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珍屋主和作家、诗人、书画家
一
在微信群里,有个“0630文学群”,意思就是6月30日这一天,由一批文学爱好者建的群。
那天,“红枫书友会”执行会长周劲草发起,请文友到书友顾问杜锡全的资海工作室聚会,受邀人除了我,还有沈裕慎、潘颂德、邵天骏、黄大秀等十余人,他们有的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的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有的是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都是写作方面的高手。
杜锡全退休后热心为大家服务,他人脉广,这天,他请黄强教授与大家见面,黄教授说可以介绍作家、诗人组织采风活动,一天、两天都行,免费吃住,挺吸引人的。我当即表示,若能组织此类活动,我可邀请一批上海市作协会员参加,可写些诗文,再拍些照片,出书也行。于是,有了组织作家诗人采风的打算。
经过几个月的策划和筹备,采风行动终于落实到位,地点定于松江九亭的荟珍屋。
二
11月7日下午,我和黄强、杜锡全、潘颂德、范长江、张文龙、朱亚夫、朱惜珍、黄大秀、邵天骏等十多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和教授等参加了这次荟珍屋釆风活动。据黄教授介绍,11月6日还在南京的屋主赵文龙,今天专程赶回来,接待作家、诗人们。大家听后深受感动,纷纷表达对赵会长的敬重和谢意。
荟珍屋位于松江区九亭镇,创办人是松江区收藏协会会长赵文龙。荟珍屋是一座集明清园林建筑和苏作家具于一体的私家古典园林,有十余栋明清老宅、万余件苏作家具,于2000年创建。赵会长为我们全程讲解了荟珍屋一砖一瓦、一石一木的前世今生,如数家珍。
松江这16亩土地上,有1万多平方米建筑,呈现了中国古典建筑的传承和创新,展示了赵文龙几十年来所收集的部分藏品,更多的珍贵物料则存于外借的4万多平方米仓库,待有机会再一一造访。
在交流中,作家、诗人们纷纷表示有赋诗作文之灵感,黄教授的意思是大家各自写,找报纸、杂志发表,不一定要成集。回去后,果然大家都有诗文作品发表。于是,我把大家的作品收录起来,统一在新浪《小青文学》上发表,也有在美篇和其他网络上发表的,其中我的一篇作品还在《红枫》杂志上发表了。除了诗作外,书画家还写了书法作品留念。这样一来,由我收集的活动诗文、书法作品和摄影照片,竟然不少,有80页诗文、20页风景摄影和10页采风摄影作品,还有两幅书法作品和两幅国画,如果再收集一些其他作品,真的可以出版一部关于“荟珍屋”方面的专著了。我与黄强教授认为,可以主编和出版一部《荟珍屋》了,可以再采风一次,补充一些诗文和书画。黄强教授和荟珍屋主人赵文龙商议,决定择期再组织一次荟珍屋采风活动。
三
第二次荟珍屋采风,有人建议还是由第一批采风的作家、诗人、书画家们参与,请他们在原来作品上加工,修改出更好的作品来。我有自己的想法,认为第一批作家、诗人、书画家能修改出更好的作品来最好,但若要增加作品,特别是增加绘画类和书法类作品,必须得是其他人,于是,第二次荟珍屋采风决定以新人为主。
在第一次采风发表大量诗文后,有许多朋友想要参观荟珍屋,但如何联系一事,我也无法回答,因为我自己也是别人介绍的,不能随便给荟珍屋主人赵文龙添麻烦。在这些朋友中,有一位值得一提,那就是《少年报》记者姜丽军,她是在上海著名作家张锦江教授全国书展上与我认识的。她联系我,说想去荟珍屋参观。刚开始我没有答应,组织第二次采风时,就邀请了她。
