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部 千秋雄风

影响中国的虎丘 作者:张国擎


第一部 千秋雄风

第一章 王者之启

青铜铸造的变迁

进了虎丘山门,顺上山道上行几十米,就可以看到靠右手的道旁,有一块圆溜溜的大石头,正中有一道整齐如刀切的裂痕,是上山道上的著名景点,名曰“试剑石”。

就是试试剑刃锋利程度的,一剑砍去,留此裂痕。

试什么剑?由谁试剑?


我们可以从劈开的石头的两端去寻找答案。一端镌有“试剑石”三字,是宋代书法家吕升卿所书,另一端上镌有用篆书书写的元代顾瑛的一首诗:“剑试一痕秋,崖倾水断流。如何百年后,不斩赵高头”。

天下人皆知的试剑石,指的是春秋时期,吴王阖闾令干将、莫邪铸造宝剑,剑成而试锋砍的。顾瑛诗说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来到虎丘山上,掘得宝剑,在此一试,剑痕留至今日。前一种传说可信度高,后一种经考古学家证实:秦始皇一生没有到过长江边,最后想来,却死于途中。人们将试剑的故事放在两个君王身上,用的剑只有一把,就是干将剑或者莫邪剑,这块试剑石,叙述的是吴地辉煌的冶炼文化。

唐代陆广微的《吴地记·匠门》一书里说:吴王阖闾让干将铸造宝剑,限期铸造出天下独一无二的宝剑。王命不可违抗,夫妇俩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用了好几年的工夫,铁汁就是出不来。干将的妻子莫邪问如何办才好。干将说:从前我的老师铸剑时,曾经用幼小的女子献给炉神为妻,后来才得到铁汁汇入铜液里。莫邪闻言即投身炉中,铁汁出,铸成二剑。雄剑叫“干将”,雌剑叫“莫邪”。《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里又说是莫邪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不管怎么说,那个时期能够将铁熔入青铜,使锋刃毕现,确实是吴国能够称雄的原因之一。

鲁迅先生在他的《故事新编》中带着浓烈的感情写过这个故事。

宋人周弼听了试剑的故事,写下了《吴王试剑石》。诗中写道:“吴王铸剑成,自谓古难比。试之高山岭,不裂断横理。那无昔时人,相逢干将里……”

苏州古城区的干将路,旧称干将坊,传说是干将居住的地方,坊外有干将墓。《吴郡志》记载,曾在此挖出过半截干将宝剑,另外半截仍在虎丘的阖闾墓中。

干将莫邪剑后来失传了,今天存世的是同时期的越王勾践剑。两者的历史谁更古老?有人说是越王勾践剑,因为它的铸剑师是中国铸剑鼻祖欧冶子,有人说莫邪是欧冶子的女儿,有人说干将是欧冶子的徒弟,也有人说是师兄弟。其实,这两者中,干将莫邪剑更老一些,因为它是吴王阖闾的定制产品,阖闾去世在公元前496年,勾践在这一年才当上越王,之后才能定制越王剑。

越王勾践剑出土在1965年底,地点为湖北江陵,出土时完好如新,锋刃锐利,剑身满布菱形花纹,用鸟篆刻镂的铭文为“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经专家用质子X射线荧光非真空技术分析得知,这把剑是用相当纯粹的锡青铜铸成,黑色花纹处含有锡、铜、铁、铅、硫等成分,铸造工艺非常高超。

都知道越王勾践剑是存世的春秋第一剑,其实,中国国家博物馆还有一把吴王光剑.是1964年在山西原平峙峪赵国墓葬出土的,剑身有火焰形花纹,但铸造和修饰工艺完全一致,通长:50.7厘米,茎长:10厘米,刃宽:5厘米。圆形剑首,茎作圆柱状,上有双箍,箍面有三周凹弦纹,剑格较宽,镂刻有饕餮纹形槽,用以镶嵌绿松石一类饰物。剑脊隆有棱,剑身两侧满饰火焰纹,刻了两行八字“攻敔王光自乍(作)用剑”,均为金文。攻敔,便是“句吴”——吴国。

这两把剑都是复合铸造技术。先用红黄色的低锡青铜铸出剑脊,剑脊两侧留有接剑从的榫头,再用黄白色的高锡青铜接铸两侧剑从。这样经多次铸造出来的剑,刚柔并济,锋锐异常。铸造时,采取了锋后束腰的造型,在剑身接近剑尖处先收腰,使前端如同装上了倒钩,刺入人体再往后一拉,杀伤力极大。这种复合铸造技术,在两千多年前绝对是相当前沿的工艺。

这两把剑告诉我们,吴王阖闾与越王勾践的时代,中国的冶炼技术已经有铜合金了。更让人惊讶的是这柄剑里面已经有了铁的成分。意味着商王朝出现的青铜器冶炼技术,发展到周代,开始分岔:在中原青铜铸造主要用于分封制的鼎器,这是“权力”的需要,体现作为天人合一权力及财富的象征。这一青铜冶炼技术传到楚国后,又出现了另一种青铜器。这种鼎器不是用来封疆赐爵,更不是用于钟鸣鼎食。那么,这种鼎器派什么用的呢?这种青铜器至今还没有从我们的视野里退出去!只是我们许多人可能都没有注意到它。

它就是我们在旅游区能够看到的有双扶环的一种盆。盆底绘有鱼的图样,只要在盆里注点水,双手摩擦那两个把手,水里就会冲起水珠。摩擦的力量越大,水珠就越高,令人称奇。其实,它只是利用了电磁场的原理而已。但这只鱼盆,不是现在的人为了旅游而制造出来的,它是几千年前的楚国一次大旱的产物。当商王朝的青铜鼎作为王权的象征使用时,当泰伯仲雍在吴地将青铜铸造技术用于铸剑时,以信巫术拜神为主的楚地却利用青铜铸造技术祭天求雨!这就出现了祭天时巫师用来求雨的——那只我们今天在旅游区看到的摩擦喷水的鱼盆。

在中原作为天人合一权力象征的鼎器,在楚域作为祭天拜神器皿,到了吴越地区就发生了巨变,这不仅仅是因为在离开周王朝的政治中心后,鼎簋盅盆不能铸铭文作为权力分封与财富象征,吴越之地也不需要像中原那样有许多王孙贵族分封,也没有多少地方能够分封。更重要的是泰伯、仲雍的后人认为鼎器与祭天神器对于他们的生活都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他们需要的是生产工具,保护生存的兵器!

青铜铸件在吴国便华丽转身,开始为现实服务!

