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生活时尚美食中华菜系行政管理应用写作(修订本)

行政管理应用写作(修订本)

行政管理应用写作(修订本)

定 价:¥18.00

作 者: 郭恩吉,叶黔达,周介钧主编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实用写作系列教材
标 签: 写作

ISBN: 9787300021362 出版时间: 2003-01-01 包装:
开本: 20cm 页数: 108 字数:  

内容简介

  片断:一定的组织形式把材料和观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常可采用几种方法:第一,先亮观点,后列材料。这样安排,先声夺人,头绪清楚。常设段首句(项首句)概括亮出观点,然后列举事例陈述、说明、解释观点。第二,先列材料,后摆观点。先介绍事实,或者列举数字、依据,然后水到渠成地归纳、概括出观点。这种安排从事到理,说服力强。第三,边列材料,边摆观点。有些说理性较强的篇段,常采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夹叙夹议,既摆事实,又说道理,由浅入深,便于理解。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安排材料,一定要注意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必然逻辑联系,即通过归纳、演绎、因果等逻辑推导,从材料得出必然的结论,作出必要的分析、阐述,不要材料和观点脱节或者互相矛盾。第五节结构的安排一、结构的含义和作用构思中确立了主旨、选取了材料,是解决了应用写作中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的问题,要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则必须考虑结构的安排。结构指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刘勰在《文心雕龙·附会》中说:“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他说的“附会”,指的就是谋篇布局、安排结构,具体说就是要使主旨清晰地、有条有理地贯穿全文,连缀成篇,做到首尾呼应,取舍得当,考虑好各部分的分合接榫,使全篇文章完整严密,使文章内部充实丰满而不零乱。在构思的过程中,安排结构和确立主旨、选择材料同等重要,结构和主旨、材料必须密切配合、相互依存,才能实现文章的构思。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离开了结构,主旨、材料就失去组成文章的依托了。在构思、写作的过程中,精心安排好结构,就能使文章准确、充分、清晰地表现主旨、表达内容,就能激发起阅读者的接受兴趣,使他们阅后能迅速地按作者的思路,准确、完整地领会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主要内容。针对同样的工作,写出同样文种的文章,有的头头是道、条理清晰,有的杂乱无章、前言不搭后语,原因之一就在于安排结构本领的高下不同。有经验的人写应用文时不贸然动笔,不是临文觅意,想一句写一句,想一段写一段,而是先把结构考虑成熟才动手,一气呵成。这就像修建房屋之前,必须先搞好总体设计、画出蓝图一样,按图施工,质量才会得到保证。有人说学习行政管理应用文特别是公文的写作,主要是解决格式问题,掌握了不同文种的格式,就可以依样画葫芦了。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没有理解行政管理应用文结构的实质。诚然,行政管理应用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步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甚至统一规定的文面格式和结构方法,掌握这些结构的低层次的方法是比较容易的。但这些决不是应用文结构的全部内容,应用文的结构还有其高层次的规律有待我们去研究、学习。行政管理应用文结构的实质,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和作者思维轨迹的高度统一。复杂的客观事物千差万别,不同作者的思维也会大相径庭,因此,应用文的结构决不可能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我们探讨应用文的结构,就不能只停留在格式这个层次上,而要深入到思路这个领域中去,要在思维上下功夫,才能掌握好结构的安排。本书前言第一版前言《行政管理应用写作》这本教材,是根据1988年5月30日至6月3日在南昌市江西行政管理干部学院召开的全国行政院校协作编写教材会议的决定而组织编写的。南昌会议决定下达后,经过两个多月的酝酿,各院校写作教研室参加编写的同志们于1988年8月27日至29日在石家庄河北行政学院举行了《行政管理应用写作》大纲研讨会,经过反复讨论确定了本书的写作大纲,并通过协商推荐出本书的主编、副主编,确定了编委会成员,然后分工编写。1989年1月13日至20日在成都四川财贸行政管理干部学院召开了本书统稿会,1989年2月定稿,历时半年多,《行政管理应用写作》一书编写过程的每一部署都是在各有关院校协商并大力支持下进行的,参加本书编写的主要成员都是由有关院校直接指派的、多年从事写作教学、有实践经验的中、青年教师。