组织采风活动,其实挺麻烦的,联系时,有人愿去,有人不愿去,有人不去是真有事,有人是真不想去,有事只是托词而已。好在我人脉广,在上海滩找几十位上海市一级的作协会员,找一批作家、诗人、书画家,不是难事。于是,我一个个地联系,一个个地约定,结果到最后一天,还是有人因事请假。
最后,与黄教授约定在荟珍屋碰头,出席的有黄强、杜锡全、周劲草、沈裕慎、韩建付、唐友明、王元昌、顾建明、黄国锋、王雅军、姜丽军等十多人。我请上海著名作家沈裕慎先生为《荟珍屋》一书写序,请王元昌先生画几幅国画,请顾建明先生写几幅书法作品。
黄国锋先生画了第一次采风活动的国画,顾建明先生带来一幅书法《荟珍于屋》,赠给赵文龙会长。周劲草先生,则带来他的新书《人在路上》《文海拾贝》送给大家。作家们还有几位是带书来的,大家在荟珍屋相互赠书。
四
赵文龙先生1956年出生于上海,祖父与父亲都在上海桂林公园工作,小时候外祖父的大宅子带给他无限的遐想,也激发了他对木作的兴趣。因祖父、父亲在桂林公园任职,对“黄家花园”了如指掌,赵文龙耳濡目染。
1974年,他到市郊梅陇插队,住的居然是用几百根大柱子支撑屋面的绞圈房。那是一个幽深的大院子,房子的木作结构深深地吸引着他。七年间,他研究雕梁画栋,研究榫卯文化,并拥有了第一件藏品——一把精美的白木椅子。这把椅子当年他花了100元年底分红款,至今仍留存着。
赵文龙最初主要收藏老家具、瓷器等,三十年前他常到古玩店“淮国旧”收白木家具。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很多人把老祖宗留下的家具视为累赘,赵文龙收藏了万余件古董家具,它们大都保存在荟珍屋的库房里。荟珍屋珍宝很多,且不说黄花梨、金丝楠木家具,单就清代的印度红木椅子,就属博物馆级别。在赵文龙心中,这对椅子是荟珍屋的镇馆之宝。
1996年,赵文龙开办了上海龙漕古典家具商行,“以商养藏”,收藏扩大到苏、松地区老旧家具。二十多年时间,他收藏了明、清两代苏、松地区古董家具数万件。2000年,为更好地发展和抢救木作文化,他在松江九亭购置了十余亩土地,建立了修复老房子和家具的基地“荟珍屋”。
老房子抢救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需要顽强的毅力和对木作文化的痴迷。十多年来,赵文龙从安徽、江西、浙江、上海等地收购来几十栋有鲜明特色的古建筑,对那些已经人去楼空又面临倒塌的价廉物美的老房子、高速或高铁经过而当地政府没能易地重建的老房子,赵文龙想凭一己之力把它们买下来并原样修复,将来如若能与政府衔接、与企业家联手进行重建,那它们的光彩又可重现人间。
在收购旧家具的过程中,赵文龙发现许多偏僻山村有一些老房子的残垣断壁,摇摇欲坠的框架在冷风中战栗,令他的心锥刺般疼痛。有一次,他在安徽一个山村里收旧家具,看到一幢两百多年的老房子倒塌,建筑构件已被拆散,许多牛腿、花窗、门簪等卖给了古董商人,房前小院里,几个农民在分割一根银杏木的冬瓜梁。这根冬瓜梁长12米,宽1米,赵文龙凭经验断定这根银杏木至少有千年的树龄了,老屋已散架了,如果这根横梁再被分段切割,一切都将被毁灭,若干年后,这里曾有过一幢大宅子的历史,将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与房子有关的一段历史也会不复存在。
这个场景成了压倒赵文龙的最后一根稻草!离开这个村子后,那个场景在赵文龙脑子里挥之不去,从此他干劲十足,开始收购老房子,而且一发而不可收。
后来,赵文龙索性关了家具店,去收购什么破砖旧瓦烂木头,从原先大把大把地赚钱变成流水般花钱。
房屋收藏被称为“大收藏”,它不像其他物件可以收而藏之,可以独自把玩,可以在厅堂摆放,破旧房屋绝对不能束之高阁,收而藏之,一定要修复重建,否则就是一堆烂木头!
