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节 楹联的格律与修辞

中国楹联 作者:彭鑫,冉微著 编


第三节 楹联的格律与修辞

一、楹联的格律

“格律”一词,指诗、词、曲、赋等文体有关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的规则和格式。楹联中的“格律”则是指楹联形式方面的基本标准。将楹联与律诗比较,不难看出两者之间关联紧密,律诗的格律对楹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然,楹联的形式要求比较复杂和广泛,不能用绝对化的“格律”和绝对的方式来作为全部的楹联创作标准。一般说来,楹联的格律要满足:对仗严谨(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协、意思相关。

(一)对仗严谨

楹联的对仗来自对偶修辞,其与古诗文中的对仗形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

(1)字数相等

楹联不论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这是楹联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字数不相等,便不成为楹联。当然也有少数情况例外。

(2)词性相同

古人很早就提出了“实对实,虚对虚”。按照同词性讲究词类对仗,是楹联中对仗的关键所在。不论是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都大致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类。楹联的对仗,就要求上下联相同位置的词语词性相同,例如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动词对动词……

(3)结构相同

上下联相对的句子,结构形式应当相同。也就是说,楹联的上下联要在词语结构上互相照应、彼此对称,例如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以此类推。当然这是指工对,宽对则对结构相同的要求比较松,有时结构相近的也行。

古人对对仗的研究很深,常用的术语就有正对、反对、流水对、隔句对、自对、虚实对、叠音对、回文对等。本书详细介绍下工对、宽对、正对、反对、流水对。

工对,又称严对,顾名思义就是对仗十分工整贴切。下面这副明代文人解缙所写的一副名联就可称工对: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有工对就有宽对。它们只是对仗形式上工整程度存在差别,两者之间也并没有泾渭分明的分界线,也并非工对一定优于宽对。工对有精品,例如古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其中,天象对地理,山对海,木对江。宽对也有精品,例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中,目和楼在名词分类中不相关。

正对,又称真对,指的是楹联中上下联由相近的内容所构成的对仗形式。上下联内容虽不同,但表现的主题一致,其逻辑关系应是并列的。如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三):

上联:两个黄鹂鸣翠柳;

下联:一行白鹭上青天。

反对,指的是上下联由相反的内容所构成的对仗形式。这种形式的对联既相反又相成,在对立统一之中深化主题。如宋朝卢梅坡的《雪梅二首》(其一):

上联:梅须逊雪三分白;

下联: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种“反对”的手法,言简意赅,说理很深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刘勰说“反对为优”,就是这个道理。

流水对,有如流水顺承而下,因此得名,也称串对。将一个意思分成上下联来表达,内容连贯,语气衔接,形成对仗,构成承接、转折、因果等关系。

(二)平仄相协

这是对声调的要求,为了增添楹联的抑扬顿挫之感,营造出音乐之美。汉字分为四声,古代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其中,上声、去声和入声统称为仄声。普通话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中,前二声是平声,后二声是仄声。古汉语的入声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

关于平仄,楹联要求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这是楹联的规则,不能违反。一抑一扬,使读者感受到音律的和谐,余音悠长;这是楹联审美的积淀,不能违反。否则,读起来就会拗口。

(三)意思相关

意思相关是指上下联的内容要密切关联,围绕一个主题书写。除“无情对”以外,上下联不能彼此孤立,更不能毫不关联,风马牛不相及。好的上下联,常常是分工明确,而又藕断丝连、顾盼有情的。

二、楹联的修辞

修辞是楹联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修辞,能够让楹联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在漫长的发展史中,楹联经过了众多楹联作者的艺术开拓,且吸收了其他艺术形式的营养,这些都使得楹联艺术得到不断的发展,楹联的修辞手法也日益丰富,多姿多彩。

除了拥有一般文体所常见的修辞方法,楹联还具有由楹联本身的特点产生出来的一些特殊的修辞手法。本书从语音修辞、词汇修辞、语法修辞等方面,来深入分析楹联的修辞,感受其中的巧思与妙趣,探讨其表达效果。

(一)楹联中的语音修辞

运用语音修辞主要是指在创作楹联时,充分调动汉字语音的各个因素(声、韵、调),来增强楹联的艺术表现力。其种类主要有同韵联、叠韵联、同声联、四声联、全平全仄联、谐音联、拟声联。本书主要分析其中的谐音联和拟声联。

(1)谐音联

谐音联是利用同音、同义的关系,起到妙趣丛生的表达效果。

上文章,下文昌,文昌桥上晒文章;

前黄昏,后黄昏,黄昏渡前遇黄昏。

这副对联据说是明代万历年间,抚州府临川县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艾南英四才子在文昌桥上横卧,知府不得通过,只好绕道叫“黄昏”的渡口(附近有名叫前黄昏、后黄昏的两个村子)。这副对联传为“四才子”所作。上联的“文章”和“文昌”谐音。

