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

史记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1〕

史记新注 作者:(汉)司马迁原著


  &五帝本纪第一〔1〕&刘起釪& 林小安 注译&黄帝者,〔2〕少典之子,〔3〕姓公孙,〔4〕名曰轩辕。〔5〕生而神灵,〔6〕弱而能言,〔7〕幼而徇齐,〔8〕长而敦敏,〔9〕成而聪明。〔10〕&【注释】〔1〕《五帝本纪》,本篇是司马迁对我国夏代以前先民历史的概述。迄今为止,我们对古人盛传的夏代的认识,仍然停留在零星的传说上。目前,我国的考古工作者正在根据古代传说中夏人活动的中心地带晋南、豫西,寻找揭示夏人社全面貌的遗址、遗物。在未获得足够的实证之前,对夏代的历史尚无法得出确定的结论。传说在夏以前的“五帝”时期同样如此。人们把人类有确切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称为“史前史”。我国史学家则把没有确切文字记载,而由口耳传说构成的历史,称为“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五帝本纪》记述的就是这个时期的历史。司马迁在本篇中的记述,前三帝黄帝、颛顼、帝喾,全据《五帝德》(载于《大戴礼记》),补充以《帝系》(司马迁称为《帝系姓》,出《世本》,亦载于《大戴礼记》);后二帝唐尧、虞舜全据《尚书·尧典》,都是照抄原文,《尧典》之外,再补充以《帝系》、《五帝德》之说及《世本》。这里所称的“帝”是后世的称呼,当时中国尚处在氏族社会,所谓“五帝”不过是部落联盟首领中的佼佼者。这个时期,氏族如林,每个氏族及其联盟都有自己漫长的发展史。他们在各自发展的每个阶段上,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总有种种的发明和创造,同时,经常出现氏族间的生存斗争。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往古史迹在传说过程中,常把不同人、不同时期的事迹归集到少数神话化了的人物身上。在古代传说中,古帝名本来是很多的。但是,自从战国后期流行五行说以后,什么都要配成“五”,于是就要在许多古帝中拉出“五个”来抵充“五帝”,因而先后出现过四种“五帝”说:第一,前期五帝说。此说五帝为黄帝、颛顼、喾、尧、舜。今见于《大戴礼记·五帝德》、《帝系》、《吕氏春秋·古乐》、《尊师》、《史记》。最早《国语·鲁语》载此五帝资料,唯未明称“五帝”。第二,后期五帝说。此说五帝为伏牺、神农、黄帝、尧、舜。今见于《战国策·赵策》、《易·系辞》、《庄子·缮性》、《淮南子·俶真》、《三统历》。第三,战国末提出的五帝说。此说五帝为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今见于《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淮南子·天文训》、《时则训》。第四,汉、晋编定五帝说。此说五帝为少昊、颛顼、喾、尧、舜。今见于《世经》、伪《孔安国古文尚书序》,自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至清代,一直承用此五帝说。司马迁在这篇《本纪》中采用的是第一种五帝说。〔2〕“黄帝”,传说时代姬姓部族神化了的始祖,被当作我国古史传说时代最早的一位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公认他为全族的始祖。大抵黄帝族原生息于黄河上游西北广大地区,《国语·晋语》曰:“黄帝以姬水(今陕甘的渭、湟之间)成,炎帝以姜水(经岐山、扶风、武功入渭之岐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黄帝之被称为姬姓,炎帝之被称为姜姓,反映了他们原为周代姬、姜两族的远祖。几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在传说中的姬、姜两族生活的区域(湟、渭流域)内,陆续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时期、龙山时期先民活动的大量遗址、遗物。著名的如:甘肃秦安大地湾(距今六、七千年)、陕西西安半坡(距今六千年)、宝鸡北首领(距今六千年)、甘肃临洮马家窑(距今四、五千年)、广河齐家(距今三、四千年)、陕西西安客省庄(距今四千年)。在上述地区还发现了距今四千年前后的原始铜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新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考古学报》一九八一年第三期《中国早期铜器的初步研究》等)。说明了这个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发祥地。传说中的炎、黄时期应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大体相当新石器时代的龙山前期。在姬姓建立的周王朝统治的数百年间,人们纷纷把古代的蚕桑、衣裳、医药、井臼、舟车、弓矢、宫室、文字、历法等重大发明全都归属于黄帝及其大臣。然而,考古发现还告诉我们,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距今七千年的先民遗物中,就有人工栽培的水稻、纺轮和木桨,说明长江流域也同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原始农业、纺织、舟楫等并非姬姓黄帝一族的发明。不仅如此,在黄河下游的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距今五至六千年)、龙山文化(距今四千年),长江中游地区的大溪文化(距今五、六千年)、屈家岭文化(距今四、五千年),长城外大、小凌河的红山文化(距今六、七千年),都有着与黄河中上游大体相同的发展进程,也有种种发明,共同创造着古代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炎、黄两族在漫长的时期中,同上述地区的先民逐渐融合成统一的民族。在春秋、战国之世,反映这一统一需要的就是要把各不同部族统通说成是出于同一血缘的兄弟族,于是把各族不同的宗祖神编排成一个世系的创作就出现了。以黄帝为始祖的包括所有东西南北各族的大谱牒《帝系》编成了。接着在《五帝德》里,就把黄帝和颛顼、帝喾、尧、舜编为“五帝”。〔3〕“少典”,古氏族名。《国语·晋语》云:“少典娶有洩氏女,生黄帝、炎帝。”〔4〕“公孙”,清崔述《补上古考信录》指出:“公孙是公之孙,上古时无此(公孙)称。”

  〔5〕“轩辕”,音xu1n& yu2n。晋皇甫谧云黄帝“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山海经·西次三经》云:“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郭璞注:“黄帝居此丘,娶西陵氏女,因号轩辕丘。”而西王母所居,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居于昆仑之丘。《后汉书·明帝纪》称甘肃敦煌附近山为“昆仑”。《山海经·西山经》称黑水出于昆仑之丘。《庄子·至乐篇》称“昆仑之墟,黄帝之所休”,《在宥篇》说黄帝见广成子于空同之上。《山海经·海外西经》又说轩辕之国在穷山之际,据郭璞注,穷山在岷山一带。传说虽不尽相合,但都不离陕、甘一带。与黄帝族长期世通婚姻的炎帝族为姜姓部族。姜族即古分布于今甘、青地区的古羌族的分支。“羌”字从羊从人,“姜”字从羊从女,羌族、姜族应为与游牧相关的部族。由此亦可知黄帝族应原在邻近甘、青的地区。〔6〕“神灵”,聪慧超群,非凡人可比。〔7〕“弱”,幼弱。〔8〕“徇”,通“恂”,温顺恭谨。“齐”,勤敬守礼。〔9〕“敦”,诚朴宽厚。“敏”,聪慧勤勉。〔10〕“成”,年二十为成人。“聪”,听觉灵敏。“明”,视觉灵敏。“聪明”,谓明辨事理。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1〕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2〕以征不享,〔3〕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4〕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5〕诸侯咸归轩辕。〔6〕轩辕乃修德振兵,〔7〕治五气,〔8〕蓺五种,〔9〕抚万民,度四方,〔10〕教熊罴貔貅朦虎,〔11〕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12〕三战,然后得其志。〔13〕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14〕遂禽杀蚩尤。〔15〕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16〕披山通道,〔17〕未尝宁居。

  &【注释】〔1〕“神农氏”,传说时代部族名,以善耕植懂医药著称。西汉末《世经》以后将神农与炎帝合二而一,先秦古籍则神农与炎帝并列。〔2〕“干”,盾,古时作战用以护身抵御敌兵的武器。“戈”,古时作战用的勾兵,是先秦时期主要的兵器之一。〔3〕“享”,祭献,进献。这里指被征服者向征服者敬献之礼。〔4〕“蚩尤”,音ch9& y$u,传说时代部族首领名,旧说为东方九黎部落酋长。有关传说多在今山东省西部地区。可参阅徐旭生著《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5〕“炎帝”,传说时代姜姓部族的宗祖神。据《国语·晋语》知该族生息在今陕西省渭水流域,是生息在今甘、青地区的羌族的分支。以炎帝为宗祖神的姜族与以黄帝为宗祖神的姬族世通婚姻。本书《周本纪》记述姬姓周部族的先祖曰:“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说文》云:“邰,炎帝之后,姜姓,封邰,周弃外家。”著名的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妃太姜,也是姜姓部族的女子。在周武王伐纣之战中指挥大军、灭殷后第一个受封并负责镇守东方的是姜姓的师尚父,以及有周一代,周王及姬姓贵族不断同姜姓联姻,都反映了自远古以来姬、姜两族亲密的关系。尊奉炎帝、黄帝为华夏全族的始祖,实属周人对自己母系远祖炎帝、父系远祖黄帝的独尊和神化。“陵”,通“凌”,欺凌。〔6〕“咸”,全,都。“归”,归顺。〔7〕“修德”,讲求道德、施行德政。“振兵”,整治军队。〔8〕“五气”,即战国时人所称的“五行之气”,被当作生养万物之原。此处指仁、义、礼、智、信五种基本道德观念。这里是司马迁用后世观念讲述古人。〔9〕“蓺”,古“艺”字,种植。“五种”,即五谷,指黍、稷、菽、麦、稻,实泛指诸农作物。〔10〕“度”,音du$,忖度。〔11〕“罴”,音p0,熊属猛兽。“貔貅”,音p0& xi,豹属猛兽。“朦虎”,似貍猛兽。“朦”,音ch。此句谓训练像猛兽一般的勇士。古人作战亦用绘有猛兽的旌旗指引军士,故亦用此兽名代指军伍。〔12〕“阪泉”,音b3n& qu2n,古地名,其今地有数说:一说在今河北涿鹿东南,一说在今山西运城盐池附近。黄帝族与九黎三苗族首领蚩尤之争,在《尚书·吕刑》已有反映,是一由来已久的历史传说,当有史实为背景。至于黄帝与赤帝有阪泉之战,始见于《五帝德》。到《五帝本纪》中改赤帝为炎帝,以炎为南方赤,是阴阳五行说盛行以后事,可见这一传说之后起甚明。炎、黄(即姜与姬)是相互婚姻之族,同自西北发展到中原,患难与共,无自相火并之理,正如周之姬与姜、辽之耶律氏与审密氏,阪泉之战只能是涿鹿之战一事在传说中的分化。清梁玉绳《史记志疑》已指出:“阪泉之战即涿鹿之战,是轩辕勤王之师,而非有两事,故《逸周书·史记解》称蚩尤曰阪泉氏,斯为确证。”按《水经·漯水注》:“涿水出涿鹿山”,“又东北与阪泉合”,“《魏土地记》曰:‘下洛城东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东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黄帝祠。’”下洛即今涿鹿。是阪泉与涿鹿实即一地,而蚩尤又有阪泉氏之称,都可证阪泉之战即涿鹿之战。〔13〕“志”,志向,目的。此指击败炎帝。〔14〕“涿鹿”,即今河北涿鹿。黄帝与蚩尤涿鹿之战为传说时代最著名的战事之一。〔15〕“禽”,通“擒”。〔16〕“平者”,谓平服者。〔17〕“披”,劈开。

