为我自己,不仅要做一个真正的男人,而且还要成为男人中的男人。

我想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喜欢《隐形的翅膀》这首励志的歌,不仅旋律优美,而且歌词寓意深刻:“隐形的翅膀,让梦恒久比天长,留一个愿望,让自己想象……”多好啊!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渴望能够拥有一双翅膀,但多数人想到的是让翅膀长在肉体上,很少有人想到让翅膀长在自己的心灵上。这就是为什么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懂得什么叫做真正的飞翔。

人生就是一场等待“醒来”的旅程。“从生到死有多远,呼吸之间;从迷到悟有多远,一念之间。”我很幸运,在吃了那么多苦、经历那么多坎坷之后终于“醒来”,而“醒来”后我蓦然发现,无论是悲苦还是坎坷,都是为了迎接这人生的盛宴——“醒来”。我感到自己的“醒来”,还与自己从事的工作有关,在正视死亡的过程中,我逐渐地悟到,人有两次生命,一次是肉体的出生,一次是灵魂的苏醒。只是肉体的出生每人都要经历,而灵魂的苏醒则大有不同,有人早有人晚,有的人甚至一睡不醒。

我认为这些人生感悟可以帮助他人,希望它留下来、传开去,这样才会使我的生命更有价值。凡·高曾说过:“希望所有人都能看到我的画,并能够通过我的画感受我的内心。”我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看到我的书,并能通过我的书来读懂我的心。

二、我梦想人们能够正视死亡了解殡葬

已故作家史铁生说得好:“死亡是无论怎样耽搁都不会错过的事情,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死亡在我们周遭每天都发生,可我们却不愿去思考,去从“死”里获取对于我们的生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而且越逃避死亡,就越恐惧死亡,这也不利于你从容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因为避谈死亡而留下遗憾或者给家人带来麻烦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希望人们能够直面死亡,就如同直面骄阳,虽然会感到有些不适,但迎着朝阳前进,至少方向不会错。

在直面死亡的基础上还要主动了解殡葬,殡葬不是一个晦气的行业,而是一项关系民生与生命的事业。殡葬工作者是生命的送行者,像天使一样。在龙华殡仪馆,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2014年9月,一位天生丽质的外籍女歌手艾利丝被一场意外的交通事故夺去了年仅29岁的生命。龙华姑娘彭彩红为她沐浴,她用手轻柔地扶起艾利丝的头,轻轻地为她垫上干爽洁净的毛巾;用手挡住她的耳郭,生怕水冲淋进她的耳部;跪着放低身段用毛巾为她擦拭身体,只为保护她的隐私和尊严……沐浴完毕后,逝者的妹妹看到静静地安睡在沐浴床上的姐姐宛若新生,对全情投入的彩红姑娘深深鞠了一躬,失声痛哭。彩红姑娘是一个很美的女孩,美得就像天边的彩虹。龙华女子化妆组的姑娘们个个都很漂亮,不仅容貌美,而且心灵美,她们有的是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有的是上海市民政局用户满意服务明星,她们像天使一样工作,她们爱学习、爱艺术、爱生活,由龙华女职工组成的“冰扬女子沙龙”,周一跳有氧健美操,周二练心灵瑜伽,周三写中国书法,周四学艺术插花,周五看经典剧场。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她们展示女性的美好,享受美好的生活。

三、我梦想成为殡葬文化的开拓者

随着对殡葬工作的了解和思考日益深入,我越来越感到殡葬文化在行业发展上的重要性。于光远教授生前十分关心殡葬工作,指出“做殡葬,就是做文化”。事实确实如此,殡葬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富集地,也是人生文化的宝地,还是现代文化的传播地。但从现实来看,长期以来,殡葬同行对殡葬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日常的工作中,往往只抓住了遗体接运、化妆、火化、骨灰寄存和落葬等事务性的工作,而忽视了对孝文化、人生文化的挖掘和传播,忽视了现代文化在殡葬中的应用。从更深的层次来看,事务性的工作相对比较容易做,尤其是对于老职工来说,经过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工作可谓驾轻就熟,而文化的挖掘、应用和传播相对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素养才能做得到做得好,这对于很多殡葬职工来说是弱项。为此,我想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推进殡葬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一是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比如“孝”文化,中华民族是崇尚孝道的民族,“孝感动天”等古代“二十四孝”中就有不少精华的东西,比如“福”文化,“五福”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和“善终”,“五福临门”是国人的一种美好期盼,它既饱含了对逝者的尊重,也有以此庇佑子孙后代的寓意。这些都应该被更多的人学习和继承。二是研究和创造。殡葬文化一定是与时俱进的,那么现代文化,比如,现代的诗歌、音乐、文学作品等如何应用于殡葬活动,这些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探索和实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创造。三是传播和分享,对于千百年来形成的优秀的殡葬文化,不仅要和殡葬同行分享,也要和逝者家属分享,和社会分享,这些优秀的文化只有为广大殡葬职工所掌握,为社会所接受,才会产生强大的生命力。