铁精介入青铜内以后,改变了它原有的性质,人们不再将青铜制品视为神物、权力,顶礼膜拜。人们发现,原来加入铁精的青铜铸件还可以制成种地的犁、屠牲口的刀,其锋刃,杀伤力更大,战争适用性更强。铁精出现后,吴国境内兴起一股寻找铁精热。史载:吴国在当时探明铁矿(指露天矿)主要分布在今天的苏州以及现在的浙江省北部长兴及今天江苏省宜兴县东南山区。今天的湖州市下属长兴古称长城,与今天江苏省的宜兴县相连,均被探明有丰富的铁精。史载:到了吴王阖闾掌握吴国百姓命运时,他派弟弟夫概在雉城(今天长兴县城镇)东南两里处筑城,作为王邑的护卫城。

的确,在远古时代,吴地的冶炼文化曾经是虎丘山下这块鱼米之乡最为耀眼的霞光,成就了吴王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霸业。带有神秘色彩的干将莫邪与欧冶子及其徒子徒孙,在这长江三角洲上,在隆隆的鼓风机声和叮当的锤砧击打对话中,以炉火映红了古国的冶炼史,也锻造了吴人的秉性。传说中的“干将”“莫邪”铸剑的故事,就是那个时代吴国青铜冶炼技术高度发达的象征!

凄美的传说故事有许多版本,都离不开吴王开创霸业,离不开精兵良器。

明代诗人高启在此盘桓再三,不写不快,遂写下一诗。

诗曰:

剑断云根杀气横,

铁话羞涩藓花生。

祖龙莫诧神锋利,

别有曾令白帝惊。

游客可能心下发笑:如此磐石,不是豆腐,岂能一剑砍成如此这般?奇怪,千百年来的诗人书家竟毫不置疑地吟啊书啊。是的,传说莫辨真假,但冶炼文化是真的,所以千百年来的传说仍然美丽着,传说着。

铁精的出现与广泛使用,使吴王阖闾如虎添翼,在伍子胥的相助下,大踏步向中原称霸挺进。

借助铁精,阖闾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在成为吴王之前,他被人称为公子光,他的爷爷是吴王寿梦,是泰伯的第十九世孙。《史记》记载了“泰伯奔吴”:泰伯看出父亲周太王想传位给三弟的儿子姬昌(周文王),便逃到吴地,断发文身,失去继承资格。因为让贤的品行得到吴地百姓的拥戴,后代成为历代吴王。

寿梦是姑苏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个吴王。据说年少的寿梦得了一种病,经常嗜睡不醒。遍寻天下良医,没有办法。有位巫师对吴国国君句卑说,他有办法治好寿梦的病,但要把他带出宫去,向东方去寻找仙丹,否则,他将昏睡至死。这话让句卑吓坏了,传来儿子去齐交代道,这是我的长孙,是你之后的吴王,你得想法救他。说完伸个懒腰,打个哈欠,竟长眠过去了。去齐更是着急,他只好听从巫师的安排。他哪里知道巫师是楚国派来的奸细。巫师带着寿梦一直朝东,来到了一片汪洋中的孤岛上,这岛长长圆圆,伸向云海水雾之中。巫师告诉他,你就住在这里,天天喝露水,吃树上的野果,三个月后,你的病就好了。巫师丢下寿梦就走了。

寿梦在这里孤单单地生活了几天,因为挨饿又寒冷,很快就昏死过去了。当他再醒过来时,却躺在一户人家的床上,身边有位美若仙子的姑娘给他喂汤药,还给他喝鱼粥。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寿梦很快就康复了,以前那个嗜睡的习惯也没有了。去齐派人找到寿梦,将他接回宫。寿梦一直记着这位姑娘和她家的鱼汤,只是碍于规矩不敢擅自去打听或寻找。直到成年称王后,他仍然记得,是哪位姑娘救了他。他把姑娘生活的那个地方叫“姑苏”,即姑娘救醒他的地方。

寿梦有四个儿子:诸樊,馀祭、馀眛、季札。四人中,寿梦最喜欢的是老四季札,他懂周礼,辨音律,还当过孔子的老师,寿梦想传位给他,他闪避了,于是寿梦立下规矩:兄终弟及(王位由哥哥传给弟弟)。老大老二老三轮流当过吴王,老三病死前,嘱咐传位给季札,季札又逃了。群臣便拥戴馀眛的儿子称了王——吴王僚。

公子光觉得自己是吴国长孙,是僚的兄长,应该夺回自己的王位。

公子光的谋略

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某天下午,阳光正好。吴都城一所府院里,一处亭台中,公子光独坐喝着闷酒,心腹被离提了几条白鱼来,说道: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白鱼排第一。公子光没好气地回道:白鱼好,好在哪?细细嫩嫩,像白豆芽儿。你看人家喜欢的是黄河鲤鱼,壮壮实实,一弹就跃了龙门……

被离听出话音,鲤鱼一词,说的是刚刚登基的吴王僚。吴王僚特别喜欢爆炙的新鲜鲤鱼。有一次,兄弟俩被馀眛请去参加百鱼宴。面对丰盛的百鱼宴,僚感叹道:堂堂的吴国,太湖有数不尽的鲜鱼,竟然无人能制出一道上席还能眨眼的鱼宴。馀眛对公子光问道:依你看,僚此话何意?公子光顺从地答道:食者精,要有本钱。侄儿从未想过如何炙鱼鲜美。馀眛问,你都想些什么?公子光回道:作为臣子,想百姓之需,将百姓的念想送达天庭,让大王有所思。馀眛一振,沉思片刻,面对大家说道:侄儿有此言,吴国何愁不兴。

正是有馀眛这话垫底儿,吴国都传说馀眛会将王位还给大哥诸樊的儿子光。

如今,馀眛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僚。公子光自然生气。僚知道光的气性,便用高官厚禄拉拢他。公子光明里不说,私下还是生气,气得久了,吃饭时常常胸口疼。

被离自然明白,他嘱下人将鱼拿到厨下,自己坐下来陪公子光喝茶。

阳光正好,斜斜地从树枝间穿过来,带着活力,振奋精神。

茶过三巡,被离告诉公子光楚国宫廷出事了。

又是弑君夺位那些破事儿。公子光嘀咕了一句。

可不能小看,他山之石,必可借鉴。被离说。

公子光抬抬手,请被离边喝茶边说。

……

被离从楚康王死说起。

康王死后,长子郏敖为楚王。没过四年,老二便暗杀了国君并自立为楚灵王。楚灵王贪婪暴虐,奸险狡诈,野心勃勃,对内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对外穷兵黩武,发动侵略。导致楚国民疲财竭,百姓怨声载道。在他执政的第12年,灵王领兵征伐当时最强大的徐国。他的其他几个兄弟,老三(子平)、老四(子晰)、老五(弃疾)见他一时回不来,便商量发动宫廷政变。有人把这个消息十万火急地报告给正在围攻徐国的楚灵王。得到消息的楚灵王立刻撤兵回朝。这一消息传到家中,几个弟兄迅速拿出对策:按年龄长幼推老三为王,称楚初王,老四做令尹,老五做司马。身为司马的老五弃疾公子凭着自己手上握有重兵,决定利用这个机会置老三、老四于死地,把政权掌握到自己手里。

五月十七这天夜里,弃疾故意派人绕城大呼,说是灵王驾到了。满城为之骚动。

弃疾的亲信蔓成然奉弃疾之命进宫,扮作惊慌状,对老三、老四说:灵王回来了,城里的人都说篡位者要被诛杀暴尸,二位要早做打算,以免受辱!蔓成然刚说罢,又有人受弃疾指使跑进宫来说:外面大队人马就要冲进来了!子平和子晰以为穷途末路,只能选择自杀。