  &东至于海,登丸山,〔1〕及岱宗。〔2〕西至于空桐,〔3〕登鸡头。〔4〕南至于江,〔5〕登熊、湘。〔6〕北逐荤粥,〔7〕合符釜山,〔8〕而邑于涿鹿之阿。〔9〕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10〕置左右大监,〔11〕监于万国。〔12〕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13〕获宝鼎,迎日推策。〔14〕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15〕顺天地之纪,〔16〕幽明之占,〔17〕死生之说,〔18〕存亡之难。〔19〕时播百谷草木,〔20〕淳化鸟兽虫蛾,〔21〕旁罗日月星辰,〔22〕水波土石金玉,〔23〕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24〕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25〕&【注释】〔1〕“丸山”,相传在今山东省临朐县境。〔2〕“岱宗”,泰山别名岱,古人以泰山为众山所宗,故称岱宗。〔3〕“空桐”,山名,又作“崆峒”,在今甘肃省平凉市西,属六盘山。〔4〕“鸡头”,山名,在空桐。〔5〕“江”,指今长江。〔6〕“熊”,熊耳山,本书《封禅书》《索隐》引《荆州记》“顺阳、益阳二县东北有熊耳山”,在今湖南益阳境。“湘”,亦山名,在益阳境。〔7〕“荤粥”,音xn& y),又作“荤允”、“熏鬻”,我国古代北方部族。唐司马贞说:荤粥,尧、舜以上称“山戎”或“熏粥”,夏代称“淳维”,殷代称“鬼方”,周代称“醨狁”,汉代称“匈奴”。〔8〕“合符”,朝会诸侯时合验表明身份的符契。“釜山”,传说在今河北涿鹿一带。〔9〕“而邑于涿鹿之阿”,相传黄帝曾在此筑城建都。“阿”,山下广平之地。〔10〕“官名皆以云名,为云师”,相传黄帝受命时,天呈祥云,故黄帝以云为所属官吏和军队命名。〔11〕“监”,音ji1n,官名,司职监察。〔12〕“监”,音ji4n,动词,监督稽查。〔13〕“封禅”,古代祭祀天地神灵的礼仪,祈求降福祛灾。古代只有功业盛大的受命帝王,有了符瑞,才有资格到最神圣的山泰山,去祭礼最高的上帝。“封”,在泰山祭天。“禅”,在泰山下梁父山祭地。〔14〕“迎日推策”,指观象授时,即根据多年观察天象所掌握的规律,推算即将到来的季节时日。“策”,策算。〔15〕“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传说中黄帝任用的大臣。〔16〕“顺”,遵循。“纪”,法则。〔17〕“幽”,指“阴”。“明”,指“阳”。“占”,“故”字之残,《大戴礼记》、《孔子家语》均作“故”,可证。古人把日月、明暗、天地、寒暖、男女、生死等事物的对立和变化统称为阴阳之变,用此概括宇宙万物的变化。〔18〕“说”,缘由。〔19〕“难”,音n4n,变故。〔20〕“时”,通“莳”,栽种。〔21〕“淳”,温和顺从。此指驯化野兽为家畜。“蛾”,一本作“豸”。《尔雅·释虫》:“有足曰虫,无足曰豸。”〔22〕“旁罗”,《大戴礼记·五帝德》作“历离”。此言广泛追寻日月星辰的踪迹,以求观象授时。〔23〕“水波”,《大戴礼记·五帝德》作“极畋”。“极”,罗致。“畋”,取用。此句“水波”与上下文“时播”、“淳化”、“旁罗”、“劳勤”、“节用”相对举,皆为动词。“水波”于此句义不可解,当为传写之误。〔24〕“节”,节制,适度。〔25〕“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战国时期邹衍创五德终始说,以黄帝为土德,色尚黄。以后各古帝的“德”或有变动,而黄帝的土德始终没有变。也有可能由于黄帝部族居陕北受黄土之恩惠,故崇奉土德,并以为号。后来邹衍因之以成其说。

  &黄帝二十五子,〔1〕其得姓者十四人。〔2〕&【注释】〔1〕“二十五子”,此说采自《国语·晋语》胥臣语。“二十五子”晋语作“二十五宗”,疑是黄帝部族中的二十五支。〔2〕“其得姓者十四人”,《国语·晋语》谓十四人实有十二姓,即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其中青阳与夷鼓同为己姓,玄嚣与苍林同为姬姓。

  &黄帝居轩辕之丘,〔1〕而娶于西陵之女,〔2〕是为嫘祖。〔3〕嫘祖为黄帝正妃,〔4〕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5〕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6〕 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7〕昌意娶蜀山氏女,〔8〕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9〕葬桥山。〔10〕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11〕&【注释】〔1〕“轩辕之丘”,郦道元《水经·渭水注》说:“南安姚瞻以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上邽城在今甘肃天水南。在有关轩辕丘的各种记述中,以此距《国语·晋语》所说黄帝生于姬水、炎帝生于姜水(即岐水)处最近。近年在甘肃秦安大地湾发现了令人惊叹的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该遗址一座被有的考古学家称做殿堂式的房址中,只出礼器而不出生活用器,说明这个地区是古代文明发展较早且较发达的中心区域之一。而秦安正位于天水北不到五十公里处,与文献记载的姬姓黄帝部族活动的区域相吻合。〔2〕“西陵”,《太平御览》引《史记》、《大戴礼·帝系篇》并作“西陵氏”,古氏族名。顾名思义,该部族当生活在西部山陵地区,与黄帝族相邻近。〔3〕“嫘祖”,《大戴礼·帝系篇》云:“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累祖,产青阳及昌意。”累祖即嫘祖,传说为蚕桑丝织的发明者。“嫘”,音l6i。〔4〕“嫘祖为黄帝正妃”,《汉书·古今人表》云:“方雷氏,黄帝妃,生玄嚣,是为青阳。絫祖(即嫘祖),黄帝妃,生昌意。肜鱼氏,黄帝妃,生夷鼓。■母,黄帝妃,生苍林。”《帝王世纪》云:“元妃西陵氏女曰嫘祖,生昌意。次妃方雷氏女曰女节,生青阳。次妃肜鱼氏女生夷鼓,一曰苍林。次妃嫫母,班在三人之下。”〔5〕“嚣”,音xi1o。〔6〕“江水”,唐张守节《正义》以为即《汉书·地理志》所载古江国所在,即今河南息县。〔7〕“若水”,旧说江水、若水均在蜀(今四川西部),似不足信。〔8〕“蜀山氏”,古氏族名。《路史·国名纪》云:“蜀山,昌意取蜀山氏,益上也。今济有蜀山,或其分也。”《新定九域志》卷一《古迹》济州称:“蜀山,《尔雅》云‘蜀’者,‘独’也。”此蜀山在今山东汶上。〔9〕“崩”,古称帝王死为“崩”。〔10〕“桥山”,《汉书·地理志》等书均以为在汉阳周县,即今陕西子长、绥德西。〔11〕“颛顼”,音zhu1n& x,古帝名。颛顼应非一人之专名,乃其部族及其首领之代名。据《国语·楚语》,颛顼继少昊之后主政,又《山海经·大荒东经》神话中说少昊孺(育)颛顼于东海,可知他原是东夷少昊之后一个部族的首领。又《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卫,颛顼之虚也,故为帝丘。”帝丘即今河南濮阳。可知颛顼族生息在今豫东一带。后因和周围及西方的禹夏、后稷等族融合成华夏族,遂被编排入黄帝世系之中。在《山海经》群神世系中,他已是黄帝系下昌意之孙,而南方楚的宗祖神祝融、重、黎及苗民等成了他的子孙。到战国末《帝系篇》所编古帝世系中,他却是昌意之子,成了黄帝之孙,而虞、夏、秦、楚都成了他的子孙(《左传》昭公八年已说颛顼为舜的远祖),扩大了他的亲系,成了黄帝系下与帝喾并列两系中最大的一系。说明他这一族在民族融合中联系东西南北诸族所起的巨大作用。到“五帝说”出现,除了第二“五帝说”中没有他外,其余三次“五帝说”中都有他。原来《左传》文公十八年明载高阳氏与颛顼为不同的两族,到《大戴礼记·五帝德》、《帝系》却说高阳即是颛顼,以后史籍遂承用此说不变。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1〕载时以象天,〔2〕依鬼神以制义,〔3〕治气以教化,〔4〕絜诚以祭祀。〔5〕北至于幽陵,〔6〕南至于交阯,〔7〕& 西至于流沙,〔8〕东至于蟠木,〔9〕动静之物,〔10〕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11〕&【注释】〔1〕“材”,指百谷草木。“任地”,因地制宜。〔2〕“载时以象天”,《五帝德》作“履时以象天”。“载”,行,与“履”义同。“象”,法。此句谓行四时以象天。〔3〕“依”,依据,依照。“鬼”,指祖宗的亡灵。“神”,指天地神灵。“义”,指必须遵照执行的准则。〔4〕“气”,指“五行之气”,即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观念。〔5〕“絜”,通“洁”。〔6〕“幽陵”,古地名,即古幽州,在今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省西部一带。〔7〕“交阯”,又作“交趾”,在今越南北部。战国时因海上交通已知其地,《墨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楚辞·大招》都提到过它,古人视为南方最远之地。〔8〕“流沙”,古地名。沙漠被风吹而流动,故以流沙指称沙漠地区。《汉书·地理志》张掖郡居延县东北居延泽,古称流沙。古人亦常以流沙称不熟悉的西北广大沙漠地区。〔9〕“蟠木”,又作“扶木”,即“扶桑”,传说为神木,太阳出于其下,故扶桑又指日出之地。〔10〕“动静之物”,动物指鸟兽之类,静物指草木之类。〔11〕“砥”,通“祗”,恭敬。“属”,归属臣服。