四、我梦想能够让告别也变得美丽

见惯了各种形式的告别,我有一个梦想,就是用逝者或逝者家人想要的方式告别,让告别变得美丽,变得有意义。在实践中,我见证了人们用鲜花、用音乐、用诗歌为逝者送行,感到都很唯美,很有意义。最近,因参与上海“12·31”遇难者遗体处理工作,我参加了部分遇难者的告别活动,其中,遇难者徐晓君的送别活动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也引发了我的思考。送别会在宝兴殡仪馆四楼大厅举行,大厅的两侧摆满了花篮,两侧的电子屏幕上不断滚动播放着晓君的老师、同学等的心语,其中有震惊、有不舍、有怀念,活动开始,主持人请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致辞,他在致辞中谈到,晓君是一个爱学习的学生,是一个热情、活泼、开朗的女孩,她上课喜欢坐前三排,课堂上经常与老师互动。然后,主持人请晓君的爸爸致答谢词,他爸爸说:“……我们已经习惯女儿远行,我们等待,等女儿回家,可是,我们知道,这一次,女儿回不了家了,因为她失去了返程票。我们不想举行追悼会,就当我们的女儿出嫁,大家一起来送送她……”听了晓君爸爸的话,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为晓君的不幸,也为她可怜的爸爸。晓君的送别活动有超过600人参加,这次送别对大家来说虽然是一种悲,一种痛,但也是一种爱,一种美,是父爱、母爱,也是友爱和人间的大爱,而且还能使人从哀痛中思考,思考生、思考死、思考爱,思考如何告别!

五、我梦想成为生命教育的推动者

在西方国家,生命教育十分普遍,生命教育分为生的教育和死的教育。在我们国家,对生的教育主要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局限性也很明显,比如,有的人还没看过世界哪来的世界观?或者说即使有也肯定有局限;有的人还没经历过人生怎么形成人生观?或者说人生观也肯定不够完整;有的人还没有思考过人生的意义哪来的价值观?或者说虽然有价值观但也不够深刻。现在,全社会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果能将其与生命教育结合,则更有利于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和弘扬。另外,对于死亡教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死亡常常是回避的,而不曾对“死”做过深刻思考的人,对“生”也很难有透彻的感悟。

推动生命教育,我将从发挥优势入手:一是发挥内容优势。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从事殡葬工作已经八年多了,在人生终点站见证了更多的死亡,也有更多的机会倾听生命的故事,对生死有更深刻的认识与感悟。二是发挥对象优势。一方面与殡葬职工一起分享认识与感悟,另外,通过职工与更广阔的殡葬服务对象分享,每一位生者都可以成为生命教育的对象,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参加殡葬活动,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宗教信仰的人都会到殡仪馆参加追悼会,或者到墓地去怀念和祭奠先人。每一位逝者都可能给我们以启迪和智慧,激励我们前行。因为人死了,人的精神依然永存。三是发挥场所优势。殡仪馆、公墓都是进行生命教育好的场所,尤其是公墓,它不仅是“往生者的家园”,还是生命教育的课堂,是活人与死人对话的地方。在这里,生者寄托哀思、放飞祝愿,沉思与感悟生命。电影《死亡诗社》中有一首诗:“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其实,要活得深刻,还应步入“碑林”,到墓地去,在逝者的“碑林”前,更能有深度地思考生命。四是发挥人脉优势。因个人的经历和工作关系,我的不少同学已经成为各条战线的领导和骨干,民政为民,具有联系群众的渠道和资源,作为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的工会主席,也具有联系工会领导和广大职工的优势,这都有助于拓展宣传的阵地。我期盼在不久的将来,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能够走进民政的学堂,走进高校、党校以及工会干部学校的课堂,而且在各类学堂和课堂的老师中也有我的身影。

