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1 基本概念
1.2 数据通信系统
1.3 传输代码
1.4 数据传输速率
1.5 数据传输方式
1.6 数据传输质量与传输效率
1.7 信号强度和失真
1.8 噪声与信噪比
1.9 数据通信网
1.10 数据通信的应用与发展
1.11 标准制定机构
1.12 小结
习题一
第二章 信道与传输媒体
2.1 信道的概念
2.2 双绞线
2.3 同轴电缆
2.4 光纤信道
2.4.1 光纤信道的基本组成
2.4.2 光纤的传输特性
2.5 无线传输
2.5.1 地面微波接力通信
2.5.2 卫星通信
2.5.3 移动通信
2.6 信道的容量
2.6.1 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2.6.2 信道上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2.7 小结
习题二
第三章 数据编码
3.1 引言
3.2 数字数据、数字信号
3.2.1 线路编码
3.2.2 数字传输
3.3 数字数据、模拟信号
3.4 模拟数据、数字信号
3.4.1 PCM
3.4.2 增量调制△M
3.4.3 自适应差分脉码调制ADPCM
3.5 模拟数据、模拟信号
3.6 小结
习题三
第四章 数据通信接口
4.1 引言
4.2 机械特性
4.3 电气特性
4.4 功能特性
4.5 规程特性
4.6 RS-232连接举例
4.6.1 DTE与调制解调器的连接
4.6.2 UTE与DTE或DCE与DCE的连接
4.7 其他接口
4.8 小结
习题四
第五章 调制解调器
5.1 调制解调器的作用
5.2 异步调制解调器
5.2.1 低速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
5.2.2 V.22调制解调器
5.2.3 数据压缩与检错纠错
5.2.4 流量控制
5.2.5 CCITT V.42和V.42bis
5.2.6 智能调制解调器
5.2.7 AT命令
5.3 同步调制解调器
5.3.1 同步传输的时钟信号
5.3.2 同步调制解调器的组成
5.3.3 标准的同步调制解调器
5.3.4 新的调制解调器标准V.34
5.4 调制解调器的功能
5.5 小结
习题五
第六章 多路复用技术
6.1 多路复用
6.1.1 频分多路复用FDM
6.1.2 时分多路复用TDM
6.1.3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STDM
6.2 多路复用实例—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系统
6.2.1 模拟传输系统
6.2.2 数字传输系统
6.3 小结
习题六
第七章 通信协议
7.1 引言
7.2 成帧
7.3 差错控制
7.3.1 冗余码
7.3.2 奇偶校验
7.3.3 循环冗余校验
7.4 停止等待协议
7.5 流量控制
7.6 连续ARQ协议
7.7 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
7.7.1 规程的分类
7.7.2 基本特征
7.7.3 HDLC的帧结构
7.7.4 HDLC实例
7.8 小结
习题七
第八章 分组交换与分组交换网
8.1 引言
8.2 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
8.2.1 与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相比较
8.2.2 主要特点
8.3 分组传输方式
8.3.1 虚电路
8.3.2 数据报
8.4 分组控制主要技术
8.4.1 路由选择
8.4.2 流量控制
8.5 协议与标准
8.5.1 CCITT X系列建议
8.5.2 X.25建议
8.5.3 分组拆/装(PAD)协议(X.3、X.28)
8.5.4 分组交换网网间互连协议X.75
8.6 用户终端与分组交换网的连接
8.6.1 用户终端类型
8.6.2 用户终端与网络的连接方式
8.7 网间互连
8.7.1 公用分组交换网之间互连
8.7.2 公用分组交换网与专用分组交换网的互连
8.7.3 分组交换网与电话网的互连
8.8 分组交换网的网络编址
8.9 分组交换网的构成
8.9.1 分组交换机
8.9.2 分组装拆设备
8.9.3 网络管理中心
8.9.4 传输线路
8.10 我国的分组交换网
8.10.1 我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试验网
8.10.2 我国新的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
8.10.3 我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
8.10.4 我国公用帧中继宽带业务骨干网(CHINAFRN)
8.11 小结
习题八
附录 数据通信中几种主要通信体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