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

汉书新注卷十四 诸侯王表第二

汉书新注 作者:施丁主编


  &【说明】本卷表列西汉二百年间刘姓诸侯王的置废兴衰。它与《史记·诸侯王表》大为不同。《史记》表以时间为经,以王国为纬,按年代记汉兴至太初百年间刘氏政权所封异姓和同姓诸侯王盛衰递变的情况。本卷只摘取《史记》表有关同姓诸侯王的内容,而增加了天汉至汉末有关刘姓诸侯王的情况;尤为异者,它以诸侯王为经,以诸侯王的世系为纬。立了号谥、属、始封、子、孙、曾孙、玄孙、六世、七世等栏,以记刘姓诸侯王的世系及其存亡继绝,这与《史记》表是大异其趣的。本篇表序,总结汉代分封诸侯的历史经验,以为汉初分封同姓诸侯以代替异姓诸侯,颇有必要;只是矫枉过正,藩国自大,于是削藩,以收弱枝强干之效;但削藩过了头,以至“本末俱微”,被王莽钻了空子,篡权亡汉,“是以究其终始强弱之变”,是为了“明监(鉴)戒”。班氏以为削藩过甚导致西汉覆亡,恐怕总结不大正确。西汉衰亡是由经济、政治以及阶级关系上的种种矛盾所造成,并不像班氏说的那么简单。

  &昔周监(鉴)于二代(1),三圣制法(2),立爵五等(3),封国八百,同姓五十有余。周公、康叔建于鲁、卫,各数百里,太公于齐,亦五侯九伯之地(4)。《诗》载其制曰:“介人惟藩,大师惟垣。大邦惟屏,大宗惟翰。怀德惟宁,宗子惟城。毋俾城坏,毋独斯畏(5)。”所以亲亲贤贤,褒表功德,关诸盛衰,深根固本,为不可拔者也。故盛则周,邵相其治(6)。致刑错(措)(7);衰则五伯(霸)扶其弱(8),与共守。自幽、平之后,日以陵夷,至乎厄岖河洛之间(9),分为二周(10),有逃责(债)之台⑾,被窃之言⑿。然天下谓之共主⒀,强大弗之敢倾⒁。历载八百余年,数极德尽,既于王赧⒂,降为庶人,用天年终。号位已绝于天下,尚犹枝叶相持,得基其虚位,海内无主,三十余年⒃。

  (1)二代:谓夏、殷。(2)三圣“谓文王、武王、周公。(3)爵五等:公、侯、伯、子、男。其实周无严格的五等爵之制。(4)五侯:五等诸侯。九伯:九州之伯。何焯曰:《左传》但言“五侯九伯,汝实征之”;非兼有其地,盖班氏误也。案:所谓“征”,即以方伯之命,得征所统侯伯的军赋,非兼有侯伯之地。(5)《诗》云等句:引诗见《诗经·大雅·极》。介人:甲士,指军队。藩:篱笆。大师:大众,指人民。垣:墙也。大邦:大国诸侯。屏:屏障。大宗:王室同宗。翰:借为干,栋梁之意。怀德:有德。宗子:谓太子。毋俾:勿使。毋独斯畏:不要独怕太子。斯,指太子。(6)周、邵:周公、邵公。邵,同“召”。(7)刑措:不用刑法。(8)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9)厄:狭窄。岖:倾侧不平。(10)二周:东周、西周。⑾逃债台:周赧王负债,无能偿还,被债主迫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⑿(fū):铡刀,刑戮之具。窃:意谓有而不能用,寓失去统治能力。⒀共主:公共之主。⒁弗之敢倾:诸侯虽然强大而不敢倾覆周室。⒂既:当作“暨”。暨,及也。(杨树达说)⒃三十余年:此指周初亡至秦统一六国这段时间(前256—前221年)。

  秦据势胜之地,骋狙诈之兵(1),蚕食山东,一切取胜(2)。因矜其所习,自任私知(智),姗(讪)笑三代(3),荡灭古法,窃自号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无)骨肉本根之辅,外亡(无)尺土藩翼之卫。陈、吴奋其白挺(4),刘、项随而毙之(5)。故曰,周过其历(6),秦不及期(7),国势然也。

