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硬盘的物理结构及工作原理
1.1 硬盘的外部结构
1.1.1 硬盘的电路板
1.1.2 硬盘的接口
1.1.3 固定盖板
1.1.4 安装螺孔
1.2 硬盘的内部结构
1.2.1 基座
1.2.2 主轴电机
1.2.3 盘片
1.2.4 磁头组件
1.2.5 限位开关
1.3 硬盘的基本参数和主要性能指标
1.3.1 硬盘的基本参数
1.3.2 硬盘的主要技术指标
1.4 硬盘的接口类型与寻址模式
1.4.1 硬盘的接口类型
1.4.2 硬盘的容量限制与寻址模式
1.5 硬盘的工作流程
1.5.1 硬盘的发展历史
1.5.2 硬盘的工作原理
1.5.3 硬盘的初始化过程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硬盘的数据存储原理
2.1 硬盘的低级格式化
2.1.1 低级格式化的作用
2.1.2 低级格式化的方法
2.2 硬盘的分区
2.2.1 分区的作用
2.2.2 物理扇区与逻辑扇区的对应关系
2.2.3 硬盘的主引导扇区
2.2.4 扩展分区
2.2.5 分区的方法
2.3 硬盘的高级格式化
2.3.1 高级格式化的作用
2.3.2 DBR的结构
2.3.3 FAT表的结构
2.3.4 FDT表的结构
2.3.5硬盘格式化的方法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硬盘的选购、安装和日常管理
3.1 硬盘的选购
3.1.1 硬盘选购的主要考虑因素
3.1.2 几种常见硬盘的编号识别方法
3.2 硬盘的安装
3.2.1 IDE硬盘的安装
3.2.2 双IDE硬盘的安装
3.2.3 USB硬盘的安装
3.2.4 SATA硬盘的安装
3.2.5 SCSI硬盘的安装
3.3 硬盘的日常管理
3.3.1 硬盘的维护
3.3.2 硬盘的优化
3.3.3 硬盘的检测
3.3.4.硬盘数据的保护与备份
3.3.5 硬盘容量的限制问题和解决方法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硬盘维修综述
4.1 硬盘的故障分类
4.1.1 硬盘的硬故障
4.1.2 硬盘的软故障
4.1.3 硬盘故障提示信息
4.2 硬盘故障的判定和处理方法
4.2.1 系统引导硬盘过程简介
4.2.2 硬盘故障的判定
4.2.3 硬盘硬故障的处理方法
4.3 硬盘电路板的维修
4.3.1 硬盘电路板的维修原则
4.3.2 硬盘电路板的维修方法
4.4.硬盘坏道的修复
4.4.1 坏道的分类
4.4.2 坏道的现象
4.4.3 坏道的检测方法
4.4.4 坏道的修复方法
4.5 O磁道的修复
4.5.1 O磁道的分类
4.5.2 O磁道的修复方法
4.6 硬盘解锁和硬盘固件区的修复
4.6.1 什么是逻辑锁
4.6.2 硬盘逻辑锁的排除方法
4.6.3 硬盘固件区的修复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PC3000硬盘高级修复
5.1 PC3000概述
5.1.1 PC3000的工作原理
5.1.2 PC3000功能概述
5.1.3 安装准备
5.2 PC-3000通用模块
5.2.1 PC-3000 AT输出信息
5.2.2 待测硬盘驱动器参数设置
5.2.3 PC-3000AT工作模式
5.3 PC-3000专项功能模块
5.3.1 程序运行
5.3.2 IBM硬盘驱动器型号系列表
5.3.3 程序菜单
5.3.4 驱动器固件
5.3.5 软件修复
5.4 PC3000硬盘维修范例
5.4.1 维修思路
5.4.2 维修范例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硬盘的数据恢复
6.1 硬盘数据恢复概述
6.1.1 什么是硬盘数据恢复
6.1.2 防止数据丢失的注意事项
6.1.3 硬盘数据丢失的原因
6.1.4 硬盘数据恢复的层次和处理方法
6.1.5硬盘软故障的数据恢复原理
6.2 主引导程序的恢复
6.2.1 用FDISK/MBR恢复主引导程序
6.2.2 用KV3000恢复主引导程序
6.2.3 用DiskMan恢复主引导程序
6.3 分区表的恢复
6.3.1 用KV3000恢复分区表
6.3.2 用三茗磁盘医生恢复分区表
6.3.3 用DiskMan恢复分区表
6.3.4 用PQ恢复分区表
6.4 DBR和FAT表的恢复
6.4.1 DBR的恢复
6.4.2 FAT表的恢复
6.5 数据的恢复
6.5.1 用FinalData恢复数据
6.5.2 用EasyRecovery恢复数据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硬盘典型故障维修
7.1 硬盘电路板故障的维修实例
7.1.1 电路板上某元器件短路
7.1.2 IBM硬盘5V保护电路
7.1.3 供电场效应管损坏
7.1.4 晶振损坏
7.1.5 供电模块损坏
7.1.6 驱动芯片损坏
7.1.7 BIOS芯片损坏
7.1.8 主芯片损坏
7.1.9 电路板灰尘过多
7.2 硬盘接口故障的维修实例
7.2.1 数据针虚焊
7.2.2 与数据针相连的排阻开路
7.2.3 跳线错误
7.2.4 供电接线柱虚焊
7.3 磁头不能正常定位的维修实例
7.3.1 主轴电机转速不够
7.3.2 磁头死锁
7.3.3 电路板与盘体接触不良
7.3.4 驱动芯片热稳定性差现象1
7.3.5 驱动芯片热稳定性差现象2
7.4 硬盘固件区损坏的维修实例
7.4.1 固件区损坏实例1
7.4.2 固件区损坏实例2
7.4.3 固件区损坏实例3
7.4.4 固件区损坏实例4
7.4.5 固件区损坏实例5
7.4.6 固件区损坏实例6
7.4.7 固件区损坏实例7
7.5 硬盘逻辑锁的排除实例
7.5.1 用热插拔法排除
7.5.2 用BIOS屏蔽法排除
7.5.3 用制作特殊启动盘法排除
7.6 硬盘坏道的修复实例
7.6.1 逻辑坏道的修复
7.6.2 用反向磁化法修复
7.6.3 用隔离法修复
7.6.4 IBM坏道的修复
7.6.5 WD硬盘坏道的修复
7.6.6 富士通硬盘坏道的修复
7.6.7 用MHDD修复硬盘的坏道
7.6.8 用PC3000修复硬盘的坏道
7.6.9 物理0磁道损坏的修复
7.6.10 逻辑0磁道损坏的修复
7.7 硬盘数据恢复实例
7.7.1 MBR损坏的修复
7.7.2 分区表丢失的修复
7.7.3 DBR损坏的修复
7.7.4 FAT表损坏的修复
7.7.5 文件误删除的恢复
7.7.6 文件误格式化的恢复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附录Ⅰ 常用驱动芯片对地阻值表
附录Ⅱ 主流品牌硬盘技术参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