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若向阳 四时春风

行藏集 作者:王亮 著


卷一·见自己

悟者,吾心也。能见吾心,便是真悟。

― 《呻吟语•学问》

电影《一代宗师》中讲习武之人的三个境界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人与人世百态对话,与天地自然对话,最终还是要圆融到自己的内心。当真有那么几刻能静下来认真审视自己的内心,一个人才可能真正发现此前所见种种之中的玄机来,一个人才会真正地成长。

心若向阳 四时春风

——《论语》中的道德秩序

曾国藩有一天在军中与某人聊天,那人说:“胡润芝办事精明,人不能欺;左季高执法如山,人不敢欺;公虚怀若谷,爱才如命,而又待人以诚,感人以德,非二公可同日语,令人不忍欺。”人不忍欺,近乎圣人。但问题是,曾国藩最后还是被欺而亡。很多人会唏嘘:这个世界太糟糕了,还是有那么多人不会不忍欺。问题来了:当我们心存善念,仁爱众生之时,却发现前路越走越窄,头顶越来越暗,直至感叹“没有好人走的道了”的时候,该怎么办?这,就是所谓的道德困境。

【壹】世界冰冷 内心温暖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论语•宪问第十四》

孔子主张不要主观预设别人是狡诈、不信之徒。也就是说一个人内心还是应该阳光一点,多想想世界光明的一面,少一点猜疑。然而问题来了:面对复杂的世界,“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无数过来人以血淋淋的经验教育下一代:“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因此,当我们看到大街上那些冷漠的看客脸上麻木的表情,还有面对陌生人时提防警觉的眼神似乎也就容

易理解了。价值观在现实面前似乎已然败下阵来。圣人难道错了吗?绝对没有!因为还有后面一句“抑亦先觉”。什么叫先觉?比一般人早察觉。你不是想骗我吗?好,我已经知道了,你就无法骗我了。或许你要说,原来做好人这么难啊,还要练就火眼金睛?是的,“君子固穷”。做好人、做善人、做有德行的人本来就难,一定会遇到诸多困境。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是否还选择做好人呢?此时的选择决定了你是否是一个真的好人。真正的好人即使处处面对碰壁、时时被人误解,仍会义无反顾地坚守下去。因为先觉者有一个重要使命在身:觉后觉——为尚未觉醒者打开大门,让阳光进来。

【贰】荆棘刺丛 蹈刃徐行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论语•宪问第十四》

微生亩这样的隐士永远也无法理解孔子。当自己的价值观与世俗无法调和时,隐士们选择绝望地放弃世俗,认为在远离尘俗的山野坚守内心的净土是唯一选择。殊不知,在俗超俗才是至高境界。如五柳先生所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对真正的隐士来说,静里乾坤大,闭门即深山。这需要像千里马一样,有坚忍不拔的德行,还需要有一颗广博仁爱的赤诚之心。所以夫子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老子的道确实高,那是洞悉天地宇宙万物的至高学问,这位先知先觉者面对世人仿佛总会眯起眼睛笑一笑,然后意味深长地说:“你不懂就算了,你都懂了还叫作道吗?但是迟早你会懂的。”他的目光总是遥遥地投向彼端。孔子则不同,虽然一边感慨着“知我者其天乎”,一边还是把目光投向此处,不怨天,不尤人,但求下学人事以达天命就够了。

庄子留给世界的,是一个渺远的背影。在对这个世界绝望之后,他选择离开,如蝶一般,飞入一个缥缈的梦境,或许那才是他认为的现实。而孔子,知其不可之时,还是把慈爱的目光投向众生,像一个被屡次犯错的孩子气坏了的父亲,摇了摇头之后无奈地说:“没办法,我还是担心他固执地不肯悔改。”

【叁】以直报怨 知恩报恩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绝对道德,不需要前提,当然也不求有回报。但儒家追求的当然不仅是生命个体的圆满,而是社会伦理的和谐有序。所以,要保护善者,要鼓励善行。《吕氏春秋》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子路救了一位溺水者,被救者送给子路一头牛以示感谢。子路收了。孔子对“子路拯溺得牛”事件如是评论:鲁国人从此将喜欢救人于危难之中。子贡因为替一位奴隶赎身,得到政府奖励,却拒绝了,认为做好事求回报不道德。孔子却这样评说:鲁国将不再有人愿做这种替人赎身的好事了。“子路受人以劝德,子贡谦让而止善。”

孔子认为,以德报德是道德领域最好的标准。投桃报李,理所当然。以怨报怨当然不可取,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睚眦必报,冤冤相报何时了?但是以德报怨呢?对于施德者而言,似乎自身道德修养提升了,但也存在姑息养奸的隐患。设想,当“以德报怨”成为道德准则时,打人者就会说:“我虽然打了你,但你该以德报怨,否则就不道德。”这样的价值判断,岂不乱了吗?所以夫子给出了合理的标准:以直报怨。何为直?《左传》说得好:“正直为正,正曲为直。”(正曲,即正人之曲)以直报怨,就是以公正的态度让其了解自己过错并为此承担责任。或好或坏,每个人都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起相应的责任,“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才是公正的道德秩序。

佛家有句话说得很在理:“菩萨心肠,金刚手段。”法律的目的是保护良善者。如果一个社会的良善者都寒心了,那么这个社会也就变成刺骨寒冷的严冬了。所以我们呼唤良善之风时时吹遍,让道德的春天常驻人间。

仁为己任 任重道远

——《论语》中的士人精神

士者,事也。上古时期,是掌刑狱之官。先秦时期,为贵族阶层中最低的一级,“四民”(士、农、工、商)中的最高一级。春秋时,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以俸禄为生,有的有食田。战国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是脱离生产劳动的读书人。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多次谈到士,这些学说对士做出的种种要求形成了士人精神,奠定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

【壹】铁肩担道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第四》

此章是孔子的立志教育。作为士人,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读书学习的目的是什么?非为谋求权力与财富,而是谋求天下大道。一个人的眼界要宽、格局要大、境界要高,如此方可有大成就。或许有人会说,这个道究竟是什么呢?这样空谈道是不是有唱高调的嫌疑呢?其实在《子罕第九》的开篇就给我们答案了:“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其实社会上的大多数人着眼的还是眼前的利,道似乎太过遥远了,甚至根本就意识不到道的存在。孔子很少谈到利益,但并非不谈。所谓“与命与仁”,指的是孔子所言之利,皆为顺应天命与仁德之利,而非蝇营狗苟之私利。天命利万物,仁德利他人。只低头盯着自己的小利,目光就被局限住了,此人就难免计较、琐碎。所以夫子才会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第十四》)。留恋安逸的人是不配称为士的。一旦放眼家国、天下、苍生,谋求普世的价值,虽九死其犹未悔,大家的利都得到了,自己又怎会吃不饱、穿不暖呢?所以孔子教导学生:作为一个士人,要把求道放在首位,如果这样做了,却嫌弃衣服和饭食不好,就不配称为士人,也没有必要和他们商议大事了。

士因为内心有道,可以非常自信。那些极力地用华服、美食、香车、豪宅来包装自己的人,恰恰是内心空虚的表现。在这一点上孔子就曾高度赞扬过子路。

【贰】自信从容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论语·子罕第九》

穿着破旧的衣服,却能从容自若地与穿着狐貉皮衣的人站在一起,并且不感到羞耻,大概只有子路能做到吧?这一份自信,皆因心中有道,目光远大。

曾子在听过老师谈论评判士的标准后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第八》)曾子将士的精神品格概括为两个字——“弘毅”。刚强、有毅力,唯其如此,方可抵制住种种诱惑固守大道。为什么一定要坚守呢?因为士人肩膀上有重任等待着他去担起,脚下有远道等待着他去践行。担子为何重?因为要把实行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道路为何远?因为这担子只要挑起就必须至死方能放下。读过这一段之后,我对很多人把“士”简单机械地翻译成“读书人”就更加不敢苟同了。这样的铁肩担道义,如此的肩挑古今愁,怎是任何读书人都可做到的呢?士就是士,只能仰望,不可翻译。

士是孔子教育的培养目标,但是士的标准那么高,一般的读书人应该从何做起呢?

