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UNIXSolaris系统管理与网络管理

Solaris系统管理与网络管理

Solaris系统管理与网络管理

定 价:¥58.00

作 者: UNIX管理系列编委会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网络管理与技术丛书UNIX管理系列
标 签: 操作系统 UNIX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0037516 出版时间: 2001-04-01 包装:
开本: 787*960 1/16 页数: 634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部分,从系统到网络两个方面,深入浅出的介绍了Solaris系统的使用和开发。第一部分介绍了Solaris的特点、基本操作、系统安装设备和系统管理、文件系统以及Shell方面的知识。第二部分介绍了Solaris的网络、通信、邮件配置、打印服务、NTS+和NFS、自动加载服务、UUCP、网络安全以及安全增强工具ASET等内容。

作者简介

暂缺《Solaris系统管理与网络管理》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1章 技术背景
1.1 UNIX的发展与现状
1.1.1 UNIX的早期开发
1.1.2 UNIX的成形与现状
1.1.3 UNIX的版本
1.2 UNIX的优越性与未来
1.2.1 UNIX的优点
1.2.2 UNIX的原则
1.2.3 系统的比较
1.2.4 UNIX的未来发展
1.3 Solaris概述
1.3.1 Solaris的主要版本
1.3.2 Solaris的特点
1.4 本章小结
1.4.1 主要内容
1.4.2 课后习题
第2章 Solaris使用入门
2.1 基础知识
2.1.1 几个非常有用的命令
2.1.2 超级用户
2.1.3 大小写的区别
2.2 登录和退出
2.2.1 运行级
2.2.2 登录系统
2.2.3 关闭系统
2.3 管理工具
2.3.1 UNIX各版本使用的管理工具
2.3.2 Solaris中的工作方式
2.3.3 X Window
2.3.4 公用桌面环境
2.4 获得帮助
2.5 bc内部计算器
2.5.1 使用bc进行计算
2.5.2 使用bc的参量
2.5.3 在各种进制中使用bc
2.6 本章小结
2.6.1 主要内容
2.6.2 课后习题
第3章 Solaris系统的安装
3.1 安装概述
3.1.1 Solaris的安装步骤
3.1.2 安装前的准备
3.2 以交互式方式安装Solaris系统
3.3 本章小结
3.3.1 主要内容
3.3.2 课后习题
第4章 设备管理
4.1 硬盘管理
4.1.1 硬盘的选择
4.1.2 硬盘的命名规则
4.1.3 硬盘分区和格式化
4.1.4 硬盘的检测
4.1.5 硬盘的恢复
4.2 系统电源管理
4.2.1 选择使用电源管理
4.2.2 在图形界面下管理电源
4.2.3 使用命令行配置电源管理
4.2.4 显示器电源管理
4.3 软盘管理
4.3.1 软盘及软驱的介绍
4.3.2 软盘的卷管理
4.3.3 疑难解答
4.4 调制解调器
4.4.1 概述
4.4.2 如何设置调制解调器
4.4.3 使用Admintool Serial Ports来配置调制解调器
4.4.4 关于调制解调器的一些问题
4.5 光盘驱动器(CD-ROM)
4.5.1 光驱介绍
4.5.2 CD-ROM的安装
4.5.3 访问CD-ROM中的文件
4.6 串行鼠标的配置
4.7 主板的BIOS设置
4.7.1 概述
4.7.2 设备配置
4.8 本章小结
4.8.1 主要内容
4.8.2 课后习题
第5章 用户和组
5.1 进行用户账号管理的先决条件
5.1.1 系统管理员与用户
5.1.2 用户账户管理工具的介绍
5.1.3 添加账户所需要掌握的一些信息
5.2 添加用户账号
5.2.1 添加用户的一个关键(/etc/passwd文件)
5.2.2 用户标识符(UID)
5.2.3 主目录
5.2.4 用户密码
5.2.5 设置初始化参数
5.3 超级用户
5.3.1 超级用户的权限
5.3.2 登录和退出超级用户
5.3.3 由超级用户产生的联想
5.4 设置和管理组
5.4.1 关于组的介绍
5.4.2 另一个重要的文件:/ete/group文件
5.4.3 创建、修改和删除组
5.5 文件和目录的权限
5.5.1 概述权限问题
5.5.2 权限位
5.5.3 默认的权限(umask)
5.6 相关的基本命令
5.6.1 查询登录用户信息和用户设置的命令
