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作文从写减免条开始

地老天荒的树 作者:李柯漂著


我的作文从写减免条开始

减免条是多年以前,农村学校里流行的一种证明条子。家庭贫困的学生,写上一张减免学费的证明条子,由生产队和大队盖章后,交给班主任老师,经学校批准,就可以减免两元或三元的学杂费用。

那时候,读小学一个学期总共才交三元五角钱的学杂费。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基本上每学期都会减免两元左右的费用,几乎是免费读书了。说起来实在是很心酸,就是这交到学校的那少部分钱都难为父母了,每到开学报到那几天,就是父母急得团团转的时候。自家筹、别家借,那些学费总是筹不够。当时,各种生活物资都是凭票供应的年代,家里实在是太贫穷了,父亲只好写减免证明条风风火火地跑去求队长盖章签字。

读四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自己主笔写减免条了。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小年纪就懂得体贴父母的辛苦。我自己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加以发挥,把一张几百字的减免条写得越揪人心就越容易批下来,争取更多的减免机会,为父母减少一点因我读书而产生的负担。

记得有一次,班主任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读了我写的减免条,说我写得具体,有血有肉,不空洞。表扬我的同时,还动员其他贫困的同学学习我的写法。其实,对于老师的表扬,我没有感觉到一丝丝光荣,相反的,却有一种自尊受到重创的失落。要是我爸妈有钱交学费的话,我才不写这样的证明条呢。

就在1978年冬,安徽凤阳小岗村十八位农民按下了十八个鲜红的手印,由此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党中央推行的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措施。从那时起,生产队敲击出工的钟声在我们耳畔消失,生产队长和作业组长的口哨声再也不会在村民的耳边吹响。田地分到家了,耕牛农具分到户了,不用挣工分分口粮了。只要自己好好地耕种自家的田地,吃饱饭已不成问题。

后来,我上了初中,只要父母卖些余粮,学杂费就能早早地准备妥当。每个新学期开学报名,我再也不会因写减免条而绞尽脑汁了。然而,喜欢写一些文字的习惯却已经悄然养成。因此,我的作文常被语文老师当做范文,在课堂上读出来,让同学们借鉴学习。

时间来到20世纪80年代,我记得那时中小学校,除了寒暑假,每个学期中还要放一次农忙假期,目的是让孩子们回家帮助父母们忙碌,助力秋收季。

1987年,我们家在父母的努力之下,修建了两间青砖瓦房,从祖辈留下的五柱土木结构的老房子里搬了第一次新家,全家人的生活指数也是从那时开始,慢慢向好。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强,各行各业欣欣向荣,万象更新。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开始向城市及沿海地区分流。走出去的是劳动力,带回来的是钱和积蓄。城市与农村联动,一派繁荣景象,人们劲头十足。大家都认识到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只要肯干,就没有摆脱不了的贫困生活。20世纪90年代初,录音机、电视机进入平常百姓家庭,如雨后春笋般普及开来。物质生活提高了,精神生活也同步跟上。这期间,我用手中的笔描绘农村在改革开放中的发展经历,书写美好时代。通过努力,我所写文章开始在报刊上变成了铅字。1993年,我成了区业余新闻报道组的成员之一,我用笔为农村的发展添彩增色。

2006年,对于农村,对于农民来说,又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值得自豪的年份。就是这一年,全国取消了农业税,这是改革开放带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福利。农民种地,收获的粮食归自己所有,不再上交国家公粮提留的同时,额外还得到国家的补助。这样的实惠,是只有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所享受得到的。

而今,改革开放四十载,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作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亲历者,我只有拿起手中的笔,为祖国的绿水青山浓浓地描绘绚丽的色彩,为她书写最美的篇章。

曾经那个写减免条的少年,而今已过知天命的年龄。时过境迁,春去秋来,此生能荣幸地亲历改革开放,我唯有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造就这个时代的人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