【叁】德才兼备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论语·子路第十三》

子路问孔子怎样做才算真正的士,孔子告诉他两条标准:一是与朋友相处可以切磋琢磨、批评勉励。二是与兄弟相处可以兄友弟恭、和睦亲近。为什么这个标准似乎很低呢?其实大有深意。孔子因材施教,子路为人勇武刚直,执行力很强。只要老师告诉他怎样做是对的,他一定会践行至死。(从他在战场上为了践行“君子死而冠不免”而下马捡帽子被杀死就可以看出。)但是缺点是有时太过鲁莽,所以夫子教育他只要和朋友在一起时能够虚心接受批评,和兄弟在一起能够性格温和一点,维持好和谐的关系就可以成为真正的士了。但是于此章我们也能品味士人的相处之道。

子贡问过同样的问题: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子路第十三》)

最高一等的士首先做事有羞耻心,有羞耻心就会有责任感,出使四方就会极力尽好本分,不使君命受辱,不给国家抹黑。有人格的同时,还有能力。次一等的能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群众基础,宗族之人称赞其孝父母,同乡之人称赞其敬兄长。最下等的虽然被称为小人,是因为有些不问是非、固执己见,但是能够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也算有些修养了。在最后,夫子对当时的从政者表现出了极度的失望,原因何在?境界太低,器量太小。

对照孔子所言的士之标准,当代社会的每一位学士、硕士、博士,护士、战士甚至男士、女士,等等,可以想一想,怎样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士呢?道传数千年,精神从未变。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每一位知识分子是否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脚下的路更远了呢?圣人的目光一直注视着我们,从未离开。

物喜己悲何足道天下忧乐在士心

——《岳阳楼记》的命运凯歌

九月的花洲书院毕竟有些凉了。邓州不同苏州,庭院中手植的几株桂花树芬芳凋谢。但那又有何关系呢?书香不比花香更雅致吗?目送一班刚刚诵习经典的学子,范仲淹转身走进春风堂。放下书卷,几案上那幅《洞庭晚秋图》又牵出几番旧日思绪。

【壹】日星隐耀 去国怀乡

庆历三年(1043年),朝政时弊令他极为痛心,当酝酿多时的《十事疏》上奏仁宗后,圣上明朗的态度令他欣喜不已——采纳建议,立即施行,“庆历新政”轰轰烈烈地开始了。然而好景不长,新政触及大官僚利益,不久就因保守派的反对而夭折了,他也因此被贬至陕西四路宣抚使。贬谪这种事他经历得太多了,还是秀才时就多次上书批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友人梅尧臣曾劝他慎言,少管闲事,他在《灵乌赋》中直言:“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一身傲骨,宁折不弯。然而同是锐意革新的好友滕子京竟被诬告“在汪州费公钱十六万贯”(《宋史》卷三百三),庆历四年春降官知岳州。这个好友他是了解的,“尚气,倜傥自任”,一直担心他闹出事来,常想劝慰一番。怎奈庆历五年,自己的参知政事又被罢免,改知邠州,不久改知邓州。颠沛迁徙中,好多事也只好交给时间了。

【贰】花洲春长 宠辱偕忘

庆历六年(1046)正月,五十八岁的范仲淹正式赴任邓州,此时他的身体状况不佳。大凡遭际若公者,难免生出“老病孤舟”的慨叹,但是由“处庙堂之高”的参知政事被贬任“处江湖之远”的邓州知州的范仲淹却并没有气馁和悲观。宦海沉浮中,少时猛志从未摧折。虽不能将改革在全国贯彻,但他仍希望能在邓州这片小天地实现富民强国的梦想。如其在《邓州谢上表》中所言:“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

邓州城东南的湍河畔有处小洲,原本景色绝佳,但因疏于修整,现出破败之景。他重新组织规划,一座公园神话般展现在邓州百姓面前。百花齐放,绿树成行,众鸟栖集,啁啾鸣唱,流水潺湲,如调素琴,“百花洲”名声再起,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以此为契机,他又重修“览秀亭”,建造“春风阁”,景致秀美,如临江南。在野言教,政在教中。他兴办“花洲书院”,闲暇之时常去执经讲学,使该书院成为当地的人才培养基地,邓州后来人才辈出和他的这些努力是分不开的。除此之外,他组织兴修水利,保土安民,政绩斐然,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并且始终深入民间,体恤民力,因此即使是乡野和街巷的平民百姓,也都能叫出他的名字。自此,他才真正感到了欣慰。

【叁】属文记胜 规箴知己

庆历六年六月,好友滕子京派人来见范仲淹,求他为自己整修的江南名楼岳阳楼作记以传久远。信中说:“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为著。”他还得知滕子京贬官岳州后,经过两年的苦心治理,政绩卓著,岳州出现了欣欣向荣的面貌,这令他非常高兴。随信带来的还有一幅《洞庭晚秋图》,除了修葺一新的岳阳楼,画面上那“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气象,让身处邓州的他思绪万千。范仲淹的朱姓继父曾任洞庭湖畔的安乡县令,他跟随继父在洞庭湖畔度过了少年时代,洞庭湖优美的风光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那里,他是有感情的,自不必说现在那是好友所在之地了。受此重托,不敢怠慢。然而他并未亲登重修之楼,且此楼自唐代以来就成为誉满天下的名胜了,唐宋之际,朝廷贬官又大多远谪西南,历代失意官吏与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前人之述备矣。若想不落窠臼只有另辟蹊径了。

九月十五日这一天,仿佛命运安排好了一般,他突然有了灵感。观览图卷片刻,抬头望向天边,他想到了站在岳阳楼上远眺洞庭湖的壮阔景色,想到了滕子京贬官后为治理好岳阳所做的艰苦努力,想到了自己在邓州做地方官的感受,想到了自己遭受挫折的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于是,墨迹在纸上绽放了。

简略介绍作文缘由及岳阳楼之大观后,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和好友相同的遭遇,不正像“淫雨霏霏”的时节里,湖面上“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景象吗?此时人最容易感到迷茫,再登楼凭栏,看到的只有“日星隐耀,山岳潜形”,辨别不了方向,看不到希望,怎能不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之愁绪呢?难怪杜甫要“凭轩涕泗流”呢!此中有悲苦,古今人皆同。

而当“春和景明”之时再登楼,放眼望去,那般“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悦人眼目;沙鸥、锦鳞、岸芷、汀兰,点染在壮阔的画面中,顿时显得灵动非常。待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夜色中的那份静谧因了“渔歌互答”更显出万籁俱寂时自然雄奇的感染力。此乐何极!怎能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更别说把酒临风了,真的只有“喜洋洋”这样充满世俗气息的词可以形容贴切了。

然而世俗之人的悲喜放到自然面前,总显得那么不值得一提,更别说放到历史的巨浪惊涛中了。那么古代的圣贤仁者会如何呢?“用之则行,舍之则藏。”“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当这些经典的语言飞入脑海,一切都清晰了。他不禁慨叹:“嗟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八个字顺理成章地落在纸上。外物和个人的悲喜何足道也?在位自当陈力就列,在野又能怎样?只要想为国效力,为民谋福,在哪里都能做到。有感而发,他继续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太过消极愁苦了,乐从何来呢?想想岳州,看看邓州,相隔何止千里万里?两个贬谪之人却都在做着同样的事,务必鞠躬尽瘁,使政通人和。这不是乐吗?对,这就是吾辈应有之忧乐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既然身为一方父母,怎敢辜负黎民之盼?誓磨铁肩,担起天下!“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文末一句有劝勉滕子京之意,但谁说这不是对天下所有人的一种规箴呢?

真如滕子京所言,岳阳楼从此跟范仲淹紧紧联系在一起。那赤胆忠心跃然纸上,《岳阳楼记》风行千古,成为后世无数仁人志士身体力行的行为准则。范仲淹更是用他的生命为这篇豪壮的美文做了一个最好的注脚。

今日的邓州街头还耸立着范仲淹的巨型塑像,他当年创办的花洲书院已成为当地享有盛名的邓州市第四高级中学的一部分,琅琅书声穿越千年的时空,依旧在古老的花洲书院中响起。

持德之本 达善之境

——《大学》心得一

《大学》成书于春秋时期,是《礼记》中的一篇,作者曾参,字子舆,十六岁拜孔子为师,比孔子小四十六岁,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其为人愚钝,但终以好学精神领悟到孔子学说中的精髓部分,故世称曾子,在配享孔庙祭祀时被尊为“宗圣”。

“大学”在传统文化中有两种含义:一种指广博的学问,一种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古人十五岁之前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十五岁之后即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大人之学”。要想了解《大学》这本书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其实很简单,因为它第一章就开章明义地说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壹】培育德之种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大学呢?曾子说是为了“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是彰明、弘扬之意。“明德”就是光明的德性。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颗德之种子,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良知”。我们称罪大恶极之人是“良知泯灭”,也就是说人心底最质朴的那份善已经荡然无存了。这是从性善论的角度出发所说的。《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每个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都带着一种天性赋予的真纯本性,所以我们说孩子“天真无邪”。“无邪”这个词孔夫子在评价《诗经》的时候用到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说《诗经》里面所抒发的情感因为都是天性使然,所以毫无淫邪的成分。所以一个人能“永葆童心”是十分可贵的,就是因其真,因其善。

但是为什么长大后人的品性会相差那样悬殊呢?墨子经过染坊时看到白色的布放到什么颜色的染缸里就变成什么颜色而悟到,是生活环境的影响使人“习相远”。但曾子认为,即使环境会使人改变,人性中光明的德性也永远都不会被掩盖。我们只要使它更加彰明,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人性也就修养完整了。朱熹认为,人的“明德”通过学习与实践的砥砺,以及人情的练达,通达礼仪规范,就可以在为人处事中做到中规中矩,为人称述。

