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人物

高晓松给年轻人的7个建议

高晓松曾在微博中晒出这些年轻时的照片,并配文:“谁没年轻过啊。”

2017-06-07

新京报

孟子的臭脾气为何让人又爱又恨?

宋人于孟子爱之深、知之深,故最能同情了解孟子的脾气。自韩愈之后,两宋文人士大夫接续推崇《孟子》,终于使之升格,由“子”入“经”。

2017-06-07

解放日报

王小波的高考经历:我只配学理科

本文系作家王小波生前的高考回忆,最初发表于1997年第11期《三联生活周刊》杂志,收入散文集《沉默的大多数》。

2017-06-07

澎湃新闻

国家地理《天才》把爱因斯坦拉下神坛?

国家地理频道首部剧情电视剧《天才》已于4月25日在美国播出。这部剧集改编自沃尔特艾萨克森编著的畅销书《爱因斯坦传》,该书曾荣获美国国家科学院2008年度科学传播最佳图书奖。

2017-06-07

新京报

1941年,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夫妇带着使命密访中国

他们对沿途的一些抗战练兵场、训练营分别作了考察和采访,了解其编制、训练、武器装备和作战行动等。前线的士兵、村民和小学生们列队伫立在雨中,挥动着手中的三角旗、高唱歌曲欢迎…

2017-06-07

豹子头蒋蓝

鲁迅是周敦颐32世孙,同样“爱莲”

周敦颐,是绍兴周氏家族的先祖,鲁迅是他的32世孙;“净植”即莲荷,指代周敦颐的代表作《爱莲说》。这是既在赞美周氏先祖的清廉品格,同时也是激励自己让生命呈现出傲然独立的风骨…

2017-06-07

上观新闻

“波澜”与“淡定”

“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杨绛

2017-06-06

求是

宋冬野这半年

“是自己做错了事,自己犯法了,该得到什么惩罚就得到什么惩罚。这些惩罚让我自己有一个转变,那就达到惩罚的目的了”

2017-06-06

南方人物周刊

名流误国:翁同龢与李鸿章之间的斗争

可怕的是,国家危急存亡,迫在眉睫,执掌朝政的重臣却是这么一位爱惜羽毛、纸上谈兵、意气用事、鼠目寸光之徒,诚可谓“名流误国”(胡思敬语)。

2017-06-06

羽戈

创造社里的“何畏”究竟是谁

创造社里的何畏,迄今一直有不同的指认:一、真名即是“何畏”的前红军将领;二、匡亚明的笔名;三、何思敬的笔名。那么,要在这三个人中间挑选一个创造社里的那个“何畏”,他究竟…

2017-06-06

南都网

导演许鞍华:我与香港七十年

曾给许鞍华当过副导演的关锦鹏说:“许鞍华拍戏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她有某种执着。”他说,这可能源自她的身份认同,她“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自己电影中渗进很多历史的关照。”

2017-06-06

新华社

戚继光与《戚林八音》:抗倭战神变身音韵学家?

戚继光与他的戚家军肃清福建倭寇,使得这位战场上的英雄名声响彻八闽大地。甚至数百年来,闽地百姓断文识字所仰赖的韵书,亦可能是拜戚将军所赐,这部韵书,就是《戚林八音》。

2017-06-06

澎湃新闻

宗教里的伯格曼

伯格曼的电影名气不小,但是对于我国观影者来说却困难重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文化的不同,伯格曼的电影浸透着对“两希”文明、伦理意识的反思;二是他的电影的旨趣是探索和表现…

2017-06-06

澎湃新闻

画家笔下被刑具“伺候”的英国小说之父笛福

1703年7月29日正午,英国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戴着一副叫颈手枷的刑具,站在伦敦闹市临时搭起的高台上。

2017-06-06

澎湃新闻

为数字化的现代文明疗伤:波西格的“良质哲学”

我们今天面临的世界,正处于某种“祛良质化”的进程之中。其典型表现便是用抽象的数据计算来一边倒地挤压个体的现象学感受,用统计学意义上的“多”取代审美与伦理意义上的“好”。…

2017-06-06

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