蔓成然这时依照弃疾的命令暗中将楚灵王的家人全都杀绝。

次日,弃疾登王位,改名居,这就是楚平王。这一年是前528年。

平王即位后,迅速在朝中清除楚灵王亲信,同时派一个叫观从的人率军奔赴乾奚谷(今安徽亳县东南),向楚灵王率领的军队宣布:“你们可以回来,每人原先的禄位、居室、田里、资财一律不变,违者格杀勿论。”楚灵王想沿汉水去鄢(楚国的别都,今湖北宜城西南)。这支军队刚刚走到今河南信阳(訾梁),又得到太子禄及公子罢敌被杀的消息,楚灵王悲痛得从车上摔下来。部众顿时溃散,最后只剩得楚灵王孤身一人,多亏有个叫无宇的芋尹(楚国官名)的儿子得知楚灵王还活着,艰难地寻到了他,暗中接到家里,到他家后的楚灵王,最后还是自缢身亡了。

平王初登位时,还能保持头脑清醒,对危险的征兆颇为敏感。即位之初,除封赏功臣外,还积极抚慰民众、敦睦诸侯。他宣布让民众休养生息五年后,再考虑用兵。但到了后期,情况大变,贪污渎职渐渐成为一种痼疾。贵族们私下心照不宣:贪渎无妨,只要不冒犯平王就万事大吉。《世说新语·无为篇》说:“楚平王奢侈无姿。”这话是说,楚平王奢侈得不像样子了。

平王即位后,为了培养太子建,选伍奢做了太子老师,后来又让宠臣费无忌做了太子少师。太子建特别敬重伍奢而嫌恶费无忌。费无忌暗中恨上了伍奢与太子建,一直寻机报复。

公元前527年,太子建15岁。

费无忌对平王说太子建可以成家了。平王为太子建聘了秦哀公的妹妹孟嬴为太子妃。费无忌从秦国迎回孟嬴,见她貌美无比,心生一计,力劝平王自娶。平王好色,不管儿子怎么想,竟然自娶孟嬴,从此,平王对费无忌格外宠信。太子建从此恨上了费无忌。

公元前523年,平王采纳费无忌的建议,派太子建去镇守城父(今河南宝丰县东),名义是派太子建管方城以外,由平王自己管方城以内。实质是费无忌阴谋的第一步。果然,到了第二年。费无忌诬告太子建与伍奢密谋借齐、晋两国外援发动叛乱。平王信以为真,召见伍奢,严加诘问。伍奢规劝平王不要亲佞臣而疏骨肉,平王执迷不悟,把伍奢关押起来,伍奢被害后,儿子伍子胥在多人的帮助下迅速出逃。

平王派城父司马奋扬去杀太子建。奋扬情知太子建无辜,暗中派人先去向太子建密报,自己不慌不忙上路。太子建逃到宋国,奋扬才赶到,自然是落了空。事后,平王问奋扬:那个命令,出自寡人嘴里,进到你的耳里,是谁泄露给太子建的?奋扬坦然地说:是臣。接着又说,大王曾经嘱咐臣要像服侍大王一样服侍太子,臣虽不才,不敢三心二意。臣按大王先前的嘱咐执行,不忍心按大王后来的命令执行。臣把太子放跑,现在后悔莫及了。平王问:那么,你怎么还敢来见寡人呢?奋扬说:臣没有完成大王的使命,如果不来,就是再次违命了,臣不敢。

平王无奈,只好说:回去吧,还像以前那样做你的官吧!

……

没了?公子光问。

被离:没了。但又有了。

公子光:有什么?

被离:伍奢的儿子伍员出逃了。此人是个人才!

公子光脸无表情地看着被离,被离一下子就明白了:现在是僚当国君,我闲操心,他再是人才投到我门下,我能收下吗?有僚在位,鸟朝树盛处飞,鱼往水急处窜。他到这里,僚是吴王,还不朝僚身边跑吗?

被离还是说道:不用考虑僚,先寻伍员。要说伍员奔的地方,除了晋国,便是我吴国,吴与越不和,越与楚交往,想借势复仇者,必奔我来。

这么说,你可先去打探。公子光这话出口,被离完全明白了。

吴门吹箫听者谁

一日,公子光得到门客报,东市有两个披发佯狂、跣足垢面的乞丐,手执斑竹箫一管,在市中吹之,四处乞食。不同的是这乞丐吹箫吹得很上档次,一般人听不懂。听懂的人陈说道:

呜,呜,呜,天大的冤屈无处诉。

宋国、郑国一路求;

孤苦伶仃谁来助?

杀父大仇不能报,

哪有颜面做大夫?

到如今吹箫乞食泪纷纷,

定要吹出有心人。

有善面相者悄声应和说,我见过乞丐很多,没有见过如此面相的,八成是他国异邦亡国之臣,负有血海深仇,谁愿意接纳他们,一定会传出一场千古佳话。

公子光心下好奇,便派门客被离前去打听。

远远的,被离就被箫声吸引了,箫声甚哀,再细听之,箫音低沉凄凉,声声震撼心灵,词句催人泪下。他快步走近窗前朝街上细看,见两人虽然,蓬头垢面,但浑身透出一股士大夫与生俱来的气质,让你不可等闲视之。他明白吹箫之人非平民,赶紧尾随,一直跟到城外的破庙里。被离上前施礼,并告诉他们自己是公子光府上的人。

对方说:“箫声终于引来了我们想等的人。”

被离说:“为什么要等我们的公子?”并问对方何人。

吹箫人告诉他,自己就是伍奢的儿子,已改名伍子胥。早闻公子光大名,知道是吴国重臣,想通过公子光拜见吴王僚,帮助吴国迅速强大,然后请吴国讨伐楚王,给自己的父亲和兄弟报仇雪恨。

被离很快将他们请到公子光的府邸,见到了公子光。

公子光和被离便听到了伍子胥的逃难经历,从此,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急白了头的故事便在中国文化中成为经典。

历史记载是这样的:伍员在逃跑的路上获得了父亲与哥哥的死讯,看到自己的画像被张贴在各地交通要道上,悬重赏捉拿,他只好白天躲藏,晚上赶路,终于赶到了宋国,找到太子建。但这个时候的宋国正发生内乱,无人愿意去帮他们这个忙。看到这种情况,伍员只好带着太子建、公子胜连夜赶往郑国,希望在郑国找到愿意帮他们报仇的机会。但是,他们的希望落空了。郑国国君郑定公不但不愿意,还辱骂了太子建。太子建报仇心切,竟然背着伍员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去夺郑定公的权。结果事情泄露,郑定公先下手为强,镇压了这次叛乱,太子建在叛乱中被杀。

伍员只好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他改名为伍子胥。一路南行,到了陈国。陈国虽然在城墙上悬贴着捉拿伍员的画像,但不盘查,伍子胥与公子胜顺利进入陈国。通过熟人打听到陈国根本不敢得罪楚国,又只好带着公子胜一路南行,准备前往吴国。当他们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今安徽含山县北)时,他没办法通过了。

昭关在两山对峙之间,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现称“得胜河”)就从这里通过,关口形势险要,并有重兵把守。关上的官军盘查得很紧,人人都拿着通缉像对照。伍子胥带着公子胜几番都因官军盘查太紧而退却了。一连数天,毫无办法,一个更让伍子胥着急的消息是,楚平王已经知道他们逃走的线路,派费无忌领兵正朝昭关赶来!这消息急得伍子胥坐立不安,不思饮食。

第二天早上起来,公子胜突然对他说:“你怎么沾了一头的白灰啊?”