【贰】小民与天下

“在亲民”的“亲”有两种解释,一曰“亲近”,程子曰:“亲,当作‘新’。”我们把它综合起来理解。所谓“道不远人”,大学之道强调要亲民,就是说你将自己的德种培育好了之后要亲近人民,以自己的德行去影响他人,使你光明的德行可以帮助他人革故取新,也将人格修养完整。

《大学》是君子之学,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首先将自己的人格修养完美了,再让家庭和谐,具有足够的能力之后就可以辅佐君主治理国家,最终实现天下太平、河清海晏的理想。儒学专家孔祥语老师说:“圣贤的学问就是要让我们形成大思想、大格局、大境界、大责任、大担当。”我们往往认为我们平凡小民能为天下做的事太少了,其实我们能管理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家庭、管理好身边人、就已经是在为天下做贡献了。正如《尚书》所云:“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叁】持善而化人

“在止于至善”是告诉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应是达到至善的境界。这是告诉读书人内心要有所坚持。这份坚持不是满足自己的物欲,而是通过“独善其身”,进而“兼济天下”。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之学强调修身,为人之学强调功利。带着物欲追求去学习是永远也不会快乐的,因为物欲的满足之后是不尽的空虚,而完善的人格修成之后是无限的充盈。

圣贤的教育首先是人格的教育。因为圣贤太明白“人治则国治”的道理了。历史上人类大规模死亡最大的原因往往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如果每个人都修养成谦谦君子,这个国家自然就和谐了。所以说中国传统哲学对于生命问题的思考,其功用不在于增加外界的知识,而在于提升心灵的境界。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一个人对贤者和颜悦色,说明他义;对父母竭尽全力,说明他孝;对国家勇于牺牲,说明他忠;对朋友言而有信,说明他信。忠、孝、信、义都做到了,这就是善,这就是将自己德的种子培育成参天大树了。这样的人,即使没受过教育,我们也要说他是有教养的人。

弘扬光明的德性,用这种光明照耀到别人,进而达到人格完美的境界,这就是大学培养人的目的。拿到大学毕业证的你想一想:你真的读过大学了吗?

欲正天下 先正己身

——《大学》心得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第一章》

这恐怕是《大学》中最为人熟知的一段文字了,“修齐治平”是一种人生理想,更是一种思想境界。在儒家看来,想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都要从修身开始,我们所熟知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正是这个道理。修身,必须要从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入手,而且都有非常严密的逻辑关系。正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壹】诚意正心 发展之本

一个人做事若想成功,首先心要正。心术不正之人做事即使一开始顺利,也行之不远。怎样看一个人是否心思端正呢?就要看这个人的意念是否真诚。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怎么说的就怎么做了就叫“诚”。心里明明讨厌一个人却当着他的面说些讨好的话,这就是虚伪,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巧言令色”。夫子通过这一点就能判断这个人是很少会有仁德之心的:“巧言令色鲜矣仁。”关键就是这个人没有做到诚。

诚信是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历史虽然没有停下前进和发展的脚步,但是在这段路程中,也产生了不和谐的噪音。市场经济的大潮除了带来了银白色的浪花,也带来了浑浊的泥沙。急于敛财,唯钱是举,欺诈造假,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皆为诚信之缺失。我们总说“无商不奸”,是我们已经认同了只要是商业行为就存在着奸猾和机巧。殊不知这个词实为杜撰。原词为“无商不尖”,最初是指卖家在量米时会以一把红木戒尺削平升斗内隆起的米,以保证分量准足。银货两讫之后,商家会另外在米筐里氽点米加在米斗上,如是已抹平的米表面便会鼓成一撮“尖头”。量好米再加点添点,已成习俗,即但凡做生意,总会给客人一点添头。这一个字的变化让人心寒脸热,其造成的社会危害,我们感同身受。

《程氏遗书》有云:“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可见,谋万事不以诚,则万事不成。

【贰】格物致知 正己修身

在儒家的道德观中,物是指“天下万物之理”;格是指“穷尽”。就是说我们要研究、探究、穷尽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这叫作格物。致知是指更深地发展我们的知识学问。对外界事物进行深入的认识,使我们对一切事物都能够明白通晓,这叫作格物致知。

当然,穷尽天下事物之理是任何个人都无法做到的。其实,“格”还有“格除”之意,唯有格除物欲,才能使我们的心灵回归宁静。老子也说过:“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玄览”指人的机巧之心,人心如镜,拭去杂尘方能澄明见智。

修己安人或修齐治平,是儒家治国哲学的基本条件。人作为历史的存在、道德的存在,参与天地化育、社会改造,就需要孜孜不倦地自我省察及努力。那么如何去做?从哪里做起?从“格物”做起,从“致知”做起。

世称“伊川先生”的程颐就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他认为,人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的修养,主要依赖“敬”,即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到内心,使心志专一,始终保持敬畏的心态。同时,通过“格物穷理”,具体研究天下万事万物所蕴含的道理,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合乎理义。他提出的“格物致知说”注重知、行的结合,主张以知为本,先知后行,能知即能行,行是知的结果。

程颐二十七岁廷试落第,之后就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自谓“自少不喜进取,以读书求道为事”,“未有意于仕也”。青年时期的他即以学识、品行蜚声海内,不少朝廷大臣多次举荐,他都以“学之不足”为由而不仕。五十三岁时在司马光、吕功著的力荐之下,出任汝州团练推官,并任国子监教授,后被委以崇政殿说书。他向皇上上书说:“见解与知识一起增长,品德与思想同时养成。现在,普通老百姓都聘请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名士做家庭教师,教育子女,熏陶培养他们的习惯。何况陛下现在还很年轻,即使天资聪颖,也应力学不倦,名师教诲的作用是从来也不能忽视的啊。希望陛下挑选一批名儒到宫中讲学。让他们轮流值班,以备陛下问难解疑。日积月累地坚持下去,高尚的品德一定会养成。”

当他听说皇上曾在洗脸时躲开蚂蚁,不让水沫淹没它们,就询问皇上是否有这样的事。皇上回答:“我只是怕伤害它们而已。”程颐立即说:“陛下,您如果能推广这种仁爱之心来爱护百姓,用之处理天下大事,那么您就得到治理天下的要领了。”

泱泱天下和升斗小民之间或许只隔着那么一个“尖”。当我们以真诚的意念将心端正,正心诚意地去格物致知,慢慢地推己及人,那么家齐、国治、天下平就不只是朴素的理想,而将成为我们普遍认同的公理。

不日新者必日退

——《大学》“创新”论

大学之“大”,有广博之义,有年长之义,其实还有高远之义。学习这部书,我们知道,要想将本性中至光至明之德弘扬光大,必须博览群书,方能明辨是非曲直、善恶忠奸,涤除玄览,格去机心物欲。小学修的是人情之练达,可人情练达也容易走向一个极端,那就是阿谀谄媚、曲意逢迎,所以“大学”就像一把戒尺,时时警策着人心。可只把自己修养完善就够了吗?“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帮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推己及人”才是一个大人应做的事。如果说“明明德”是完善自我,新民则是完善他人,民又能新民,最终达到新国、新天下的目标,也就是“止于至善”。所以说儒家的学问永远不是局限在个人的小荣辱、小得失,儒者之心包举宇内。因此我们看到“新民”这一部分的时候,就可以明白简单的三句话所包含的宏大意旨。

【壹】新自身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盘其实就是洗脸盆,铭是刻在盆上自警的言语。商王成汤认为人心本来是清明的,却被私欲污染了,必须像洗脸一样洗去那私欲,方能使其重归清明。

这真是极妙的主意!脸是每天都要洗的,一洗脸就看到这番话立即提醒了自己:脸上的污垢可以洗去,昨日留在心灵上的污垢去除了吗?其实我们需要洗濯掉的又何止私欲?任何影响我们做事的负能量不都应该洗去吗?多少人的心灵就是因为背负太多的垃圾而郁郁寡欢甚至得了精神疾患?昨天的种种不快就都随清晨的一盆清水洗去吧,给自己洗一张笑脸,洗一双清亮的眼睛,你就变得如太阳一般崭新了。

“不日新者必日退。”有了日新的自觉性远远不够,还须日日坚持。否则今天进一尺,明日退一丈,岂不是更大的倒退吗?从发展的角度讲,不进取就是一种倒退。今日改掉一点过失,明日又改正一个错误,以内心的至诚砥砺自己,以修养成就自己美好的德行,从而保持精神的纯粹与高洁,固守人格的完美与高贵,这难道不是一种最快乐又最酷的事吗?这样的人即使可以在肉体上被打倒,精神也会永远屹立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展现的是一种革新进取的姿态,是自觉弃旧图新的道德升华。洗礼精神,修炼品德,提升境界,铸造人格,不正应如此吗?

