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

汉书新注卷五十五 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汉书新注 作者:施丁主编


  &【说明】本传叙述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的事迹,并附传当时战将李息、公孙敖、李沮、张次公、赵信、赵食其、郭昌、荀彘、路博德、赵破奴等十人履历。卫青,出身下层,因同母姊卫子夫受武帝宠爱而立为皇后,得以任用,努力征战匈奴,步步高升,官至大将军、大司马。霍去病,卫青姊少儿之子(即卫皇后姊之子),年十八侍中,善于骑射,英勇作战,征伐匈奴之功过于卫青,官至骠骑将军、大司马。两人身逢汉武帝兴功之时,又因是外戚,年少为将,加之个人才干,英勇善战,取得了大胜匈奴的武功,成了汉代抗击匈奴最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但两人高升不无裙带关系的因素,待士不如李广那样体恤,装备比之他将条件优越,战报可能报功多而报失少。《史记》《汉书》传写卫、霍两将,颇为认真,战功多依据档案材料,不任情损益。两书评语都引了苏建与卫青的问答,点明卫、霍不敢荐士;这一方面说明卫、霍为了保全个人功名,怕牵累受祸;另方面反映出君主专制淫威,“人臣奉法尊职而已,何与招士!”

  &卫青字仲卿。其父郑季,河东平阳人也(1),以县吏给事侯家(2)。平阳侯曹寿尚武帝姊阳信长公主(3)。季与主家僮卫媪通(4),生青。青有同母兄卫长君及姊子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武帝,故青冒姓为卫氏(5)。卫媪长女君孺(6),次女少儿,次女则子夫。子夫男弟步广,皆冒卫氏。

  (1)河东:郡名。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平阳:县名。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2)侯:指平阳侯。(3)曹寿:当为“曹时”,曹参之曾孙。曹时以景帝四年嗣侯,立二十三年薨,正是郑季为县吏之时。阳信长公主:因其为平阳侯曹时所尚,故又称平阳公主。(4)僮:奴婢。卫:举其夫家之姓。媪:老妇人。此称媪,是后年老之称,非当时所呼。通:私通。(5)冒:谓假称。(6)君孺:《史记》作“卫孺”。

  青为侯家人,少时归其父,父使牧羊。民母之子皆奴畜之(1),不以为兄弟数。青尝从人至甘泉居室(2),有一钳徒相青曰:“贵人也,官至封侯。”青笑曰:“人奴之生(3),得无笞罵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

  (1)民母:《史记》作“先母”,是也。先,义同“前”,先母即前母。(2)甘泉居室:指甘泉居室令的官署(设在甘泉宫内)。(3)人奴之生:言人奴之一生。

  青壮,为侯家骑(1),从平阳主(2)。建元二年春(3),青姊子夫得入宫幸上。皇后(4),大长公主女也(5),无子,妒。大长公主闻卫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青时给事建章(6),未知名。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其友骑郎公孙敖与壮士往篡之(7),故得不死。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8),侍中(9)。及母昆弟贵,赏赐数日间累千金。君孺为太仆公孙贺妻(10)。少儿故与陈掌通(11),上召贵掌。公孙敖由此益显。子夫为夫人。青为太中大夫(12)。

  (1)骑:骑士或骑吏。(2)平阳主:即平阳公主。(3)建元二年:前139年。(4)皇后:指陈皇后。(5)大长公主:景帝之姊,为堂邑侯陈午(陈婴之孙)所尚。(6)建章:建章宫。(7)公孙敖:本传附其传。篡:逆而夺取曰“篡”。(8)建章监:官名,掌建章宫守卫。(9)侍中:秦汉时加官。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10)公孙贺:本书卷六六有其传。(11)陈掌:陈平之曾孙。

  (12)太中大夫:官名。掌议论,属郎中令(光禄勋)。

  元光六年(1),拜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谷(2);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3);太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4);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5),出雁门(6):军各万骑。青至笼城(7),斩首虏数百。骑将军敖亡七千骑,卫尉广为虏所得,得脱归,皆当斩,赎为庶人。贺亦无功。唯青赐爵关内侯。是后匈奴仍侵犯边。语在《匈奴传》。

  (1)元光六年:前129年。(2)上谷:郡名。治沮阳(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3)云中:郡名。治云平(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4)代郡:郡治代县(在今河北蔚县东北)。(5)李广:西汉名将,本书有其传。(6)雁门:郡名。治善无(在今山西右玉县东南)。(7)宠城:一作龙城。在今杭爱山脉东端。卫青此役,可能未至龙城。