伍子胥用手抹抹头,头发上哪里有灰啊!到水塘边对着水面一照,才明白自己过不了昭关,竟然急得头发全白了。

怎么办?

能过去吗?

就在他们发愁时,旁边有人对着城墙上的伍员图像说了几句同情的话,被后面的公子胜听到,他悄悄拉着伍子胥尾随这个人一直跟他到家。在门口,那人站住,背对着他们说:“你们跟着我干什么?莫非你们是那缉拿要犯?”

伍子胥上前施礼,说:“正是。先生是位好人,所以我们才随你而来,想请先生搭救我们。将来定有厚报。”

“哈哈哈!你问问这世人,有几人会想到要拿厚报的!”说着,又叹道,“谁叫我东皋公行医济世啊。人有急难,我当然要帮助的!先生如果需要我帮助,可随我进屋!”

伍子胥大喜过望,拉着公子胜一起随他进了屋。

两人见面施礼。伍子胥知道他是扁鹊的高徒,高兴地说:“我与你师父曾有一面之交。没想到我今天受恶人之害,父兄皆亡。这位公子胜是平王的孙子,平王不待见他,我们看好他!望先生能够相助。”

东皋公问明了他们的去向。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越过这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关。这时,正好有个人进屋,那人站到东皋公面前说话时,东皋公两眼一亮,笑道:“哈哈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你们看,我这位药工,怎么长得与你伍员,哦,你现在改名叫伍子胥啦,怎么这样像啊!”

东皋公的话,引起了伍子胥与公子胜的好奇,他们看了这位药工,除了头发不像,其他果然很像。伍子胥问:“你是想做什么呢?”

东皋公也不说话,吩咐那个药工说:“你现在就到城东门去。如果有人把你错认了,你也不要说话,等我们走过那关口后,我会叫人去接你的。”

药工走后,东皋公带着伍子胥与公子胜随后前往。果然,那位药工刚刚到了东城门口,就被守门的卫士“认”出,受到盘问。药工不说话,对方更认为他就是“伍员”了,随即把他抓了起来。前面刚刚被抓,后面过来的东皋公便迅速带着伍子胥与公子胜经过城门,一头白发的伍子胥便与公子胜顺利通过了“昭关”。

在城门外,东皋公喊住了一辆牛车,付掉牛车费用,让伍子胥与公子胜快快上路。

伍子胥与公子胜在第二天进入了河谷地带,顺着一条长长的得胜河朝前走。一路过去好几天都没有看到店铺,俩人饥困交加,忽然看到河边有位浣纱姑娘的竹筐里有饭,于是上前求乞。姑娘见两个大男人求食,顿生恻隐之心,慨然相赠。伍子胥饱餐之后,希望对方不要泄露他们的行踪。姑娘闻言,随即抱起一块石头,自沉于水中。看着汹涌的河水,不会水的伍子胥与公子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姑娘没入水中,伤感不已。伍子胥咬破手指,在河边石上血书:“你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写完后,用土把石头埋了起来。

在一个叫张孙沟的地方,一群歹徒劫持了他们。这些歹徒在将伍子胥与公子胜彻底搜刮干净后,劫下牛车,便把他们放走了。

伍子胥找到歹徒的头目,请求拿走随身带的剑。头目看了看那剑,问道:“这剑是你的吗?”伍子胥谎称:“我们是从晋国过来的,路上,带剑的公子不幸暴病身亡了,临死前一定要我们把这剑替他带回去,告诉他家人。这是信物,如果没这剑,我们怎么向他家人交代啊!”头目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对啊!偷有偷德,盗也有盗德。一个人死了,要向他家人报信的信物,我们留下也不吉利啊!”他看看公子胜问:“你说呢?”

公子胜连忙说:“是。”

头目忽然大笑了,说:“你们过昭关就两人,你们是在什么地方丢了一位的呀?”

伍子胥听他这么说,脸唰的白了,心里明白,这歹徒不是一般的歹徒啊!

“你说啊!”头目逼伍子胥说话。

伍子胥想,说了也白说,就不说,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他不说,那歹徒头目说了,“我们已经看到了昭关的告示,告示上说得很清楚,东皋公因为放走你们,已经被斩了。”

伍子胥一听,顿时双手蒙脸,大喊一声,泪流满脸。

伍子胥哭了一阵子后,歹徒头目告诉他,你还是快走。剑可以带走。我不想因为我们遇到了你,受到牵连!

伍子胥与公子胜朝歹徒跪拜后,起身快走。一路上,伍子胥怕再有追兵,连夜奔走,好不容易来到一条大江(长江)边。望着浩瀚的大江,伍子胥对天长叹:“老天啊,你真不给条出路了吗?”

也许苍天听到了!就在这时,江上有个老渔夫划着小船过来。

伍子胥赶紧喊他,那老渔夫听到了喊声,把船摇了过来,让他俩上了船。在江上漂摇了整整一天,终于到了江的对岸。上岸后,伍子胥感激万分,摘下身边的剑,双手交给老渔夫说:“这把宝剑是楚王赐给我祖父的,值一百两金子。送给你,聊表我的心意。”

老渔夫一笑,说:“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五万石粮食作为赏金,还答应封赐大夫爵位。你说,我不图赏金、爵位,把你放过大江,是为了图你这剑吗?”

伍子胥连忙向老渔夫致歉。

老渔夫说:“你是好人的后代,应该有人救你。你也应该多给天下苍生做些好事啊!快快去吧。”说完,篙一点岸石,船飞离岸边……

过江后的伍子胥,虽然离开了楚国,但在这江边山沟的路上,常常走几天都不见有人烟,他们只能刨野草根与拾野果充饥。不久,伍子胥就生病了,公子胜也无法照顾他。他们困在一个破庙里,一连三天没有进食。

这一天,有位采药工进破庙躲雨,见到了他们,见伍子胥发烧,给他服了些草药。退了烧的伍子胥,在阴雨连绵的江南春天,又一次遇到了意外。

这次意外,是他们遇到了一帮乞丐。这些乞丐要到附近一个城里去,路过庙时避下雨。乞丐们带有食物,匀了一些给伍子胥与公子胜。第二天,伍子胥决定与他们一起上路。乞丐们也很高兴,与伍子胥一起向吴国的国都前行!

……

被离不解地问:你完全可以直接到吴宫投帖,让吴王接纳你啊!