所以说,本书不是一般的民间协作的产物,而是院校间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的教材建设活动的成果。这是我国第一部适用于行政管理院校的写作教材。当前,一所所行政管理院校在全国各省、市陆续兴办,在教材建设尚未纳入宏观统筹的情况下,这本教材的应时问世,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过去,一些行政管理院校所使用的写作教材,大多是以普通高校传统教材为范本。所涉及的内容和所传授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行政干部的培养目标和学员特点,因此很难适应客观需要,而实践表明,它给教与学双方都带来很大的被动。为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接受了编写这本教材的任务,为建立行政管理类专业的教材体系,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行政管理应用写作》这本教材,以为行政管理服务为宗旨,系统阐述行政管理应用写作基础理论,系统介绍行政管理工作中需用的各类文体知识,系统编排训练体系;注重应用知识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注意吸收写作学、应用写作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整体构思、编排体例力求有独特性。本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行政管理应用写作基础理论,系统阐述应用写作的基本规律。但它所阐述的并不是一般的写作理论知识,而是着重于行政管理的思维方法以及写作行为方法和手段的阐述。第二部分为行政管理应用文体写作知识。文体分类历来被人们视为一大难题,本书从便于教学和实用出发,根据行政管理工作性质、内容将其分为10大类,共含50多个文种(见本书目录)。本书文体种类繁多,写起来如果轻重不分,就会造成篇幅冗长而重点不突出,为了克服这种可能出现的弊病,我们根据知识的分布情况、难易程度和使用频率,在章、节主次详略方面作了合理的安排,从实际出发,应繁则繁,应简则简。本书简要介绍了各类文体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而后分别对有关文体概念、特点、分类、写法与要求等五个方面内容进行讲解,并注意了相近文体的比较及其成文病例的研究。本书在编写中不采用与行政管理无关的例子,选用的范文力求典型、规范、实用、新颖,尽量选用来自基层的范文。为指导实践,本书在章或节后设有思考与练习题。一般在章后设置思考与练习,但公文文种繁多,行文规范性强,为强化对它的每一文种的训练,则按节设置了思考与练习,这体现了本书立足于指导实用的原则,而不拘泥一种格式。文体种类较全面,针对性较强,注重实用,是本教材的突出特色。本教材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机关特别是地、市以下各类行政机关管理工作;主要用作行政管理院校及一般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国家公务员培训的辅助教材,还可作为管理干部在职自学用书。本书编委(按所在院校的首字笔划为序)有:朱悦雄(广东行政管理干部学院)、王仲倩(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宋其蕤(内蒙古管理干部学院)、代元祥(天津管理干部学院)、叶黔达(四川财贸行政管理干部学院)、周介钧(江西行政管理干部学院)、刘鹰(安徽行政管理干部电视学院)、郭恩吉(河北行政学院)、李伟(郑州市干部学校)等9位同志。本书主编为郭恩吉,副主编为叶黔达、朱悦雄、周介钧。叶黔达负责草拟编写提纲,郭恩吉负责全书统稿。参编者姓名及所承担的任务如下:宋其蕤、李玉成、薛建华:第一、二章;叶黔达:第三章;孙和平:第四章;刘鹰、赵翠仙:第五章;谢福华:第六章;李伟:第七章;王仲倩:第八章;代远祥:第九章;廖合群:第十章;朱悦雄:第十一章;李硕豪:第十二章;郭恩吉:第十三章;周介钧:第十四章。本书是行政管理院校间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的一次教材建设活动,因此,从写作准备到成书的整个过程都得到了有关院校的关心和帮助,特别是承担会议的江西行政管理干部学院、河北行政学院、四川财贸行政管理干部学院的领导和有关同志,为会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各种方便条件。在此,我们谨向各院校及其有关领导和同志致以衷心的谢意。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学习参考并吸收了现行的有关教材和某些著作中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致谢。本书适应行政管理院校写作课的需求,应时而作,以就急需。虽说我们巧用心计,埋头苦干,但限于水平,书中难免错误之处,敬希专家及使用本书的师生、读者给予批评指正。编者1989年2月

