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进策

秦少游文精品 作者:刘勇刚,吴雅楠(编注)注


进策

朋党上

臣闻朋党者,君子小人所不免也[1]。人主御群臣之术,不务嫉朋党,务辨邪正而已。邪正不辨而朋党是嫉,则君子小人必至于两废,或至于两存。君子小人两废两存,则小人卒得志,而君子终受祸矣。何则?君子信道笃,自知明,不肯偷为一切之计;小人投隙抵巇[2],无所不至也。

臣请以《易》道与夫尧舜汉唐之事明之。《易》以阳为君子,阴为小人[3]。一阳之生则为复[4],复者,反本也[5]。三阳用事则为泰[6],泰者,亨通之时也[7]。而五阳之极则为夬[8],夬者,刚决柔也[9]。以此见君子之道,必得其类,然后能胜小人也。一阴之生则为姤[10],姤者,柔遇刚也[11]。三阴用事则为否[12],否者,闭塞之时也[13]。而五阴之极则为剥[14],剥者,穷上反下也[15]。以此见小人之道,亦必得其类,然后能胜君子也。阴阳相与消长,而为惨舒,为生杀。君子小人相与胜负,而为盛衰,为治乱。然皆以其类也。臣故曰:朋党者,君子小人所不免也。

尧之时有八元、八凯十六族者,君子之党也[16]。又有浑沌、穷奇、梼杌、饕餮四凶族者[17],小人之党也。舜之佐尧有大功二十者,举十六相、去四凶而已。不闻以其朋党而两废之,亦不闻以其朋党而两存之也。臣故曰:人主御群臣之术,不务嫉朋党,务辨邪正而已。

东汉钩党之狱[18],海内涂炭二十余年。盖始于周福、房植,谓之甘陵南北部[19]。至于李膺、陈蕃、王畅、张俭之徒,遂有三君、八顾、八俊、八及、八厨之号[20]。人主不复察其邪正,惟知震怒而已。故曹节、侯览[21]、牢修[22]、朱并[23]得以始终表里,成其奸谋。至于刑章讨捕,锢及五族,死、徙、废、禁者六七百人,卒不知修、并者乃节、览之党也。

唐室之季,朋党相轧四十馀年,搢绅之祸不解,盖始于李宗闵、李德裕二人而已[24]。嫌怨既结,各有植立,根本牢甚,互相倾挤。牛僧孺、李逢吉之属,则宗闵之党也。李绅、韦处厚之属,则德裕之党也。而逢吉之党,又有八关十六子之名[25],人主不复察其邪正,惟曰:“去河北贼易,去此朋党难。”[26]而其徒亦曰:“左右佩剑,彼此相笑。”[27]盖言未知孰是也。其后李训、郑注用事,欲以权市天下,凡不附己者皆指以为二人之党而逐去之,至于人人骇慄,连月雺晦,卒不知训、注者,实逢吉之党也[28]

臣故曰:邪正不辨而朋党是嫉,则君子小人必至于两废,或至于两存。君子与小人两废两存,则小人卒得志,君子终受祸矣。

【总说】

《朋党上》、《朋党下》两篇,当作于元祐二年(1087)以后,系针对当时朋党之争而发。熙宁新党被放废弃置,怨谤横生,旧党当国,亦各为党比,以相訾议。朝廷派系林立,有洛党、蜀党、朔党等。秦观的老师苏轼被目为蜀党党魁。

北宋庆历党争,欧阳修著《朋党论》,旗帜鲜明地提出“君子有党论”,与“小人党”对垒,为党争的排他性奠定了理论基石。秦观的《朋党上》、《朋党下》论熙宁、元丰期间的新旧党争,其思想仰承欧阳修的《朋党论》。其党派意识有君子小人之辨,党同伐异的特点很明显。秦观对党争中君子党的命运洞若观火,照他看来,君子党的受祸是必然的。为什么呢?“君子信道笃,自知明,不肯偷为一切之计;小人投隙抵巇,无所不至也。”一下子抓住了小人的病态人格,洞彻小人肺腑,小人的可怕恰恰是没有道德负担,无所不为。林纾说得好:“小人得罪君子,君子虽有权,不之较也。君子取怨小人,小人即无权,亦必报复,犹之胡人以残杀为生业,举族皆能战,中华文胜,言战,非其匹也。文决小人卒得志,千古不刊之论。行文尤警醒动人。”秦观对小人的论断,当得起“千古不刊之论”。此文对欧阳修《朋党论》有所突破,就是对小人的洞察堪称燃犀下照。从论证过程来看,此文以《易》道阴阳消长论证“朋党者,君子小人所不免”的观点,确有义理。接着以尧舜汉唐时期的朋党政治来阐明之,颇有说服力。但秦观的朋党意识陷于君子小人之辨,是一种排他性的线性思维,失之简单化。