  (1)狙诈:诈伪。(2)一切:权宜。(3)讪:诽谤。(4)陈、吴:陈胜、吴广。挺:疑作“梃”。梃,大棒。应劭曰:“白梃,大杖也。”(5)刘、项;刘邦、项羽。(6)周过其历:应劭曰:“武王克商;卜世三十,卜年七百,今乃三十六世,八百六十七岁,此谓过其历者也。”(7)不及期:谓不及百年。百年曰“期”。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1)。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2)。自雁门以东(3),尽辽阳(4),为燕、代。常山以南(5),太行左转(6),度(渡)河、济,(7)渐于海(8),为齐、赵。谷、泗以往(9),奄有龟、蒙(10),为梁、楚。东带江、湖,薄会稽⑾,为荆吴⑿。北界淮濒⒀,略庐、衡⒁,为淮南。波(陂)汉之阳⒂,亘九疑⒃,为长沙。诸侯比境⒄,周匝三垂(陲)⒅,外接胡越⒆。天子自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⒇,自江陵以西至巴蜀(21),北自云中至陇西(22),与京师内史凡十五郡(23),公主、列侯颇邑其中。而藩国大者夸(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24),可谓挢抂(矫枉)过其正矣。虽然,高祖创业,日不暇给(25),孝惠享国又浅,高后女主摄位,而海内晏如(26),亡(无)狂狡之忧,卒折诸吕之难,成太宗之业者(27),亦赖之于诸侯也。

  (1)二等爵:汉初分封,大者王,小者侯。(2)九国:指燕、代、齐、赵、梁、楚、荆、吴、淮南。长沙王吴芮为异姓,不计在内。(3)雁门:郡名。治善无(在今山西右玉县东南)。(4)辽阳:辽水之阳。(5)常山:郡名。治元氏(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北)。(6)太行:山名。左:指东。(7)河、济:二水名。黄河、济水。(8)渐:浸入。海:指渤海。(9)谷、泗:二水名。(10)奄:覆也。龟、蒙:二山名。⑾薄:迫近。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南。⑿荆、吴:高帝六年为荆国,十年更名吴,实为一国。⒀淮:淮河。濒(bīn):水边。⒁庐、衡:二山名。⒂陂:陂泽。汉:水名。阳:水北曰阳。⒃亘:绵亘。九嶷:山名。⒄比(bǐ,旧读bì):紧靠。⒅周匝(zā):周围。三陲:这里指汉之北、东、南三边。⒆胡、越:指匈奴、南越。⒇三河:指河东、河南、河内三郡。东郡、颍川、南阳:皆郡名。(21)江陵:县名。今湖北江陵。巴、蜀:二郡名。(22)云中、陇西:皆郡名。(23)京师:指长安(在今西安市西北)。内史:秦始置。掌治京畿地区,相当于后世的京兆尹。十五郡:此以秦地计之,于三十六郡中得十五郡,即:内史、河东、河南、河内(即三川)、东郡、颍川、南阳、蜀郡、巴郡、汉中、陇西、北地、上郡、云中、上党。(24)藩国之制:贾谊《新书》曰:“天子之与诸侯,臣同,御同,宫墙门卫同。”本书《百官表》曰:“王国都官如汉朝。”王国维《齐鲁封泥集存序》对汉朝王国之制有所考证。(25)日不暇给:事务繁多而时间不足。(26)晏如:安然。(27)太宗:汉文帝。

  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1),以害身丧国。故文帝采贾生之议分齐、赵(2),景帝用晁错之计削吴、楚。武帝施主父之册(策)(3),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自此以来,齐分为七(4),赵分为六(5),梁分为五(6),淮南分为三(7)。皇子始立者,大国不过十余城。长沙、燕、代虽有旧名,皆亡(无)南北边矣(8)。景遭七国之难,抑损诸侯,减黜其官(9)。武有衡山、淮南之谋,作左官之律,(10)设附益之法⑾,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⑿。