作者简介

暂缺《行政管理应用写作(修订本)》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  论(1)   第一节  现代逻辑概述(1)    一、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作用(1)    二、现代逻辑的基本特征和分类(5)  第二节  现代逻辑方法概述--逻辑语法学与语义学方法     一、现代逻辑方法论的研究对象和性质(10)    二、现代逻辑的研究方法和表达方法(10)    三、现代逻辑的应用方法(22)  思考题(25)  阅读书目(25)第二章  经典命题逻辑(28)  第一节  复合命题的逻辑分析与表达方法(28)    一、命题  复合命题(28)    二、命题形式  复合命题形式(29)    三、复合命题的逻辑形式与其逻辑表达式(29)  第二节  真值函项  真值类型  永真式(30)    一、真值形式  真值联结词  真值函项(30)    二、常用真值函项  真值条件  真值表(30)    三、真值函项总数  真值类型  永真式(31)    四、真值函项的可定义性  联结词完全集与其独        立性(34)  第三节  真值类型的判定方法(39)    一、判定方法的定义(39)    二、真值表方法(39)    三、真值树方法(44)    四、范式方法(48)    五、命题逻辑推理有效式的判定方法(61)  第四节  命题逻辑语义推理方法(65)    一、命题逻辑与推理规则(65)    二、分离规则(65)    三、代入规则(66)    四、置换规则(66)    五、德·摩根规则(66)  第五节  形式公理化方法与P系统(67)    一、P的形式语言L0(67)    二、P的公理模式(67)    三、P的推理规则[分离规则](68)    四、P内形式定理和形式证明方法(68)    五、P内导出规则及其应用方法(72)    六、形式演绎、演绎定理及其证明方法(76)    七、P内缩写式定理及其导出规则证明方法(84)    八、等值置换定理及其规则  等值式定理(89)    九、P的语义解释  真值赋值(92)    十、P的元定理及其证明方法(94)  第六节  自然推理方法  PN系统(96)    一、PN的形式语言L0(97)    二、PN的推理规则(97)    三、PN的结构规则(97)    四、PN中推演、证明和定理的定义(98)    五、PN中定理及其证明方法(98)    六、PN与P的等价定理及其证明方法(100)  练习题(103)  阅读书目(108)第三章  经典谓词逻辑(110)  第一节  简单命题的逻辑分析与表达方法(110)    一、简单命题与其逻辑分析方法(110)    二、简单命题形式与其复合式的逻辑表达方法(113)〖ZK)〗    三、一阶逻辑对于A、E、I、O的逻辑分析与逻辑表达方法(115) 〖ZK)〗    四、一阶逻辑对于高阶谓词的逻辑表达方法(118)〖ZK)〗  第二节  一阶语言L1的语法与语义(120)    一、一阶语言的定义(120)    二、L1的语法(120)    三、L1的语义(123)  第三节  谓词逻辑语义推理方法(127)    一、与语义推理相关的基本概念(127)    二、自由变项代入方法(128)    三、约束变项易名方法(132)  第四节  判定问题表列方法赋值方法(134)    一、谓词逻辑的判定问题(134)    二、表列方法(135)    三、赋值方法(139)    四、关于判定问题与赋值方法的基本定理(141)  第五节  形式公理化方法F系统(144)    一、F的形式语言L1(144)    二、F的公理模式(144)    三、F的推理规则(145)    四、F的内定理等相关基本概念的定义(145)    五、F命题和任意命题推演定理(146)    六、F量化公式推演定理(148)    七、F的内定理及其证明方法(148)    八、F的元定理及其证明方法(151)  第六节  自然推理方法FN系统(153)    一、FN的形式语言L1(154)    二、FN的推理规则(154)    三、FN的结构规则(154)    四、FN中推演、证明和定理的定义(155)    