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怎样选大学?

书山行旅 作者:罗卫东


怎样选大学?

考生填报志愿简直可以说就是一部血泪史!

大学既多,专业又细,别说是考生和家长,即便是班主任、中学校长,又有几个人弄得清楚?农村的孩子尤其如此,知道的东西实在有限,考完后填报志愿,浑浑噩噩,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填写,结果不是家长说了算,就是校长和班主任说了算。最近几年,可能情况有所改善,但大学里面院系专业的复杂性、彼此的联系和区别,估计还会让很多考生和家长发懵,填志愿的时候,似乎就是在押宝,轻则闹笑话,严重的就是一场悲剧。

现在高考制度在不断改革,原来大家意见很大的“一考定终身”开始有了变化,但是,“一填定终身”这件事情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即便不少大学都开始放松转专业的限制,扩大了考生进入大学后的选择空间,但实际上提供的可能性依然有限。至于入学以后从一所大学转到另一所大学,则比登天还难。所以,填报好志愿,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考出好成绩。

“本科看学校,硕士看专业,博士看导师”,高等教育江湖上流传的这三个所谓的选择诀窍,虽然不能简单粗暴一概而论,但确实还是有一点道理的。

读本科重要的是选学校,这一点到底什么意思需要费点笔墨讲一讲。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首先须明白的是,读大学到底读的什么?

国立浙江大学时期,竺可桢校长曾经给新生提过两问,原文是这样的:“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你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乍一看很平常、很朴素,细一想,则会出一身冷汗。事实上,很多学生是从未有意识地想过这两个问题的。

我们不妨也问一问今天的考生,你到大学来做什么?大学里有什么是你在社会上学不到、遇不到和想不到的?

如果你是想来大学学一门手艺,那么,根本不需要为了上一本大学,青灯黄卷三更灯火五更鸡地拼命。随随便便考一考,去个高职高技院校就完全解决问题了。那里一进去,开门见山就是教你这些的,毕业后有一技之长,到了工作岗位,上手很快,挣一份不错的薪水应该不成问题。尤其现在到处提倡打造新匠人,号召发扬工匠精神,整个社会氛围越来越友好的情况下,做一个工匠是可以安身立命的。如果你是想来大学结交人脉的,那也不必特意来读大学,一个人只要有社交这个天赋,即使不读大学,照样可以参加中欧长江和各类世界一流大学都会举办的EMBA这类高等级专业教育机构的培训项目,那里密密麻麻的都是成功人士,肯定要比大学多得多。这个社会,要当官未必非要上大学,更不是非要读好大学,甚至都不是非得要读大学,只要本人政治可靠,积极上进,忠诚踏实,加之有党校的教育保障,在仕途往往发展更加顺利。想要发财,也不一定来读大学,企业家并不是大学培养得出来的,比尔·盖茨这样的人,上了哈佛,最后还不是等不及毕业就炒了学校鱿鱼,自主创业了

如果以上这些都不是你来大学的应有理由,那么什么才是?

我们如何来辨认和选择一所优秀的大学?

心理学家斯金纳说过一句话:“当所学的东西都忘掉之后,剩下的就是教育。”这句话由于爱因斯坦的引用和发挥而变得广为人知。用它来形容大学的功能倒是挺贴切的。大学教育就是把所学的东西都忘掉之后,剩在你身上的那个东西。

那么这个东西是什么呢?

有人说是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人说是质疑和批评的精神。竺可桢校长的回答最令我心仪,他说,“要能即事而穷其理,最要紧的是一个清醒的头脑”,“清醒的头脑,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在社会上做一番事业,无论工农商学,都须有清醒的头脑。专精一门技术的人,头脑未必清楚。反之,头脑清楚,做学问办事情统行”。

头脑清楚的人,能够做到以下三点:第一,以科学的方法来看待和分析问题,使复杂变简单;第二,以公正的态度来计划;第三,以果断的决心来执行。竺校长归纳此三点为“科学的方法,公正的态度,果断的决心”。在他看来,本来这三者全部都应该在小学时代就学习和养成的。他的这一看法当然是有些失之简单了,别说是小学,即便是大学,又有几所能够担保育成学生“清楚的头脑”?