赵文龙在收藏过程中不断积累专业知识,比如通过对所用木材的观察,基本可以判断古董家具来自什么地区、出自怎样的家庭,当时主人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如何——这就是木作家具或房子隐藏的密码、蕴含的文化。从古到今,金属器皿会氧化,瓷器易碎难保存,书卷对保存环境的要求更高,只有木作文化是能够长久留存的,也是传承历史、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赵文龙因热爱而痴迷,这是他大力抢救中华木作文化的最大原因。
作为一个收藏家,赵文龙希望把最有价值的收藏留在本土,并以适当形式展出,弘扬民族文化,提升上海的文化品位,并表达对祖国的感恩之情。
五
在荟珍屋,有荣毅仁的办公室、黄炎培的书屋等,走出房间还能看到明清的花亭楼榭……这些都不是粗糙的仿古建筑,也不是电影中的复古场景,只是荟珍屋的一隅之地。坐落于松江九亭的荟珍屋,占地面积16亩,其中每一寸土地都凝聚着屋主赵文龙的心血。
屋主赵文龙,现任松江区收藏协会会长、上海市收藏鉴赏家协会理事,从事明清江南苏作文化家具与古建筑收藏三十余年。自2000年打造荟珍屋开始,至今已有近二十个年头。
荟珍屋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园林古建筑群,园内汇聚着名人古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奇石古树等江南园林的众多经典场景,除了开头提到的几栋名人故居外,还有十余栋明清古宅出自明、清两代达官贵人或书香门第家庭。精妙的榫卯结构、令人称奇的雕梁画栋、两人合抱的冬瓜梁等,在荟珍屋随处可见,可谓一步一景。更让人惊叹的是,荟珍屋的这些古建筑都是从潦倒中重生,有很多是赵文龙从即将拆迁毁灭的境况下抢救回来的,他抢救回来后再将这些伤痕累累的老房子修复原貌,使其得以异地重生。
除了明清古建筑外,荟珍屋内还珍藏着近四十年来从各地收集的明清江南文人的苏作精品家具数万件。因为所藏木作家具品类齐全、品位高,多以优秀的榉木为主,赵文龙在2009年受到了文化部的关注,成为首批中国木作协会的会员。如今荟珍屋内,精雕细刻的各式古家具与美轮美奂的古建筑相映生辉,相得益彰,置身其中仿佛看到了几百年前华夏民族先辈的生活场景。
经过十余载精心打造,荟珍屋早已蜚声沪上,屋内厚重的古韵、浓郁的文化氛围,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前来拜访。在这里人们除了和屋主赵文龙交流收藏心得之外,还谈天说地,纵论四海。很多慕名前来的人为荟珍屋留下墨宝,如今荟珍屋门头上的匾额,就是由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主任高运甲题写的。
“我只是这些精美木作这一代的保管者,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体会它们的美,理解它们蕴含的文化,懂得收藏之道。”赵文龙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与人分享他的收藏之道,希望他人能欣赏和领悟木作之美。目前,荟珍屋已经成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古玩鉴赏基地。未来,屋主希望能与更多的学术机构合作,向更多的学生推广传统文化,与更多的专业人士探讨中华木作文化的研究与传承。
赵文龙以古董店的收入“养楼”,资金常常捉襟见肘。2012年,他不得已把一处房产卖了。现在的开销很大,仅工人一年的工资就要230万元左右。
如今,赵文龙和他的团队一起,倾力于把荟珍屋打造成一个建筑群,力图更好地再现明清时期宅院的风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荟珍屋会以更加完美和古朴的面貌,迎接四方来客。
2018年12月20日
注:此文在《荟珍屋》中用笔名“谭言风”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