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为什么伟大?
如果没有竺可桢校长这样一面的镜子,我们也许以为自己已经做得很不错了。竺校长提出的那些办学理念,我们似乎不仅能够理解,而且也都能够做得到:会想办法延揽名师、会关心学生、会向政府争取资源……该做的也都做了,但人们似乎都不怎么买账,还是张口闭口竺校长好。
记得是2010年3月14日,我代表学校去上海参加浙江大学校友会上海分会纪念竺校长诞辰120周年的座谈会暨史料捐赠会。为了方便那些病休的老校友,会议地点就选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两院院士陈吉余、戴立信、潘镜芙、干福熹放弃双休日的休息,赶到这里。他们都是耄耋老人,体弱多病,其中倪式如校友是两个儿子陪着坐轮椅来的。听着他们对往事的叙述,很多年轻人都不由得热泪盈眶。其实,作为普通的学生,人们记住竺校长的,除了那些载入史册的丰功伟绩,更多的是竺可桢长校的国立浙江大学为他们的一生带来的变化。
我们的大学,其存在的根本理由是培养高水平的人才,为民族、为国家、为社会、为世界培养具有高尚情怀和卓越能力的人才。在贵州遵义办学时期的浙江大学,被世世代代铭记的不是当时有多少科研经费、有多少篇论文、有多少奖励,而是在艰苦卓绝的办学环境里,大家同心同德、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不遗余力维护大学的尊严,给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以竺可桢为代表的学校领导为此做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
这些老校友的发言,不论是像陈吉余、戴立信这样在科学上取得卓越成就的院士,还是杨竹亭、阿章这样在其他岗位上奉献一生的老校友,谈得最多的是,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竺校长居然请来了那么多载入中国科学史、文化史和教育史的名家;他到处争取经费,倾学校之力建设实验室和图书馆,给他们提供了当时所能有的最好教育,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西迁时期的浙大提供给学生的,不仅是名师的学识,还有名师追求真理、不计利害、求实奉献的高尚情操。老校友们热爱浙大、热爱竺校长的全部理由,一句话,就是浙大给他们提供的精神动力和知识动力让他们受益终生。
“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
“一个学校实施教育的要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选,图书仪器等设备和校舍建筑。这三者之中,教授人才的充实,最为重要。”
这是竺校长最精辟的论述。今日大学的问题,并不是办学的物质条件问题,而是竺校长反复重申的师资素质的问题。我们今天讨论师资水平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是忘记了,在造就和培养人才方面,教师应该具有何种素质。我们常常更多关注引进人才的科研表现,承担过多少项目,有多少论文,获过多少奖励,等等。而竺可桢时代的浙大所关心的是教师能够给学生带来什么:他的学术水平是否足够胜任教学?他的精神境界是否合乎教育的要求?这是两条最高的标准,是关于教师素质的质的规定性。其他诸如是“土鳖”还是海归,在行内名气大小都不是主要的。
竺校长看重的教授,几乎都具备了这两个方面的素质,一是有真才实学,二是有不计利害追求真理的品质,对科学有信仰,不是急功近利、蝇营狗苟之辈。典型的如束星北先生。当时的浙大有多少这样的教授,不求名不求利,沉浸在追求真理的事业之中,以自己对科学的极大热诚感染和引领着学生的人生追求和知识趣味!
竺校长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身处云遮雾障的复杂情境以及山穷水尽的恶劣条件下,仍然恪守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这一大学的根本职责,为此殚精竭虑,东奔西走,争取一切必要的支持,甚至为此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也正因如此,才得以吸引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学者来到遵义,来到湄潭,在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环境中,创造了浙大历史上的辉煌。
今天的校长们,需要重新确立的是对大学根本职责的认识。大学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拓展,从早期的养育人才,到后来的科学研究,再到社会服务,其办学内容和工作空间都在不断拓展,这是大学与时俱进的表现。但,大学之本,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这是任何其他的机构所不能替代、无法履行的职责。大学校长的职责就是为培养好学生创造一切应有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延揽名师、留住名师,为他们教书育人提供尽可能好的条件。一个校长只有做到这一点才算合格,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会被后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