  (1)睽孤:乖离而独处。(2)贾生:贾谊。贾生之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3)主父:主父偃。主父之策:推恩分封诸侯王之子弟。(4)齐分为七:谓齐、城阳、济北、济南、淄川、胶西、胶东。(5)赵分为六:谓赵、中山、广川、河间、常山、清河。(6)梁分为五:谓梁、济川、济东、山阳、济阴。(7)淮南分为三:谓淮南、衡山、庐江。(8)亡(无)南北边:此意谓汉于长沙之南,燕、代之北,皆置郡。(9)减黜其官:景帝平七国之乱后,对诸侯王国,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等官,损大夫、谒者诸官长丞员等。(10)左官:汉代以右为尊,故称仕于诸侯者为左官。左官之律:规定仕于诸侯者,低于朝廷官员。⑾附益:谓阿媚诸侯。附益之法:规定凡阿媚诸侯者,以重法治之。⑿与:干预。

  至于哀、平之际,皆继体苗裔(1),亲属疏远,生于帷墙之中,不为士民所尊,势与富室亡(无)异。而本朝短世,国统三绝(2),是故王莽知汉中外殚微(3),本末俱弱,亡(无)所忌惮,生其奸心;因母后之权(4),假伊周之称,颛(专)作威福庙堂之上,不降阶序而运天下(5)。诈谋既成,遂据南面之尊,分遣五威之吏,驰传天下,班行符命(6)。汉诸侯王厥角稽首(7),奉上玺韍(绂)(8),惟恐在后,或乃称美颂德,以求容媚,岂不哀哉!是以究其终始强弱之变,明监(鉴)戒焉。

  (1)继体苗裔:始封的诸侯之后裔。(2)国统三绝:成帝、哀帝、平帝皆早崩,又无继嗣。(3)殚:尽。(4)母后:指元后王政君。(5)阶序:台阶的级次。(6)班行:宣传;散布。(7)厥:顿也。角:额角。稽首:跪拜时头至于地。(8)玺:帝王的玉玺。绂(fū):系印的丝带。

  

  

  

  (1)四年:当作“三年”。三年:当作“四年”。参考本传。(2)代王喜:喜以子濞封吴,追封吴顷王,见《平纪》及《王子侯表》。

  

  

  (1)十二年:当作“十年”。夏燮曰:按襄以孝惠七年嗣,则以孝文二年嗣,则襄之立,实十年。(2)二月乙卯:《文纪》作“三月乙卯”,三月壬申朔,无乙卯,《纪》误。(3)顺:《史表》作“贺”。(4)元始:“永始”之误。云弟:《传》作“云兄”。

  

  

  (1)四年:当作“三年”。自孝文十六年至孝景三年,正十一年。(2)悼王:当作“悼惠王”。

  

  

  (1)武城:或作“武成”。(2)熊渠:《传》作“雄渠”。(3)弟:《传》作“兄”。(4)六年正月丙午立:《表》以荆王贾次于代王喜、齐王肥之后,误。荆王贾与楚元王交同以六年正月丙午立,代王喜与齐王肥同以六年正月壬子立,丙午在壬子前六日,故荆王贾当次于楚元王交,而处代王喜、齐王肥之前。

  

  

  (1)二十三年:自高帝十一年立,至文帝六年废,当是二十二年。(2)四十三年:误。衡山王赐,文帝十六年立为庐江王,立十二年徙衡山王,时为孝景四年。自孝景四年至元狩元年自杀,为三十二年。(3)成:《传》与《王子侯表》皆作“式”。

  

  

  (1)九年四月立:赵隐王九年四月立,而淮南王长十一年十月立,两者次序颠倒。(2)代王:刘恒。钱大昭曰:凡皇帝初封之国,《表》不书名,尊君也。胶东王、阳武侯皆同。(3)三月丙午:案三月丙辰朔,无丙午。夏燮曰:“证之本纪,恢封梁王,与淮阳王友之封同日。(淮阳后徙王赵)此表下文赵幽王友以‘十一年三月丙寅’封,则此‘午’字当为‘寅’字之误。”《史表》作“二月丙午”,亦误。(4)元年:《文纪》元年十二月立。

  

  

