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历史

二战时,日本为啥独独不敢侵略澳门?竟因为一封文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达到了2200万平方千米。

2017-07-06

送历史个救生圈

日本给丁汝昌的劝降书为何有两份?

日军在劝降书中写道:清国而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谙通变之所由致也。

2017-07-06

陈事美文史

印度的优越感从何而来?他们曾三败清军,两破北京

在英国统治之下,英属印度人跟随英军,在一百多年的时间中,外战几乎全胜,其中三次踏足中国领土,都耀武扬威大胜而去。

2017-07-06

风长眼量

七七事变消失的士兵是谁?蒋介石强硬回击却另有打算

7月9日的日记显示,蒋介石将卢沟桥事变看作一次与日方博弈的机会,之所以要用强硬姿态唬住日军,是想“乘此次冲突之机,对倭可否进一步要求其撤退丰台之倭兵,或取消冀东伪组织”。…

2017-07-06

国家人文历史

《军师联盟》中,司马懿的哪些表现与真实历史不符?

根据《晋书》的记载“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可见司马懿的确以患病作为借口推辞曹氏征辟,但理由是他得了风痹症。

2017-07-05

明清史研究

花木兰为什么一定要替父从军?

宋代实行的就是募兵制,当兵成为了一种基于自愿选择的职业,入伍不再是臣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换言之,宋朝人已经不用服兵役了。

2017-07-05

我们都爱宋朝

荀彧之死:王者的荣耀,王佐的阴影

东汉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荀五十岁,他已经为曹操的霸业贡献了二十一年才智,此时他跟随曹操东征孙权,因病留在寿春。

2017-07-05

长安城

蒋介石亲自查处孔祥熙等人的美金公债舞弊案

4月14日,蒋介石日记云:“美金公债舞弊案已有头绪,须待庸之病痊回国也。”接到孔的复电后,蒋介石很失望,4月30日日记又云:“接庸之电,令人烦闷,痛苦不知所止。”

2017-07-05

季我努的朋友圈

姚启圣居功厥伟,康熙帝为何不给他一个好评?

收复台湾,是康熙的一大政绩。《康熙王朝》将这段历史作为重点,而主要人物安排,除康熙在南书房里总指挥外,前线的表现悉数给了姚启圣、施琅和李光地。

2017-07-05

向敬之

古代女子缠足的真正原因:性?还是劳动?

在家庭手工业依然具有经济意义的地区,缠足的持续时间最长,而且只有在更便宜的机器生产的商品出现在这些地区的时候,缠足才开始消失。

2017-07-05

中国日报网

女权观念先行:才女李清照如何将家暴叙事技术化

艾氏欲脱去李清照身上的负累,除去接受史赋予的重重枷锁,还一个真实的李才女。然而,“轻解罗裳”又如何可能?“与男子争胜”的厚厚外套又披上了。

2017-07-05

澎湃新闻

民国时期最受女性欢迎的服饰:旗袍的风韵

上世纪20年代正好是女权运动兴起的时期,追求男女平等,放足、剪发、天乳、上女学、婚姻自由等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之后,她们竞相身着旗袍。

2017-07-05

北京晚报

司马懿同志,你的演技1700多年以来无人能及

司马懿一生有过无数次精彩演出,但从病床到战场那出戏是司马懿毕生的巅峰之作,耐心隐忍从头带到尾水准有目共睹,就凭这每年拿一个终身成就奖都天经地义。老戏骨不会死,只会渐渐凋…

2017-07-05

谈资有营养

洪水漂移?明代嘉靖年间一次怪异的水灾

镇江府与扬州府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翻看《镇江府志》,里面记载了嘉靖年间的多次大水,但嘉靖十八年这一年却没有提及。说明当年的七月,长江下游雨量正常,上游也没有洪水过来。

2017-07-05

于左

明朝群臣为何选择在左顺门前哭谏

左顺门是分权与臣下的一种记忆与象征,参与感让人产生使命感(或者说“错觉”),所以大家选择在此哭谏。就如同广场,因为曾经参与其中的历史记忆,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2017-07-05

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