(2)拟声联

拟声联就是在楹联中模拟所描写事物的声响,同时又能表达作者所思所感,从而使楹联富有形象性和真实感,造成一种特殊的音乐效果。

独览梅花扫腊雪;

细睨山势舞流溪。

此联看上去不失为一副诗味浓郁的写景联。然而细心品读,你会发现另有所指。原来,上联暗合声乐旋律,是由乐谱1、2、3、4、5、6、7(do、re、mi、fa、so、la、si)的谐音而来;下联则是阿拉伯数字1、2、3、4、5、6、7的江浙方言谐音。

母鸡下蛋,“谷多谷多”只有一个;

小鸟上枝,“酒醉酒醉”并无半杯。

清代康熙年间进士周渔璜幼年时,一日其师以农家母鸡下蛋为题,出了个上联,要求他对出下联,周渔璜忽然看见一只小鸟飞来枝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于是对出了下联。此联的“谷多”与“酒醉”,既表意又拟声,尤其风趣的是,母鸡生蛋后嘴叫“谷多”,却“只有一个”,想来这只母鸡能力不强;小鸟枝上啼“酒醉”了,却“并无半杯”,想来这只小鸟也酒量不大。

(二)楹联中的文字修辞

楹联的文字修辞,是指充分利用汉字的形体构造,增强楹联的视觉美和趣味性。主要包括同偏旁字联、叠形字联、对称字联、嵌字联、顶真联、宝塔联、形近字联。本书主要介绍同偏旁字联。

江海浪涛澎湃淹没沙滩;

霾雰雷电霹雳霍震云霄。

此联悬挂于江苏南通倒坝潭镇海关帝庙,乃清乾隆年间通州状元公胡长龄所书。上联10字,字字带水,描述恶龙呼风唤雨、兴风作浪,海浪之大,竟可淹没茫茫沙滩。下联10字,字字带雨,则是赞美关帝云长怒发神威,伏龙镇海,造福一方。

泪洒湘江流满海;

嗟叹嚎啕哽咽喉。

传说,从前有个书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流落到湖南的湘江之滨。端午节时,看到人们赛龙舟、放河灯、尝粽子,以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更觉自己既可怜又可悲。于是,他为自己的处境作了这副对联。全联14字,并不算长。但上联不仅是泪水三点,而且是三点泪水汇聚起来,竟能“流满海”。显然,书生还运用了极尽夸张的手法。下联七张口,口口都欲“嚎啕”,却又不能放纵,只能憋着“哽咽”。这是何等痛苦!仅从这副对联便可看出书生有才不假,却也怀才不遇,郁郁寡欢。

(三)楹联中的词汇修辞

汉语有着海量的词汇,这为楹联修辞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楹联中的词汇修辞,主要有别解联、颜色词联、转类联、避讳联、一词多义联、叹词联、助词联。本书主要介绍一词多义联。

杨花乱落,眼花错认雪花飞;

竹影徐摇,心影误疑云影过。

这是明代杨慎九岁时作的对句联。某人见杨花扑面时出句,杨对句。上联的“花”字有三种不同的意义:第一个“花”指植物的花朵,第二个“花”指眼睛模糊,第三个“花”指雪的形状;下联的“影”,三处的意义也各不相同:第一个“影”指光线照到竹上的投影,第二个“影”指心中的影像,第三个“影”指云彩模糊变幻的样子。

●元王振鹏龙池竞渡图(局部) 卷

禁烟总局,警察分局,设此两大骗局,小民如何了局?

督办贡生,警佐监生,有这一对畜生,大家安得聊生?

这是一副讽刺某贡生出身的禁烟督办和某监生出身的警佐联。这副对联中,上联前两个“局”指政府机关,第三个“局”指圈套,第四个“局”指处境;下联前两个“生”指书生,第三个“生”是名词,第四个“生”指生活。

(四)楹联中的语法修辞

运用语法修辞,主要是根据汉语的特性,运用词序表明句子的语法关系。对联的艺术形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运用对偶,而对偶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上下联相对应的部分词性相同和句法相似:对联较多地运用排比、反复等,可以使对联整齐而富有变化,或则气势磅礴,或则委婉细腻,或则节奏明快,或则舒缓顿挫,或则一泻无余,或则回环往复,多彩多姿,美不胜收。楹联中的语法修辞主要有反复联、排比联、反问联、回环联、互文联。本书详细介绍反问联。

反问是很常见的修辞手法,是用疑问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思。反问联的作用在于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作者的情感,加深读者印象。

岂有真鬼狐?前贤形此箴世;

安得装妖冶?后代剥它画皮。

此是吴作人题蒲松龄故居联。上下联都是反问句。上联强调的是世界上并无真的鬼神,蒲松龄是借鬼神之事讽刺那些做着鬼魅之事的人,规劝他们痛改前非,回头是岸;下联是警告那些自以为善于伪装的坏人,蒙在外面的“画皮”终究有被揭穿的一天。