伍子胥说:我们到这里,发现街面繁华,人来车往,熙熙攘攘,比楚国国都繁华多了。可是我们在这里无亲无友,食宿无着,境况十分凄惨。这里楚国的商人很多,他们知道后都想解囊相助,楚人的友善虽然使我倍感亲切,但想到楚平王对我父兄的残害,终日泪流。我没接受楚商的帮助,而是选择了街市吹箫乞讨,知道公子光通音律,箫声会吸引公子的注意,我们想通过公子给我们引见吴王僚。

公子光知道自己请伍子胥进府一定会引起吴王僚的注意,索性坦坦荡荡地找人通报吴王,带着伍子胥进了吴宫。

僚与伍子胥见过面,两人一席话后,吴王僚非常欣赏伍子胥,许诺要替他报仇雪恨,并当场拜伍子胥为客卿,想委以重任。

“晦日”告捷

春秋无义战,鸡父之战可说是典型,它是“吴楚争夺江淮的精彩一幕”中的一景。这是周敬王元年,吴王僚八年(前519)的事,最为精彩的是公子光利用“晦日”出战,在兵家最忌讳的日子进攻,一举打败楚军,将楚平王的夫人掳入吴国。

公子光这么做,就是告诉“不当得到王位”的僚,你应该把王位还我。

……

打败了楚国,公子光在吴国声名鹊起,和楚国争霸是几代吴王的梦想。公元前546年,连年战乱后,宋国大夫向戌在宋国发起诸侯弭兵(休战)大会。晋、楚、齐、秦四个强国,都因国势趋于衰弱,被迫放慢争霸的步伐。而偏居东南部的吴国和越国则先后兴盛,力图争霸。由此,战争的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淮河流域,从中原诸侯国转移到了楚、吴、越之间。

晋国出于同楚国争霸的需要,采纳逃离楚国的申公巫臣的联吴制楚的建议,主动与吴国缔结战略同盟,让吴国从侧面打击楚国,以牵制楚国的北上。日渐强大的吴国,为了进入中原,也将楚国作为第一个战略打击的目标,欣然接受晋国的拉拢,想趁机摆脱对楚称臣,想动用武力同楚争夺淮河流域。自寿梦至吴王僚的六十余年间,两国战争频繁,互有胜负,但总的趋势是楚国日遭削弱,吴国咄咄逼人,渐占上风。

鸡父之战就是吴楚长年征战的重要一战。

吴楚大战的起因很小。

吴国边境卑梁(今安徽省盱眙县东阳村)与楚国边境的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临淮关一带)都是养桑地区。自从吴国战火烧向北面,把濠州划为吴地后,卑梁就与楚国的边境小镇钟离只有一条田埂之隔了。虽然两国不断发生战争,但这两个地方的民众依旧相互往来,攀亲结姻。两国的姑娘小伙儿们常常一起玩耍。但有一天,发生了变化。

原因是:卑梁与钟离两村两个平时很要好的女孩一起采桑时,采桑中卑梁的姑娘无意间伤了钟离的姑娘。钟离人带着伤者去卑梁村讨个公道。伤人的那家对这事很不以为然,说话很不客气。钟离人一怒之下,杀了卑梁的人回去了。卑梁人去钟离村报复,把那个楚国人全家都杀死了。钟离的守邑大夫大怒,说:“吴国人怎么竟敢攻打我的城邑?”发兵去卑梁村攻打吴国人,连老弱全都杀死了。吴王馀眛听到这事以后大怒,派人率兵攻占楚国的边境城邑。吴国楚国因此开始了大战。

前519年,吴王僚率公子光等讨伐楚国的州来。

楚平王熊弃疾闻讯后,火速下令司马薳越统率七国联军前来救援州来。七国为楚、顿(今河南商城南)、胡(今安徽阜阳西北)、沈(今河南沈丘)、蔡(今河南新蔡)、陈(今河南淮阳)、许(今河南叶县)。平王命令令尹阳匄带病督师。吴军统帅部面对来势凶猛的楚联军,迅速撤去对州来的包围,将部队移驻于卑梁地区,暂避锋芒,伺机行动。就在这时,楚国刚刚扩建的舟师可以投入战争了。楚平王熊弃疾闻而大喜,既然有舟师,不如亲自东巡。楚平王的舟师在大军的配合下,一直开到了卑梁。

楚平王先到一步,并没见着吴军的影子,顺手将与卑梁附近的巢邑扫荡一番,高高兴兴走了。楚平王以为短期能够镇住吴了。

楚师刚撤离那个地方,公子光率领的吴军也赶到了,又重新占领了卑梁和巢邑。可惜迟了一步,不然就能与楚平王的舟师相遇了。

楚国密探火速将吴军行踪报告给楚平王。熊弃疾这一刻完全可以回师与吴军较量,但他没有,而是继续朝家中赶,只是通知楚令尹子瑕抱病偕司马薳越出征,前往卑梁。

两边都向这个地区集结。战争一触即发。

事情突然发生了变化。

楚军的行军途中,带病出征的楚令尹阳匄(即子瑕)因病重,暴毙途中。令尹阳匄途中病故,对于战争来说,是不祥之兆。楚军士气顿时低落。司马薳越见状,被迫停止前进,在鸡父(今安徽寿县西南)驻扎下来,拟稍事休整后再定下一步的行动。

公子光听说楚军统帅阳匄身亡,认定这正是歼敌的绝佳良机。他分析认为:“跟随楚国的诸侯虽多,但均是些小国,且都是楚国胁迫而来的。况且这些小国也有各自的弱点。具体地说,胡、沈两国国君年幼骄狂,陈国率军的大夫夏齧强硬但却固执,顿、许、蔡等国则一直憎恨楚国,同楚国不可能同心同德。至于楚军内部,情况也很糟糕。主帅病死,司马薳越资历低浅,军中不服指挥者甚众,如此状态的楚军,士气一定很低落,政令也不能畅通。楚军貌似强大,实则虚弱。”

最后公子光的结论是,“七国联军同役而不同心,兵力虽多,但也可击败”。

公子光的分析入情合理,现场的吴王僚欣然采纳。吴军迅速向楚联军逼近,就等军令相机出击。

……

吴军与楚军相会的那天,正是“晦日”,天气很坏。相遇的地点是:鸡父。

怎么办,是打还是等。公子光并不信邪,率领先头部队刚刚到达鸡父就下达作战命令:两个时辰后,即是“晦日”,阴雨绵绵,寒气逼人,对方不会在这种天气下防备我们或挑起主攻!我们则要利用特殊天气,乘敌不备,以奇袭取胜。

一切就绪后,吴军在古代兵家最忌的晦日(七月二十九日)天刚蒙蒙亮,就突然发兵出击。向楚军与联军的阵地发出挑战。司马薳越不敢相信,哪有在晦日主动挑战的人?仓促之中,司马薳越把胡、沈、陈、顿、蔡、许六国军队排为头阵,以掩护楚军,自己在后面随时撤离。

公子光率主力掩护左部的掩余与烛庸的主力预先埋伏,将不习战阵的3000囚徒作诱兵去主动攻打胡、沈、陈诸军。双方交战不久,从未受过军事训练的吴国刑徒成了乌合之众,散乱退却。胡、沈、陈军见状,贸然追击,俘获者众,渐渐进入了吴军主力的伏击圈。时机一到,吴军当机立断,从三面突然收拢包围圈,迅速解决了胡、沈、陈三国的军队,捕杀胡、沈两国国君和陈国大夫夏齧。