  &帝颛顼生子曰穷蝉。颛顼崩,〔1〕 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2〕&【注释】〔1〕“颛顼崩”,《皇览》称颛顼葬于濮阳顿丘城门外之广阳里,在今河南濮阳县境。〔2〕“喾”,音k),帝喾之名初见于春秋时史料中。《礼记·祭法》云“殷人褅喾”,而《国语·鲁语》则云“商人褅舜”,三国韦昭认为“舜”当为“喾”字之误。殷墟甲骨卜辞载商人高祖夒,据王国维考定,“夒”为“帝喾”之名,因形讹而成“夋”。因此由夒神而分化成喾、夋二神,同见于《山海经》神话中,唯“夋”写作“帝俊”,为全书中最主要最显赫的一个上帝神。“帝喾”只偶尔提到两三次,而另外分化出“帝舜”一神。自晋郭璞至近代学者多认为“舜”自“夋”音变而出。是“喾”与“俊”、“舜”原由同一神“夒”分化出来已可论定。可参阅《山海经》郭璞《注》、郝懿行《笺疏》、毕沅《新校正》、王国维《殷先公先王考》、郭沫若《古代社会研究》、《卜辞通纂》、袁珂《山海经校注》。其后唯“喾”与“舜”进入历史文献中。喾保持了其东方鸟夷商远祖地位,大都说他与简狄因玄鸟生契。舜除《国语》(韦昭已改为喾)中仍保持其为商族始祖神地位外,其余文献皆与尧并举,成为“三王”前的二帝,失去商祖身份。后因与禹夏、后稷等全境诸族融合成华夏族,帝喾便被编排入黄帝世系中(见《大戴礼记·帝系篇》)为玄枵之孙,成为与颛顼并列两系中重要的一系,而且把他编排为尧、挚、契、稷之父,即尧族、商族、周族都成了他的子孙。因为此世系编成于周代,所以把周稷列为长子,商契列为次子,就把这原来对立的主要的东、西两族融合成亲兄弟了。可见帝喾在民族融合中被安排的地位相当重要。到《五帝德》提出第一种“五帝说”,他便为五帝之一;第二种、第三种两“五帝说”没有他;第四种“五帝说”又有他。至于他与高辛氏的关系,正如颛顼和高阳氏的关系一样,也是到《五帝德》、《帝系》中才合而为一的。以后遂成了历史的定说。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洩极,〔1〕洩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洩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颛顼为族子。〔2〕&【注释】〔1〕“洩”,音ji3o。〔2〕“子”,本篇所谓“子”多不能以儿子之“子”看待。上古世系全靠口耳相传,年久易乱,少有完整系列者,故每数世相接即越数百年。本篇所称“子”,当看作某部族的支族或后裔。

  &高辛生而神灵,〔1〕自言其名。〔2〕& 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3〕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4〕取地之财而节用之,〔5〕抚教万民而利诲之,〔6〕历日月而迎送之,〔7〕明鬼神而敬事之。〔8〕其色郁郁,〔9〕其德嶷嶷。〔10〕其动也时,〔11〕其服也士。〔12〕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13〕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注释】〔1〕“神灵”,指超越世人的智力。〔2〕“自言其名”,《初学记》卷九引《帝王世纪》云:帝喾“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曰夋”。此与王国维考定“夒”即“喾”,由形讹而成“夋”,喾、夋为一人之说相合。《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夋”作“岌”,乃文字之讹。〔3〕“急”,危急,急需。〔4〕“修身”,指自我培养高尚品德。〔5〕“财”,通“材”,指可供人类享用的自然材物。〔6〕“诲”,音hu@,教育开导。〔7〕“历日月而迎送之”,谓记录日影的长短、月亮圆缺的周期,行迎送日月之礼。〔8〕“明鬼神而敬事之”,古人以鬼神为宇宙万物的主宰,礼拜敬事之即可获福祛灾。〔9〕“郁郁”,穆穆,肃穆虔敬的样子。〔10〕“嶷嶷”,音y0 y0,高峻的样子,此指品德高尚。〔11〕“时”,适合时宜。〔12〕“服”,行事。“士”,品德高尚者。〔13〕“溉”通“既”。

  &帝喾娶陈锋氏女,〔1〕生放勋。〔2〕娶娵訾氏女,〔3〕生挚。〔4〕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5〕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6〕&【注释】〔1〕“陈锋氏”,古氏族名。《索隐》引《世本》作“陈酆氏”。《世本》又云:“帝喾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而生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曰简狄,而生契;次妃陈锋氏之女,曰庆都,生帝尧;下妃娵訾氏之女,曰常仪,生挚。”这是战国时期民族融合的反映,把不同部族都归到一个血缘系统中了。〔2〕“放勋”,帝尧名。旧注家以为可仿效发扬前代功业,故名。若然,则此名为后人所加。〔3〕“娵訾氏”,古氏族名。“娵”,音j。“訾”,音z9。〔4〕“挚”,音zh@。〔5〕“不善”,指执政不善。〔6〕“帝尧”,始见于《国语》、《左传》、《天问》等书。《山海经》神话中出“帝尧”一词,是群神之一,而非帝王。至儒、墨两家文籍中始盛称尧与舜为古代伟大先王。儒家以《尧典》一篇宣扬尧、舜盛德大业,作为古代帝王,故称“帝尧”,改变了古代“帝”字称上帝群神的原义。此时尚不说与陶唐有关。《吕氏春秋·古乐篇》列举了古帝名次,也列陶唐氏在黄帝前,而尧则在黄帝后第三位,二者是列在同一古帝系统中的前后二人。但至战国末西汉初出现的《世本》、《帝系》则称“帝尧为陶唐氏”。顾颉刚先生以为尧、陶一音,可能有关,而尧与唐则是战国人撮合到一起的。“五帝说”出现后,尧和舜一起除第三种“五帝说”没有他两人以外,其余三种“五帝说”都有他两人。大抵尧当是古时居今山东省定陶县一带的称为陶的部族的宗祖神。这神也可能是该族一个杰出首领神化的结果。加上后来种种传说,或说尧曾居唐(臣瓒等说),或说封于唐(《世经》引《帝系》),唐遂与陶发生联系。其族与舜族相邻,大概都属于东方鸟夷集团。当结成部落联盟时,尧和舜相继担任联盟的军事首长。其事迹流传到儒、墨者流,就被美化为实行禅让的圣主了。尧部族与舜部族的关系,如同炎帝部族与黄帝部族的关系,是世通婚姻之族。传说的尧嫁女与舜,不过是这一历史关系的故事化的写照罢了。犹如姬、姜人奉其远祖炎、黄为至尊一样,作为商人后裔的孔子尊奉其父系先祖舜及母系先祖尧为圣主,也就不足为奇了。本书《孟荀列传》称墨翟为宋人(商人后裔),或非无据,所以墨翟极力推尊尧、舜。

  &帝尧者,〔1〕放勋。其仁如天,〔2〕其知如神。〔3〕就之如日,〔4〕望之如云。〔5〕& 富而不骄,贵而不舒。〔6〕黄收纯衣,〔7〕彤车乘白马,〔8〕能明驯德,〔9〕以亲九族。〔10〕九族既睦,便章百姓。〔11〕百姓昭明,〔12〕合和万国。〔13〕&【注释】〔1〕“帝尧”,自帝尧与陶唐氏合一以后,又称帝尧为“唐尧”。旧注家皆以陶、唐为地名,因地为号。《汉书·地理志》中山唐县《注》:“应劭曰:故尧国,唐水在西。”此唐在今河北省定县一带。古书有称帝尧姓伊耆氏(或伊祁氏)的。〔2〕“仁”,仁慈,恩惠。〔3〕“知”,音zh@,同“智”,智慧。〔4〕“就”,趋向,靠近。“就之如日”,谓追求犹如葵花向太阳一般。〔5〕“云”,此指能带来甘霖之祥云。“望之如云”,谓百姓期待帝尧如同久旱翘望祥云一般。〔6〕“舒”,简慢。〔7〕“收”,古代冠冕。“纯”,当作“■”,读为“缁”,黑色。《说文》缁的古文作“■”,与“纯”形近,故讹。“黄收纯衣”,《五帝德》作“黄黼黻衣”,古代黄黑色的礼服。〔8〕“彤”,朱红色。“乘”,音sh8ng,古代四匹马拉一车称“一乘”。〔9〕“能明驯德”,本篇自此句起录《尚书·尧典》全文。此句《尧典》今文本作“克明峻德”,古文本“峻”作“俊”,“驯”与“峻”、“俊”音近通假,义为高大。〔10〕“九族”,汉代今文家释为“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即有血缘婚媾关系的氏族。汉古文家释为“自高祖至玄孙凡九族,皆同姓”。这是针对封建王朝族刑而发,可以缩小杀戮范围。本篇所谓“九族”,当指氏族时期的同部族的各支族。〔11〕“便章”,《尚书·尧典》古文本作“平章”,“平”,《白虎通》作“釆”。《说文》:“釆,辨别也。”“釆”实为“审”字古文。《尧典》古文本之“平”当为“釆”之讹。又“审”有辨义,故《尚书·尧典》今文本作“辨章”,“辨”与“便”古音相通。此处“便”实“辨”之假借字。“章”,彰明。“百姓”,指百官。〔12〕“昭明”,指政绩昭彰。〔13〕“万国”,指异姓部族。《左传》哀公七年说“执玉帛者万国”,可知古时习以“万国”指众多的部族。