  元朔元年春(1),卫夫人有男(2),立为皇后。其秋,青复将三万骑出雁门,李息出代郡(3)。青斩首虏数千。明年,青复出云中,西至高阙(4),遂至于陇西(5),捕首虏数千,畜百余万(6),走白羊、楼烦王(7)。遂取河南地为朔方郡(8)。以三千八百户封青为长平侯(9)。青校尉苏建为平陵侯(10),张次公为岸头侯(11)。使建筑朔方城。上曰:“匈奴逆天理,乱人伦,暴长虐老(12),以盗窃为务,行诈诸蛮夷,造谋籍(借)兵,数为边害(13)。故兴师遣将,以征厥罪。《诗》不云乎?‘薄伐猃允,至于太原(14);’‘出车彭彭,城彼朔方(15)’。今车骑将军青度(渡)西河至高阙(16),获首二千三百级,车辎畜产毕收为卤(掳)(17),已封为列侯,遂西定河南地,案榆溪旧塞(18),绝梓领(岭)(19),梁北河(20),讨蒲泥(21),破符离(22),斩轻锐之卒,捕伏听者三千一十七级(23)。执讯获丑(24),驱马牛羊百有余万,全甲兵而还,益封青三千八百户(25)。”其后匈奴比岁入代郡、雁门、定襄、上郡、朔方(26),所杀略甚众。语在《匈奴传》。

  (1)元朔元年:前128年。(2)男:指刘据,史称卫太子、戾太子。详见《武五子传》。(3)李息:本传附其传。(4)高阙:古地名。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阴山山脉至此中断,成一缺口,望若门阙,故名。(5)陇西:郡名。治狄道(在今甘肃临桃)。(6)畜百余万:《史记》作“畜数十万”。(7)白羊、楼烦王:匈奴二王号。(8)河南:秦汉时代称今河套一带为“河南”。朔方郡:郡治朔方(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9)长平:县名。在今河南西华县东北。(10)苏建:本书有其传。(11)张次公:本传附其传。(12)暴长虐老:匈奴之俗贵少壮而贱长老。(13)造谋借兵,数为边割:从蛮夷借兵掠边。(14)“薄伐猃允,至于太原”:见《诗经·小雅·六月》。薄:借为搏,击也。猃允:即匈奴。(15)“出车彭彭,城彼朔方”:见《诗经·小雅·出车》。彭彭:马强壮貌。朔方:北方。(16)西河:指今宁夏与内蒙古之间一段东北流向的黄河。(17)辎(zī):古代一种有帷盖的大车,可载人或物。(18)榆溪:古塞名。在今河南地区。(19)绝:渡也。梓岭:山名。在河套地区。(20)梁北河:言在北河上架起桥梁。北河:古时河套地区黄河分为二支(今内蒙古磴口县以下),北支称北河(约当今乌加河),南支称南河。(21)蒲泥:匈奴王号。(22)符离:塞名。在高阙以西。(23)伏听:伏于隐,听军虚实。犹今密探。(24)执讯:谓生执其人而讯问之。获丑:谓俘获其众。(25)三千八百户:《史记》作“三千户”。(26)定襄:郡名。治成乐(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

  元朔五年春(1),令青将三万骑出高阙,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2),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3),皆领属车骑将军,俱出朔方,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俱出右北平(4)。匈奴右贤王当青等兵(5),以为汉兵不能至此,饮醉,汉兵夜至,围右贤王。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骑数百驰,溃围北去。汉轻骑校尉郭成等追数百里,弗得,得右贤裨三十余人(6),众男女万五千余人,畜数十百万(7),于是引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为大将军,诸将皆以兵属,立号而归(8)。上曰:“大将军青躬率戎士,师大捷,获匈奴王十有余人,益封青八千七百户(9)。”而封青子伉为宜春侯,子不疑为阴安侯,子登为发于侯。青固谢曰(10):“臣幸得待罪行间(11),赖陛下神灵,军大捷,皆诸校力战之功也。陛下幸已益封臣青,臣青子在襁褓中(12),未有勤劳,上幸裂地封为三侯,非臣待罪行间所以劝士力战之意也。伉等三人何敢受封!”上曰:“我非忘诸校功也,今固且图之。”乃诏御史曰:“护军都尉公孙敖三从大将军击匈奴,常护军傅校获王(13),封敖为合骑侯。都尉韩说从大将军出寅浑(14),至匈奴右贤王庭,为戏(麾)下搏战获王(15),封说为龙侯。骑将军贺从大将军获王,封贺为南窌侯。轻车将军李蔡再从大将军获王,封蔡为乐安侯(16)。校尉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各三从大将军获王,封朔为陟轵侯(17),不虞为随成侯(18),戎奴为从平侯。将军李沮、李息及校尉豆如意、中郎将络皆有功(19),赐爵关内侯。沮、息、如意食邑各三百户。”其秋,匈奴入代(20),杀都尉(21)。