(五)楹联中的其他修辞手法

楹联,作为一种精粹的文学形式,尤其注重对各种修辞的运用。各式各样修辞的富有创造性的灵活运用,成为体现楹联高度艺术性的主要手段之一。

对于修辞的分类手法,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从楹联的实际出发,将可以纳入运用各语言因素的各种方式,已分别归纳到运用语音修辞、运用文字修辞、运用词汇修辞、运用语法修辞等各个部分,现在将那些比较侧重于内容,或者不便于明确地纳入某一种语言因素的修辞方式进行汇总。主要包括比喻联、比拟联、借代联、夸张联、反语联。这里主要介绍比喻联。

楹联在描写客观事物或说明主观情理时,运用同它具有相似点的并为人们熟知的别的事物或情理来打比方,这种修辞称为比喻。比喻中被比方的对象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对象叫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喻词。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只是利用它们之间存在的某种相似之处来打比方,从而构成比喻楹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生动形象地描绘事物的特征 ;二是用浅显的事与理表达深刻的事与理;三是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化和艺术美。楹联中的比喻常见的有明喻、隐喻、借喻三种。这里举一个较为经典的运用隐喻的楹联。

云衣竹带;

海帽江袜。

这是旧时一个穷困潦倒的流浪者的自题联,短短八个字用了四个隐喻,意思是说自己的衣服破烂得像天上的云彩,一块一块的,衣带像竹子一样打了结。帽子破得像海一样没有边沿,袜子破得像江水一样没有底子。

总的来说,楹联很讲究格律。可以说,格律就是楹联的“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创作楹联必须遵循楹联的格律。而修辞与楹联关系也很紧密。恰当地运用修辞,可以增强楹联的艺术感染力。不论是欣赏楹联还是创作楹联,认真学习楹联的格律与修辞很有必要。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世称杜拾遗、杜工部。

“同韵联”又叫“拗口令联”,可分为“间隔同韵”和“连续同韵”。“间隔同韵”是指联句中同韵字之间隔着其他词语,如湖南长沙天心阁一联: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上联中“阁”“鸽”同韵,下联中“洲”“舟”同韵。)“连续同韵”是指楹联中有两个以上的同韵字连续使用。如:屋北鹿独宿;溪西鸡齐啼。(上联均为入声同韵字,下联均为平声同韵字。)

叠韵联为特殊的同韵联,是对联上下联的对应部分运用叠韵双音词,以此增加艺术效果的对联。如北京颐和园养云轩中的一副楹联:天外是银河,烟波宛转;云中开翠幄,香雨霏微。

四声联,指利用汉语的四声构成对联,使联句音韵和谐,充满风趣。如:和尚正法,提汤上坛,大意失手,汤淌烫坛;裁缝老徐,与妻下棋,不觉漏眼,妻起弃棋。

全平全仄联,是指上联、下联全部用仄声、平声构成的对联。如:五岳闭雨认造化;三湘浮云催文章。

叠形字联,是指利用相同的形体叠合而成的汉字所作的对联,给人一种字形上的空间立体感和文字的趣味性。如:世间正道人从众;自然法则木林森。

嵌字联即把所限定的几个字,分别嵌在一副对联里所作的对联。其所嵌位置可在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字。如:悲哉秋之为气;惨矣瑾其可怀。

宝塔联,因其首句为一字,以后每句递增一字,形如宝塔而得名。如:坐 茶请坐 敬茶请上坐 敬香茶

形近字联,是指利用某些字形结构相近的字所作成的对联。如:夫子天尊大士,头上同;官人宦者宫娥,腰间各别。

别解联,是指运用词语的多义性、修辞的比喻、谐音等手段,创造出新语义或巧作解释的对联。如:指斗点星门第;惊天动地人家。横批:先斩后奏!(“指斗点星”指的是量米过秤,“惊天动地”指的是放炮打铳,而“先斩后奏”指的是屠夫。)

转类联,是指一个词转化为另一类词的对联。如: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叹词联,是指撰写时运用叹词,以此表达强烈感情的对联。如:嘻,挑水丫头隔墙女;呸,混账小子北邻人。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文学家、学者、官员,明代三才子之首。著作达四百余种,涉及经史方志、天文地理、金石书画、音乐戏剧、宗教语言、民族民俗等,被后人辑为《升庵集》。

反复联,是指以反复修辞手法创作,以突出、强调某种感情或思想的对联。如苏州网师园的一副对联: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到龙门三级浪;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出仙姬七姐歌。

互文,又称“互文见义”,即两个相对的语言结构相互拼合,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互文联,是指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撰写的楹联。如: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借代联,是指不直说某物,而是借相关的事物去代替它所撰写的对联。如项王庙中的一副对联:八千子弟随流水;百二山河委大风。(这里的“大风”指的是刘邦。)

反语联,是指运用反语表达特殊含义的对联。如岳阳楼的一副对联:吕道人太无聊,八百里洞庭,飞过来飞过去,一个神仙谁在眼?范秀才亦多事,数十年光景,什么先什么后,万家忧乐独关心!(对联的创作者意在用反语,表达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精神的赞扬和欣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