  &乃命羲、和,〔1〕敬顺昊天,〔2〕数法日月星辰,〔3〕敬授民时。〔4〕分命羲仲,〔5〕居郁夷,〔6〕曰旸谷。〔7〕敬道日出,〔8〕便程东作。〔9〕日中,〔10〕星鸟,〔11〕以殷中春。〔12〕其民析,鸟兽字微。〔13〕申命羲叔,〔14〕居南交。〔15〕便程南为,〔16〕敬致。〔17〕日永,〔18〕星火,〔19〕以正中夏。〔20〕其民因,鸟兽希革。〔21〕申命和仲,〔22〕居西土,〔23〕曰昧谷。〔24〕敬道日入,〔25〕便程西成。〔26〕夜中,〔27〕星虚,〔28〕以正中秋。〔29〕其民夷易,鸟兽毛毨。〔30〕申命和叔,〔31〕居北方,曰幽都。〔32〕便在伏物。〔33〕日短,〔34〕星昴,〔35〕以正中冬。〔36〕其民燠,鸟兽氄毛。〔37〕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38〕信饬百官,〔39〕众功皆兴。〔40〕&【注释】〔1〕“羲、和”,隋、唐以前注疏家释为羲氏、和氏两家,为重、黎之后。其实重黎是楚民族古神话中的宗神,与羲和不相干。原始的羲和在《山海经》神话中是上帝的妻子,生太阳的女神。到《楚辞》中演化为太阳的驾车者,到《吕氏春秋·勿躬》等篇中,她和另一生月亮的女神常仪演化为黄帝手下司日、司月的两位男性官员。到《尧典》中羲、和演化成了天文官四人(羲仲、羲叔、和仲、和叔,此为今文家说)或六人(羲氏、和氏及两仲、叔,此为古文家说)。到本书《夏本纪》所录《胤征序》中又变为夏仲康手下天文历法官员一人。总之,有关“羲、和”的传说皆与日月历法相关,这是我国原始农业兴起的必然反映。农业生产离开对四时变化规律的认识是无法进行的,而掌握四时变化的规律,又须通过对日月运行的严密观测来推算。这一精微细致的工作没有专人负责是做不成的。伴随原始农业的兴起,原始的天文学必然产生,而专门司理此职的天文官也随之而置。这就是有关羲、和传说的历史背景。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羲和一词成了天文历法官员的代称。王莽复古,又以此名官。〔2〕“昊”,音h4o,广大无边。“昊天”,指深邃莫测的宇宙。先民畏惧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干旱洪涝,不能不恭敬而顺从之。〔3〕“数法日月星辰”,《尧典》原作“历象日月星辰”。“数”,历数,日月星辰运行的时数方位及规律。“法”,法象。此句包含了对日月星辰出没时数方位的观测、记录、推算和预测。〔4〕“敬授民时”,是说由职掌天文历法的官员,根据星象察定时令早晚,向黎民百姓颁布农时,以便据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5〕“分”,通“颁”,颁布命令。“羲仲”,掌管东方之官,亦称春官。〔6〕“郁夷”,《尧典》今文本作“禺曚”、“嵎曚”,古文本作“堣夷”、“嵎夷”,指东方海隅迎日出之地。〔7〕“旸谷”,又作“汤谷”,传说为日出的地方。“旸”,音y2ng。〔8〕“道”,通“导”,导引。“敬道日出”,《尧典》作“寅宾出日”。“寅”通“夤”,敬。殷墟甲骨卜辞有由商王亲自祭日的“宾日”祭礼,又有对“出日”、“入日”的专用祭名叫“又”(即侑)。可参阅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第二册《殷代之天神崇拜》一文。《尧典》援引古材料稍失原意,对“出日”用了“宾”这一祭名,同时又将宗教活动改成了历法活动,以致“宾”字不得不改成了“引导”之义,《史记》遂径改为“道(导)”。〔9〕“便”,与前文“便章百姓”之“便”同,通“辨”。“程”,日程。“东作”,指春耕生产。〔10〕“日中”,指春分这一天,白昼与黑夜的时间长短相等。一年之中,夏至白昼时间最长,冬至白昼时间最短,春分白昼时间恰好是夏至和冬至白昼时间长短之中,故称“日中”。〔11〕“星”,在这里专指“中星”,是傍晚在南方天空正中的星,即后代球面天文学所说的在子午线上的星,而且指该星的“上中天”。我国先民凭这种按一定时日于黄昏时出现在南方正中的“中星”来辨别季节,定其“四仲”(即仲春、仲夏、仲秋、仲冬,也就是二分二至,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所以称为“四仲中星”。“鸟”,定春分的中星是鸟星。到殷代后期至西周初年制定二十八宿后,古代所称的鸟星(亦见于甲骨文)就成为朱鸟七宿的中间那一座叫“七星”的宿。七星的距星即西方天文学的长蛇座α。朱鸟七宿是:井、鬼、柳、星(即七星)、张、翼、轸。朱鸟一词当即由古代鸟星牵合“南方朱雀”的概念而成。〔12〕“殷”,正,定。“中”,同“仲”,下文“中夏”、“中秋”、“中冬”之“中”同。“仲春”,指春分日。“以殷中春”,谓先民根据“日中”和“星鸟”确定春分时节。〔13〕“其民析,鸟兽字微”,《尧典》原作“厥民析,鸟兽孳尾”。“其”、“厥”同义。“字微”与“孳尾”同音通假。按:殷墟甲骨卜辞中记有四方神名和四方风名,胡厚宣《甲骨文四方风名考证》(载《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等文引《山海经》所记基本与之相合,并证以《国语》、《夏小正》所载,予以阐释,杨树达、于省吾二先生续有文助为论析,而后此古代神话中四方神名和风名的原意大明。《尧典》作者搜集古代资料,将神话改作历史记载,又不懂其原意,遂致弄成大错。东方神名和东方风名,在甲骨卜辞中原语为:“东方曰析,凤曰劦。”“凤”通“风”。“劦”通“协”,与《国语》作“协风”、《山海经·北山经》作“风”相合。《尧典》作者得此不懂其原意的资料,遂将东方神名“析”写成“厥民析”,将风名原语“凤曰劦”之“凤”错解为鸟兽,而“协”有调和义,错解为调和阴阳,遂谓鸟兽交尾繁殖,成了不知所云的妄语。后来各注疏家皆望文生义。但为保持《史记》所录《尧典》原貌,仍按其错误原文与错误注释今译。依此,本句“析”谓破土耕种。“鸟兽字微”谓春天鸟兽交尾繁殖。此二事皆人类和动物在春天到来时的主要活动。鸟兽的动向与畜牧田猎相关,故加特别记述。〔14〕“申”,通“纁”,继而。“羲叔”,掌管南方之官,亦称夏官。〔15〕“南交”,指古交阯。《韩非子·十过篇》说:“尧治天下,南抚交阯。”〔16〕“南为”,指夏日耕耘之事。〔17〕“致”,致日。古有迎日、送日之礼,于每年夏至、冬至对日举行祭奠之礼,以示对日神的恭敬和祈祷福祐。〔18〕“永”,长。“日永”,白昼最长的一天。指夏至。古人用日圭的影长记录阳历一年的周期,圭影最短的一天即夏至日。〔19〕“星”,中星。“火”,定夏至的中星,是我国古代对一恒星的名称(非指今九大行星中的火星),古籍中又称大火,因是商代的辰星,故又称商星。《左传》、《国语》都记古代设有“火正”官,专门观察大火的昏见和负责对它的祭祀。它是夏季南方天空很明亮的一颗星,一般认为是指二十八宿中青龙七宿的心宿二(心宿的第二星),即西方天文学星座中的天蝎星座α,较广点说,也可及心宿全部兼房、尾二宿的一部分。青龙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20〕“正”,通“定”。“中夏”,即仲夏,指夏至。〔21〕“其民因,鸟兽希革”,此二句《尧典》“其”作“厥”,余同。二句本义可参见本节注〔13〕。南方神名和南方风名,在殷墟甲骨卜辞中原语为:“南方曰粦,凤曰■。”《山海经·大荒南经》则作《南方曰因”。“粦”、“因”音近相通。“■”即“微”。《尧典》作者录此材料又误将南方神名写成“厥民因”,风名“微”写成“鸟兽希革”(“希”通“稀”,义与“微”同),注疏家只好牵强释云:“因在田之丁壮以助农。”即夏天耘田去草之类。又释云:“夏时鸟兽毛羽稀少。”皆甚妄。〔22〕“和仲”,掌管西方之官,亦称秋官。〔23〕“西土”,指西方太阳下落之处。〔24〕“昧谷”,《尧典》古文本作“躞谷”,郑玄读作“卯谷”,同音相假为“昧谷”,《淮南子·天文训》作“蒙谷”,《天问》作“蒙氾”,《尔雅·释地》作“大蒙”。为神话中太阳落下和止息的地方。〔25〕“敬道日入”,《尧典》作“寅饯纳日”。《尧典》既在“寅宾出日”句误失“宾”字原祭名之义,改用引导出日之义,此句遂创一“饯”字,以示饯送入日之义。但《史记》仍依“寅(通‘夤’)宾”译作“敬道”,未用饯送义。“纳日”即“入日”。西周金文中“内”、“入”通用,到文籍中“纳”、“入”同用。“纳日”或“入日”,即今语“落日”。〔26〕“西成”,秋天收成。〔27〕“夜中”,指秋分,这一天黑夜与白昼的时间相等。〔28〕“星”,中星。“虚”,定秋分的中星,秋天傍晚出现在南方天空正中,在二十八宿中,为玄武七宿的中间那一宿,亦即西名宝瓶座β和小马座α两星。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29〕“中秋”,即仲秋,指秋分。〔30〕“其民夷易,鸟兽毛毨”,《尧典》上句作“厥民夷”,下句与此同。原义参见本节注〔13〕。西方神名和西方风名在殷墟甲骨卜辞中原语为:“西方曰夷,凤曰彝。”《山海经·大荒西经》作“西方曰石夷,来风曰韦”。《尧典》作者又将西方神名改成不通的“厥民夷”,西方风名改成不通的“鸟兽毛毨”。注疏家于是释上句为“夷,平也,老壮在田与夏正也”,《史记》则意译为“夷易”,近人更有寻“夷”义为“刈”者;下句则释为鸟兽毛更生齐整鲜洁。皆力图为《尧典》讲通其义。“毨”,音xi3n,鸟兽毛羽齐整鲜洁貌。此言秋季鸟兽皆更换越冬羽毛。〔31〕“和叔”,掌管北方之官,亦称冬官。〔32〕“幽”,阴。“都”,聚集。“幽都”,阴冷所聚之处,即古幽州,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33〕“便在伏物”,《尧典》作“平在朔易”。“平”即“审”古文“釆”之讹。“审”有辨义,“便”、“辨”古音相通。“在”,通“察”。“伏物”,藏物,指冬日贮藏食物。〔34〕“日短”,指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之中白昼最短的一天。〔35〕“星”,中星。“昴”,音m2o,定冬至的中星,又称旄头,汉代称留星,后代俗呼为七姐妹星。冬天夜间看到南方天空有一簇不太明显的密集的星团,肉眼可看到六颗或七颗。在二十八宿中,为白虎七宿的中间那一宿,即西名金牛座η星。白虎七宿为:奎、娄、胃、昴、毕、觜、参。〔36〕“中冬”,仲冬,即冬至。〔37〕“其民燠,鸟兽氄毛”,此二句《尧典》“其”作“厥”,“燠”作“隩”,余同。原义参见本节注〔13〕。北方神名和北方风名,在殷墟甲骨卜辞中原语为:“北方曰宛,凤曰■。”《山海经·大荒东经》作“北方曰■,来之风曰■”。《尧典》作者又将北方神名写成不通的“厥民隩”,风名写成不通的“鸟兽氄毛”。注疏家为解通其义,释“隩”为室内,即冬天不外出;释“氄毛”为鸟兽长出细软的毛以自温。“燠”,音y),暖。“氄”,音r%ng,细软绒毛。〔38〕“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此二句是据《尧典》原文“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所作的简化。“岁三百六十六日”是古代一早期所知一年的日数,是四分历出现以前的认识。周代用圭表测日至,始知一年为三百六十五日又四分之一日,才创造了四分历。这是一种纯阳历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则是进一步以阴阳历并用。由于月亮绕地球与地球绕日两个周期不能相配,月亮绕地球十二周比地球绕日一周少十一天多,因此就三年设一闰月来补足,以使阴历与阳历相配,因而叫“以闰月成岁”。