  (1)元朔五年:前124年。(2)李沮:本传附其传。(3)李蔡:李广之从弟,因军功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前121)代公孙弘为相,元狩五年(前118)有罪自杀。(4)右北平:郡名。治平刚(在今辽宁凌源南)。(5)右贤王:匈奴王号。(6)裨王:小王。(7)数十百万:《史记》作“数千百万”。(8)立号:六大将军之号令。(9)八千七百户:《史记》作“六千户”。(10)固:谓再三。(11)待罪:臣对君言已供职之谦辞。行(háng)间:行伍之间。泛指军队。(12)襁褓:泛称背负小儿所用的东西。(13)傅:领也。校:五百人谓之“校”。(14)韩说:附见本书《韩王信传》。大军:当作“大将军”。寘浑:《史记》作“窳浑”县名。在朔方郡,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南。(15)搏:或为“传”。传,犹转。(16)乐安侯:本书《表》作“安乐侯”。(17)陈轵侯:《史记》作“涉轵侯”,本书《表》但作“轵”。(18)随成侯:本书《表》作“随城侯”。(19)豆:或作“窦”。中郎将绾:《史记》无此四字。(20)代:代郡。(21)都尉:《史记》作“都尉朱英”。《汉书·匈奴传》为“都尉朱央”。

  明年春(1),大将军青出定襄,合骑侯敖为中将军,太仆贺为左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咸属大将军,斩首数千级而还。月余,悉复出定襄,斩首虏万余人。苏建、赵信并军三千余骑(2),独逢单于兵,与战一日余,汉兵且尽。信故胡人,降为翕侯,见急,匈奴诱之,遂将其余骑可八百奔降单于。苏建尽亡其军,独以身得亡去,自归青。青问其罪正闽、长史安、议郎周霸等(3):“建当云何(4)?”霸曰:“自大将军出,未尝斩稗将,今建弃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闳、安曰:“不然,兵法‘小敌之坚,大敌之禽(擒)也(5)。’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余,士皆不敢有二心(6)。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返)意也(7)。不当斩。”青曰:“青幸得以胏附待罪行间(8),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9)。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于境外,其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以风(讽)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军吏皆曰“善”。遂囚建行在所(10)。

  (1)明年:指元朔六年(前123)。(2)赵信:本传附其传。(3)其:指苏建。正:军正,掌军法。闳:军正之名。(4)长史:汉律,都军官长史一人。安:任安。荥阳人,曾任益州刺史。司马迁之友。议郎:官名。属郎中令(光禄勋)。周霸:申公弟子,儒生。见本书《儒林传》。周霸可能是奉诏从军。(4)建当云何:苏建弃军之罪当如何。云何:如何。(5)“小敌之坚,大敌之擒”:此是孙子之言,参见《通鉴》胡注。此言大小不敌,小虽坚于战,终必为大所擒。(6)士皆:《史记》作“士尽”,文义有别。(7)示后无反意:言教示后人遂降匈奴而不必返归汉朝之意。(8)胏(zǐ):带骨的肉。胏附:比喻亲戚心腹。(9)臣:与“仆”同义,自卑之辞。(10)行在所:上脱“诣”字。行在所:指皇帝现在之处所。

  是岁也,霍去病始侯。

  霍去病,大将军青姊少儿子也。其父霍仲孺先与少几通(1),生去病。及卫皇后尊,少儿更为詹事陈掌妻。去病以皇后姊子,年十八为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大将军受诏,予壮士,为票姚校尉(2),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3)。于是上曰:“票姚校尉去病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得相国、当户(4),斩单于大父行藉若侯产(5),捕季父罗姑比(6),再冠军,以二千五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7)。上谷太守郝贤四从大将军,捕首虏千三百级(8),封贤为终利侯。骑士孟已有功,赐爵关内侯,邑二百户。”

  (1)霍仲孺:河东平阳人,见《霍光传》。(2)票(piào)姚:劲疾貌。(3)斩捕首虏过当:言计其所将人数,则斩捕首虏为多,过于所当。一说汉军失亡者少,而杀获匈奴数多,故曰过当。(4)当户:匈奴官名。(5)大父:祖父,这里指祖父辈。藉若:