到此时,公子光密令吴军故意懈怠对所俘三国俘虏的看守,使这些俘虏以为自己侥幸逃得性命,便纷纷狂奔,口中还叫嚷不已:“我们的国君死了,我们的大夫死了!”剩下的联军许、蔡、顿三国军队见状,顿时军心动摇,阵势不稳。

时辰一到,主帅营里公子光擂鼓呐喊,将三军主力分左右中三路杀入联军剩余的许、蔡、顿三军。这三国之师,本来军心已摇,阵势不固,见吴军蜂拥而来,哪里还有作战的勇气,于是纷纷不战而溃,乱作一团。后面的楚军原本就准备逃走的,没想到这么快,来不及列阵迎敌,就被溃败下来的许、蔡、顿三国之师扰乱。年轻的司马薳越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一时无力调整,呆呆地望着溃败之军四散。

这次吴军面对楚军与楚国召集来的六国联军,毫不胆怯,充分逆用晦日不战的心理定式,采用诱敌冒进、设伏痛击、乘胜猛攻等一系列正确战法,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战役目的,大获全胜,趁机攻占了州来。

州来一战,使吴国夺取了淮水流域的战略要地,从而“去江路而阻淮为固,扼楚咽喉为进战退守之资”。自此,楚国在战略上居于守势。

公子光胜利后,他并不甘心,而是乘胜勇追穷寇,将楚平王的夫人——太子建的母亲从居巢迎到吴国,大大羞辱了楚平王的颜面。司马薳越因楚平王夫人一事畏罪自杀,庸碌无能的囊瓦(子常)担任了令尹要职,从此楚军在吴楚战争格局中逐趋被动。

公子光的目标非常明确:第一步,对外建功立业,开启吴国的争霸之路;第二步,对内夺回王位,称王称霸。

阴纳贤士

伍子胥知道公子光大胜回吴后,觉得大展宏图的机会到了,他进到吴宫对僚说,“楚国是可以打败的,希望公子再度出征。”公子光听后,不动声色地对僚说:“伍子胥的父兄被楚王杀死,他想借我们的军队去为他报私仇,现在楚国依旧实力强大,我们出兵的理由不够充分,在诸侯国面前还不够理直气壮。我侥幸胜楚是因为天时地利,还有公子建的母亲助了一臂之力。伍子胥只是楚国的叛臣,为他复仇,理由不够充分啊。他想的是自己,并没替吴国着想啊。”

吴王僚觉得公子光说得很有道理,便搁下了原先答应伍子胥的伐楚计划。

伍子胥得知消息后,辞了官,和公子胜到乡下种地去了。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开始了农耕生活。他心虽不甘,也十分焦虑,但又无计可施。思忖半天,突然拍拍脑袋,明白过来:自己的兴吴大计切实可行,为什么公子光要阻止僚任用自己呢?一定是公子光有野心!他不是要阻拦自己,而是要阻拦吴王重用自己,一定是他自己想称王!他称王就必须杀死吴王僚,谁来杀死吴王僚呢?这就需要一个刺客,谁来找这个刺客呢?就是我呀!我只要把刺客引荐给公子光,刺死僚,助他登上王位,他就会雄心勃勃地兴吴灭楚,一展霸业,顺便就给我报了家仇。

伍子胥便开始用心寻觅刺客。一天,他在街上闲逛,忽然看到有人在肉摊前打架。赶过去一看,原来是两个壮汉打得不可开交。其中一人盛怒之下,爆出万夫不当之勇,这时,听到有一个女子弱弱地唤他,他的雷霆之怒顿时烟消云散,乖乖地跟着她走了。

子胥奇怪,问他说:“先生盛怒之下,为何听到一女子的声音就退了,什么原因呢?”专诸说:“看你的样子,不傻吧?怎么问出这种话来?夫屈一人之下,必伸万人之上(能屈从一人之下,必然能站在万人之上)。”子胥便看了看他的相貌:脑门凸起,双目深陷,虎胸,熊背,隐隐有慷慨赴死的潜质。子胥知道他是个勇士,便私下用心与他结交,二人很快成为知己。

伍子胥和专诸都想不到,“专诸刺王僚”被后世的司马迁写进《刺客列传》,成为“士为知己者死”的最早践行者。

中国历史上最早留下名字的刺客叫彭生。周庄王三年(前694)鲁桓公被刺死在从齐国回鲁国的路上。很快,齐襄公就派人查出了凶手,乃齐国公子彭生。公子彭生被齐襄公割舌后送往了鲁国,被鲁国处死并将其首级悬挂城门三月。

公子光与专诸

和专诸成为知己,助公子光上位,这是伍子胥报仇雪恨的第一步。只要公子光在吴国登基,何愁不能向楚君复仇?

伍子胥带着专诸去见公子光,他举荐专诸给公子光当门客,聪明的伍子胥没有多说什么话,只称赞了专诸的义气、勇气。

一个屠夫,如此得到伍子胥的赞赏,公子光瞬间明白伍子胥的用意,他也没有说破什么,此后,将专诸奉若上宾,待若知己,对专诸的母亲也奉若亲娘,搞得专诸一家不知怎么报答才好。

专诸的母亲对专诸说,伍大夫将你荐给公子,这就是把你推到了一个没有退路的地方,你要尽忠尽力为公子做事!他日若需你性命,你一定不能有半点迟疑!

专诸说,儿遵母命!

母亲又问,你知道桑下饿人示眯明救赵盾的事吗?

专诸说,母亲不止一次说过。这个故事,父亲在儿小时候就说了几次,儿记着哩!

早在专诸母子俩说这话的百年前,有位晋国大臣叫赵盾(谥号宣孟),去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见到一位饿得不能动的人,问对方得了什么病?不能动弹的示眯明回说,“不食三日矣”。赵盾赶紧给他吃东西。对方吃了一半就不吃了,赵盾问他什么原因。

示眯明答道:我外出三年,不知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我想带回给母亲。

赵盾说:放心吃光吧。接着给他准备了一篮子饭和肉,装了几口袋东西让他带回家。

过了三年,晋灵公想杀赵盾,在房里安排了禁卫埋伏。晋灵公下令禁卫杀掉赵盾。有个禁卫突然调转枪戟,反过来抵御其他的武士,把赵盾救了出去。

赵盾惊讶地问道:你是谁?住在哪里?

此人答道:我就是翳桑你救的那个饿人啊!说完就逃走了。

母亲对专诸说,翳桑饿人有恩必报,我们也是这样的人家呀。

夜幕降临。专诸劝母亲早点休息,自己则悄悄来到公子光府上,对公子光说:“公子待我恩重如山,我想知道公子为何这样待我?”

公子光见他深夜前来,诚意满满,便对他说了自己的心事。公子光说:“如果按兄弟的次序,季札继位,谁都没意见。季札不继位,那就应该传给老大的儿子才对,你说是不是?况且我父亲做过君主,是让位给老二的。传给我是符合祖宗法度的,我是爷爷的长孙,应当立我为君。”

专诸说:“别的我不想知道,但我知道士为知己者死。你记得一个叫鉏麑的人吗?”