  (1)二月乙卯:点校本《校勘记》作“三月”,误。三月无乙卯。(2)二月甲午:《史表》作“三月甲午”,误。二月有甲午,三月无甲午。(3)二年:当作“三年”。(4)二十六年:《传》作“九年”,误。自文帝三年至孝景六年,正二十六年。(5)二十四年:《传》作“四十二年”,误。自孝景六年至元朔元年,为二十四年,《传》言“元朔中”正合。(6)右:在原竖排本中指右方,在今横排本中则指上方。下同。

  

  

  (1)揖:《文纪》记封以武、参、揖为次,《文三王传》亦然。揖为文帝少子,当次于梁王武、代王参之后。(2)十年:“九年”之误。梁孝王武,文帝二年立为代王,文帝四年徙为淮阳王,文帝十二年徙为梁王,见本传。自文帝四年至十二年,只九年。(3)后元年:王先谦曰:“孝王子五王,同以孝景中六年立,而书‘后元年’嗣者,史书王侯嗣位,例不并书初立之年,而有参差,皆传写之误,全书各表可参稽。读者不达斯旨,或反以不书中六年嗣为误,失考之甚也。”(4)贞:《传》“顷”。

  

  

  (1)济川:王先谦曰:济川国,后为陈留郡。(2)济东:废于元鼎元年。(3)不识:济阴王不识,始立于景帝中六年,薨于后元年,《传》作“立一年薨”,是。点校本《校勘记》作“二年”,误。

  

  

  (1)七年:当作“十七年”。刘参于文帝二年二月立为太原王,三年更为代王,薨于文帝后二年,正十七年。《传》言十七年,不误。(2)阳:《传》作“汤”。(3)四年:地节四年。(4)不周:《传》、《史表》俱作“不害”,是。(5)基:《传》、《史表》俱作“堪”。(6)缓:顷王缓薨于天汉四年,实为十七年。夏燮曰:“顷王当薨于天汉四年,实止十六年也。《传》中亦作十七年,此盖据前王薨、后王即位之年并记之。表中似此者,间亦有之,非误也。”缓:《传》作“授”。

  

  

  (1)二十八年:《武纪》余薨于元朔元年。(2)封:《传》作“劲”。(3)此格文字,当移至下格。(4)二十八年薨:非薨于元朔元年十二月,见《武纪》。(5)元狩二年:“二”,当作“元”。建因元狩元年淮南王安事件牵连而自杀。因除为广陵郡。(6)广世:《纪》作“广川”,《传》作“广陵”。(7)五年:当作“七年”。元始二年至王莽篡位,正七年。

  

  

  (1)二月:当作“三月”。六十三年:二年三月立,薨于征和元年(见《纪》与《传》),实为六十四年。(2)平干:孟康云,平干即广平。(3)二十四年:自元凤元年至五凤二年,实为二十五年。

  

  

  (1)四年:当作“三年”。旦薨于初元二年,故宗绍封于三年。三年:当作“四年”。宗以初元三年绍封,薨于永光元年,实为四年。(2)六月乙巳:《史表》作“六月乙亥”。景帝三年六月,有乙亥,无乙巳。(3)二年薨:《史表》载元鼎五年“哀王昌元年,即年薨”。(4)元封元年:《史表》作元鼎六年。(5)修:《传》作“循”。(6)一年:《传》作“三年”,是。夏燮曰:“惟一年薨,《传》作三年。据《传》下文言云客薨后,国绝十四年,为哀帝建平三年。是云客薨于鸿嘉四年,与“国绝十四年”之年正合。若如《表》作“一年薨”,则国绝十六矣。此当据《传》改正。

  

  

  (1)广平:夏燮曰:“中山传至广平,遭王莽篡位而绝,中间并无再绝再绍之事。而《中山王传》则云广平王薨,无后,平帝元始二年,复立广川惠王之曾孙伦为广德王,奉靖王后。此非但螟蛉果蠃之妾,直则张冠李戴之诬矣。……伦之封自是奉广川惠王后,非奉中山靖王后也。”(2)乙巳:“己巳”之误。(3)十一月己酉:《史表》作“十一月乙丑”,是。孝景十一年辛酉朔,无己酉,有乙丑(初五日)。(4)十二年:《传》作“十三年”,是,越立于景帝中二年,薨于建元五年八月,正十三年。(5)五年:当作“六年”。四十五年:当作“四十四年”,自建元六年至征和元年,实四十四年。(6)去:疑有误。陈直曰:《西京杂记》卷六,作广川王名“去疾”,纪述在国内盗废古冢事,其名似以“去疾”为长。

