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活在深圳》序

生活在深圳 作者:尹维颖


《生活在深圳》序

这是一部由新闻记者写成的随笔集。作者自称是随笔集,可是,在我看来,它所涵盖的范围,远超随笔文体所限。它是一本自由的书,是一部发自内心的书,是一部具有独创性质的书。在我眼里,它还是一部描述作者眼中的世界与抒发内心感受并重的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自觉地勾勒出了一幅图像——一幅我们这个时代自强不息的都市中年女生(作者自谓)的自画像。

《生活在深圳》分为三个部分:其一,心灵地图;其二,步履不停;其三,注目世界。从简洁的标题便可以看出,在作者眼里,世界是用来注目的,心灵则由于成长而生生不息。如果读下去,你会好奇,作者炽热的情感和优美的文笔,将会把你带往何处?她的世界是广大的,大到可以包罗世间万物。她的世界又是有限的,有限到只要生命中可珍视的东西存在就足矣。这一切,便构成了一个人的生活,构成了一个作者眼中的深圳生活。

没有一本书能够包罗万象。但是,当你打开这本《生活在深圳》,你会读到扑面而来的深圳气息,它仿佛一个单独的世界而存在着。作者的视野是自由的、广阔的。从巴塞尔到拉斯维加斯,从香港到深圳,从塞尚、莫兰迪到鲍勃·迪伦;从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行,到一次对时光的探望;从“每个人都有别人羡慕的点”,到“即使幸福稍纵即逝也值得咀嚼一生”……作者步履不停,探寻不断,惊喜不断。她的眼睛是新奇的,心思是缜密的,感受是新鲜的。我只能浩叹作者年轻的步伐、流畅的文笔,每一页都带领我们奔向未知的领域。

由于新闻媒体职业便利,作为一名记者,尹维颖较常人能够接触到更为特殊和丰富的世界。她热爱艺术与自然,与其他记者或作家稍有不同,她笔下的艺术世界,譬如展览、话剧演出、音乐演奏会、新书推介会,及每一个文化圣地,于她而言,都是一种媒介。出于对读者的尊重,在写作中,她不屑于特别的介绍,往往一笔带过。她让每一个名人或胜地,每一场演(展)出或聚会,都成为拓展心灵空间和地界的坐标。她擅长于用寻找到激发生命能量的方式,贡献给读者以滋养心灵的丰富养料。她能从徜徉山间的漫步,发现陌生小狗跟在身后彼此陪伴的暖意;体验时代巨变之下,中年危机势不可挡的真切……每次读到她那些发自内心深处的发现、感受、痛楚、赞叹和沉醉,我不能不感慨万端,投之以敬佩之情。

这本书收集了她自2015年至2021年底六年来的文章。可是,几乎没有一篇文章能够用“时间”这个概念限制得了她。换一句话说,她的许多文章都常常情不自禁地穿越时间回到过去,回到无数个令她沉醉不已的过往时空。尹维颖是一个长情的人,在这个陌生人社会,她总是念念不忘友情的珍贵和温暖。这本书,描述闺蜜之谊的篇幅比比皆是,令人动容。对于母校武汉大学,即便来了深圳二十多年,她的热爱之情仍溢于言表。她从少女长成少妇,对女儿的爱护与眷恋有如姐妹,相携出游,吹海风、捡贝壳、吃薯条,共度时光,从与孩子的相处中获得精神的滋养与奖赏。她从对胡适、是枝裕和、马尔克斯、米兰·昆德拉、蒋勋、梁漱溟等人作品的阅读中,从看剧和与闺蜜的讨论中寻找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她甚至对自己也充满怜惜:春天正式抵达,让我们好好爱自己。她告诫所有的人,人生那么短,活得美好一点吧。她的世界是微笑的、温暖的、具有感染力的。她所看到的世界是新生的、生机勃勃的,她希望给人们带来快乐。对于每一处美景、每一本好书、每一场精彩的演出、每一个新的发现,她都惊叹不已,心生喜悦。她还特别提醒自己,要把这些瞬间记录下来,为溜走的日子做记号。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她才于繁忙的工作之余,时时停下来,整理思绪,流诸笔端,急不可耐地想要告诉你生活的美好或真谛。从这个角度看,她又是一位热爱生活的有心人,是一位感受丰富的分享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记录者。

这本书还有一个奇特而美好的存在。区别于普通作者,她结合自身的媒体职业深情而生动地描述了一批深港及外省的职场精英女性。她们是职场中人,同时又是她的朋友。用她的话来说,那是一些“活得漂亮的职场女生”,是一个她所倾情注目的世界。这里关于每一个现代女性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主角的叙述,极大地扩展了这位中年女生的视野,丰富了她的人生,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她用一种谦逊而又温暖的笔调描绘了她们的才情和魅力,讲述了她们的奋斗、成功和快乐,这就给这本书,也给深圳这座城市,带来新的特质,增添了别开生面的形象。

尹维颖是一位深受尊重的资深媒体人。许久以前,我就拜读过她优美的文字。某一日,维颖告诉我,她有一本新的著作想邀我写一篇序文。却之不恭,受之亦有愧。踟蹰良久,匆匆写下了这些粗鄙的文字。乡野小调,希望能够配得上她的黄钟大吕。

吴亚丁 著名作家 深圳市作协副主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