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家的围屋

时间的印记 作者:谢瑞山 著


老家的围屋

老家的围屋在江西定南的金鸡村,是赣南500多座围屋中一座普通的方形围。她是我生命的摇篮,远行的港湾,精神的家园,他就像一首古老的歌谣,一部厚重的史书,一幅悠久的丹青画,时时萦绕在我心灵的深处,烙印在那难忘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听父亲说,几百年前,我们客家人的祖辈们为躲避战乱,一路艰辛,一路探寻,跋山涉水,最终迁徙到赣南这块相对封闭落后的地方,并在这里,安营扎寨,繁衍生息。由此,他们建造了或高或矮、或方或圆的、神奇的“东方古罗马”——围屋。

我老家的围屋和赣南的其它围屋一样同属集居住、城堡、宗教信仰、议事厅、广场于一体的建筑。定南现存100多座围屋,以方氏虎形围、谢氏明远第围尤为著名。围屋的设计与建筑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显现出祖辈们杰出的智慧和高超技艺。围屋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错落有致,布局规则。大门前有一块禾坪(广场)、一口池塘和一条小河,而远方则是宽阔的田野及高低起伏的山峦,它们是围屋建筑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门内则是围屋主体建筑,围屋的外墙1米多厚,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高三层,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多样的碉堡。为消灭死角,在碉堡上再抹角悬挑单体小碉堡。围屋顶层设置排排枪眼炮孔。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还包钉铁皮。板门后多设闸门,闸门后还设重便门。门顶还设水漏以防火攻。围屋顶屋多为战备用,并取墙内侧2/3墙体作环形夹墙走廊贯通一气,方便战时人员机动。围屋四周都是简单的子屋,都是两三层,也有多至四层者,为悬挑外廊结构。围屋内分上中下三个大厅,左右分两厢,俗称横屋,一直向后延伸,在左右横屋的尽头,筑起围墙形的房屋,把正屋抱起来,房宇、厅堂、天井、走廊布局合理,粮仓、水井、排污道等一应俱全,这种集祠、家、堡于一体的具有鲜明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王国,一座小小的城池。如今,随着亲人们走出封闭的围屋,走出狭窄的山门,走向外面的世界,老家的围屋逐渐成为一种历史遗迹,一种独特的景观。

今年春节,我与妻女回到老家,在老家的围屋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新春。在村里,我们谢氏家族成员最多,人口兴旺,枝繁叶茂。我们的到来,让年近古稀的叔公叔婆、慈祥好客的大伯大婶、淳朴勤劳的兄弟姐妹和幸福阳光的侄子侄女们高兴不已,特别是叔公叔婆更是紧紧拉着我的手,把我从头到脚看过够,他们笑得合不拢嘴,问长问短,问寒问暖,使我仿佛又回到了天真快乐的童年时代,使我全身涌流着一股股温暖和激动。我仔细打量着叔公叔婆,从他们许多皱纹的脸上我读懂了上一辈客家人的艰辛和围屋沧桑悠久的历史,使我更明白了什么是过去,什么是亲情和生活。

父亲告诉我,叔公叔婆及祖祖辈辈的亲人都住在围屋里,深爱着这片神奇的土地,每块山峦、每丘田地、每条溪流、每道沟坎、每棵树木花草他们都是那么地熟悉与钟情。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从春到冬,年复一年,辛勤耕耘了一辈子,耕出了年轮和收获,耕出了不老岁月和希望。尤其是叔婆,她这围屋里的女主人更是让我肃然起敬,感慨万千。叔婆用客家人特有的勤劳与智慧,用她那双瘦弱的肩膀,支撑起了五代人的一片强盛与广阔的新天地,用她不同凡响的见解,将子孙送出围屋和闭塞。我从叔婆日益娇小的身躯中,看到了叔婆的聪慧和勤劳,看到了客家人的睿智与博大。

今年春节是老家围屋最热闹的一年,除了我与妻女外,很多在外工作、读书、经商的家人也都回来了。我带着妻女来到我曾经居住生活过的每一处,环顾四周,只见门窗已开始斑驳腐朽,厚厚的外墙被雨水淋洗出一道道伤痕,屋顶的瓦梁和彩画也已断裂残缺,显现出不少年代和风霜。客厅里的沙发、彩色电视机、电话和沼气电灯又把古老的围屋拉到了充满现代气息的今天,给古老的围屋注入了无限的生机。看着围屋的变化,感受着围屋的人和事,昨天和今天。看着一个个从围屋走出去的后代,我心头涌上一股暖流,感慨不已。我想无论他们走到哪里,他们身上都永远流淌着祖先遗传下来的善良淳朴、开拓进取的秉性,他们的世界会更加精彩和美好,他们的生活会更加富有和幸福。

大年三十,早早起床。早饭后,我带着侄子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厅堂,把围屋所有的大小门都贴满对联挂上灯笼,霎时整座围屋充满了年味,洋溢着浓浓春节的气息。最热闹的是除夕之夜,围屋里爆竹声声,响彻天空,到处飘着诱人的年夜饭,这一餐让我们品赏到了许多不同的菜肴,我记得这是我有生以来最丰盛的、吃得最香最难忘的团圆饭。吃过年夜饭,一大家人观看了春晚。之后,又兴致蓬勃地举行了家庭小型晚会。父亲一首二胡采茶调,博得大家掌声阵阵,晚辈们各自拿出拿手节目纷纷在长辈前表演献艺。直到新年钟声敲响后,我们才结束晚会。望着满天的繁星,放完爆竹,带着新年的期望,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从年初一开始,左邻右舍,四方亲人陆陆续续相互拜年,祝福新春,探亲做客,把围屋挤得满满的,祝福声、欢笑声、喝酒声、爆竹声,声声喜庆之声交融在一起,把客家人的热情好客、直率淳朴、孝道友善、和睦共济等优良传统演绎的淋漓尽致。我为亲人们一一敬酒,一一祝福,祝愿他们越过越好,红红火火。

转眼到了年初七,又是回城工作告别亲人的日子。临行前,我徜徉在翠竹、池塘、农田和老屋前,再次到每一处看看,再次与亲人们话别,再次久久地抚摸着围屋身上厚厚的砖墙,伫立良久,体味着祖辈们当年的峥嵘岁月,心中久久难平。

围屋,你是用坚实外墙包围着的屋子,是我祖辈生命的痕迹,是客家人精神相守的家园、勤劳物化的丰碑、薪火相续的摇篮。今后,无论我走到哪里,老家的围屋都像一首生命的歌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

书于2011年4月8日

(载2011年4月15日《赣南日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