  

  

  (1)汝阳:《纪》《传》作“海阳”。(2)戴王子:当作“戴王弟子”,“子”上脱一“弟”字。榆:或作“伦、瘉”。(3)十四年:《传》作“十五年”,误。

  

  

  (1)十四年:疑作十一年。王先谦曰:“传作十年薨,当元平元年也。此‘四’字衍。施之勉曰:“缪王,传作二十二年,是其即位当在本始二年,而夷王薨当在本始元年也。景祐本夷王十一年。始元四年至本始元年,十一年。此‘四’乃‘一’之误。(2)本始元年:疑作本始二年。二十三年:疑为二十二年。施之勉曰:“夷王薨于本始元年,是缪王嗣在本始二年也。顷王光嗣在甘露四年,是缪王薨在三年也。本始三年至甘露三年,二十二年。《传》是,此误。”(3)中三年三月丁酉立:此无误。《纪》作“九月”,官本作“二月”,《史表》作“丁巳”,皆误。(4)三十二年薨:舜薨于元鼎三年四月。

  

  

  (1)此有误。施之勉曰:“《史表》、《世家》、《地理志》均以思王商元鼎四年立,是也。又,《史表》思王商薨于太初二年。元鼎四年至太初二年,十一年,《世家》作‘十一年’,是连薨之年数在内。《史表》及《传》作‘十年’,则未计其薨之年耳。”(2)一年:《传》作“十一年”,衍“十”字。(3)二十年:《传》作“二十二年”,是。(4)综:《传》作“煖”。(5)师古曰:“此表列诸王次第与本传不同者,本传因母氏之次而尽言所生,表则叙其昆弟长幼,又临江闵王封时年月在后,故不同也。它皆类此。”

  

  

  (1)三十七年:《传》作“三十八年”,误。(2)二十一年:衍“一”字。《传》作“二十年”,是。(3)六十三年:《传》作“六十四年”,是。自元狩六年至五凤四年,正六十四年。(4)十三年:衍“十”字。《传》作“三”年,是。(5)十五年:《传》云:护“十六年薨,无子,绝。后六年,成帝复立孝王子守。”守立于元延二年,上推六年为永始元年,则护薨于鸿嘉四年。自建始二年至鸿嘉四年,正十五年。《传》作“十六年”误。(6)十七年:《传》作“二十年”,误。此表是。

  

  

  (1)六月:《武纪》作“四月”。(2)十二年:《传》作“十三”,是。自始元元年至元平元年昭帝崩,实十三年。(3)四月:《宣纪》作“六月”。(4)十九年:“九”字衍。自元寿二年至莽篡位,正十年。

  

  

  (1)十月:《宣纪》作“九月”,误。夏燮曰:“立东平王,本纪系之九月,然乙亥是十月日分,盖据其立后之国计之也。”三十二年:《传》作“三十三年”,误。(2)十六年:当作“十七年”。自鸿嘉元年至建平三年,实十七年。(3)五年:《传》“三年”,误。《传》云,开明“薨,无子。复立开明兄严乡侯信子匡为东平王,奉开明后”。匡为东平王在居摄元年,则开明薨于元始五年。自元始元年至元始五年,实五年。(4)中山孝王:元帝之子。因其子入嗣大统,故以成都绍封,奉中山孝王后。不入中山下者,随父例也。

  

  

  (1)定陶王:与东平王宇同日封。十月乙亥,盖据其后之国计之。(2)芳:《传》作“文”。(3)思王衍:薨于建平四年。自阳朔二年至建平四年,实二十一年。(4)五年:《传》作“三年”。

  

  

  (1)十四年:自阳朔三年至绥和元年前一年(元延四年),实十四年。《传》作“十五年”,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