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文化

新作家、新叙事,网文正在摆脱刻板印象

如果说70、80后的青春充斥着江湖侠客梦,那么90、00后的青春大都逃不过网络文学。有人的言情启蒙来自红袖添香,有人拿着零花钱去起点中文网为心爱的小说投月票,有人的中二时期幻想…

2024-06-13

澎湃新闻

从基克拉泽斯文明到亚历山大东征,看爱琴海的荣耀

近日,“爱琴海的荣耀:古希腊文明特展”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揭开帷幕。展览精选来自希腊14家文博机构的270件/套珍贵展品

2024-06-13

澎湃新闻

金鸡纳树、除虫菊与甘草:全球史视野下近代中国药用作物的“作物景观”

中国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地之一,并曾驯化粟、黍、水稻等农作物,为人类文明进程做出贡献。相应的,作物驯化与栽培的历史向来受到农业史、环境史与社会经济史等不同学科的关注。

2024-06-13

澎湃新闻

从法老雕像到圣甲虫,780多件古埃及文物6月中旬飞抵上海

近日,位于埃及首都开罗的埃及国家博物馆有些热闹。馆内一层的几个展厅内外,摆放着数十个大型板条箱,引得参观者频频驻足。

2024-06-13

谁是浓人,谁是淡人?社交标签与无法被定义的自我

近段时间,“浓人”和“淡人”似乎成了年轻人的社交新标签。

2024-06-12

澎湃新闻

“热带天堂”:制造并消费一个跨国加勒比

加勒比地区是一个拥有文化和历史多样性的群岛,但这些多样化的社区并非孤立、封闭的。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被地理、语言和种族分隔开的地方和人群有着共同的历史。

2024-06-12

魏玛德国:前方距离无人知晓

“带路吧,去下一间威士忌酒吧。哦,别问为什么。哦,别问为什么。”

2024-06-12

澎湃新闻

AI时代,人类最后一份工作是什么?

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着对人类工作未来的深远思考。6月6日,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中国办公室和耶鲁北京中心联合举办了主题讲座“AI时代,人类的最后一份…

2024-06-11

澎湃新闻

从文本到影像,《我的阿勒泰》如何转写游牧生活

2024年5月29日,由江苏大学法学院“钟爱阅读”读书会、法律人类学云端读书会联合主办的特别活动在线上举办。

2024-06-11

澎湃新闻

AI时代,出版人如何当好智能机器的“牧羊人”?

AI技术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3D建模、游戏等多领域正逐步落地,涉及图书出版、期刊出版、音乐出版、游戏出版、视频出版等多种出版形态。

2024-06-11

澎湃新闻

龙纹古董地毯里,看历史变迁与时光的沉淀

近日,“云水自在”丝路经纬文化——中华龙毯展在上海嘉定的明徹山房艺术展厅对外展出。此次展览展出的中华老毯以龙为主题

2024-06-11

澎湃新闻

中国福尔摩斯连环“话”:《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与“福尔摩斯”牌香烟

自从1896年第一篇“福尔摩斯探案”小说被翻译引进中国,到2010年以来大量《神探夏洛克》“同人小说”在中文互联网世界得到广泛传播,福尔摩斯与侦探小说在百年中国的文化历史发展进…

2024-06-10

澎湃新闻

穆皇后的端午送礼:小怜玉体横陈夜

中国古代围绕端午节“消灾避病”的节日功能,衍生出粽子、长命缕、雄黄酒、艾草等等应景的节物,这其中,以长命缕(五采丝)的传统最为悠久。

2024-06-10

文化遗产日:各国专家探讨文博机构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文化精粹,虽然各国的国情不同,但保护和利用好祖先留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家共同的诉求。

2024-06-09

澎湃新闻

朱良志谈中国传统生命超越美学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朱良志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艺术和哲学关系的研究,出版有《中国美学十五讲》《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真水无香》《南画十六观…

2024-06-09

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