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家的使命是“在场”

你是我的风景 作者:廖毅


作家的使命是“在场”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我佩服的人不多,何建明算一个。

我佩服何建明,不是因为他位高权重,不是因为他写的作品质量有多高。高质量是肯定的,这是何建明这个层面的作家应有的水准。我佩服的是他在著作等身、荣誉等身、功成名就之后,依然只争朝夕、笔耕不辍的那份“狠劲”。

我与何建明相识已有些年份。21世纪初的几年中,我有幸参加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主办的相关活动,何建明几乎每次都在。但多数时候他不是以领导身份出席,而是作为报告文学大赛获奖作者到会的,有时还作为获奖代表上台发言。我作为听众,当时他讲什么我已记不太清。但他的名字,我是牢牢记住了。由于我也喜欢报告文学的原因,关注报告文学作家作品相对多些,无论在网上搜索还是在书店浏览,“何建明著”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因而也是我阅读最多的。但因活动现场人多,我的行程又总是来去匆匆,与他仅是点头之交,并未建立深度联系。

直到几年前,何建明作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和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受浙江省有关部门邀请到杭州做解读十九大精神的讲座。经时任红旗出版社总编辑徐澜女士安排,我得以和他近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那次他送了我一本新书《那山,那水》,还互加了微信。后来我的散文集《一路上都是故事》出版,贸然请他作序。本以为没什么希望,也只是碰碰运气。像他那么大的领导,又有那么多作品忙着去写,哪有精力理会我这么一个普通作者呢?

没想到他竟答应了,而且很爽快!

他在看过我的书稿后,很快写来了序,前后不过一星期的时间。他在序中肯定了我这本书中的作品,称之“‘走’的味道饱含深意”。他勉励我充分利用自己喜欢的散文、报告文学等文体,讲“自己的故事”,讲“中国的故事”,讲“正能量的故事”,的确让我受益匪浅。

加了微信,也就有了更多的关注。我从朋友圈看到,何建明始终马不停蹄奔跑在各种现场,不断有新书推出,而且每一部都很火爆。在我们这样大的国度里,喜事连绵不断,灾难也层出不穷。报告文学作家的使命,就是要及时捕捉线索,还原事件现场,揭示事件真相,引导正确舆论,引发民众思考,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于是,我看到,在这些大事件发生的时候,何建明都力争“在场”。在三峡工程的世纪大移民中,他“在场”; 2003年的“非典”防疫战中,他“在场”; 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中,他“在场”;震惊国民的天津大爆炸中,他“在场”;在叙利亚中国大撤侨中,他“在场”;牵动世人的中国脱贫攻坚战,他也“在场”;甚至连过去70多年的南京大屠杀,他也通过查阅尘封的资料,采访灾难的幸存者,写出了颇具“在场感”的《南京大屠杀全纪录》。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何建明敏感地意识到,这又将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全民“战疫”。本来要到浙江公干的他意外地滞留上海,以作家的方式投入这场战斗。就在我和大多数市民一样,待在家中无所适从的时候,何建明每天穿行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采访、写作、再采访、再写作……仅仅5个月,他就写出《第一时间》《上海表情》两部几十万字的书籍,成为第一时间记录这场不同寻常的“战疫”的代表作品。

也许有人会说,何建明身居高位,又是著名作家,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他的书当然容易出版了。不可否认,这有一定的道理。但前提是,你得拿出作品来。像何建明那样,5个月写出两本书的,不说绝无仅有,起码也是世所罕见吧。更何况,1956年出生的他,已是60多岁的老人!

何建明有过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军人的姿态是“生命不息,冲锋不止”。我相信,他在文学道路上不知疲倦的奋战正是这种精神在一位“老兵”身上的闪现。

(2021年4月27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