【贰】新吾民

《康诰》曰:“作新民。”

朱子云:“鼓之舞之谓之作,言振起其自新之民也。”

《康诰》是《周书》篇名,武王告弟康叔的话。张居正是这样解释这句话的:《康诰》说:“百姓们,旧日虽为不善,而今若能重新为善,为人君者,就当设法去鼓舞振作他,使之欢喜踊跃,乐于为善。曾子引此,以明新民之事。”如果说成汤之《盘铭》是帝王对自己的要求的话,那么《康诰》的对象就扩大了,是一大群人,即新的政权周朝对上一个政权殷的遗老遗少的要求——“作新民”。

革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既是历史的继承者,又是现实的承担者,更是未来的开创者。因此,不应停留在单纯继承前人文化遗产的阶段,而应当以自己创造性的进取精神,确立和发展新的思想,创造和发展新的文化,做一个对历史负责的新人。面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不够,还应变糟粕为精华,变精华为新精粹。

今天对于昨天来说,是新的;现实对于历史来讲,同样是新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振兴、民族的进步,其动力就在于不断地创新。抛弃历史的创新是空想,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那些刻意而为的标新立异的所谓创新,更是一种倒退。

【叁】新吾邦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说:“周朝虽然是一个旧邦国,但其因时代的趋势而成为一个新的邦国。”朱子云:“《诗•大雅•文王》之篇。是说周国虽旧,至于文王,能新其德以及于民,而始受天命。”

推翻殷商政权的周并不是新出现的政权,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但为何同为旧邦,殷商腐朽没落了,周却能成为一个新兴的政体并绵延八百载呢?就在于它能不断地革新自己。

面对客观现实,我们总会受到各种条件的束缚,无从摆脱。但是,反观我们的心灵,我们却是自由的,我们可以修养自己,让心灵充盈快乐,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努力。

人们总是习惯于沉浸在旧有的秩序之内,安于眼前的安逸,不思进取,既局限了自身的发展,也于事业无益。回顾历史的发展,人类的每一次创新,不论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社会科学方面,都必然引起相应的社会变革。它推动社会前进,也使人类从自然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前进,走向自由的天地。

社会唯有创新才能产生不竭的发展动力。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六国,完成了中华统一大业,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在李斯的建议下,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这样,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统治网,大大强化了国家的中央集权。尽管秦朝两位皇帝的残暴令秦朝的统治无法长久,但秦始皇治国理政的制度创新,仍然值得中国历代皇帝借鉴和参考。可见只有创新与发展,才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只有创新,才能推动历史发展,进而改变人类命运,同时改变创新者自身的命运。

克己明理 浩气长存

——《近思录》中的克己之功

每个人的周围肯定都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特别喜欢跟你聊天,一聊天就大吐苦水。上司如何冷血讨厌,把人当牛马使唤;同事下级如何愚蠢懒惰,为此总需要多做很多工作。仿佛他的工作是最差的工作,他付出很多却总有人跟他作对。

还有另一些人,他们叫作同事。在你接受领导安排的一项又一项工作的时候他们会跑过来以前辈的身份语重心长地教导你:“别那么傻!他们凭什么这样使唤人?给你多发多少薪水,值得你这样拼命啊?”

无论哪一种人,都是满满的负能量。朋友圈被他们的各种怨妇似的抱怨刷屏,朋友聚会时也常常会听到他们义愤填膺、面目狰狞的哭诉。为什么总有这么多人不快乐?他们为什么总用别人来折磨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使他们解脱出来呢?读完《近思录•克己篇》我们或许会找到答案。

【壹】气狭胸窄 难当重任

抱怨和指责多源于“小气”,此“小气”不单指对金钱的吝啬,而是对任何事都计较。与之相对,我们说一个人“大气”,即指其心胸开阔,有容人之量。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浩然之气即为浩大刚正的精神,其之大,可纳天地也。由此可见,有浩然之气才能少生气。《近思录》的克己篇所谈皆为修身之道。里面对生活中的这些“负能量”也做了精到的论述。

人不能祛思虑,只是吝。吝故无浩然之气。

不能祛除种种疑思杂虑的人,那是因为气量狭小,视野浅陋。这样的人当然没有浩然之气。气量狭小胸中就装不下太多气,只好咽到肚子里,那就变成了闷气。闷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变成怒火冲上大脑就会蒙蔽双眼,视野自然浅陋了。那些看你做了太多工作而跑来劝你别太傻的人不一定是心存恶意,但一定是视野浅陋。此类人对上级有意见,却采取了最消极的做法:培养拉拢同样对上级有意见的人,然后聚在一起说上级的坏话,把大家都弄消极了,这又有什么好处呢?

明道先生曰:责上责下,而中自恕己,岂可任职分?

程颢说:责怪上司,责怪下属,轻易地宽恕自己的过错。这样的人,怎么能担任重要的职责呢?这句话给我们的警告是:反省自己要好过怨天尤人,抱怨的世界里没有成功者。那些整天抱怨自己身边小人多的人可曾想到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你身边都是小人,是不是因为你自己就是小人呢?

【贰】动心忍性 克己明理

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者,温润之物,若将两块玉来磨,必磨不成。须是得他个粗粝底物,方磨得出。譬如君子于小人处,为小人侵陵,则修省畏避,动心忍性,增益豫防。如此便道理出来。

邵雍解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玉是质地温润的东西,如果两块玉相互磨,一定磨不好。必须要一个粗糙的对象来磨,才能把玉磨得光洁。这就好比君子和小人相处,君子被小人欺凌,就会修身反省,避免过失,坚韧自己的意志,增强自身能力,加强预防。如此这般,君子就被磨砺出来了。就像张小娴所说:“有的人来到你身边是告诉你什么是真情,有的人是告诉你什么是假意;就像有的人来到你身边是为了给你温暖,有的人是为了使你心寒。这一切都是生命的礼物,无论你喜欢与否都要接受,然后学着明白它们的意义。”

对积极的人而言,与任何人相处都可以成就自己。看见贤者向其学习,看见不贤者则反省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缺点。然而反省也须适度,如果只因自己犯过错误就沉溺其中无法自拔,也是极其愚蠢的。正所谓:“罪己责躬不可无,然亦不当长留在心胸为悔。”

谈到小人,我们常常会想到孔子说的“巧言令色”。说话虚伪的人是招人讨厌的,但有时我们也会见到这样一些人:心地善良,可是说话却让人不容易接受。这样的人虽说品质没有问题,但是气质上肯定是有缺陷的。

“人语言紧急,莫是气不定否?”曰:“此亦当习,习到言语自然缓时,便是气质变也。学至气质变,方是有功。”

“一个人说话紧迫急速,这是不是心气不定的表现呢?”回答说:“这也是应该加强修习的,修习到说话自然舒缓了,就是气质发生了变化。只有修习到气质有所改变,才能说有了成就。”不论情况多紧急,不论内心多愤怒,深深的话我们也要浅浅地说,正如长长的路我们要慢慢地走。气定神闲,温文尔雅,这样的人谁不愿意亲近呢?

我以为,说话过快往往都是内心有所恐惧,恐惧诞生出愤怒,越是恐惧就越强烈地想表达自己,说话也就越急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消除心中的怒与惧呢?《近思录》告诉我们:

克己可以制怒,明理可以制惧。

克制自己可以抑制愤怒,明晰道理可以消除恐惧。其实世上每个人都很忙,哪有那么多时间专门和你作对呢?只要明白了这些道理,就可以使自己的内心平和下来,内心平和说话就会变得舒缓从容,气质就会随之改变。气质会在无形中约束一个人,从而真正达到克己的境界。

当你能够很好地克制自己,你就会得到更多。

德为才之基 修己以安人

——《世说新语》中的“孔门四科”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据此进行分类教学。按照学生不同的品行和专长,孔子曾把他们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孔门四科”只是表明孔子十分重视这四种能力,而其所教授的,则远不止这四门。而四科中德行列在首位,足见圣人的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光明一个人的德行,在此基础上发展好其他三科,此人定成国之重器,此谓德才兼备;德行缺损,却有才华,必成国之妖孽,有才无德之谓也。

翻阅描摹魏晋世态人情的《世说新语》这部活泼生动的典籍,看到其章目在编排上前四章恰恰是“孔门四科”,在品咂那一则则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时,我们可以看出两千多年前世人的价值观亦是由德行这根主线紧紧牵系着的。

【德行•崖边桂树】

有人问陈季方:“令尊太丘到底有何功德,竟能担起天下人对他如此的仰慕?”陈季方回答:“家父正如一棵生在泰山一隅的桂树,上有万仞山峰,下有莫测深渊;于此,上可享受甘露灌溉,下可汲取清泉滋润。此时的桂树只管优哉游哉地自顾自生长,哪里会去计较泰山有多高,泉水有多深呢?同样,家父亦然,他并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功德。”