5.6.2 一些有关的主要命令
5.7 本章小结
5.7.1 主要内容
5.7.2 课后习题
第6章 文件系统(上)
6.1 文件
6.1.1 文件类型
6.1.2 文件命名
6.1.3 文件和i节点
6.2 文件操作
6.2.1 文件比较命令
6.2.2 文件删除命令
6.2.3 文件移动和复制命令
6.2.4 文件查找命令
6.2.5 与文件内容相关的命令
6.3 目录
6.3.1 目录的属性
6.3.2 创建和删除目录
6.3.3 移动和复制目录
6.3.4 临时目录
6.4 本章小结
6.4.1 主要内容
6.4.2 课后习题
第7章 文件系统(下)
7.1 文件系统结构
7.1.1 特性
7.1.2 文件系统的分类
7.2 本地文件系统的空间管理
7.2.1 空间查询
7.2.2 文件系统空间的维护
7.2.3 当系统效率降低时
7.3 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7.4 文件系统的一致性
7.5 文件系统的管理
7.5.1 创建文件系统
7.5.2 加载文件系统
7.5.3 卸载文件系统
7.6 文件系统备份和恢复
7.6.1 概述
7.6.2 文件备份工具
7.6.3 档案的生成
7.6.4 从档案中提取文件
7.6.5 向磁盘或磁带输出档案文件时的一些问题
7.6.6 目录层次的拷贝
7.6.7 做追加备份
7.7 内存管理
7.7.1 受保护的编址方式
7.8 系统调用的机制
7.8.1 中断和异常
7.8.2 系统调用的机制
7.9 本章小结
7.9.1 主要内容
7.9.2 课后习题
第8章 进程系统
8.1 进程的概念
8.1.1 什么是进程
8.1.2 进程的状态
8.1.3 进程的结构
8.1.4 线程
8.2 进程的控制
8.2.1 进程的创建
8.2.2 进程睡眠、唤醒和等待
8.2.3 终止进程
8.3 进程调度
8.3.1 进程调度的意义和作用
8.3.2 进程调度的过程
8.4 进程管理的命令
8.4.1 ps
8.4.2 kill
8.4.3 nice
8.4.4 nohup
8.5 本章小结
8.5.1 主要内容
8.5.2 课后习题
第9章 文件编辑器
9.1 ed编辑器的基本操作
9.1.1 命令方式
9.2 vi编辑器的状态
9.3 主要操作
9.3.1 如何启动vi
9.3.2 移动光标
9.3.3 在编辑缓冲区中移动
9.3.4 插入数据
9.3.5 修改数据
9.3.6 删除数据
9.3.7 查找一个模式
9.3.8 替换一个模式
9.3.9 改变字母的大小写
9.3.10 控制行的长度
9.3.11 恢复删除
9.3.12 复制和移动
9.3.13 将已存在的数据读到编辑缓冲区
9.3.14 向文件中写入数据
9.3.15 改变编辑的文件
9.3.16 保存和退出
9.4 vi的配置
9.4.1 运行时的设置
9.4.2 选项设置
9.4.3 永久设置
9.5 本章小结
9.5.1 主要内容
9.5.2 课后习题
第10章 Bourne shell
10.1 shell概述
10.1.1 什么是shell
10.1.2 几种Shell与历史
10.1.3 shell的相关特性比较
10.1.4 如何改变当前使用的shell
10.2 shell基础
10.2.1 Bourne shell基本概念
10.2.2 Shell的启动
10.2.3 受限的shell
10.3 shell选项
10.3.1 shell启动时的选项
10.3.2 用set改变选项
10.4 shell变量
10.4.1 shell初始化的变量
10.4.2 用户自定义的变量
10.4.3 环境变量
10.4.4 变量替换
10.4.5 { }的用法
10.4.6 变量运算
10.4.7 传递变量到shell环境
10.5 shell的条件判断
10.5.1 if-then
10.5.2 if-then-else
10.5.3 if-then-elif-then-else
10.5.4 嵌套的if和elif结构
10.5.5 case语句
10.5.6 条件测试命令test
10.6 shell的循环语句
10.6.1 for循环
10.6.2 shift命令
10.6.3 until循环
10.6.4 while循环
10.6.5 循环的中断和跳出
10.7 Shell的输入与输出
10.7.1 标准输入、标准输出以及标准错误
10.7.2 交互输入
10.7.3 输入与输出转向
10.8 shell函数
10.8.1 shell的函数
10.8.2 在函数或程序间传递参数
10.9 shell编程
10.9.1 shell解释命令的方法
10.9.2 Shell的与/或结构
10.9.3 Bourne shell的内置命令
10.9.4 规范shell