其实,在竺可桢之前,伟大的马克斯·韦伯早就表达过类似的思想。在《学术与政治》的著名演讲中,韦伯反复重申,学术和政治事业的本质就在于责任者的“自我清明”——头脑清楚而不糊涂。

大学要育成“清楚的头脑”,这件事情换一个更加现代的比喻,就是要让学生构建一个卓越的操作系统,而不是安装一批工具软件。这个被命名为“清楚的头脑”的操作系统,功能高强、运行顺畅;包容性好、Bug很少。

要造就“清楚的头脑”,大学教育的方法自然与基础教育阶段有所不同,它必须是探究的、对一切定论都要不带成见的、具有批评的习性的。大学教育的最大的特质就是质疑,非质疑不能走上自我清明,非质疑不能育出“清楚的头脑”。而基于科学的质疑,必然是建立在真诚和责任基础上的,在真理发现之前,它义无反顾地朝着那个方向前进,在真理发现之后,真诚地服从于它。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立德树人”,则两者指的就是一回事,大学要立的是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之德,要树的是“头脑清醒”之人。这也是大学与其他教育的根本区别。

读大学的根本目的是让自己的头脑变得清楚明白,选大学自然也就要服从于这个目的。

其实,与任何实现具体功能的教育相比,育成“清楚的头脑”是最难的。那么,大学如何才能做好这件事情呢?

要有一批“头脑清楚”的好老师。“德识才学”四美兼具,“传道、授业、解惑”三能齐备。为师之德,要求全面,但首在仁爱,继之诚勤,然后有恒,也即孔子所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陋巷箪瓢,不改其乐。好老师,当然应该学养深厚、知识丰富,应该能说会道,深入浅出,但更重要的是有清楚明白的头脑,不迷信、不盲从、不媚俗、不苟且,只忠诚于教育的责任、公共的利益、真理的标准。竺校长曾经说,大学的品质全由教授的质量而转移,这确实是至理名言!

要有一批“金课”。大学的课堂教育,不应该偏重于传授具体的成熟知识,而是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秩序,故课程体系的品质是至关重要的。根本知识、基本知识、专业知识,这三个层面相互结合,互相呼应,形成体系。所谓根本知识,就是对其他所有知识起着统治性、支配性、决定性的知识,这是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是一切大学教育的基础和核心。这里所说的金课,就是这个意义上的课程。其中主要应该是人文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的通识课。某种意义看,通识课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大学教育水平的根本标志。一般来说,基础学科水平比较高的综合性大学,这样的金课就要多一些。

要有合格的学术生态和校园文化氛围。教育的事业,更像是传统农业和园艺,所以“农业八字宪法”,似乎也适用的。所谓“农业八字宪法”就是“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土指改良土壤;肥指合理施肥;水指发展水利、合理灌溉;种指改良种子;密指合理密植;保指作物保护;管指田间管理;工指工具改革。拿到大学这个场合来说,前四个字“土、肥、水、种”指的是实体性要素,其中学生好比种子,课程、图书资源、实验条件、文化生活等,好比水、肥、土。后四个字是生产技术与工艺:密,合理密植,也就是合理的生师比、合理的校园活动空间;保,作物保护,也就是学生的监护;管,田间管理,也就是校园管理;工,工具改革,就是教育技术手段的更新与进步。学术生态优良、学校精神文化积极向上、校园治理能力强,这样的环境与氛围有助于陶冶、涵养、孕育学生的良好气质和基本素养。

要有独特、清晰、富有生命力的文脉传承。大学是演化积累出来的,大学的声誉来自它的历史贡献。每一个办学故事,每一个知名教授,每一段逸闻趣事,每一个贡献,每一段特殊的经历,都是构成大学丰富色彩的元素,其中体现的核心价值观便是时空跨度最大、成为最大公约数的那个无形的基本精神。这样的文脉,这样的人脉,是一所大学最大的无形资产,也是维持总体高品质的根本保障。

选大学,本质上就是选名师、选金课、选生态、选文脉。若以这个思路来评判,很多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水平是不合格的,特别是家长,他们更在意学校外在的一面,比如在哪个地区,在哪座城市,在城市的什么位置,离家近不近,方便不方便随时探望;更关注孩子就学后生活上是否便利、舒适;更感兴趣这所学校有什么时髦和热门的专业,本科就业出路好不好。他们对学校的历史、文化、精神、底蕴、基础,不是毫无所知,就是毫无兴趣,做决定时目光短浅、自作聪明,结果往往是舍本逐末、耽误了孩子本来应有的人生。

这个方面,前车之鉴是不少的,希望大家注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