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历史

荀彧之死:王者的荣耀,王佐的阴影

东汉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荀五十岁,他已经为曹操的霸业贡献了二十一年才智,此时他跟随曹操东征孙权,因病留在寿春。

2017-07-05

长安城

蒋介石亲自查处孔祥熙等人的美金公债舞弊案

4月14日,蒋介石日记云:“美金公债舞弊案已有头绪,须待庸之病痊回国也。”接到孔的复电后,蒋介石很失望,4月30日日记又云:“接庸之电,令人烦闷,痛苦不知所止。”

2017-07-05

季我努的朋友圈

姚启圣居功厥伟,康熙帝为何不给他一个好评?

收复台湾,是康熙的一大政绩。《康熙王朝》将这段历史作为重点,而主要人物安排,除康熙在南书房里总指挥外,前线的表现悉数给了姚启圣、施琅和李光地。

2017-07-05

向敬之

古代女子缠足的真正原因:性?还是劳动?

在家庭手工业依然具有经济意义的地区,缠足的持续时间最长,而且只有在更便宜的机器生产的商品出现在这些地区的时候,缠足才开始消失。

2017-07-05

中国日报网

女权观念先行:才女李清照如何将家暴叙事技术化

艾氏欲脱去李清照身上的负累,除去接受史赋予的重重枷锁,还一个真实的李才女。然而,“轻解罗裳”又如何可能?“与男子争胜”的厚厚外套又披上了。

2017-07-05

澎湃新闻

民国时期最受女性欢迎的服饰:旗袍的风韵

上世纪20年代正好是女权运动兴起的时期,追求男女平等,放足、剪发、天乳、上女学、婚姻自由等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之后,她们竞相身着旗袍。

2017-07-05

北京晚报

司马懿同志,你的演技1700多年以来无人能及

司马懿一生有过无数次精彩演出,但从病床到战场那出戏是司马懿毕生的巅峰之作,耐心隐忍从头带到尾水准有目共睹,就凭这每年拿一个终身成就奖都天经地义。老戏骨不会死,只会渐渐凋…

2017-07-05

谈资有营养

洪水漂移?明代嘉靖年间一次怪异的水灾

镇江府与扬州府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翻看《镇江府志》,里面记载了嘉靖年间的多次大水,但嘉靖十八年这一年却没有提及。说明当年的七月,长江下游雨量正常,上游也没有洪水过来。

2017-07-05

于左

明朝群臣为何选择在左顺门前哭谏

左顺门是分权与臣下的一种记忆与象征,参与感让人产生使命感(或者说“错觉”),所以大家选择在此哭谏。就如同广场,因为曾经参与其中的历史记忆,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2017-07-05

澎湃新闻

中国第一张照片拍摄于广州

埃及尔拍摄的照片,是迄今为止已发现存世的最早中国影像,这些影像开创了中国摄影的历史。

2017-07-03

广州日报

尴尬的《春秋》笔法导致的欧阳修编史困境

大儒们都有充分自信,只要坚持褒贬,必然会使作乱者良心发现,知惧而不为,殊不知燕王朱棣当然是乱臣贼子,但他成功了,子孙绵守社稷二百多年,乱臣贼子就是正统所在。

2017-07-03

文汇报

百元粒米,十万寸布:国民政府的货币是如何崩溃的

恶性通货膨胀也成为国民党政权留给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负资产”之一,使得人民币发行后也面临着经济困难和金融动荡的危险处境。

2017-07-03

澎湃新闻

三国历史的转折:白衣渡江、襄樊之战、夷陵之战分析

这是一次典型的囚徒困境。

2017-07-03

历史百家争鸣

乔峰真要生在宋朝,又何必自杀?

乔峰的人生悲剧始于他的身份错位:身为宋朝丐帮帮主,却是一名契丹人。当契丹人身世的秘密被公开之后,不但乔峰自己产生了身份认同的迷茫,而且整个丐帮与中原武林都将他当成了国家…

2017-07-03

我们都爱宋朝

“胡适去见溥仪”这件事让鲁迅颇为不满?

对胡适拜访溥仪的行为,鲁迅是很不以为然的。不过,当时的胡适与鲁迅,还都是新文化运动的战友,鲁迅当时并没有发作。不过到了后来,鲁迅还是对胡适的这次行为做了有力的讽刺。

2017-07-01

东方历史评论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