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一 分析化学的任务
二 分析化学的作用
三 分析化学课程的意义
第二节 分析方法的分类
一 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二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三 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
四 常量、半微量、微量与超微量分析
第三节 分析化学的发展概况
习题
第二章 定性分析简介
第一节 定性分析概述
一 定性分析的方法分类
二 定性反应
三 定性反应的条件
四 定性反应的灵敏性和选择性
五 系统分析和分别分析
第二节 阳离子分析和阴离子分析
一 阳离子分析
二 阴离子分析
第三节 定性分析在药物检验中的应用
一 化学分析法的应用
二 仪器分析法的应用
三 提高定性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习题
第三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第一节 误差
一 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 误差的表示方法
三 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第二节 有效数字及其应用
一 有效数字的意义和位数
二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三 有效数字及运算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分析数据的处理
一 常规分析数据的处理
二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习题
第四章 分析天平
第一节 分析天平的基本知识
一 分析天平的称量原理
二 分析天平的分类
三 分析天平的结构
四 分析天平的计量性能
第二节 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
一 分析天平的使用规则
二 分析天平的称量方法
三 分析天平的保管规则
四 天平常见故障及排除
第三节 不等臂天平与电子天平简介
一 不等臂天平
二 电子天平
习题
第五章 重量分析
第一节 挥发重量法
一 基本原理
二 应用实例
第二节 萃取重量法
一 基本原理
二 应用实例
第三节 沉淀重量法
一 样品的称取和溶解
二 沉淀的制备
三 沉淀的过滤、洗涤、干燥、灼烧
四 沉淀的称量与分析结果的计算
习题
第六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第一节 滴定分析法概述
一 滴定分析法及其有关术语
二 滴定分析法的特点 分类及对反应的要求
三 滴定方式
第二节 滴定液
一 滴定液浓度表示法
二 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第三节 滴定分析计算
一 滴定分析计算基本公式的推导
二 滴定分析计算实例
习题
第七章 酸碱滴定法
第一节 酸碱指示剂
一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二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三 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四 混合指示剂
第二节 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一 强碱强酸的滴定
二 强碱滴定弱酸
三 强酸滴定弱碱
四 弱碱与弱酸的滴定
五 多元酸的滴定
六 盐的滴定
第三节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
第四节 应用与实例
一 直接滴定法
二 间接滴定法
习题
第八章 非水滴定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非水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一 酸碱质子理论
二 测定弱酸弱碱物质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非水酸碱滴定中的溶剂的性质
一 溶剂的性质
二 溶剂的分类和选择
第四节 非水酸碱滴定中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
一 高氯酸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二 甲醇钠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第五节 应用与实例
一 碱的测定
二 酸的测定
第六节 卡尔费休法测定水分的含量
一 基本原理
二 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三 应用与实例
习题
第九章 沉淀滴定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铬酸钾指示剂法
一 测定原理
二 滴定条件
第三节 铁铵矾指示剂法
一 测定原理
二 滴定条件
第四节 吸附指示剂法
一 测定原理
二 滴定条件
第五节 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
一 硝酸银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
二 硫氰酸铵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
第六节 应用与实例
习题
第十章 配位滴定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EDTA及EDTA配合物
一 乙二胺四乙酸及其二钠盐
二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特点
三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四 酸度对配位平衡的影响
五 其它配位剂的影响
第三节 金属指示剂
一 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二 金属指示剂的条件
三 封闭现象和掩蔽作用
四 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第四节 EDTA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一 配制
二 标定
第五节 应用与实例
一 钙盐测定
二 镁盐测定
三 铝盐测定
四 水的硬度测定
习题
第十一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一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和分类
一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
二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分类
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与能斯特方程式
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二 能斯特方程式
三 利用能斯特方程式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四 利用能斯特方程式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第三节 高锰酸钾法