公子光说:“我当然知道。不但知道,我还知道这个鉏姓很古老,是羿的后代。他们都是羿部落的族人,以居住地命名的氏族,叫‘穷鉏氏’,也叫‘有穷氏’。他们后代中有单姓鉏的。你说的那个人就是这个氏族的,叫‘鉏麑’,也叫‘沮麛’!前不久有人来说,此人是鲁国正卿季武子的后代,有人称他鉏之弥。我查了一下,说这话的人完全错了,到现在为止,季武子家还没出过这样的人!也没派生出这个‘鉏’姓,如果是后人张冠李戴,那是后人的事,我们可不能以讹传讹,让后人笑话啊!”

接着,公子光又说:“这个鉏麑是个明辨大义的人啊!他受晋灵公安排去暗杀赵盾,天明前潜入了赵盾家的大院,摸到了赵盾的房间,发现门已大开。原来赵盾勤于国事,早早穿戴好了在等候上朝,因为时间还早,就坐着闭目养神,嘴里还喃喃念着劝君的话。赵盾的勤勉和正直感动了鉏麑。鉏麑是个有正义感的晋国人,实在下不去手杀害赵盾,便退了出来。之后,鉏麑为难地在门外不断叹息地念叨着说:这样忠于职守的好官,真是百姓的救主啊!杀害百姓的救主,就是不忠。不执行国君的命令,就是不信。左右为难,还是我死吧!”

他就在院子里触槐而亡。

赵盾听到动静,来到院子里看到了死去的鉏麑,他明白是怎么回事后,并没有改变上朝的想法,还是不动声色地去上朝。

专诸说:“那个鉏麑就是我的榜样!”

公子光感激地说:“你能说这样的话,我就知道你不是常人,愿我们成兄弟,日后你家人便是我家人,你家事就是我家事!”

这个晚上,两人成了兄弟!

此后,专诸去太湖拜师学艺,苦练炙鱼本领,终于练得一手好厨艺,被后世视为厨师之祖。

寻找鱼肠剑

是伍子胥先见到鱼肠剑,还是见了专诸后再想找鱼肠剑,历史上有好几种说法。这似乎并不重要。我们还是顺着主流历史的说法,讲伍子胥在街头遇专诸,再找鱼肠剑吧。

行刺吴王僚是一项极高端的“技术”活儿。凭剑术,凭武力都不能成功,唯一可行的就是利用吴王僚喜爱炙鱼,将剑藏于鱼腹,在众目睽睽之下通过,送达吴王僚眼皮下,如此还必须能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几秒钟内,握剑到手,而且要握准姿态,毫无闪失地刺入对方前胸,透至背脊方可。这一连串的动作必定要在须臾之际完成!专诸献鱼,双手端盘,短衣赤身,浑身无以藏器,唯一可藏之处就在盘与鱼之间。

专诸在公子光府内,接受着伍子胥日夜不休的秘密训练。专诸有一日问伍子胥:你这么训练我,我没剑,训练再好也没有用啊!伍子胥回答说,训练你就专干一个活儿,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剑刺入对方前胸。专诸说,要做到你说的,别的什么剑都不行,只有鱼肠剑。

伍子胥诧异地问:你怎么知道?

专诸说,铸剑大师欧冶子使用了赤堇山之锡、若耶溪之铜,经雨洒雷击,得天地精华,制成了五口剑,他们分别是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和巨阙。近距离使用,最好的就是鱼肠剑。鱼肠剑啊鱼肠剑,你在哪里?俩人不约而同,脱口而出。

伍子胥痛苦地长叹:苍天啊!我伍子胥在昭关已经将一头乌发急白了,现在还能为这鱼肠剑急成什么颜色,你才罢休?……

最懂鱼肠剑的是被离。

一日,伍子胥与公子光的谋士被离聊天时,伍子胥故意将话题扯到铸剑上,伍子胥说,吴国因为发现姑苏穹窿山是吴王寿梦发现铁精之处,所以寿梦能够让吴崛起称霸。被离是吴国人,对历史自然比伍子胥知道得多,他纠正说,海涌山更早些发现铁精,挖成深潭,如今成了铸剑的淬火处。

伍子胥也知道那地方过去确实有铁精矿,现在成了铸剑的地方。他故意说,欧冶子在哪里铸出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和巨阙剑,说法各有不同。可惜这些宝剑,今在何方,不会被埋入地下吧?

被离说,欧冶子在什么地方铸成这五把剑,说法很多,一种是说欧冶子给越王制的,那就不在海涌山。接着他又说,剑铸出来后,请相剑大师薛烛相剑,大师瞟了一眼就说,此剑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此断论实在令人震惊。这些剑就被越王蓄意赠给吴王,吴王请人相剑,结论与薛烛相同,吴王就把剑搁在一边了。

伍子胥见被离说得这么详细,知道他一定能找到这些剑,便深一步探道:这些剑里有没有一柄短剑?身上的花纹像鱼肠的?

剑上的花纹?是的。有点像古剑常有的纹路,这种纹路曲折婉转,凹凸不平,鱼肠般盘旋。

太好了,剑能制得如此小巧,就能够沿鱼口藏入鱼腹!伍子胥说。

说了这么多,我何处可以一睹真容?伍子胥问。

被离说,我能给你找来。几天后,他果然拿来了鱼肠剑。

专诸刺吴王僚

春秋时,国家之间尊奉周礼,其中一项是趁着别国国丧时发兵攻打,便是极其不道德的行为。可到了春秋战国后半期,这项礼数便逐渐被废弃了。自从公子光在“晦日”攻楚取得战略优势后,吴国基本上将礼仪与忌讳丢到脑后了。

吴王僚十二年(前515),楚平王死了。消息传到吴国。伍子胥非常悲愤,楚平王已死,父兄之仇未报,这如何对得起九泉之下的父兄!伍子胥为这件事竟然三天未进一粟。

吴王僚觉得楚平王驾崩,趁楚国大办丧事之际,正好拔几个城池,扩大吴国的版图。也许就此打败楚国,称霸整个南方。他毫不犹豫地委派自己的两个弟弟掩余和烛庸担任大将军,带兵悄悄进攻楚国的潜邑。楚国毕竟是个大国,对于吴国的攻击迅速做出反应:派遣大部队绕到吴国军队后方切断了退路,把他们困在潜邑。

吴王僚怕诸侯国联手助楚,战前便请四叔季札去晋国,观察“各诸侯国对于吴楚两国战役的态度与动静”。

公子光终于等到了这一国内空虚的良机!他对专诸说道:“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意思是机不可失,我是真正的王位继承人,本该上位,四叔季札即使回来,也不会废我,自己继位的。专诸说:“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后。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意思是,我可以杀僚了,只担心母老子弱,僚的两个弟弟带兵伐楚,被楚兵围困。现在吴国外有楚国围困,内无骨鲠之臣反对你,上天也奈何不了我们了。公子光对专诸磕头说道:“光之身,子之身也。(我的命,就是你的命。)”

专诸,一个屠夫,看问题竟然如此透彻和全方位,对内对外,对国对家对知己,不愧千古留名!