第三节 行走在追梦的路上

一、从中国梦中汲取力量

“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梦呼唤个人梦,个人梦要融入并托举起中国梦,有梦的人生才精彩。我的梦想,把它概括起来,就是立足殡葬,站在死中去看生,思考和感悟生命,做生命的传道者。要在过去,我不敢有这样的大梦,或者说,即使心里有,也不敢说、不敢做,因为,用世俗的眼光看,我一不是高官,二不是名人,三不是富人,还离过婚,生命谈不上精彩,国人也忌讳谈论死亡。而现在,大的环境变了,我的思想认识也变了。虽然我是普通人,但普通人也会有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有一点好的经验;因为我在人生后花园工作,见证了太多的死亡,我善于从死亡中汲取营养,在由死看生问题上有发言权;虽然国人忌讳谈论死亡,但忌讳的未必就是科学的、正确的,未必就是不可改变的,关键是要找到改变的办法。死亡教育没有很好开展,除了国人忌讳以外,更重要的是缺少受人们欢迎的内容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才;另外,随着社会的转型,殡葬必然也要进行转型,现代殡葬不仅要处理死亡,也要讴歌生命,贯穿殡葬工作主线的应该是“爱与怀念”,而围绕“爱与怀念”的思考、写作、宣讲就应该是殡葬工作的内容之一,是我们殡葬工作者应该肩负的责任!所以,我的梦有根,它立足于中国国情,扎根于殡葬沃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我的梦有魂,因为我把个人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结合起来,把个人的精神追求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融合起来,从而产生出最持久、最深厚的力量。

二、从日常工作中汲取营养

我热爱殡葬工作,把本职工作做好一直是我最大的愿望,作为工会主席,我一直希望能够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上有所作为,那么从何入手呢?我从激发职工的梦想入手。在平时的工作检查和与职工的座谈交流中,鼓励他们要做一个有梦想的人,因为有梦想,生命才有意义;鼓励他们把梦想与正在从事的工作结合,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因为梦想的产生和实现均需要一定的土壤和条件;鼓励他们坚持梦想,因为只有坚持,才能让梦想照亮现实。在2014年春节前慰问劳模王岗时,鼓励他刻苦钻研遗体化妆技术,不仅要在龙华殡仪馆有影响,也要在全国殡葬行业有影响,在社会有影响,使人知道在遗体修复和整容化妆领域,王岗是最优秀的;2014年又在全系统组织了一个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比赛。我从职工书屋入手,鼓励职工学习,开展阅读活动,组织交流学习体会,倡导大家响应习主席号召:“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我从启发职工思考入手,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鼓励职工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2014年9月23日,又为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所属各单位工会主席和职工代表举办了一次题为“高举文化的旗帜睿智地迎着朝阳前进”的报告。当获悉职工在听了我的讲话、报告或者看了我的文章之后有所思考、有所启迪、有所转变、有所进步的消息时,内心就会充满愉悦。而在这种种活动中,在与职工的交流互动中,我又从职工中汲取了营养,丰富了我的思想,这又会成为我写作的新材料和追梦的新动力!

三、用坚持去成就梦想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梦想要靠劳动,靠坚持,我相信平庸与卓越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天赋,而在于长期的坚持与持续的投入。我的梦想分为三个阶段,2013到2015年为边工作、边写作和出版阶段;2016年到2023年为边工作、边完善、边传播阶段;2023年退休以后为传播阶段,也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阶段。目前,正处在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优势在于,可以从工作中吸取丰富的养料,常常有灵感迸发,缺点在于没有时间,尤其是没有完整的安静的适合写作的时间。那么,时间从哪里来?靠挤,靠坚持。单位5点下班,我经常留下来写作到7点半,星期六、星期天至少抽出一天时间用于写作,2014年国庆节,除了用一天时间陪伴父母外,其余的时间全部用于写作,就这样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我想起了巴西著名作家保罗·科埃略的一句话:“当你下定决心,全世界都会帮你。”是的,我感到现在全世界都在帮我,尤其是我的亲人,当我对爸妈说,因为写书,国庆节只能陪他们一天,他们给予了充分的理解;而妻子更是承担了陪女儿、做家务的重任,解除了我的一切后顾之忧。可能也正是因为有了她们,我追梦的脚步才是如此坚定、如此有力,如此只争朝夕!我也想起了比尔·盖茨的话:“我所认识的最成功的人,都有三个共同的特质,即行事的决心、行为的准则和行动的毅力。”对照这三点,我将时刻鞭策自己,向成功迈进!

因为心中有梦,因为行走在追梦的路上,我现在比任何时候都上进,比任何时候都自信,比任何时候都珍惜时间,也比任何时候都快乐。这都源于梦想的力量。愿更多的人都能拥有梦想,都用梦想的光芒照亮心房。否则,如果我们的心中没有光亮,那白昼也是黑夜,自由也是禁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