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产业 老人与海,耳提面命

洱源这两年(之一) 作者:黄金贤


产业
老人与海,耳提面命

这一阵孔老师都在大理,出席洱海论坛,参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的相关活动,做客大理大学讲堂为师生作题为“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及交大洱海团队的工作情况”专题讲座,着实很忙。周一孔老师微我,周三上午他来洱源,去右所镇松曲村海菜花基地和大树营湿地看一看,我有空的话可以同行。

肯定有空!

孔老师和朱老师一起来的,朱老师是新民晚报原副总编辑,这次来洱源,实地看看交大团队洱海保护初见成效后,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的具体情况。松曲海菜花基地正是这样一个小小实践。震宇和钟总陪孔老师、朱老师一起来的,洱源的湿地项目正是这两位牵头的。

松曲海菜花基地,上次陪同校友会代表团来过一次,规模和风景都很可以。这次人少,听孔老师、钟总以及湿地中心的阿冰(杨春冰,洱源县湿地管理中心主任)讲起前因后果,很是细致。朱老师早年在江西插队落户当过农民,对农业生产非常熟悉,一问一答,我边听边看,海菜花小小的,白白的,一连片一连片。

海菜花娇美且娇嫩,水质低于三类不能活。水深的塘子,海菜花的叶子就看不到了,只看到小白花和水下隐约的茎干。水浅的塘子,小白花开在大叶片中,叶子很薄很薄,又是另一番景象。我喜欢水深一些的塘子,里边的小白花更好看。

孔老师说海菜花属于古生物种,千万年前级别的,很特别。海菜花的根系扎于塘底泥中,一株海菜花苗大约2周就能长大采摘,采摘后继续生长,再采摘,再生长,一年四季都可以,一株海菜花可以持续生长和采摘两年。

松曲海菜花基地实行的是“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已经种植1 500亩。海菜一年四季均可采摘,经济价值自然高于传统农作物,扣除人工及种苗成本,每亩纯收益约5 000元/年。海菜需要人工穿上水服下塘采摘,确实辛苦,不过也带动了附近村民就业,请一个村民采摘一天大约100元,与东部地区相比不算高,但西南尚可,切实增加了老百姓收入。

海菜花近景(孔海南教授拍摄)

松曲村海菜花基地

基地现场就有直播带货,朱老师很感兴趣,专门采访了一下。两位小姑娘,一位是主播,一位是运行。几年下来,直播带货的经验很丰富,看说话就看得出来。海菜的包装运输也在不断优化,冰冻保鲜做得也很好了。基地采摘上来四五元一斤,本地市场七八元一斤,上海市场三十元一斤,成本主要在物流冷链上。

大规模储运和深加工利用还存在问题,孔老师建议可以试试榨菜的方式,大家都觉得没准可行,合作社也在探索多种加工方式。

阿冰说海菜是这几年种起来的,因为水质变好了。松曲的水来自永安江,永安江的水得益于大树营湿地的净化。于是领着我们去大树营湿地看一看。

十多分钟车程,先到的是大树营湿地的一号出水口。出水口有好几个,顾名思义就是经过大树营湿地净化后流出来的水,流进永安江,流到松曲村,流啊流,最后汇入洱海,每年入洱海水量大约4 900万立方。

一号出水口的水清澈见底,流水潺潺,水草随着流水轻轻摆舞,绿绿的,一时间的感觉文字无法形容,孔老师说我少见多怪。顺着水草再流淌一两公里的水更清更透。

出水口往上的湿地分为好几个片区,每个片区有不同的生态和功能,单个片区的水看着不觉得怎么样,组合拳下来,却是那么清那么透。孔老师说这个湿地就是欣泽院长带着大家一手做起来的,选择的方案就是生态方案,而不是药剂方案。药剂方案也会清也会透,但就有点寸草不生,活物无存的意思了。湿地生态的做法,是活的清水,生态稳定了,维护会很轻松。药剂方案的做法,大约就是死的清水了,持续投入,停药停清。以上不是孔老师说的,是我外行脑补的,不过优劣还是很明显。很感谢孔老师带我来!湿地里人不多,景很美,很自然。

趁机我把脑瓜里的一点思考和手头在做的一些工作也向孔老师汇报了一二,孔老师说我最近做的这些工作他觉得很好,并且给了我不少指点,受益匪浅。

耳提面命大抵如此。

老人与海,孔老师耳提面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