  由殷墟甲骨卜辞知殷代已设闰月。当时置闰尚不能全与年相合,每闰还差三天多,到春秋中叶知道十九年七闰,就可使阴阳历基本相调(参见钱宝琮《东汉以前月日纪法的研究》、竺可桢《中国古代在天文学上的伟大贡献》)。可知此所载历法资料是较古的,当在周代以前。其中纯阳历资料又在阴阳历并用资料以前。至于“以闰月正四时”,与以四中星定四时不相合。闰月置于无中气之月,并使月与季候相合,为春秋时用四分法以后之事,可知《尧典》作者反映古代历法知识还较疏阔。〔39〕“信”,通“伸”。“饬”,治理。〔40〕“众功”,指当时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农业是古代社会的经济命脉,农时掌握的准确与否对原始农业至关重要,因此,测定农时是古代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农业取得了好收成,古代社会的诸多方面即可繁荣昌盛。根据四仲中星来定季令,是正式历法产生以前的所谓“观象授时”时代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我们先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特出的发明。

  &尧曰:“谁可顺此事?”〔1〕放齐曰:〔2〕“嗣子丹朱开明。”〔3〕尧曰:“吁!〔4〕顽凶,不用。”尧又曰:“谁可者?”讙兜曰:〔5〕“共工旁聚布功,〔6〕可用。”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7〕似恭漫天,〔8〕不可。”尧又曰:“嗟,四岳,〔9〕汤汤洪水滔天,〔10〕浩浩怀山襄陵,〔11〕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12〕尧曰:“鲧负命毁族,〔13〕不可。”岳曰:“异哉,〔14〕试不可用而已。”尧于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

  &【注释】〔1〕“顺”,顺应,顺理。此谓顺应时势掌管好庶务。〔2〕“放齐”,传说为帝尧之臣。〔3〕“嗣子”,嫡子。“丹朱”,帝尧之子,母为散宜氏之女(名女皇)。“开明”,通达明理。〔4〕“吁”,音x,发语辞,有嫌恶之意。〔5〕“讙兜”,音hu1n& d#u,传说为帝尧之臣,为颛顼后裔。 〔6〕“共工”,音g#ng& g#ng,传说时代颇为强悍的一个部族。《国语·鲁语》说它(共工氏)曾霸九州。《淮南子·天文训》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原道训》说它又曾与高辛相争。《荀子·议兵》和《山海经·海外北经》、《大荒西经》等又说它曾与禹相攻伐。鉴于有关共工部族的传说几乎全都同水患有关,徐旭生推测此烜赫多时的部族大约居处在今豫东古黄河转折地区(详见徐著《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从其与颛顼族(生活在今河南濮阳一带)、禹夏族(生活在今豫西、晋南一带)争斗来看,徐说大体可信。极可能在黄淮之间。〔7〕“僻”,邪僻。〔8〕“漫”,通“慢”,简慢,傲慢。“天”,此处兼含上帝与君主。〔9〕“四岳”,四方诸侯之长。

  〔10〕“汤汤”,音sh1ng& sh1ng,水势浩大湍急的样子。〔11〕“怀山”,吞没山岭。“襄”,通“攘”,攘除。〔12〕“鲧”,音g(n,传说为禹父,又称崇伯,传说因治水失败被舜杀于羽山。崇即今河南嵩山,夏部族生活在嵩山周围地区,因而鲧称崇伯。〔13〕“负”,违背。“族”族类。〔14〕“异哉”,不是这样啊!此谓四岳认为鲧并不像尧说的那样坏。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1〕汝能庸命,〔2〕践朕位?”〔3〕岳应曰:“鄙德忝帝位。”〔4〕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5〕众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间,〔6〕曰虞舜。”〔7〕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8〕母嚚,〔9〕弟傲,〔10〕能和以孝,〔11〕烝烝治,〔12〕不至奸。”〔13〕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14〕观其德于二女。〔15〕舜饬下二女于妫汭,〔16〕如妇礼。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17〕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于四门,〔18〕四门穆穆,〔19〕诸侯远方宾客皆敬。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20〕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让于德不怿。〔21〕正月上日,〔22〕舜受终于文祖。〔23〕文祖者,尧大祖也。〔24〕&【注释】〔1〕“朕”,音zh8n,古人自称之词,从秦始皇起,限于皇帝方可用为自称。〔2〕“汝”,你。“庸”,通“用”。〔3〕“践”,帝王即位称“践位”。〔4〕“鄙”,自称谦词。“忝”,音ti3n,辱,有愧于,常用作谦词。此言我的德行有辱于帝位,意谓愧不能胜任。〔5〕“悉”,全部。“举”,举荐。〔6〕“矜”,音gu1n,无妻之人。“有矜”,《尧典》作“有鳏”,“矜”、“鳏”义同。〔7〕“虞舜”,舜在《天问》神话中是商族的始祖神,与商代甲骨卜辞中高祖夒相当。古今学者多考定“俊”即“舜”。不过俊始终在神话中,舜则活跃在历史文献中。《国语·鲁语》中舜仍为商族始祖神,与神话合。《孟子·离娄下》中说:“舜生于诸冯(传说在今山东菏泽),迁于负夏(又作负瑕,今山东曲阜西),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本篇《正义》引周处《风土记》云“舜,东夷之人,生姚丘(又称姚墟)”,《括地志》说:“姚墟在濮州雷泽县东十三里。”古舜为东方鸟夷族商人始祖神应是可信的。在儒、墨两家学说中,尧、舜、禹成了道德勋业最盛的相继禅让的三个圣王。文献中对于舜尤有很多奇丽的传说,尤其突出他的孝行。《楚辞·天问》、《左传》还说他姓姚,《楚辞·离骚》、《惜诵》且以重华为其名。而《国语·鲁语》中又说他也是有虞氏的宗神。《尚书·尧典》遂称他为“虞舜”。大抵舜是东方鸟夷集团中商族的远祖,而鸟夷中的有虞部族亦特奉他为宗神,历史化的结果,遂为有虞部族的首领,即是有虞氏一位杰出的首领以宗神的化身出现。有虞氏之地在今河南东部邻接山东的虞城附近,与《墨子》、《孟子》、《韩非子》等称他的活动地区历山、雷泽、寿丘、负夏等今山东西境诸地相近,与尧族相邻。两族结成部落联盟。尧、舜两族人相继任联盟的军事首长。在故事流传中,经过儒、墨的加工,尧、舜遂成了禅让的圣王。〔8〕“顽”,顽固而又愚蠢。传说舜父极为险恶。〔9〕“嚚”,音y0n,奸诈,不守忠信。〔10〕“傲”,傲慢无礼,恣意欺人。〔11〕“和”,和睦,和谐。〔12〕“烝烝”,音zh5ng zh5ng,淳厚朴实的样子。“治”,维持。此言舜用恭敬的态度、淳厚的感情对待父母兄弟,使之感化。〔13〕“奸”,奸恶。“不至奸”,谓不堕入奸恶之道。〔14〕“尧妻之二女”,尧把女儿嫁给舜的故事流传很广,不少文献均有记戴,这当是尧族与舜族世通婚姻的写照。“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15〕“观其德于二女”,谓观察舜对自己女儿的态度,考察其品德之高下。〔16〕“饬”,饬令,告诫。“下”,此指下放。“妫汭”,音gu9& ru@,旧说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境,不足据。相传舜住在虞地妫水旁,舜的后代因而姓妫。而虞地在今河南东部虞城一带,作为舜的后代妫满所封陈国,在虞城西南,则妫水亦当在今河南东部。“汭”,河水相入处。〔17〕“慎”,慎重。“和”,调和。“五典”,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18〕“宾”,宾迎,以礼相接。“四门”,四方之门。〔19〕“穆穆”,恭敬有礼。〔20〕“女”,通“汝”,你。“绩”,成功。此言你考虑问题进言可以建立功业。〔21〕“让”,谦让,辞让。“怿”,音y@,快乐。“不怿”,不安乐。〔22〕“正月”,一年的首月。正,音zh5ng。“上日”,上旬吉日。〔23〕“受终”,此指继位受权。“文祖”,先祖,周人习语。此指文祖之庙。古人凡遇国之大事(如继位、出征等)必于祖庙内举行仪式,以求祖宗神灵准许和保祐。尧禅位于舜亦需求得先祖的认可和保祐。〔24〕“大祖”,即太祖。