10.9.5 调试shell程序
10.10 本章小结
10.10.1 主要内容
10.10.2 课后习题
第11章 Korn shell
11.1 Korn shell基础
11.1.1 关于Korn shell所增加的功能
11.1.2 初始化文件
11.2 Korn shell的选项
11.2.1 关于启动Korn shell的ksh命令
11.2.2 用set命令来设置参数选项
11.3 Korn shell的命令别名
11.3.1 什么是命令别名
11.3.2 用alias命令来定义命令别名
11.3.3 默认的命令别名
11.4 历史命令的使用
11.4.1 历史命令概述
11.4.2 设置历史命令的存储个数
11.4.3 显示历史命令列表
11.4.4 再次使用曾经使用过的命令
11.4.5 编辑历史命令列表中的命令
11.5 shell变量
11.5.1 Korn shell默认的变量
11.5.2 用户可以设置的Korn shell变量
11.6 Korn shell编程
11.6.1 使用条件表达式
11.6.2 函数
11.6.3 getopts命令
11.6.4 select语句
11.7 Korn shell的几个基本命令
11.8 本章小结
11.8.1 主要内容
11.8.2 课后习题
第12章 C shell
12.1 C shell基础概述
12.2 C shell别名
12.2.1 别名概述
12.2.2 在别名中使用参数
12.2.3 使用别名的例子之一:工作目录的跟踪
12.3 C Shell的基本命令
12.3.1 内置C shell命令
12.3.2 简单命令
12.3.3 按条件执行命令
12.3.4 在一行输入多个命令
12.3.5 执行一行很长的命令
12.3.6 重复执行一条命令
12.3.7 以后台方式执行命令
12.3.8 在子shell中执行命令
12.4 C Shell的命令历史
12.4.1 显示命令历史
12.4.2 使用历史替换执行命令
12.5 C Shell的选项
12.6 C shell变量
12.6.1 概述
12.6.2 变量名限制
12.6.3 两个重要的变量
12.6.4 常用的变量赋值
12.6.5 C shell变量存储
12.6.6 变量替代(1)
12.6.7 变量替代(2)
12.6.8 显示变量的值
12.6.9 传送局部变量到环境
12.6.10 传递变量给一个应用
12.7 C shell编程
12.7.1 C shell的知识
12.7.2 shell的表达式和操作符
12.7.3 条件语句
12.7.4 循环语句
12.7.5 其他的语句
12.8 本章小结
12.8.1 主要内容
12.8.2 课后习题
第13章 Internet的历史和Solaris网络的发展
13.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3.1.1 单机面向终端的网络
13.1.2 计算机互连网络
13.1.3 统一体系结构,遵循标准协议的网络
13.2 Internet的产生和发展
13.2.1 Internet网的产生和发展
13.2.2 Internet网的结构
13.3 网络的基本服务
13.3.1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13.3.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服务
13.3.3 BBS服务
13.3.4 远程登录服务(Telnst)
13.3.5 数据交换技术EDI
13.3.6 浏览服务
13.3.7 其他服务
13.4 本章小结
13.4.1 主要内容
13.4.2 课后习题
第14章 网络
14.1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4.1.1 层次型的体系结构
14.1.2 开放型的体系结构
14.2 ISO/OSI网络体系
14.2.1 ISO/OSI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14.2.2 ISO/OSI网络体系结构的物理层
14.2.3 ISO/OSI网络体系结构的数据链路层
14.2.4 ISO/OSI网络体系结构的网络层
14.2.5 ISO/OSI网络体系结构的运输层
14.2.6 ISO/OSI网络体系结构的协议层
14.3 TCP/IP协议
14.3.1 TCP/IP网络体系结构
14.3.2 IP层
14.3.3 主机传输层
14.3.4 配置TCP/IP
14.4 网络管理
14.4.1 查找常见的网络连接故障
14.4.2 修改网络配置
14.4.3 卸载繁忙设备
14.5 本章小结