这则故事并未告诉我们令人赞叹的高功厚德,但陈季方的回答实在精彩,且具有极强的文学性。更重要的是,他说出了关于德行的一个重要道理:德之名不是刻意求来的,而是像崖边桂树、空谷幽兰般只为完善自己,不为谋求外物。《幽兰操》中云:“不采而佩,于兰何伤?”是他们最为真实的写照。

凡俗之辈,无论有无功德,先看名誉地位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看自己的眼光,功利性太强。一有成绩就争功求名,唯恐天下人不知道。真正有德之人,从不计较这些,他们往往追求的是名利场之外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只求做好本分,清心寡欲,委运任化。

【言语•巧用譬喻】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谈魏晋文学时说:“勿以为魏晋思想玄妙潇洒,其实对人格非常实用,对生活、艺术,有实效。譬如谈话。如能像魏晋人般注重语言,就大有意思。要有好问,好答,再好答,再好问。古之存在,即为今用。”陈季方的回答已经让我们初步了解到这样一点了,而赵景真在面对朋友的调侃时应对自若,更能看出魏晋名士对言语的讲究。

嵇康对赵景真说:“你的眼珠生来黑白分明,大有白起的气势,只可惜就是小了点。”赵景真说:“一尺长的标杆也可以测出四时天象,寸把长的竹管,也能定音,凡事讲究‘准’字,何必要大?只看见识如何就可以了。”

眼睛的用途,无非是看,看世界、观势态、察人物。看而知,知可断。看清楚,断准确,眼睛就起到作用了。赵景真巧用譬喻,以世人皆知的道理说出自己的道理,反驳有理有据,令人心悦诚服。这种巧妙的回答完全得益于他的自信和内心的强大,一个人只要有自己正确的主见即可,外貌如何,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何都不必在意。那些仅以容貌取人的人,往往是些没有主见的肤浅之辈。

【政事•人伦为本】

陈仲弓担任太丘长的时候,有个盗贼行窃时杀害了财物的主人,主管刑律的官吏逮捕了他。陈仲弓在前往案发现场的路上听说有个民妇刚生完孩子就将其杀死了。陈仲弓立刻调转车头,准备处理这件案子。主簿见此,有些疑惑地问道:“盗贼杀人,夺取财物,这件案子更严重,应当先去审理。”陈仲弓回应道:“强盗杀死物主,哪里比得上骨肉相残严重呢?”

在法律不完善的时代,父母权力往往大于子女权力。父母如何对待子女,以及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很少有人去管。陈仲弓的主簿说孕妇杀婴没有盗贼杀人严重正是被这种社会文化所束缚。陈仲弓此时却表现出了思想的进步性,认为骨肉相残比盗贼杀人严重得多,这一理念无疑更符合人性。在社会中,女性应当承担的是一种温柔善良的角色,当其成为母亲,她的温柔善良和无私应该更加浓烈才对。虎毒不食子,她却心狠到杀死亲生骨肉,足见她的残忍无情。此等违背人伦的恶性事件不去处置,难保一方民风之淳朴。可见,陈仲弓在处理案件时秉持的原则是社会道德准则,也就是说法律实际上是来维护道德公序的。

【文学•学术为公】

郑玄想为《春秋左氏传》作注,但一直没有完成。有次出门,在客店听到一名男子与人交谈,说自己有注解《春秋左氏传》的想法。郑玄细听良久,发现许多想法与自己不谋而合。于是,他走到马车前,对男子说:“我好久以前就想注解《春秋左氏传》,只是尚未完成。于你言谈间发现很多地方与我相同,现在我把自己注解好的这部分全交给你。”此男子便是服子慎,后来就有了《春秋左传服氏注》。

作为经学大师,郑玄几乎对儒家所有经典都做过注。《后汉书》中说他:“正选囊括大典,网罗众说,删裁繁芜,刊改漏失,择善而从,自是学者略知所归。”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君子要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人,促使他们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郑玄将自己尚未完成的作品交给服子慎是以学术为公器,诚恳无私的表现。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也因其具有成人之美的君子风范,境界高远而愈加为人传颂。

德乃才之基,言语侃侃然,为政存道心,文与质须兼,凡此四科者,修己以安人,魏晋真风骨,丹桂卧崖间。

道德仁义礼 其为人之本

——品读《素书》

【一部奇书】

《素书》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一部奇书。它的作者和流传经历都闪现着传奇的色彩。

按《史记》所载:秦末,韩国少年张良为报秦国灭韩之仇,散家财物访求刺客,命其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不幸刺客失手,被生擒后触柱而死。秦始皇大怒,下令通缉这幕后主谋。张良遂改名换姓,逃到下邳,同时广结豪杰,等待下次复仇的机会。

某天,张良行至圯桥,偶遇一位老者,张良走到他面前的时候,他故意让自己的鞋坠落到桥下,并傲慢地对张良说:“小子,你赶快下去给我将鞋捡上来。”张良很不高兴,但因为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年迈的老人,还是耐着性子替他把鞋捡了上来。老人又傲慢地说:“给我穿上。”张良本不情愿,但转念一想,自己已经替他把鞋捡上来了,再给他穿上也没什么。于是就跪下将鞋给老人穿上。看到张良这般忍辱谦恭,老人非常满意,对张良说:“老朽觉得你是一个可塑之才。五天后的清晨,你再来这里找我。”张良觉得老者气度不凡,就答应了。老人共给了张良三次机会,前两次张良自认已经很早了,可老者总是先他一步。最后一次他半夜出发,终于在老者之前赶到了。老人高兴地说:“你做得很对,应当如此。”说着便从袖中掏出一卷竹简递给张良说:“你熟读这本书,践行其中的道理,就能成为帝王师。再过十年,你就会辅佐一个人起兵,十三年后,你会在济北遇到我。谷城山下那块黄石就是我。”言罢,老人飘然而去。没有人知道老者的姓名,于是便根据老人的说法尊称他为黄石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圯桥授书”的故事。至于到底授了何书,有人说叫《太公兵法》或《黄石公三略》,宋代的张商英在为此书作注的时候称其应为《素书》。

张良发觉此书甚奇,遂认真研习,凭借书中道理成功辅佐刘邦平定关中,并在鸿门宴中和项羽斗智斗勇,最终帮助刘邦夺取了天下。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张良明白兔死狗烹的道理,及时功成身退。在他去世五百余年后,时值晋乱,有人盗发了张良之墓,于玉枕中获得此书,始传于世。

《素书》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分《原始章》《正道章》《求人之志章》《本宗道德章》《遵义章》《安礼章》共六章,上有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黄石公得张良而传之,然张良不得其传而葬之,令人颇感唏嘘。

【五位一体】

在大家详细了解了这本书是如何传到我们这一代,被捧在手中的时候,大家的心底会有怎样的感觉呢?济北城下那块黄色的石头今安在?能否听得见他的思想在千余年后仍然回响在很多中国人的心里呢?

那就让我们一同来听一听,黄石公究竟会告诉我们怎样富有智慧的道理。

《素书•原始章》云:“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这段话开宗明义,道出了黄石公的思想体系。他一上来就抛给我们五个重要的概念,不夸张地说,这五个概念是中国哲学和伦理学的源头。道最大,它无所不包,大到无外,小到无内。它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万事万物都要遵循,否则就会有祸患。人依道而行就是德。其实德的甲骨文写法十分简单,就是一个人在十字路口,眼睛笔直地望向路的尽头。老子云:“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恐怕是老子给世上的人们留的最为无奈的一句话了。如果不能遵循天地大道,至少也要依德而行,如果这也做不到,那就做一个能够推己及人的有仁心的人吧,如果这也做不了,起码要有正义感吧,如果这也无法具备,最起码也要有礼。黄石公生活在秦朝末年,虽说思想上受到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学说的影响,但是无论是哪一个家,没有不强调修德、修身的。作为一个人,要成才须先立德。如果有才无德,才越高,就越会成为国家的危害。

礼是奠定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石,如何实现呢?孔子给出了答案: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实现礼。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父母没有在餐桌前坐下来用餐,即使你再饿,按礼来讲你也不可以吃。所以说克己就是修身的第一步。

义是坚守礼的一种内心的规约。孟子给出的标准是舍生而取义。古代的仁人君子或是侠义之士都把义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对不义之举唾弃不已。义,就是值得用生命去捍卫的信仰。

如果说礼和义都是强调约束自我,那么仁所强调的就是对他人以礼相待、广施爱心。而德就更为广泛了,是使万物各得其所欲,境界更为高远。而实现的办法唯有遵循道了。

在黄石公眼中,道、德、仁、义、礼这五者才是做人真正的根本,它们是一体的,是一个原始本体的五个范畴的外化。每个方面都可以作为规范单独存在,而且,它们又有共同的精神来统筹,因此,它们相辅相成又互相独立,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并在不同时候产生不同的效果。