  &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1〕以观天命。〔2〕舜乃在璇玑玉衡,〔3〕以齐七政。〔4〕遂类于上帝,〔5〕禋于六宗,〔6〕望于山川,〔7〕辩于群神。〔8〕揖五瑞,〔9〕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10〕班瑞。〔11〕岁二月,东巡狩,〔12〕至于岱宗,祡,〔13〕望秩于山川。〔14〕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15〕同律度量衡,〔16〕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17〕如五器,〔18〕卒乃复。〔19〕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归,至于祖祢庙,〔20〕用特牛礼。〔21〕五岁一巡狩,群后四朝。〔22〕遍告以言,明试以功,〔23〕车服以庸。〔24〕肇十有二州,〔25〕决川。〔26〕象以典刑,〔27〕流宥五刑,〔28〕鞭作官刑,扑作教刑,〔29〕金作赎刑。〔30〕眚灾过赦;〔31〕怙终贼刑。〔32〕钦哉,钦哉,〔33〕惟刑之静哉!〔34〕&【注释】〔1〕“摄”,代理。〔2〕“以观天命”,古人以为君权天授,此谓尧欲禅位于舜,不知是否符合天意,使其代行天子之政,以观天意如何。〔3〕“在”,通“察”,观察。“璇玑玉衡”,“璇玑”,《尧典》今文本作“旋机”。北斗七星自斗魁顺数,其第二星名天璇,第三星名天玑,故斗魁亦称“璇玑”。第五星在斗柄,名玉衡。“璇玑玉衡”,即北斗。一说璇玑指北极,玉衡指北斗,恐不确。古文家误释此为浑天仪,是全错的。浑天仪至汉代洛下闳等始创制,自非《尧典》时所有。夏鼐先生有文阐述“璇玑玉衡”非天文仪器,可信从(参见《考古学报》一九八四年第四期《所谓玉璇玑不会是天文仪器》)。〔4〕“齐”,整齐。“七政”,指日月五星(太阳系的金、水、木、火、土五行星)。〔5〕“类”,通“禷”,祭名,以事类祭告天神。〔6〕“禋”,祭名,将牲置于柴上焚烧,借助烟火升腾于天,供神享用。“六宗”,一说指天地四时,一说指东西南北天地。〔7〕“望”,望祭,遥祭山川之祭名。

  〔8〕“辩”,《尧典》作“遍”,此谓遍祭群神。〔9〕“揖”,敛。“五瑞”,五种玉制礼器,诸侯执以为信符。《周礼·春官·典瑞》称:“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圭、璧即此所谓“瑞”。〔10〕“诸牧”,各地方的首领。〔11〕“班”,《说文》谓“分瑞玉”。古人以瑞玉为各地方首领地位身份的表征。此谓舜代行天子之政时,除遍祭群神祈求佑助外,还向各部落首领班授瑞玉,以显示自己部落联盟首领的独尊地位。〔12〕“巡狩”,《尧典》作“巡守”,天子巡行四方视察地方官吏的职守。〔13〕“祡”,音ch2i,烧柴焚燎以祭天神。〔14〕“秩”,秩序。“望秩于山川”,谓依次遥祭群山大川。〔15〕“合时月正日”,调合各地的四时、月份,确定历日。〔16〕“同”,统一。“律”,乐律。“度”,长度。“量”,容量”。“衡”,重量。〔17〕“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即祭祀、丧葬、军旅、宾客、婚冠(男子成年)等礼仪。“五玉”,珪(用作信质)、璧(用作聘问)、琮(用作兴土功)、璜(用作征召)、璋(用作发兵)五种玉制礼器。“三帛”,三种不同色质的丝织品,不同的色质代表不同的身份地位。“二生”,汉代郑玄谓指羔(小羊)与雁,卿执羔,大夫执雁,羔取其不失群类,雁取其候时而行。“一死”,汉代马融谓指雉,士所执,取其死不失节。“挚”,通“贽”,初见面时相赠之礼。以上是司马迁用后世国家的礼制附会为尧、舜时事。然而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时期考古确有不少玉制礼器出土,说明这个时期反映等级、贫富的礼制已普遍出现,只是不如后来殷、周那样繁缛罢了。〔18〕“五器”,五种玉制礼器。〔19〕“卒”,指礼毕。“复”,归还。此谓礼毕五种玉器仍归还原主。〔20〕“祖”,先祖。“祢”,音n!,先父。〔21〕“特牛”,公牛。用公牛作祭牲是古代最隆重的典礼。〔22〕“后”,上古天子诸侯皆称“后”。“群后”,指各地诸侯。“群后四朝”,舜五年巡狩一次,未巡狩的四年间,各地诸侯先后朝拜天子。〔23〕“试”,检验考察。“功”,功绩,功效。〔24〕“车”,指车驾的装饰。“服”,指服饰。“庸”,功勋。古代车饰和服饰是拥有者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因而也作为帝王赏赐功绩卓著的大臣和战将的荣誉。西周金文有大量这方面赏赐的记载。〔25〕“肇”,启,开创。古称尧时疆域分为冀、兖、青、徐、荆、扬、豫、梁、雍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广大,分建并州;燕、齐辽远,分燕建幽州,分齐建营州,共为十二州。〔26〕“决”,疏通。“决川”,疏通河道。& 〔27〕“象”,示,古人识字者少,用形象的东西告诫人民,故有“象刑”之称。“典”,主,常。〔28〕“流”,流放。“宥”,宽宥。“五刑”:墨(刺面)、劓(音y@,割鼻)、剕(音f8i,断足)、宫(毁坏生殖器)、大辟(死刑)。〔29〕“扑”,又称槚(音ji3)楚,古代学校体罚的刑具。〔30〕“金”,古称铜及铜制品为“金”,此非指黄金。〔31〕“眚”,音sh7ng,过失。〔32〕“怙”,音h),仗恃,此言恃恶。“贼”,从“则”声,通“则”。“怙终贼刑”,谓恃恶到底不思悔改者,则施之刑法。〔33〕 “钦”,谨慎,忧惧。〔34〕“静”,《尧典》作“恤”,慎重。

  &讙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1〕共工果淫辟。〔2〕四岳举鲧治鸿水。〔3〕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4〕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5〕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6〕以变北狄;〔7〕放讙兜于崇山。〔8〕以变南蛮;〔9〕迁三苗于三危,〔10〕以变西戎;〔11〕殛鲧于羽山,〔12〕以变东夷:〔13〕四辠而天下咸服。〔14〕&【注释】〔1〕“工师”,统领百工制作的官。〔2〕“辟”,通“僻”,邪僻。“淫辟”,放纵作恶。〔3〕“鸿水”,即洪水。〔4〕“强”,强求。

  〔5〕“三苗”,古部族名,当时分布在今洞庭湖、鄱阳湖一带。“淮”,一说读为“汇”,指鄱阳湖,古称彭蠡。“荆州”,指今湖北荆山以南,南至湖南衡山之阳,以华夏族发展所及之境为界。〔6〕“幽陵”,《尧典》作“幽州”,传说舜时十二州之一,在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部地区。传说今北京密云为共工流放之地。〔7〕“北狄”,古代中原地区称周围部族为戎、夷、狄,后渐专称北方部族为北狄,西方为戎,东方为夷。〔8〕“崇山”,古崇山有多处,传说此崇山在今湖南大庸西南。〔9〕“南蛮”,古代中原地区对南方部族的称名。〔10〕“三危”,三危山,传说在今甘肃敦煌。〔11〕“西戎”,古代中原地区对西方部族的称名。〔12〕“殛”,音j0,杀。一说“殛”通“极”,此用作动词,意谓流放。“羽山”,传说在今山东省郯城县东北,一说在山东省蓬莱县东南。〔13〕“东夷”,古代中原地区对东方部族的称名。〔14〕“辠”,古“罪”字。《说文》说秦以“辠”字像“皇”字,改书为“罪”。“四辠”,传说讙兜为浑沌、共工为穷奇、鲧为梼杌、三苗为饕餮,四者皆古人心目中之极凶恶之野兽。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1〕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2〕四方莫举乐,〔3〕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4〕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5〕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6〕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7〕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8〕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注释】〔1〕“辟”,通“避”,“辟位”,让位。传说尧冢在汉城阳县,即今山东省菏泽县,与传说尧族世居地山东定陶县相邻。〔2〕“三年”,为天子和父母守丧三年,是中国起源颇早沿习最久的丧服礼俗。〔3〕“四方莫举乐”,四方皆无奏乐歌舞者,以示对死者的哀思。〔4〕“不肖”,不似,意指子不似父之贤能。〔5〕“权”,权变,变通。〔6〕“病”,原义伤病,此为引申义,困苦,忧患。〔7〕“南河”,古称黄河自潼关东流以后,进入豫境之河道为南河。以在冀州(潼关东黄河以北地区)之南,故名。〔8〕“朝觐”,古称诸侯春天朝拜天子曰“朝”,秋天朝拜天子曰“觐”。“觐”,音j@n。

  &虞舜者,〔1〕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2〕瞽叟父曰桥牛,〔3〕桥牛父曰句望,〔4〕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5〕&【注释】〔1〕“虞舜”,舜又称有虞氏,因为他是有虞氏部族著名首领。〔2〕 “瞽”,音g(,无目之人谓之“瞽”。〔3〕“桥”,音ji4o。〔4〕“句望”,音g#u& w4ng。〔5〕“微”,贫贱。“庶人”,无官爵之人。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1〕匪有解。〔2〕&【注释】〔1〕“笃”,音d(,忠厚诚实。“谨”,谨慎小心。〔2〕“匪”,通“非”。“解”,通“懈”。

