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文化

植物对城市有怎样的意义?陈丹燕分享“玫瑰的姓名”

植物花卉于城市中随处可见,它们装点着城市,为城市带来生机与诗意。5月18日,上海明珠美术馆、光的空间书店举办了“玫瑰,玫瑰”跨界艺文沙龙。

2024-05-22

澎湃新闻

“府里有乾坤”:恭王府呈现馆藏200余件皮影精品

皮影戏历史悠久,最早的载录见于西汉时期:“镂缕形肖,五人分操,倏然间灯与星竟,影与人衍,蔚复川塬,即形大观,时人谓之‘工之大’”。

2024-05-21

澎湃新闻

“传统贤妻”抑或“仇恨姐妹”:欧美激进右翼的网红营销

近日,欧美社交平台上的“#tradwife”风潮受到关注。一批自称“TradWife”的年轻女性在其账号上分享如何优雅地将家庭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以服务好在外工作的丈夫。

2024-05-21

澎湃新闻

古埃及文明大展7月将在上博展出,95%以上文物首次来到亚洲

上海市文化旅游局介绍,“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推介会今日举行,展览将于7月18日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启幕,并于7月19日向公众开放,展期将延续至2025年8月17日。

2024-05-21

陈东东、孙文波、西渡:十问当代诗歌

100年前,存在着被学者姜涛称作“新诗集”的现象:《尝试集》(1920,胡适)、《女神》(1921,郭沫若)、《冬夜》(1922,俞平伯)、《草儿》(1922,康白情)、《湖畔》(1922)…

2024-05-21

澎湃新闻

培养孩子的性别平等观念,从阅读童书开始

为了让孩子从小建立起性别平等的观念,童书和儿童阅读研究专家徐美玲发起了“性别平等童书”的研究,以及“性别平等童书100”项目的研制,在深圳市爱阅基金会的资助下,于2022年5月…

2024-05-21

澎湃新闻

为古树“树碑立传”,吴文化博物馆聚焦吴中名木

在苏州,一些千百岁年龄的古树散落在乡野村落、寺观古迹、宅第园林之中,它们凝视四时更迭,阅尽世间沧桑,有条不紊地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与每一代苏州人相依相伴。

2024-05-20

澎湃新闻

星占数术:“辰”之星象

今年是中国传统历法即所谓“农历”中的龙年,之所以为龙年,是因为今年对应的年干支为甲辰,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动物一一对应,子对应鼠,午对应马,而地支辰对应的就是龙。

2024-05-20

澎湃新闻

小满: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描写初夏水田的诗句。今日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古人称为首夏,亦称为始夏。

2024-05-20

澎湃新闻

“国采与宫色”:清宫旧藏织绣服饰将展北京

由故宫博物院和嘉德艺术中心联合主办、沈阳故宫博物院特邀支持的“国采与宫色——清代宫廷织绣服饰色彩展”将于6月21日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呈现。

2024-05-19

澎湃新闻

一部“看得见的红楼梦”:台北故宫博物院呈现物之哀美

《红楼梦》是在追忆,追忆着盛清时期的贵族世家,富贵繁荣的似水年华。小说里弥漫着作者曹雪芹(约1716-1763)对于往事的痴迷与回望,以及一声一声对于盛极而衰、家族败落的叹息。…

2024-05-19

澎湃新闻

人工智能时代博物馆如何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这不仅明确了博物馆作为知识传播中心的传统功能和角色,更强调了博物馆在教育体系中…

2024-05-19

澎湃新闻

让气候“成气候”,来这场文化节看看普通人的气候实践

气候变化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大到国家层面的节能减排,小到你我日常的饮食选择,都能影响到整体气候环境。

2024-05-19

澎湃新闻

邯郸纪行:博物馆、石窟寺与华丽的蒙昧时代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悖谬的时代,礼崩乐坏、烽火连天的乱世,伴随着思想的沸腾和艺术的绽放。

2024-05-18

澎湃新闻

国际博物馆日-6833家博物馆,选出了“十大精品”展览

5月18日上午,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行。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2024-05-18

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