至诚恭俭生智安贫闲吟泰然

——《挺经》中的内圣四境界

《挺经》是曾国藩生前的一部“压案之作”,用李鸿章的话说,这部书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所谓“挺”,即势不可用尽,功不可独享,大名要推让几分,盛时要做衰时想,刚柔相济,无为而无不为;百尺竿头,不能再进一步;欠缺本身就是一种完美。

如果说曾国藩是一个谜,那么《挺经》就是打开这个谜的一把钥匙。他以盖世之功而能于众说诋毁中安然保全自身,全赖这一个“挺”字。主动、积极、谦虚,以入世之心做事,以出世之心做人,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直。如此方能不受困、不为他人左右,到达气定神闲地享受人生之至高境界。

“内圣”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天下》,其内涵通俗地讲,就是修身养德,使自己的内心不断去接近圣人的标准,做个自足自适、有德性的人。“内圣”一词虽不是直接出自儒学和孔子之说,但《天下篇》所阐述的“内圣”与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孔子认为,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仁者,关键在于修身律己。

曾国藩总结了古人在修身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内圣之四大境界”的说法,他认为,人的修为若能达到这四种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说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古来圣哲胸怀极广,而可达于德者,约有四端:如笃恭修己而生睿智,程子之说也;至诚感神而致前知,子思之训也;安贫乐道而润身睟面,孔颜曾孟之旨也;观物闲吟而意适神恬,陶白苏陆之趣也。”

——《挺经•内圣》

【境界一】笃恭修己而生睿智

“笃”是坚定,是求实,“恭”是郑重,是脚踏实地地求取,以坚定而郑重的心修持自我,获得内心的澄明之境和思想的智慧光华,这是曾国藩所认同的进德修业之道。他说能做到“笃恭修己而生睿智”的人,是“达于德”的圣哲。这样的人能获得“圣哲”的好名声,首先是因为他们有与这个称号相匹配的才德,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只为求得虚名而不择手段,这样华而不实的人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声闻过情,君子耻之”。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的声望和名誉超过了实际的才德,君子会以之为耻。

程子,即程颢和程颐,他们在中国儒学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儒学第二次复兴的骨干人物。在修身的问题上,他们都主张诚恳谦恭,认为要想达到睿智的境界,需要“以诚敬存之”,要从正心、诚意、修身做起。

无论做什么事情,好的态度是有所成就的基础,能“诚”能“敬”,赢得他人的青睐,换得的成就无论大小,都是一种成功。程颐的学生杨时正是因其诚恳恭俭的态度才留下了“程门立雪”的千古美谈,进而深得老师青睐,以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最终方有所成。不论是学习还是办事,如果都能本着诚恳恭俭的心态,既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同时也会使自己变得聪明睿智。

【境界二】至诚感神而致前知

这是孔子的嫡孙子思提出的,“诚”是子思思想体系的道德准则。他在《中庸》中曾说“至诚如神”。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达到至诚的境界,连神明也会感动。这一点与曾国藩的“思诚则神钦”颇为相似。做人诚实守信,态度诚恳是修生养德的重要途径。诚实守信,为人正直,胸中就会有刚正之气;态度诚恳,心态就会平稳,会有海纳百川的气度。

最关键的是,诚意是正心、修身的前提。诚意就是不自欺,你所做的事一定要与你的价值观高度一致,否则就是自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昧着良心”做事了。

【境界三】安贫乐道而润身睟面

孔孟推崇安贫乐道,人的一生注定波澜起伏,有得有失,在经历大起大落之时,心态如果像海浪中的帆船一样随着风浪跌宕起伏,那帆船很有可能会被海浪吞噬。如果能以安贫乐道的心态坦然面对,把自己的信仰化成汪洋中的磐石,那么任风浪再大,我们的心灵仍可以泰然处之。

人的欲望无休无止,荣华富贵的诱惑往往会使人们忘记了最初的目的。其实无论荣华还是富贵,最本质的还是寻求一种内心的快乐与安逸。有些人虽然衣食无忧,但整日眉头紧锁;有些人虽然家境贫寒,却过得轻松自在,他们的区别正在于有着怎样的心态。若内心富足,则可身处陋室而安乐;若内心贫瘠,住在豪宅别墅也仍觉凄凉。曾国藩追求的内圣,在于修炼这种安贫乐道的心态,以达到无欲则刚,无欲则强的境界。

【境界四】观物闲吟而意适神恬

陶渊明是众所周知的隐士,因仕途不顺而归隐山林,每天过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曾国藩自小接受儒家思想,自然提倡儒家的积极入世观。虽然曾国藩不提倡隐居乡野,但是归隐毕竟只是一种形式,他也追求观物闲吟的悠然心态。尤其在现代这种追效率、生活节奏快的社会,每个人都忙忙碌碌,神经紧绷,急着向前赶路,没有时间停下来放松一下心情。

生活在红尘俗世中的人总是为俗世所累,在曾国藩看来,这样的人注定是凡夫俗子,不会有所作为,更无法达到内圣的境界。其实,即使身处尘世,也不必把自己逼得太紧,尽管生活压力有时会很大,但偶尔也应放松,虽不能像陶渊明那样归隐,也可以试着体验一下那份悠闲恬淡的心情,精神放松,心态就会更加泰然,自身的修为也就会更上一层楼。

在为人做事时本着一颗诚恳恭俭、守信正直的心,面对起起落落的人生际遇,懂得以安贫乐道的心态处之,在纷纷扰扰的生活中,偶尔放慢脚步怡然自得地修养身心,那么人生就会无往而不胜、逍遥自在。

东林有道 万松唱酬

——回望东林书院的历史瞬间

想到东林书院就总会想到那些虽不同却相似的眼神。

想到杨时学成将归,程颢望着他说出“吾道南矣”时满蕴信任与嘱托的热忱的眼神。也有杨时感念师恩道不完珍重又坚定了信仰的眼神。

想到杨时与游酢立于程颐门外,霰雪纷飞,将二人塑成雪人却仍屹立不动,恳切真诚尊师重道的眼神。

想到“二程”撒手归西后,中原之地屡遭金兵进犯,北宋江山危如累卵,举国上下人心惶恐之时,毅然肩负起整理师说重任的杨时那壮士断腕般决绝的眼神。

当然还有东林党人秉承“读书、讲学、爱国”之宗旨,以天下为己任,重振东林书院时意气风发、一往无前的果敢的眼神。

这些眼神穿越历史的风尘仍凝视着我们,不禁让人心发慌、脸发烫。这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应有的眼神,这是我们久违了的眼神。

道,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心中,是宁肯玉碎也要蹈行的真理之路。翻开史册,为坚守道义而死者灿若星辰。西洋笑我华夏没有信仰,道难“道”不是信仰吗?如果不是信仰,怎会有孔夫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洒脱的生死观?如果不是信仰,杨时又怎会为了一句期许而耗费一生心血?如果不是信仰,东林党人又怎能将天下的兴亡扛在肩上,哪怕身损命殒却仍握紧道义之旗?

中国的文脉就是在传统文人不断地学道、求道、问道之后又孜孜不倦地传道、授道中得以延绵下来的。所以,将自己所学之道加以阐发、完善并传给后学,就成了他们为自己定下的一项神圣而又繁重的任务。可是他们似乎并不觉得劳烦,反倒是当道之不行之时会愈发痛心疾首,甚至迷惘、彷徨。正如杨时游历庐山的那天,其他景观尽游遍,日暮时分,他来到五老峰西北角东林寺投宿。

这东林寺乃我国佛教净土莲宗发源地。东晋名僧慧远曾在此建寺讲学,并创立白莲社,倡导弥陀净土法门,后世佛教信徒便尊他为净土宗始祖。当晚杨时于斋膳堂用膳后,便在寺院旁的林荫小道上独自散步。此时,只见皓月初升,清辉朗照,寺院四周,清凉如水,寂静无声,又见院前小溪雾霭氤氲,轻云笼烟,美不胜收,杨时情不能已,便随口赋得《东林道上闲步诗》一首:

寂寞莲塘七百秋,

溪云庭月两幽幽。

我来欲问林间道,

万叠松声自唱酬。

吟罢,忽想起这寺院之掌故,想到理学先贤周敦颐濂溪先生晚年落魄,筑室于匡庐山下小溪之畔,皓首穷经,著书布道;又念及自己虽一心讲学传道,意欲张大师门,无奈政事缠身,至今依然无所作为,一时心中感慨万千,便又赋诗一首,以表心绪:

百年陈迹水溶溶,

尚忆高人寄此中。

晋代衣冠今复在,

虎溪长有白莲风。

于此可见,他深知传道之路难行,但只要道之尚存,务必传之。所以当他在无锡准备开馆授徒,阐扬理学,倡道东南,完成平生之夙愿之时,听了女婿陈渊以“东林”为书院命名的提议之后,连忙称道:“东林,有道存其中,移之为书院名,甚合我意也。”

多少个历史的瞬间定格成永恒,就像冥冥之中早有安排,东林有道,万松唱酬。自东林书院传道之始,虽几经坎坷,但它的精神始终没有断,而与之唱酬者,又何止万松?

