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其精巧、先进的烹饪技艺,毋庸置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艳花奇葩。幅员广阔的国土,风俗民情的差异,见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的美妙滋感,产生各具特色的佳肴及风味,悠然萌发有鲁、苏、川、粤、浙、徽、闽、湘、京、沪、辽、陕、鄂、豫“十四大菜系”和鲁、苏、川、粤、浙、徽、闽、湘“八大菜系”之称谓的地方烹饪特色。而具内涵,则如前人所述的“四大菜系”——鲁菜、苏菜、川菜和粤菜。鲁菜源于山东,代表着礼仪文化,儒学滥觞;苏菜源于江苏,代表着皇城气派,六朝古都;川菜源于四川,代表意味奇出,天府之国;粤菜源于广东,代表着杂而精巧,岭南丰茂。短短数语,无法表达“四大菜系”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粤菜显然就是这百花园中绚丽夺目的珍卉。自来有民谚云“生在苏州,住在杭州,食在广州,死在柳州”,更将粤菜之“美食天堂”形容得无与伦比。自秦汉以来,有着“仙羊衔五谷而降”传说的广州一直成为岭南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中心。自盛唐始,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主埠,千帆竞发,万商云集,“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船多宝舶来”,盛誉远播五洲,经久弥盛。之后,更有“千门日照珍珠市,万瓦烟生碧玉城。山海是为中国藏,梯航尤见外夷情”,以及“敢夸豪富傲北商”的种种赞誉,造就了广州成为南中国一颗璀璨的明珠。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广州如上所述,“商”味尤浓,除此之外,这里的人,对于吃,还有着无限的钟情及孜孜的追求,其“食”味更浓。这里地处亚热带,濒临南海,四季常绿,物产富饶,可供食用的动植物品类繁多,蔬果丰盛,四季常鲜,给烹饪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了奇特、怪异的岭南饮食文化,令古时的中原人颇感匪夷所思。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中“深广及溪峒人,不问鸟兽虫蛇,无不食之”的记载即可窥见。唐代诗人韩愈的《初南食贻之十八协律》证实了早在粤菜未成形时,“南味”及“南烹”在中原人心中的地位,同时亦证实当今广东人“天上除飞机,地下除板凳,什么都吃”的历史性:“鲎实如惠文(《地理志》:鲎形如惠文冠),骨眼相负行(《岭南录异》:鲎眼在背,雌负雄而行)。蚝相黏为山(《岭南录异》:蚝即牡蛎也。初生海边,如拳石,四面渐长,高一二丈,峻岩如山),百十各自生。蒲鱼尾如蛇,口眼不相萦。蛤即是虾蟆,同实浪异名。章举(即章鱼)马甲术(即江珧柱),斗以怪自呈。其余数十种,莫不可叹惊。我来御魑魅,自宜味南烹。调以咸与酸,笔(《五音集韵》:用菜杂肉为羹也)以椒与橙。腥臊始发越,咀吞面汗骍。惟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开笼听其去,郁屈尚不平。卖尔非我罪,不屠岂非情。不祈灵珠报,幸无嫌怨并。聊歌以记之,又以告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