一 基本原理
二 高锰酸钾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
第四节 碘量法
一 概述
二 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
第五节 亚硝酸钠法
一 指示终点的方法
二 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
第六节 应用与实例
一 碘量法的应用
二 高锰酸钾法的应用
三 亚硝酸钠法的应用
习题
第十二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第一节 电位法的基本原理
一 基本原理
二 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
第二节 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
一 测定原理
二 酸度计
三 离子选择性电极简介
第三节 电位滴定法
一 概述
二 电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三 自动电位滴定仪
四 电位滴定法的应用
第四节 永停滴定法
一 基本原理
二 永停滴定的装置
三 应用与实例
习题
第十三章 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一 光的基本性质和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
二 吸收光谱的产生和吸收光谱曲线
三 光的吸收定律
第三节 目视比色法
一 目视比色法的原理
二 目视比色法的方法
第四节 分光光度法和分光光度计
一 分光光度法
二 分光光度计
第五节 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一 定性方法
二 定量方法
第六节 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的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一 误差来源
二 测量条件的选择
第七节 红外分光光度法简介
一 概述
二 基本原理
三 红外分光光度计
四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习题
第十四章 色谱法
第一节 概述
一 色谱法简介
二 色谱法的分类
第二节 柱色谱法
一 吸附柱色谱法
二 分配柱色谱法
三 柱色谱的操作方法
第三节 薄层色谱法
一 基本原理
二 吸附剂和展开剂
三 薄层色谱的操作方法
四 定性和定量分析
第四节 纸色谱法
一 基本原理
二 纸色谱的操作方法
三 纸色谱的应用
第五节 离子交换色谱法
一 基本原理
二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三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
四 离子交换色谱的应用
第六节 凝胶色谱法简介
第七节 气相色谱简介
一 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二 气相色谱仪及其分析流程
三 基本术语
四 色谱柱和检测器
五 气相色谱法在药典中的应用
第八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
一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比较
二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的比较
三 高效液相色谱仪
四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典中的应用
习题
第十五章 其它仪器分析法简介
第一节 荧光分析法
一 基本原理
二 荧光分光光度计
三 定量方法及应用
第二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一 基本原理
二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三 定量方法及应用
第三节 核磁共振波谱法
一 基本原理
二 核磁共振波谱仪
三 核磁共振光谱的应用
第四节 质谱法
一 基本原理
二 质谱仪
三 质谱法的应用
习题
实验通则
第一部分 实验规则和化学试剂
一 分析化学实验规则
二 化学试剂知识
第二部分 化学分析基本操作规范
一 定性分析基本操作
二 分析天平及称量
三 重量分析基本操作
四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
实验一 已知阳离子的混合物分析
实验二 分析天平的结构 调整与直接称量练习
实验三 分析天平的减重称量与预定质量称量练习
实验四 氯化钡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实验五 滴定分析器皿的洗涤和使用练习
实验六 容量仪器的校正
实验七 酸碱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验八 药用硼砂的含量测定
实验九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实验十 高氯酸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十一 枸橼酸钠的含量测定
实验十二 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的含量测定(铬酸钾指示剂法)
实验十三 溴化钠的含量测定(铁铵矾指示剂法)
实验十四 碘化钾的含量测定(吸附指示剂法)
实验十五 EDTA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验十六 葡萄糖酸钙的含量测定
实验十七 水的总硬度测定
实验十八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碘量法)
实验十九 双氧水的含量测定(高锰酸钾法)
实验二十 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
实验二十一 磺胺嘧啶的含量测定(外指示剂法和永停滴定法)
实验二十二 水中微量氨的比色测定(目视比色法)
实验二十三 高锰酸钾的比色测定(72G型或721型分光光度法)
实验二十四 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测定(751G型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法)
实验二十五 几种金属离子的吸附柱色谱
实验二十六 薄层色谱法分离复方新诺明中TMP及SMZ
实验二十七 纸色谱法分离鉴定蛋氨酸和甘氨酸
实验二十八 酊剂中乙醇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已知浓度样品对照法)
实验二十九 高效液相色谱仪性能检查
附 录
附录1常见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附录2相对原子质量表
附录3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常数
附录4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
附录5氨羧配合剂类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附录6标准电极电位表
附录7标准缓冲液的pH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