开卷遇良朋 习诵清风生

——《读书十六观》中的读书之乐与读书之法

二十九岁那年,一把决绝的火焚烧了儒家衣冠,一个翩然的身影向着小昆山之阳去了,从此“湖上扁舟酒一瓢,芦花影里衣云遥”,他便是眉公陈继儒,有明一代的文学家、书画家,鉴于今天我们要谈的话题,则还须加上收藏家、出版家。

依后人评价,其为人也,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书法苏轼、米芾两家,可入逸品;兼擅绘画,名重一时。艺术鉴赏、美食茶艺、养生休闲、园林艺术,皆为行家。交游甚广,著述极丰,传世者约有三十种,最著名的当属《小窗幽记》。此等雅士,当世徐阶、王世贞、顾宪成、董其昌等名流皆十分推重。侍郎沈演及御史给事中诸朝贵曾先后论荐,但他一心“杜门著述有终焉之志”,朝廷多次诏征,皆托病推辞不就。继儒性喜奖掖后学,且善于教诲,“片言酬应莫不当意”,在江南一带极负声望,一时士子“争欲得为师友”,前往问学求教征请诗文者络绎不绝,“屦常满户外”(《明史·隐逸列传》)。

因其学识广博,经、史、诸子、术伎、稗官与释、道等书无不研习,艺术修养深厚,故而自是收藏之行家里手。古玩字画自不必说,光是藏书就极具规模。他广搜博采奇书逸册,喜抄校旧籍,因得颜鲁公书,乃名其藏书堂为“宝颜堂”等。又有“玩仙庐”“来仪堂”等精于校雠之学,自称:“凡得古书,校过即付抄,抄后复校,校后复刻,刻后复校,校后即印,印后再复校。”爱书若此,他的谈书之言怎可不看?因此就让我们共同在他于晚年“抽忆旧闻”,纂古今学者围绕读书目的、态度、方法等方面足资借鉴的言行事迹为一篇的《读书十六观》中去体悟读书之美。

【读书之乐】

窃以为,读书之境界有墙内与墙外之分。有人可以登堂入室,有人则如子贡评价孔子一样:“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墙外之人自然难味读书之乐。而读进去的人则可如眉公般:“吾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乐莫乐兮新相知,悦莫悦兮遇故交。新书旧书,皆可让人欢喜。然而有人喜欢买书、藏书,却不喜读书,那么更高一层的境界就体会不到了。那就是与书中之人对话,与天地万物对话,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因为“读书以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以观自然之理”。我们虽然无缘面见圣贤,但是可以让思想穿透纸张的厚度,去触摸圣贤思想的温度。但是如果圣贤让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那读书还有乐趣吗?当然有。“开卷便有与圣贤不相似处,岂可不自鞭策!”这种鞭策是我们从书本中最应获得的力量。此为修心修德之乐。

倪文节公曾说:“松声、涧声、山禽声、夜虫声、鹤声、琴声、棋子落声、雨滴阶声、雪洒窗声、煎茶声,皆声之至清者也,而读书为最。闻他人读书声已极喜,更闻子弟读书声则喜不可胜言者矣。”古人读书喜诵,唯其如此,雅言雅音方能穿牖出户,回荡在里巷、空山,飘摇在天宇,与万籁相类,皆可令人耳喜心悦。此为音韵绕梁之乐。

【读书之法】

《十六观》开篇即引吕献可之言:“读书不须多,读得一字行取一字。”又引伊川先生语:“读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学而不习,何乐之有?死读书之人,书读越多越易蒙其心智,无异于两脚书橱。唯有学以致用,学以致道,方为“读者当作此观”之第一条。书中列举范质做官后从未释卷的事例,是为了告诉我们:既然“吾当大用”,就更应抓紧读书,否则“无学术何以处之”!

关于读书之法,《十六观》重点推荐董遇等人的反复习诵和苏东坡的八面受敌之法。董遇随身携带经书,时常反复习诵,对从学求教的弟子并不先行讲解,而是要求“先读百遍而义自见”。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无益矣。苏东坡《与王郎书》则强调:“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做数次读之。当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文物之类,亦如之也。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初学者对那些有价值的好书,正当带着问题反复精读,必能增长识力,大见成效。

陈继儒在《十六观》后做了一个浪漫的补注,称书毕《十六观》投笔而梦,一长者抚背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继儒觉得“此正为文害词、词害义处下一转语耳”,于是“觉而志于纸尾以为《十六观》补”。陈继儒虽酷爱读书,却非死钻书本的书呆子;虽为隐士,也并非不问世事。他一生著述、讲学孜孜不倦,托言老人示梦,其实是夫子自道。用书尾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与篇首“读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照应,画龙点睛,满篇皆活,回味悠长。

全书虽为集纂前人之语,然眉公之良苦用心亦昭昭然矣,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得闲读书 山青水白

——《小窗幽记》中的读书境界

阅读是一种安静得可以听见整个世界的行为。想象一下,那么多不同的思想,那么多不同的心事,那么多不同的情感竟可以穿透纸张传递给那么多未知的读者。就像现在,你捧着这本书,听我把《小窗幽记》中有关读书的那些事说给你听。

【壹】悠然快哉读书事

如同所有修身养性之经典一样,《小窗幽记》中少不了劝人读书。但规劝之语甚少,性情之感颇多。作者把一个淡泊世俗名利、畅享闲适生活的文人在读书时的那种自得其乐的可爱之态写得淋漓尽致。让人读后不禁心生艳羡之意,恨不得马上抄起一本书来,也能进入那种宁谧却洒脱的境界。

读一篇轩快之书,宛见山青水白;听几句透彻之语,如看岳立川行。

对于注重修身的人来说,有幸得阅一本使人明智畅快的好书,就如同那重重青山与潺潺溪水瞬间在眼前铺排开来一般,在让人心胸豁然洞开的同时,亦将人的灵魂从头到脚洗礼了一番。快哉!快哉!

同样的,若能听得某人的几句开悟之语,将自己心底盘结许久的疑窦统统解开,那情形就如同“观山峰耸峙入云天,看百川直下向东海”,何止是开阔?简直是重新开辟了一个天地!由此可见,古人读书时看重的是与作者一同思考,是要让心与文字一同跳动的。读书,绝不是简单的获取知识或者打发时间的途径,而是人的思想遨游天地的坦途,正所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此言得之。因此,读书岂不是天地间最大之幸事吗?

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人,是谓善读书者。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

古人常认为,“为善最乐,读书最佳”。读书是人生乐趣的最高境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此等至高乐趣,只有那些真正会读书、爱读书的人,才能体会到个中雅趣。很多人一天到晚处在奔波忙碌之中,焦虑困顿已成生活的常态,又哪有那份心境去沉静读书呢?还有人以抽不出时间读书为理由。有人想读书,却为生计操劳,以没有足够的金钱买书来读为借口,于是望书兴叹了,有的人即使有时间读书、有金钱买书,可是被书中的文字束缚,进入书中不能跳出,纵然读书也是书呆子一个,结果将读书时的那点情趣都消磨殆尽了,又怎能体会到书中的乐趣呢?大凡能有时间读书、有金钱买书,能不尽信书、博览群书却仍怀着一颗平常心的人才是真正的读书人。他们在读书时所享受到的称得上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清福了。

读到这里,古代文人那种将读书视为莫大美事的自得自乐之态就完全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这也就难怪在他们的世界里“书能下酒云可赠”了。真正至情至性之人不需要李白诗中那种“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般奢华的筵席。读到一篇好文章,就着一口家醅,同样也能喝出个月朗风清风满袖。至于以云相赠,世间恐怕再也没有比云更浪漫的礼物了吧,也只有深得阅读滋养的性情中人能想得到吧。

【贰】心无挂碍读书时

得闲读书不亦快哉,但有些人还是会抱怨时间都被生活琐事挤走了。我们看看古人是怎样看待时间的:

夜者日之余,雨者月之余,冬者岁之余。当此三余,人事稍疏,正可一意问学。

古书中有关惜时的记载很多,班固的《汉书•食货志》载:“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织,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一个月怎么会有四十五日呢?颜师古为此注释说:“一月之中,又得夜半十五日,共四十五日。”原来古人除了计算白天一日外,还将每晚时间算作半日,这样就多了十五天,可见古人是十分重视时间的合理利用的。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在夜晚终于有了休息的时间。下雨时人们无法外出工作,只能闲坐家中。冬天万物凋零,无法从事户外劳动,也正是人们感到无事可做之时。而这三个时间段正是读书人的黄金时间,由于很少有琐事打扰,正好可以静下心来读书做学问。凡古之有成就者,皆以惜时为人生铁律。活一天,即尽一日之事,多做事、多问学,少玩乐、少扯皮,拒绝无效的社交,从不肯虚度年华,让光阴白白浪费掉。今人虽不能同古人一样在下雨和入冬时节闲坐家中,但也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片段式的阅读,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珍惜宝贵的一分一秒。

有了时间来读书,有时却烦躁得一个字也读不进去,或者读完了却什么收获都没有,这怎么办呢?