14.5.1 主要内容
14.5.2 课后习题
第15章 通信
15.1 数据通信概述
15.1.1 数据通信概念
15.1.2 数据通信的常用标准
15.1.3 数据通信的前景
15.2 网络通信的基本命令
15.2.1 rlogin命令
15.2.2 telnet命令
15.2.3 ftp命令
15.2.4 rcp命令
15.3 调制解调器
15.3.1 基本概念
15.3.2 设置调制解调器的工具
15.3.3 设置调制解调器
15.4 字符终端
15.4.1 字符终端的连接
15.4.2 字符终端的SAF配置
15.4.3 Serial ports配置字符终端
15.4.4 初始化不配置端口
15.4.5 删除端口配置
15.5 新闻组
15.5.1 新闻组概述
15.5.2 新闻阅读器
15.6 本章小结
15.6.1 主要内容
15.6.2 课后习题
第16章 邮件配置服务
16.1 MIME标准
16.1.1 MIME的由来
16.1.2 MIME的常用数据类型
16.1.3 MIME的意义
16.2 邮件服务概述
16.2.1 邮件服务基本概念
16.3 管理邮件服务
16.3.1 邮局管理员的职责
16.3.2 邮件队列
16.3.3 系统日志
16.4 配置邮件服务
16.4.1 邮件配置的基本分类
16.4.2 配置邮件服务
16.4.3 测试邮件服务程序
16.5 路由程序sendmail
16.5.1 sendmail安装
16.5.2 sendmail功能概述
16.5.3 sendmail工作过程
16.5.4 sendmail参数与配置参数
16.5.5 sendmail文件与文件配置
16.5.6 sendmail安全问题
16.6 本章小结
16.6.1 主要内容
16.6.2 课后习题
第17章 Solaris打印服务
17.1 打印的基础知识
17.1.1 打印的概念和几种常见的终端
17.1.2 打印机的基础知识
17.2 本地打印机的安装
17.2.1 用Admintool安装本地打印机需要的信息
17.2.2 安装打印机的步骤
17.2.3 用LP命令安装打印机所需的信息
17.3 Solaris的本地打印服务
17.3.1 Solaris打印服务的构成
17.3.2 LP命令的层次结构和功能
17.4 LP命令介绍
17.4.1 lp命令
17.4.2 lpstat命令
17.4.3 cancel命令
17.5 网络打印机的安装
17.5.1 设置打印服务器
17.5.2 具体安装步骤
17.5.3 用Admintool工具设置打印客户
17.5.4 用LP命令设置PostScript打印客户
17.6 管理打印机
17.6.1 允许和禁止打印服务
17.6.2 打印请求管理
17.6.3 管理打印机的配置
17.6.4 管理打印服务用户
17.7 本章小结
17.7.1 主要内容
17.7.2 课后习题
第18章 NFS和NIS+
18.1 NFS分布式网络系统
18.1.1 NFS简介
18.1.2 NFS基本概念
18.1.3 加载和卸载
18.1.4 加载点
18.1.5 加载表
18.1.6 虚拟文件系统表
18.1.7 加载的步骤
18.2 用命令行来加载和卸载文件系统
18.2.1 使用加载和卸载命令
18.2.2 查找已加载的文件系统
18.2.3 加载虚拟文件系统表中的所有文件系统
18.2.4 加载特定类型的所有文件系统
18.2.5 加载单个文件系统
18.2.6 删除没有大文件的UFS文件系统
18.2.7 卸载所有远程文件系统
18.2.8 卸载特定的文件系统
18.3 NIS+服务环境介绍
18.3.1 NIS+的基本概念
18.3.2 NIS+和NIS的基本区别
18.3.3 NIS+和NIS的比较
18.3.4 NIS+名字空间
18.3.5 NIS+名字空间组件
18.3.6 NIS+安全
18.3.7 NIS+更新模块
18.3.8 NIS和NIS+兼容性
18.3.9 有名服务开关
18.4 NIS+的基本功能
18.4.1 Solstice主机管理程序
18.4.2 主机管理程序限制
18.4.3 如何使用NIS+表
18.5 NIS+的管理
18.5.1 NIS+命令的特点
18.5.2 NIS+命令介绍
18.5.3 应用举例
18.6 设置NIS+客户
18.6.1 安全考虑
18.6.2 预请求
18.6.3 NIS+客户凭证设置步骤
18.6.4 NIS+客户设置步骤
18.7 本章小结
18.7.1 主要内容
18.7.2 课后习题
第19章 自动加载服务
19.1 自动加载程序的概念
19.1.1 自动加载的使用
19.1.2 自动加载程序的概念
19.2 自动加载映射
19.2.1 自动加载映射的概念
19.2.2 默认的自动加载映射
19.2.3 间接映射
19.2.4 直接映射