【辑评】

[近代] 林纾《林氏选评名家文集·淮海集》:小人得罪君子,君子虽有权,不之较也。君子取怨小人,小人即无权,亦必报复,犹之胡人以残杀为生业,举族皆能战,中华文胜,言战,非其匹也。文决小人卒得志,千古不刊之论。行文尤警醒动人。


[1] “臣闻”二句:谓君子、小人都有党。宋欧阳修《朋党论》:“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少游此论,实师承欧文。

[2] 投隙抵巇(xī):乘机钻营攻讦。投隙,乘隙,伺机。抵巇,触击裂隙,引申为钻营、攻讦。

[3] “《易》以”二句:《周易·系辞下》:“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朱熹注:“君,谓阳;民,谓阴。”

[4] “一阳”句:《周易》第二十四卦复卦的卦象是,故称“一阳之生”。

[5] “复者”句:《周易·杂卦》:“复,反也。”

[6] “三阳”句:《周易》第十一卦泰卦的卦象为,故称“三阳”。为卦天地交而二气通,故为“泰”,正月之卦也。

[7] “泰者”二句:《周易·泰·彖辞》:“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周易·说卦》:“泰,通也。”

[8] “而五阳”句:《周易》第四十三卦夬卦的卦象为,故称“五阳”。

[9] “夬(guài)者”二句:《周易·夬·彖辞》:“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

[10] “一阴”句:《周易》第四十四卦姤卦的卦象为,故称“一阴之生”。

[11] “姤者”二句:《周易·姤·彖辞》:“姤,遇也,柔遇刚也。”

[12] “三阴”句:《周易》第十二卦否卦的卦象为,故称“三阴用事”。

[13] “否者”二句:《周易·否·彖辞》谓“否”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故称“闭塞”。朱熹注:“否,闭塞也。”

[14] “而五阴”句:《周易》第二十三卦剥卦的卦象为,故称“五阴之极”。

[15] “剥者”二句:《周易·序卦传》:“剥,穷上反下。”又:“困乎上者必反下。”

[16] “尧之时”二句:宋欧阳修《朋党论》:“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凯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凯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17] 浑沌、穷奇、梼杌(táo wù)、饕餮(tāo tiè):凶神,上古尧舜时期的四凶,被舜降服,流放到四方边地,不复作恶。

[18] 钩党之狱:指党锢之祸。《后汉书·党锢传》载,桓帝时,宦官擅权,士大夫李膺等疾之,抨击其党。宦官乃诬膺等与太学生为朋党,诽谤朝廷,辞连二百馀人,禁锢终身。灵帝时,膺等复起用,与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事败,膺等百馀人皆被杀,死徙废禁者六七百人。

[19] “盖始”二句:《后汉书·党锢传》记载,桓帝为蠡吾侯时,曾受学于甘陵周福,即位后擢福为尚书。时同郡河南尹房植亦有名于当朝,两家宾客,互相讥刺,遂各树朋党,势同水火,所以甘陵有南北部之分,党人之议,自此而始。周福,字仲进;房植,字伯武。

[20] “至于”二句:指效法古之“八元”、“八凯”而给当时名士标榜的名号。“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之称,见《后汉书·党锢传》。

[21] 曹节、侯览:东汉时的两个宦官。曹节,字汉丰,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与朱瑀等矫诏诛窦武、陈蕃,又诛桓帝弟渤海王刘悝,官至尚书令。侯览,山阳防东(今山东单县东北)人,桓帝时任中常侍,封高乡侯。建宁初,张俭奏其罪恶,览遂诬俭为钩党,牵连李膺、杜密等,皆夷灭之,于是代曹节为长乐太仆。熹平初自杀。

[22] 牢修:东汉河内(治今河南武陟西南)人,方士张成的弟子。李膺捕杀了张成犯法的儿子,张成便与宦官合谋,让牢修上书诬告李膺等养太学游士,结交诸郡生徒。桓帝震怒,下令逮捕党人,由此形成党锢之祸。

[23] 朱并:张俭的乡人,受中常侍侯览指使上书诬告张俭结党。

[24] “唐室”四句:指唐代各以牛僧孺、李德裕为首的两个官僚集团的党争,世称“牛李党争”。

[25] “而逢吉”二句:逢吉,即李逢吉,唐陇西(治今甘肃临洮南)人。宪宗时,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穆宗时召为兵部尚书。其党张又新等八人,附会又八人,号“八关十六子”。

[26] “去河北”二句:此为唐文宗语,见《新唐书·李宗闵传》。

[27] “左右”二句:《新唐书·杨嗣复传》:“嗣复曰:‘臣闻左右佩剑,彼此相笑。’臣今不知郑覃指谁为朋党。”因杨为李宗闵(牛党的另一个领袖)党,故云“其徒”。

[28] “其后”七句:《新唐书·李宗闵传》载,李训,字子垂,故宰相揆族孙。从父逢吉为宰相,以其阴险善谋事,厚昵之,与郑注颇相得。后拜相,谋诛宦官,在“甘露之变”中被杀。郑注本姓鱼,绛州翼城(今属山西)人,与李训相朋比,权倾天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