古人告诉我们:“读书随处净土。”只有心中无挂碍,方能自在书中游。从而领悟书中的人生至理,达到净化心灵、保持心底净土的目的。

看书只要理路通透,不可拘泥旧说,更不可附会新说。

读书贵在悟透书中所揭示的道理,如果只是一味地钻研表面的文字,因循守旧,却不求领悟其中的真谛,那无异于缘木求鱼,终将一无所获。只有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地吸收并加以消化,才有可能求得真知。

正如哲人所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书中记载的只是要本着分析的态度接受,决不能奉行“拿来主义”,产生厚古薄今的思想,更不可全盘否定,弃之不用。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进入书中,又可跳出书外。

有书癖而无剪裁,徒号书橱;唯名饮而少蕴藉,终非名饮。

读书就如同交朋友一样,也要学会有选择、有所取舍。如果只是一味地贪多,不加咀嚼,就只能空有一个两脚书橱的名号罢了。正如饮酒也有讲究,不能只图酒醉之轻松快活,而要重在体会酒文化浓厚的意蕴内涵,不管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如果喝个烂醉如泥,不省人事,不过是一些酒肉之徒罢了,又何来饮酒的乐趣呢?又怎能称为名士之饮呢?

愿我们大家都能有闲读书,有心品书,去书中遇见自己,遇见天地,遇见众生,收获一个山青水白的人生壮阔图景。

为己而学 知行合一

——《呻吟语》中的为学之道

世人莫不知学习之重要。一翻开《论语》即可见人生至乐乃“学而时习之”。《格言联璧》的开篇即说:“世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是啊,没有学习就没有当今之文明。是学习这项技能促使我们的先民在原始的劳动中总结经验、传承发扬、尝试探求、不断进化。从我们一坠地,即开始了学习。学习交流,学习思考,学习生存的种种技能。当我们可以自主地行动了,通过学习我们发现了梦想这种神奇的东西,而后便通过更加努力的学习去追求那种神奇。中国传统社会的读书人,用一生追寻君子人格,在求学问道之路上不懈地修行。让我们借助《呻吟语》这扇门,去探寻明代学者吕坤眼中的求学之道。

【壹】无所为而为

劝学者,歆之以名利;劝善者,歆之以福祥。哀哉!

——《呻吟语•问学篇》

或许当世的很多人都难以理解古代很多满腹经纶的大学者为何都选择隐居去了。既然有学识,何不借此谋得名利双收,岂不比忍受清贫寡淡的山野生活之味要强百倍吗?这就是一种极其功利的学习观。儒家虽然提倡“学而优则仕”,但强调的是用自己的学识去影响当政者,使社会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转。如孔子所言:“‘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只要读书人有担当精神,以所学为天下苍生做出贡献了,在朝和在野又有什么分别呢?以同样的思维去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并不是告诉读书人书中有谋得黄金屋和颜如玉的方法,而是说读书品高之人即使身在陋巷,他们所获得的快乐也是会等同甚至超过那些黄金满屋、美人在侧之人的快乐的。

一个人获得名利不是坏事,但是只汲汲于名利之人定是俗人。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所以吕坤接着说“无所为而为,这五字是圣学根源。学者入门念头,就要在这上做。今人说话第二三句,便落在有所为上来,只为毁誉利害心脱不去,开口便是如此。”此番话早在孔夫子那里就感慨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读书不着眼于自身,总想着在他人、他物上用力,读多少书也不会快乐。

【贰】见吾心是悟

悟者,吾心也。能见吾心,便是真悟。

——《呻吟语•学问》

电影《一代宗师》中讲习武之人的三个境界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人与天地自然对话,与人世百态对话,最终还是都要圆融到自己的内心。当真有那么几刻能静下来认真审视自己的内心,一个人才可能真正发现此前所见种种之中的玄机来,一个人也才会真正地成长。

老子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学习学了一大堆别人说的这样那样,到最后能知道自己怎样的才是真的学明白了。而一个人活到什么时候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儿了,才算活明白。这就是一个明理见性的过程吧。《中庸》强调“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道不难寻到,遵循人之本性即可。然而麻烦的是我们的性早被丢掉了,当我们心底诞生了私欲的时候,天性即失去了。孔子赞颂尧、舜、禹三位圣人治天下其实也并无甚法宝,只不过是率性而为。因此《大学》开篇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中的“明明德”就是让天性(即明德、良知)再次发出光芒。所以我们再看神秀和尚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就是一个明明德的过程。然而“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讲天性纯然不须拂拭,也就无怪六祖慧能可以继承五祖弘忍的衣钵了。

【叁】知是为了行

读书人最怕诵的是古人语,做的是自家人。这等读书虽闭户十年,破卷五车,成甚么用?

——《呻吟语•问学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的是学习的知识只有应用到实践中了才会快乐。“习”的甲骨文的形状是雏鸟张开翅膀在鸟巢里反复练习飞翔。如果一个人学习知识后不能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知识永远是死的,永远无法张开翅膀飞翔。和别人谈起学问来全是修身要道,一转过头去该说脏话还说脏话,该闯红灯还是闯,这类人我们称其伪君子可以,说他是死读书也是可以的。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这一章孔祥语老师翻译得极好:“一旦知晓天下至道,立即循道而行,一直到死。道是一生的追求,至死都要坚持。”子路更是可爱,所学的知识尚未都实践的时候,他都害怕听到新知识。只要我们所学到的,所追求的道是正道,就值得我们去立即践行,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吕坤还有一个类比特别形象:“上吐下泻之疾,虽日进饮食,无补于憔悴;入耳出口之学,虽日事讲究,无益于身心。”是啊,闻道而不习之,与上吐下泻有什么分别呢?所以学习既要好好地消化吸收,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还应做到知行合一。

我们每天真的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如曾子般提醒自己:“传不习乎?”愿我们与书籍的每一次相遇内心都是山青水白般清雅,不要让心被名利压得太重,在知与行的互动中收获学问大道沿途的鸟语虫鸣,禾风稻香。

学者为人 行道利世

——《颜氏家训》中的学习观

学习,作为传统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头等大事,向来为人所看重,因此劝学类文章也不在少数。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所概括的传统知识分子学习的目的性十分明确:进可以入朝为仕,退可以开馆授业。这体现出的是他对待子孙前途进退裕如的宽松心态和现实主义的入世态度。与传统劝学注重晓之以事理(如荀子《劝学》)、晓之以名利(如汪洙《神童诗》)不同,《颜氏家训》从人的社会化生存需要出发缘世而循理,因世而见利,因而更具人性化、人情味、生活化、经验化。具体而言,《颜氏家训》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壹】读书明经 自资之艺

颜之推认为学习首先是社会化生存的需要。出于自己离乱的人生经历,他感慨发生在自己身边诸多贵族子弟盛世“望若神仙”,乱世“泊若穷流”的人生变幻。他沉痛指出这是因为他们“不学无术”所造成的。一旦失势,自然“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为此,他谆谆告诫说:“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能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对于求诸自身的途径,他首推的是读书明经:“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

【贰】娱情乐心 休闲之艺

在颜之推的“大学习观”中,艺术类被他归入“杂艺”,但也具有养生作用,亦不可偏废。但对其价值与功用他却有独到的见解。对于书法,他认为“微须留意”,因其可以传达一人之精神面貌,谚语有云:“尺牍书疏,千里面目”;对于绘画,他认为“玩赏古今,特为宝爱”;对于琴瑟,他感叹“雅致,有深味哉”,“足以畅神情也”;对于博弈,他认为“有时疲倦,则倘为之,犹胜饱食昏睡,兀然端坐耳”;他评价围棋“颇为雅戏”,评价弹棋“亦近世雅戏,消愁释愦,时可为之”。看得出来,颜之推从优化生活品质(养生)的角度出发,看到了艺术的娱情乐心、消遣休闲的价值作用。也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他不主张学艺过精,涉入太深。这是因为学艺过精,技艺超群,难免身不由己,为贵族官僚所驱使,“巧者劳而智者忧,常为人所役使,更觉为累”。如果这样,就违背了学艺以提高生活品质的原则,反受其累。但是,他却主张具备高超的艺术鉴赏力,比如在书法方面他自诩“幼承门业,加性爱重,习玩功夫颇至”。

【叁】开心明目 利行之艺

颜之推认为,学习是提升自我素质,增长社会实践能力的需要。在他眼中,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开心明目,利于行耳”。“开心明目”是提升个人素质,“利于行”是增强社会实践能力。他批评了当时读书人浮华不实,学不致用,忽略真才实学的不良学习风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