19.3 映射项目文法及快捷方式
19.3.1 指定多个服务器
19.3.2 指定具有同一路径的多个服务器
19.3.3 为每个服务器指定加权因子
19.3.4 使用映射变量
19.4 自动加载程序工作过程及如何自动加载
19.4.1 自动加载程序工作过程
19.4.2 规划自动加载服务
19.5 设置自动加载服务
19.5.1 设置自动加载服务器系统
19.5.2 设置自动加载客户系统
19.5.3 显示有关NIS+自动加载映射信息
19.5.4 设置NIS+自动加载映射
19.6 本章小结
19.6.1 主要内容
19.6.2 课后习题
第20章 UUCP服务
20.1 UUCP的基本概念
20.1.1 什么是网络
20.1.2 UUCP——基本的网络互联工具
20.1.3 TCP/IP——局域网、广域网和Internet
20.1.4 名字和地址
20.2 设置UUCP
20.2.1 接受UUCP呼叫
20.2.2 初始化UUCP呼叫
20.2.3 对话脚本
20.2.4 对有关文件的管理
20.2.5 守护程序
20.2.6 支持文件
20.3 UUCP的 工具
20.3.1 uulog命令
20.3.2 uusat命令
20.4 UUCP的使用
20.5 基本命令
20.5.1 使用cu命令之前的准备
20.5.2 使用cu命令
20.5.3 rcp命令
20.5.4 FTP命令
20.5.5 使用UUCP uuto和uupick
20.5.6 uucp命令
20.6 网络疑难解答
20.6.1 不用NIS或NIS+而使用DNS的方法
20.6.2 怎样在Solaris中运行NIS服务器
20.6.3 找到那个机器上的客户与NIS+捆绑在一起
20.6.4 怎样才能让NIS+服务器为Sun OS 5.x提供DNS服务
20.7 本章小结
20.7.1 主要内容
20.7.2 课后习题
第21章 网络安全
21.1 安全等级
21.1.1 可信任计算机标准评估准则
21.1.2 可信任计算标准
21.1.3 C2级安全性和可信任计算基础
2.1.2 安全策略
21.2.1 站点的安全策略
21.2.2 安全策略方案
21.2.3 保护安全策略的责任
21.2.4 危险分析
21.2.5 识别资源
21.2.6 识别威胁
21.3 常见的几种威胁
21.3.1 未授权的访问
21.3.2 信息受到泄露
21.3.3 无法使用服务
21.4 网络使用和责任
21.4.1 安全策略应考虑的问题
21.5 口令文件
21.5.1 口令文件
21.5.2 影像口令文件
21.5.3 拨号口令文件
21.5.4 口令生命期和控制
21.5.5 破坏者
21.5.6 理解破坏者如何破坏口令
21.6 加密问题
21.6.1 使用加密保护网络
21.6.2 加密方法
21.7 验证
21.7.1 源身份验证
21.7.2 信息完整性
21.8 本章小结
21.8.1 主要内容
21.8.2 课后习题
第22章 ASET
22.1 ASET的基本内容
22.1.1 ASET的基本任务
22.1.2 ASET的安全等级
22.2 控制文件
22.3 ASET的运行过程
22.4 ASET的结果报告
22.5 ASET的执行记录
22.6 ASET的控制文件
22.7 ASET的环境文件
22.7.1 Shell环境变量
22.7.2 PERIODIC_SCHEDULE环境变量
22.7.3 TASKS环境变量
22.7.4 UID_ALIASES环境变量
22.7.5 YPCHECK环境变量
22.7.6 CKLISTPATH_level环境变量
22.8 ASET的运行
22.8.1 交互式运行ASET
22.8.2 定期运行ASET
22.8.3 ASET的错误信息
22.9 本章小结
22.9.1 主要内容
22.9.2 课后习题
附录1 vi命令综述
附录2 系统下各文件的作用
附录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常用标准
附3.1 CCITT V系列建议(电话网数据通信标准)
附3.2 CCITT x系列建议(公用数据网数据通信标准)
附3.3 ISO数据通信标准
附3.4 EIA数据传输标准
附3.5 CCITT x.200系列建议(OSI/RM)
附3.6 CCITT x.200系列建议的使用
附3.7 CCITT x.400系列建议(报文处理系统)
附3.8 CCITT x.500系列建议(目录服务系统)
附3.9 CCITT x.700系列建议(网络管理)
附3.10 IEEE LAN标准
附3.11 Sendmail的命令行
附3.12 Sendmail配置选项
附3.13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