五、FN内定理及其证明方法(156)    六、FN与F的等价定理及其证明方法(159)  第七节  演绎定理限制推演(161)    一、限制推演相关概念的定义(161)    二、谓词逻辑的演绎定理及其证明方法(163)  第八节  带等词的谓词演算F′系统数量量词摹状词(168)    一、带等词的谓词演算F′系统(168)    二、数量公式和数量量词的一阶逻辑表达方法(174)    三、摹状词的定义、结构及其一阶逻辑表达方        法(178)    四、含摹状词命题的真值和意义的解释方法(180)  第九节  一阶理论谓词逻辑应用系统建构方法(187)    一、一阶理论相关基本概念(188)    二、一阶数学理论加法一阶理论系统(191)    三、一阶哲学理论《科学的唯物主义》本体论系统(196)〖ZK)〗   练习题(203)  阅读书目(208)第四章  哲学逻辑(209)  第一节  逻辑  哲学  哲学逻辑(209)  第二节  模态命题与模态推理(213)    一、基本模态命题及其符号化(213)    二、复合模态命题及其符号化(214)    三、叠置模态命题及其符号化(215)    四、模态命题形式的特点(215)    五、基本模态命题之间的真假对当关系(215)    六、基本模态命题推理(216)    七、复合模态命题推理(219)    八、叠置模态命题推理(221)  第三节  模态逻辑语法学(221)    一、正规模态逻辑系统概观(222)    二、T系统的定理及其证明(226)    三、模态逻辑语法学方法(234)  第四节  模态逻辑语义学(242)    一、模态词的特征(242)    二、模态词的解释与模型(243)    三、真值条件和有效性(245)    四、解释图(250)    五、模态命题逻辑的判定方法(252)  第五节  模态逻辑的元理论(261)    一、一致性(262)    二、完全性(264)    三、可判定性(267)  第六节  道义命题与道义推理(267)    一、基本道义命题及其符号化(267)    二、复合道义命题及其符号化(270)    三、基本道义命题推理(270)    四、复合道义命题推理(274)  第七节  道义逻辑语法学(276)    一、朴素绝对道义逻辑系统(277)    二、真值绝对道义逻辑系统(282)    三、相对道义逻辑系统(285)  第八节  道义逻辑语义学(286)    一、模型(286)    二、真值条件(287)    三、可满足性和有效性(288)    四、道义逻辑系统的语义一致性和语义完全性(290)  练习题(292)  阅读书目(296)第五章  逻辑哲学(297)  第一节  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297)    一、逻辑哲学的研究对象(297)    二、逻辑哲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312)  第二节  悖论(314)    一、什么是悖论(314)    二、悖论的类型(316)    三、解决悖论的努力(324)  第三节  形式化方法(329)    一、公理化和形式化(329)    二、形式化的基本概念(333)    三、形式化的方法论意义(336)    四、希尔伯特纲领和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338)  第四节  有穷和无穷(342)    一、潜无穷和实无穷(342)    二、有穷、无穷和超穷(349)  第五节  类的逻辑哲学论(354)    一、类的定义与构成原则和基本特征(354)    二、类间关系与类的运算(357)    三、类的种类与关系的定义和论域(361)    四、关系的性质与种类(364)    五、类与逻辑常项和非逻辑常项(367)    六、类与命题函项和真值函项(370)    七、类与演绎、归纳和类比推理(371)    八、类与逻辑真理、矛盾和悖论(372)    九、类与逻辑、数学和哲学方法(377)  思考题(385)  阅读书目(387)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