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岭南赏析学”的开宗创派者——刘逸生先生

神魔国探奇 作者:刘逸生 著


“岭南赏析学”的开宗创派者
——刘逸生先生

周锡䪖

“日蘸江波万点金,市声遥隔绿榕阴。小楼畅饮忘清浊,一老雄谈阅古今。临绝谷,警深心。茫茫霄壤费追寻。乌枝月落慵归去,展尽风前浩荡襟。”(《鹧鸪天·逸老招饮》)这是笔者多年前的旧作,录之以留纪念。

刘逸生(日波,1917—2001)先生,著名诗人、学者、作家、评论家,原籍广东中山县。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即以文章尔雅、独具创意、令人一新耳目的《唐诗小札》《宋词小札》名动南北,是当年我辈“羊城诸子”论文习艺时亦师亦友、“导夫先路”的领航人,也是别具姿致的岭南“赏析学”的开宗创派者,流风所被,影响远及海内外。近年我遇到香港一些中年朋友,还津津有味地提起当年不少大学文科生热情争购“小札”的情景。

其后,刘先生即与香港三联书店合作,组织编撰了共四十册一套,含译、注、析、评于一体的“中国历代诗人选集”,分别以繁、简字体先后推出,并且一版再版,对普及、推广中华文化起了积极作用。它的写作,大致以两“小札”的格调为基础,糅合了各具体编撰者个人的才情风貌,同归而殊途,异虑而一致,形成了当代岭南文学的一脉新潮,也是对丰沛的中华诗学传统一种别开生面的“跃迁”。可以称之为“岭南赏析学”。

循此以进,有感于时下许多“文学评论”大都是篇幅甚巨的“高头讲章”,除了专业人员,一般文艺爱好者就算硬着头皮,也往往感到难以卒读,只好“望望然去之”,辜负了专家学者们的一番心意(也可说是“心血”,因为太费神了),造成“双输”局面—但那也不能全怪读者,因为现代社会人们大多工作繁忙,而嗜好亦较广泛,所以许多古典文学爱好者对那些论析文章,也别有要求:希望最好是文约义丰,理趣兼到,读之耗时不多,却可提神醒脑,而读后又能令人回味无穷之作。有鉴及此,刘先生于是因势利导,实行“供给侧改革”,把“赏析学”的范畴从诗词领域再加拓展,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另与香港中华书局合作,组织编撰、出版了一套专为赏鉴、品读中国古典小说而作的“小说轩”丛书(现在收入知·趣丛书的《神魔国探奇》与《闲话孽海花》,便是其中之两种)。其功能作用则正如刘先生所言:

古典小说的漫话,既非金圣叹式的评点,而又具有评点的趣味;绝非胡适之式的考证,而又带上考证的深度;不同于王国维式的评论,而又处处显出评论的力量。按人物之头颅而制帽,视事件之是非而予夺,有《春秋》之微言,无腐儒之胶柱,浅者自见其浅,而深者则见其深……平凡之中,偶有警语,闲扯之际,忽现闪光:此便是所谓“漫话”。(刘逸生《关于“小说轩”的几句闲话》)

综合上述“中国历代诗人选集”与“小说轩”两者的优长之处,“岭南赏析学”的特点大致可以概括如下:

宜古宜今,亦文亦史;多元并融,雅俗咸宜;释疑解惑,启牖新知;谈笑风生,如画如诗……

唐贤有句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今天有志于此道的文坛俊彦,若能把这门“赏析学”的优点传承下去,并再加发展,造福文坛与读者,则善莫大焉!

2021.7.7,谨志于港岛天南海北之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