  &舜,冀州之人也。〔1〕舜耕历山,〔2〕渔雷泽,〔3〕陶河滨,〔4〕作什器于寿丘,〔5〕就时于负夏。〔6〕舜父瞽叟顽,母噐,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

  &【注释】〔1〕“冀州”,古九州之一,约包括今河南、山西间黄河以北和山东西北、河北东南部等地区。〔2〕“历山”,舜耕之历山传说有数地,主要的有河东说和濮州说两种。前者指令山西南部之中条山,后者指今河南濮阳县至山东西部地区。传说在今山西永济县及山东历城县皆有历山和舜井,观下文雷泽、河滨、寿丘、负夏皆在濮州一带,加以舜为东夷人之说,当以濮州说为可信。此外传有舜井之地广及四方,殆为舜部族发明了先进的掘井技术,各地争相仿用,故均称“舜井”。〔3〕“雷泽”,《汉书·地理志》(济阴郡成阳)、《水经·瓠子水注》并言成阳、濮阳间有雷泽,《水经注》明言舜渔处。〔4〕“陶”,制作陶器。“河”,黄河。“滨”,水边。〔5〕“什”,杂。“什器”,指各种日常生活用器。“寿丘”,在今山东曲阜县东。〔6〕“就时于负夏”,《孟子》作“迁于负夏”。《尚书大传》曰:“贩于顿丘,就时负夏。”“负夏”,又作“负瑕”,在今山东曲阜县西。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1〕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2〕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3〕舜居妫汭,内行弥谨。〔4〕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5〕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6〕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7〕一年而所居成聚,〔8〕二年成邑,〔9〕三年成都。〔10〕尧乃赐舜絺衣,〔11〕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12〕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13〕曰:“我思舜正郁陶!”〔14〕舜曰:“然,尔其庶矣!”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

  &【注释】〔1〕“可用者”,可用为天子者。〔2〕“观其内”,观察他对家内关系的态度和处理事情的能力。〔3〕“九男”,九个儿子。“观其外”,观察舜对家外关系的态度和处理事情的能力。〔4〕“内行”,指在族内家内的操行。“弥”,更加,愈益。〔5〕“益”,更加。“笃”,淳朴厚道。〔6〕“畔”,田界。“让畔”,据《韩非子·难一》记载,历山农人为抢占耕田相争,舜在历山耕田一年后,历山农人皆相互谦让,不再为占田而相争夺。〔7〕“河滨器皆不苦窳”,《韩非子·难一》载“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苦”,愁苦,苦恼。“窳”,音y(,器物粗劣。《韩非子》既称“东夷之陶者”,本句之“河滨”显然是指河南与山东交界一带之黄河之滨,非如旧说指河东(今山西)之黄河之滨。〔8〕“聚”,村落。〔9〕“邑”,城邑。近年在河南淮阳平粮台,发现了四千年前的古城遗址,城墙、城门、地下排水陶管遗迹均清晰可辨。舜时筑邑应属可信。〔10〕“都”,部落联盟首领所在之大城。〔11〕“絺”,音ch9,细葛布。为当时的上等衣料。〔12〕“匿”,藏匿。“空”,空洞。“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知将受害,在掘井时预先在井壁挖一空洞藏身,并从旁侧逃出。〔13〕“鄂”,通“愕”,惊愕。〔14〕“郁陶”,忧伤愁闷。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1〕世得其利,谓之“八恺”。〔2〕高辛氏有才子八人,〔3〕世谓之“八元”。〔4〕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至于尧,尧未能举。〔5〕舜举八恺,使主后土,〔6〕以揆百事,〔7〕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8〕&【注释】〔1〕“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实为高阳部族的八个支族。《左传》文公十八年载高阳氏才子八人为苍舒、隤■、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此八族皆无可考。〔2〕“恺”,音k3i,和乐。“八恺”,《左传》文公十八年称高阳氏才子八人“齐(中正)、圣(通达)、广(宽宏)、渊(深远)、明(明智)、允(信守)、笃(厚道)、诚(诚实)”,则“八恺”是对高阳氏才子八人的美誉。〔3〕“昔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实为高辛部族的八个支族。《左传》文公十八年载高辛氏才子八人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此八族亦无可考。〔4〕“元”,善之长。“八元”,《左传》文公十八年称高辛氏才子八人“忠(忠诚)、肃(恭敬)、共(勤谨)、懿(端美)、宣(周密)、慈(慈祥)、惠(仁爱)、和(宽和)”,则“八元”是对高辛氏才子八人的美誉。〔5〕“举”,举用。〔6〕“后”,君。“后土”,掌管土地,即指掌管农业生产。〔7〕“揆”,管理。〔8〕“内”,指族内。“平”,平和安定。“外”,族外。“成”,和睦。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1〕掩义隐贼,好行凶慝,〔2〕天下谓之浑沌。〔3〕少暤氏有不才子,〔4〕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5〕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6〕此三族世忧之。至于尧,尧未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7〕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8〕天下恶之,比之三凶。舜宾于四门,〔9〕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10〕以御螭魅,〔11〕于是四门辟,〔12〕言毋凶人也。〔13〕&【注释】〔1〕“帝鸿氏”、传说时代古部族名。〔2〕“慝”,音t8。邪恶。〔3〕“浑沌”,《左传》文公十八年作“浑敦”,传说中恶兽名。〔4〕“少暤氏”,传说时代著名的东夷部族名,西汉末《世经》始称其为金天氏。世传其居今山东曲阜一带。“少暤”,古籍又作“少昊”。暤,音h4o。〔5〕“穷奇”,传说中恶兽名。〔6〕“梼杌”,音t2ow),传说中恶兽名。〔7〕“缙云氏”,传说时代部族名。〔8〕“饕餮”,音t1o& ti8,传说中贪婪残忍的凶兽名。〔9〕“宾于四门”,于四门敬迎友好来宾。〔10〕“四裔”,四方偏远荒凉之地。〔11〕“御”,抵御。“螭魅”,音ch9& m8i,传说中山林里害人的妖怪。〔12〕“辟”,开启。〔13〕“毋”,通“无”。

  &舜入于大麓,〔1〕烈风雷雨不迷,尧乃知舜之足授天下。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2〕皋陶、〔3〕契、〔4〕后稷、〔5〕伯夷、〔6〕夔、〔7〕龙、〔8〕倕、〔9〕益、〔10〕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11〕未有分职。〔12〕于是舜乃至于文祖,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13〕行厚德,远佞人,〔14〕则蛮夷率服。〔15〕,舜谓四岳曰:“有能奋庸美尧之事者,〔16〕使居官相事?”皆曰:“伯禹为司空,〔17〕可美帝功。”舜曰:“嗟,然!禹,汝平水土,维是勉哉。”禹拜稽首,〔18〕让于稷、契与皋陶。舜曰:“然,往矣。”舜曰:“弃,黎民始饥,〔19〕汝后稷播时百谷。”〔20〕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21〕汝为司徒,〔22〕而敬敷五教,〔23〕在宽。”〔24〕舜曰:“皋陶,蛮夷猾夏,〔25〕寇贼奸轨,〔26〕汝作士,〔27〕五刑有服,五服三就;〔28〕五流有度,〔29〕五度三居:〔30〕维明能信。”〔31〕舜曰:“谁能驯予工?”〔32〕皆曰垂可。于是以垂为共工。〔33〕舜曰:“谁能驯予上下草木鸟兽?”〔34〕皆曰益可。于是以益为朕虞。〔35〕益拜稽首,让于诸臣朱虎、熊罴。〔36〕舜曰:“往矣,汝谐。”〔37〕遂以朱虎、熊罴为佐。舜曰:“嗟!四岳,有能典朕三礼?”〔38〕皆曰伯夷可。舜曰:“嗟!伯夷,以汝为秩宗,〔39〕夙夜维敬,直哉维静絜。”〔40〕伯夷让夔、龙。舜曰:“然。以夔为典乐,教稚子,〔41〕直而温,宽而栗,〔42〕刚而毋虐,简而毋傲;〔43〕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44〕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45〕百兽率舞。”舜曰:“龙,朕畏忌谗说殄伪,〔46〕振惊朕众,命汝为纳言,〔47〕夙夜出入朕命,惟信。”〔48〕舜曰:“嗟!女二十有二人,〔49〕敬哉,惟时相天事。”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50〕远近众功咸兴。分北三苗。〔51〕&【注释】〔1〕“麓”,高山下之大林。〔2〕“禹”,姒姓,传说时代夏后氏部族首领。较早的传说中,禹为敷布土地的天神。《国语·周语》则说他因治水之功,上帝赐以姒姓,亦称有夏氏。这实际反映了禹是古代有夏氏部族神化了的首领。《天问》神话中禹是从鲧腹中出来的,因而文籍中鲧、禹为父子。传说中禹治洪水,敷土地,甸山川,划九州。儒、墨两家把禹和尧、舜推崇为最伟大的实行禅让的三个圣王,称誉禹治水之功。〔3〕“皋陶”,音g1o& y2o,传说时代偃姓部族首领。相传为舜掌刑狱之官,其后裔为春秋时期的英、六诸国,地在今安徽六安县一带。掌狱之说未必可信,然而同虞舜部族有部落联盟关系则极为可能。〔4〕“契”,传说为商人始祖帝喾的儿子,曾助禹治水有功,赐姓子氏,任为司徒,封于商,地在今河南东南。〔5〕“后稷”,传说时代姬姓部族的先祖,名弃,传说为舜掌农事之官。〔6〕“伯夷”,传说舜时主礼之官。〔7〕“夔”,音ku0,传说舜时主乐之官。〔8〕“龙”,传说舜时主进谏之官。〔9〕“倕”,音chu0,传说舜时主工之官。〔10〕“益”,即伯益,又作“伯翳”,嬴姓族先祖,传说为舜时掌管山林之官,曾助禹治水有功。相传战国时的秦、赵为其后裔。〔11〕“彭祖”,传说为颛顼之玄孙陆终氏的第三子,尧时封于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境。〔12〕“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用后世国家的职官给尧、舜时的部族首领分职,显然是不符合当时的氏族社会的历史事实的。虽然如此,我们从这些传说中看出,当时的社会已进入了一个更高级的历史阶段。即由部族间单纯的生存斗争关系转为既有部分生存斗争关系,更有相互联合、相互融汇的关系。大禹治水有多个部族首领协助,这是关于他们相互联合的传说。而这一部族善农(如后稷),那一部族善工(如倕),则是反映他们相互融汇、相互取长补短的传说。当时的社会进入了部落之间大联盟的历史时期。经过尧、舜、禹相互禅让联盟首领的阶段以后,终于走上了传说中的世袭王朝(夏王朝)的新时期。〔13〕“十二牧”,古称地方长官为“牧”,此“十二牧”泛指群臣诸侯。〔14〕“佞人”,巧言媚上的人。〔15〕“蛮夷”,泛指中原以外的少数部族。〔16〕“奋”,振奋、发扬。“庸”,功绩。〔17〕“司空”,西周金文作“司工”,掌管土木工程的官名。〔18〕“拜”,古代男子所行跪拜礼。礼时,双膝跪地,两手拱合,俯首至手与心平,而不至地。“稽首”,九拜礼中最恭敬者,即行跪拜礼时,叩头至地。〔19〕“黎民”,众民。“黎”,通“黧”,黑色。《韩非子·外储》:“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劳有功者也。”农耕劳作之人,久经日晒,面目黧黑,故呼劳作之民众为“黧(黎)民”。〔20〕“时”,通“莳”,栽种。〔21〕“五品”,指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间的品德。“驯”,通“顺”。〔22〕“司徒”,西周金文多作“司土”,掌管土地和民众之官。〔23〕“敷”,布,施。“五教”,五品之教。〔24〕“宽”,宽缓,宽容。“在宽”,谓用宽缓手段实现教化的目的。〔25〕“猾”,音hu2,侵扰。“夏”,华夏,古代中原部族自称“华”或“夏”,后又称“华夏”。〔26〕“寇”,抢掠。“贼”,杀人。“奸”,内乱。“轨”,通“宄”,外患。〔27〕“士”,掌管刑狱之官。〔28〕“就”,就刑之处。“三就”,古所谓大刑就于原野,次刑就于朝市,同族就于甸师氏。〔29〕“五流”,刑有五种,故减刑亦有五种,用流放的方式来减五刑,故有五流。“度”,《尧典》古文本作“宅”,居处。〔30〕“三居”,指四裔之外,九州之外,中国之外。〔31〕“维”,通“唯”。“明”,判罚分明。“信”,使人信服。〔32〕“驯”,通“顺”,理顺。“工”,制作工匠之事。〔33〕“共工”,官名,总理百工。〔34〕“上”,指山陵。“下”,指原隰。〔35〕“虞”,官名,掌管山泽渔猎。〔36〕“朱虎、熊罴”,二臣名。〔37〕 “谐”,和谐。此义为适合。〔38〕“典”,主管。“三礼”祭祀天神、地祇、人鬼之礼。〔39〕“秩宗”,官名,掌管礼仪。〔40〕“絜”,通“洁”。“静絜”,谓心地纯净虔诚。〔41〕“稚子”,幼子,此指贵族子弟。〔42〕“栗”,战栗。此义为警惧。〔43〕“简”,简约。〔44〕“伦”,条理顺序。〔45〕“石”,石磬等石制乐器。“拊”,轻击。〔46〕“殄”,音ti3n,绝灭。“伪”,欺诈。〔47〕“纳言”,负责采纳良言之官。〔48〕“信”,诚信。〔49〕“女”,通“汝”,你、你们。“二十有二人”,清崔& 适谓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及十二牧,共二十二人。& 〔50〕“绌”,通“黜”,贬。“陟”,升。“绌陟”,指据官员政绩的优劣,或升迁或罢黜。& 〔51〕“北”,通“背”,背离。“分北三苗”,传说三苗流放后,继续作恶,此谓再进一步将其分离,从而做到分而治之。