专诸知道,士为知己死的时候到了。他并不担心自己的幼子,他知道公子光一定会善待他,让他成为栋梁之材的,他舍不下的还是自己的老母。

专诸回家见过老母后,暗自垂泪。母亲便知道这一刻到了,谎称想喝泉水。待专诸取水返回,母亲已自缢在家。

四月丙子这一天,公子光事先在暗室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又命伍子胥组织百人左右的敢死队在他府外暗伏,以备接应。安排好后,他去见僚,“真诚”地告诉他说:“有个会烧鱼的厨师刚刚从太湖那边来,带了活鱼。这个人的专长就是炙鱼,鱼烧好了,身体还在动,眼珠还能转!味甚鲜美,我想请大王过去尝尝这位厨师的鱼炙得如何。”

吴王僚被说动了心,但怕公子光有阴谋,为防不测,赴宴时派出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都是吴王僚的亲信。夹道站立的侍卫,都举着长矛,戒备森严,亲信更是不离左右。吴王僚准时到场,宴会气氛十分热闹,吴王连连喝了好几杯,公子光见吴王僚有些醉了,便向吴王僚称脚痛难忍需用布重新裹一下,趁机离席躲入暗室。公子光离席后,专诸立刻从厨房端出刚刚做的鱼。警卫拦住,层层通报过去:“鱼已炙好,是否端上?”

吴王僚看看光不在,一时不知该不该说上。

身边亲信说:“大王,请明示。”

吴王僚便说:“上鱼。”

专诸双手高高托着菜盘,赤膊跪地用膝盖前行,将这盘炙好的香气直喷的大鱼慢慢移向宴会现场。武士用利刀架在专诸的肩旁。吴王僚从远处看过来,真是万无一失啊!他笑着对专诸招呼道:“那就先把这鱼让我看看。”

专诸将烹饪好的梅花凤鲚炙献给吴王僚,这款梅花凤鲚炙散发的香味的确与众不同,香气熏得吴王闭上眼睛美美地体会着。专诸为吴王僚稳稳地用手掰鱼。鱼掰开了,这柄藏于鱼腹的利刃显露出来。吴王僚还没睁开眼睛,专诸便手执利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向吴王僚,鱼肠剑刺破了吴王僚身穿的三层铠甲,刺中了僚的心脏,力透脊背,吴王僚睁眼大叫一声,当场毙命。

旁边卫士一拥而上,刀戟齐下将专诸砍为肉酱。

暗室中的公子光知道事成,唤出伏兵将吴王僚的卫士全部扑杀。

吴王僚亡,公子光自立为国君,他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吴王阖闾(也称阖庐)。

据史载:这一天出现了彗星袭月的天象。彗星的光芒扫过了月亮,古人认为这是地面有大灾难的星象。一个屠夫刺死了一个国王,属大逆不道。

阖闾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将鱼肠剑封存,永不再用。

“专诸进炙刺王僚”的故事是历史上发生的真实事件,有人说地点就在今天泰伯庙的位置——苏州市姑苏区阊门内下塘街。

司马迁把这事记入《刺客列传》。

第二章 王者之光

拜孙武为将

伍子胥实现了让阖闾坐上吴国王位的诺言。

在阖闾的勤政、务实、爱民的国策下,吴国国内稳定,仓廪充足,军队精悍。完全具备了为伍子胥父兄复仇的条件,可以向西进兵征伐楚国了。阖闾三年(前512),伍子胥向阖闾正式提出伐楚的请求。阖闾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找了借口表示当年的承诺,他一定会兑现,但不是现在。

“我明白”,伍子胥替阖闾说出了进军楚国复仇的难点:这样的长途远征,一定要有一位深通韬略的军事家筹划指挥,方能取胜。阖闾回答,是啊。接着感叹道,我正愁这事哩,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伍子胥心想,这事我替你早想好了人选,但你不言不语的,我也琢磨不透你这壶里装的是什么啊!我不能主动献上啊!更不能说出自己为此准备多年的储备——孙武,而是旁敲侧击地问,是否还记得曾经推荐给你的《考工记》?

阖闾说,记得,那是好书,我的许多事都照上面做的,收效很好。怎么,那位陈国的公子来了吗?

伍子胥说,他早已去世了,但他的孙子还在。

哦?!阖闾久久不语。关于陈国公子完,阖闾向多人打听,大家都说他是管仲的助手,很能干,可他的孙子,能与他比吗?

在阖闾的印象里,古老的陈国,是帝舜后裔,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一个妫姓诸侯国,首任国君妫满是遏父(又称阏父,曾担任周文王的陶正一职,掌管制陶)的儿子,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城关一带)。公元前672年,陈公子完为齐国大夫。陈完在担任“工正”期间,不仅帮助齐国完成了“工盖天下”“器盖天下”的目标,还组织人修订了《考工记》一书。由于陈完出色的工作和绝佳的人品,齐桓公便赐给他一些上好的田庄……

阖闾想到这里,便说,祖上有能力,也不能说他就有本事啊!他的孙子是干什么的?

伍子胥实话实说道,没什么建树。

阖闾说,那就是布衣,一个布衣能有多大的本事。说完,站起来走了。

望着离去的阖闾,伍子胥大声叹道,大王啊大王,想称霸业,非孙武不可,他手上有部用兵打仗的天书……

阖闾一听来神了,站住回转过身说,布衣也能著书,还是兵书?你拿给我看看。如果真有此事,此人必为奇才,本王一定重用。

伍子胥说,最好大王正式召见他,有才之人都有傲气!

阖闾看看伍子胥,说,好吧,见见这个年轻的布衣吧!

孙武的祖上是春秋陈国陈厉公的公子陈完(“陈”与“田”在当时的读音相近,故又称“田完”。死后,谥号敬仲)。陈国,国姓妫,出自姬姓,黄帝的后代。传说颛顼的后代舜,娶尧二女娥皇、女英,女英生子商均。商均后代妫满娶周武王长女太姬,受封于陈,奉守舜帝的宗祀,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城关一带),辖地最大时达十四邑,大致为现在的河南东部和安徽的一部分。根据胙土命氏(被分封者以封邑的地名作为自己的姓氏——编者注)的规定,称陈氏,遂为陈满,谥胡公,后人也称其为陈胡公。陈完系陈国第十五代国君陈厉公姬跃的儿子。

陈完的故事被编入了《诗经》——

翘翘车乘,

招我以弓。

岂不欲往,

畏我友朋。

齐鲁长勺之战后,因为曹刿的介入,历史便留下了精彩的《曹刿论战》。战后,齐桓公指示陈完,将管仲两天内的对策整理后抄成简牍与绢本数份。管仲立刻阻止道:此乃军事密事,不可外传,若敌国有之,我师优势必失。齐桓公恍然大悟,便让陈完复抄简书一份呈他。陈完私下多抄了一份,瞒过众人,悄悄带回家珍藏。有人要告发给齐桓公,被管仲拦下,示意不予追究。陈完知道后,迅速将此简牍砌于墙内。直至陈完四世时,旧宅倒塌,早已改姓田的陈完后人从塌墙里发现了这批简牍。知其珍贵,继续秘不外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