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语警策亦好诗—读虞世南《蝉》
◆原文
蝉
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1]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 [2]秋风。
◆注释
[1] (ruí):蝉生于腹下的针喙;古代冠带在颌下打结后的下垂部分。流响:传播响声。这里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疏桐:高大的梧桐树。
[2]藉:凭借。
◆今译
低垂着针喙饮食清澈的露水,蝉鸣似流水发自高大梧桐树。
居身高处声音自会传出很远,不是凭借着秋风的徐徐吹拂。
◆蓊斋语语
该诗作者虞世南,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论者有谓,唐太宗曾一再称赞虞世南的“五绝”(德行、中直、博学、文词、书翰),故该诗或蕴自况之意。照我想来,这样的自况是很值得肯定和赞扬的,因为表明了自况者的追求与秉持,而且是心口如一、言出行随的。另外,我还想到,是否唐太宗的赞扬正是作者作这首诗的缘起呢?
“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两句,很值得细嚼。“垂 ”一词语义双关,用得很巧。明里是在说蝉,又让人想到那些峨冠博带的官员,其中当然也包括作者自己。
所谓“饮清露”,用现代科学的观点去看,当然是站不住脚的,但我们不可以苛求古人。在古人看来,蝉就是饮清露的。小时候我在家乡,乡亲们也都这样认为。在作者的心目中,正因为蝉饮清露,所以品格高洁。
不说“蝉鸣”,而曰“流响”,一个“流”字用得极好。蝉鸣过耳,确实有如流水在淌。就我所知而言,蝉是什么树都可以栖止的,作者却单道梧桐,想来也是为了衬托蝉的高洁而特意做出的选择。不是说凤凰非梧桐树不落吗?可见梧桐树的非同一般。由此或可认为,作者是在有意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两句,在上述铺垫的基础上推出,可谓水到渠成。这是两句警策峭拔的哲理之言,予人以深刻的启迪。
王国维论诗,有景语、情语之说,我以为景语、情语之外,分明还有理语,譬如这“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有人说,诗是不适于讲理的。对此我不反对,但是这并不绝对,关键是看怎么个讲法和讲成什么样子。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是语言的珍珠,或形象,或含蓄,或凝练,或警策,或奇绝,等等,总而言之,独出机杼,不落俗套,令人眼前一亮,心中顿生共鸣,无论状物、抒情还是言理,我以为都是好诗。
居高所以声远,非缘秋风吹拂。“自”是必然性,“藉”是依赖性。高与远之间有着内在的因果关系。诉诸听觉,曰“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诉诸视觉,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高望远;诉诸高洁人品,就是“人的名,树的影”,格高名传远了。
从较比准确的含义上说,高洁之人名气的传播,归根结底也还是须有所凭借的,就像声音的传播不可能离开空气一样。所谓不“藉”者,只是自己无须也不屑于去借罢了。高洁的人品是紧缺社会资源,百姓心里有杆秤,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故虽然高洁者自己于名无求,群众却视为楷模,口口相传。在我看来,这就是“居高声自远”的内在缘由了。不言而喻,也只有这样的“自远”才弥足珍贵,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