  &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1〕皋陶为大理,〔2〕平,民各伏得其实;〔3〕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垂主工师,〔4〕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泽辟;〔5〕弃主稷,百谷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6〕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7〕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于荒服。〔8〕南抚交阯、北发,〔9〕西戎、析枝、〔10〕渠廋、〔11〕氐、羌,〔12〕北山戎、〔13〕发、〔14〕息慎,〔15〕东长、鸟夷,〔16〕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于是禹乃兴《九招》之乐,〔17〕致异物,凤皇来翔。〔18〕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注释】〔1〕“厥”,其。〔2〕“大理”,《大戴礼记·五帝德》及本书《夏本纪》均作“皋陶作士”,是“大”实“士”之讹,“理”则应属下。《夏本纪》作“理民”。〔3〕“伏”,服罪。〔4〕“工师”,主管工匠之官。〔5〕“辟”,开辟。〔6〕“辟”,通“避”,回避,逃避。〔7〕“披”,劈开。“九山”,泛指天下各大山。下文“九泽”、“九河”亦系泛指。“九”,言其多,并非确实之数。〔8〕“荒服”,最荒远处。古人将天下分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依次围绕王畿(都城)每五百里为一服。荒服距王畿最远。〔9〕“北发”,即北户,传说南方最远处。〔10〕“析枝”,《五帝德》作“鲜支”,在古河关西,即今甘肃兰州市以西。〔11〕“渠廋”,又作“渠搜”,亦在河关西。〔12〕“氐、羌”,居住在今甘肃、青海、四川交界处的古部族。〔13〕“山戎”,古代北方部族名。〔14〕“发”,北方古国名。〔15〕“息慎”,又作“肃慎”,分布在今黑龙江、松花江一带的古部族。〔16〕“长,鸟夷”,我国东部近海地区古部族名。〔17〕“《九招》”,又作“《九韶》”,相传为舜所制古乐名。〔18〕“凤皇”,又作“凤凰”,传说中的吉祥鸟。“凤皇来翔”,谓舜时政治开明,天下太平富庶,吉祥鸟也来飞舞庆贺。

  &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1〕葬于江南九疑,〔2〕是为零陵。〔3〕舜之践帝位,载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谨,〔4〕如子道。封弟象为诸侯。〔5〕舜子商均亦不肖,〔6〕舜乃豫荐禹于天。〔7〕十七年而崩。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8〕以奉先祀。服其服,礼乐如之。以客见天子,天子弗臣,示不敢专也。

  &【注释】〔1〕“苍梧”,古地名,在今湖南宁远县。〔2〕“九疑”,山名,又作“九嶷”,在今湖南宁远县境。〔3〕“零陵”,古地名,在今湖南宁远县境。〔4〕“夔夔”,恐惧的样子。“夔夔唯谨”,谓舜为天子后见到父亲仍小心翼翼,唯恐侍候不周有失孝道。〔5〕“封弟象为诸侯”,《孟子·万章》谓象封于有庳。〔6〕“商均”,相传为女英所生,因封于商故称商均,商即今河南虞城县。〔7〕“豫”,通“预”,事先。〔8〕“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括地志》云尧后封于定州唐县(今河北定县北之唐县),舜后封于宋州虞城县(今河南虞城县)。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1〕以章明德。〔2〕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

  &【注释】〔1〕“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我国古代(秦以前)“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氏”表示地位的高低贵贱和所任职官或封地,“姓”则表示出生的血缘族属以别婚姻(古人同姓不相婚配)。远古由母系氏族社会发展而来,故“姓”皆从母系。本篇所述自“黄帝至舜、禹”的历史,相当于考古学的新石器时代的后期,我国称为龙山时期,属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考古类型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前述各部族所生息的地区的考古文化内涵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他们不会都源于同一个母系血缘集团,因而也不可能都是同一“姓”的部族集团。迄今为止,这个时期的历史没有直接文字可资稽考,只有口耳相传的传说。而这些传说又难免被人们添改和删节。司马迁撰写这篇《五帝本纪》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战国时期遗留的文献,而战国时人出于当时政治斗争的需要,往往恣意篡改历史为其所用。因此,从黄帝至舜、禹这些源自不同母系的部族便都成了同“姓”者。古人重“姓”以别婚,本是我们探索他们不同血缘族属的重要依据,但是经过人为地篡改以后,使我们在使用这些“姓”源材料时,不得不先详加考证,以去伪存真。〔2〕“章”,通“彰”,显扬。

  &太史公曰:〔1〕学者多称五帝,尚矣。〔2〕然《尚书》独载尧以来;〔3〕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4〕荐绅先生难言之。〔5〕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6〕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7〕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注释】〔1〕“太史公”,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职太史令,司马谈去世后司马迁继任。汉时太史令又称太史公,故此处司马迁自称太史公。按太史令系秦、汉所设,源自西周、春秋时的太史一官。太史本来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秦、汉以后太史令地位渐低。司马迁任太史令即主要掌管天文历法和修史。〔2〕“尚”,上,久远。〔3〕“《尚书》”,又称“《书》”、“《书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上古残存文献汇编。其中包括商、周若干重要历史文献和后代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西汉初存二十八篇,后世称为《今文尚书》。相传汉武帝时在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用古文书写的《尚书》,后世称之为《古文尚书》。另有东晋梅赜献的《尚书》,后人称为《伪古文尚书》。〔4〕“雅”,典雅。“驯”,通“训”,法则。“其文不雅驯”,指诸家述说黄帝事迹的文字,不规范,难以信据。〔5〕“荐绅”,即“搢绅”,谓插笏于带。这是古时官吏的装束,故用来代指做官有地位的人。〔6〕“孔子”,春秋末鲁国人,名丘,字仲尼,其先祖为宋国贵族。自孔子开始,私人授徒讲学,传说有弟子三千人,是开创儒家学派的宗师。“《宰予问五帝德》”,保存在《大戴礼记》中。“《帝系姓》”,写成于战国末,原收在《世本》中,也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称《帝系》),是华夏族形成后大一统要求下的产物,把所有各种神话人物和古代各族祖先神灵,都变为历史人物,编成一个统一的以黄帝为始祖的具有血缘关系的古史世系。《五帝德》、《帝系》两篇,汉代儒者以其非正经,多不传习,但是却和另一篇儒家所编的《尧典》都是司马迁写这篇《本纪》的依据。〔7〕“轶”,散失。“他说”,其他各种著述。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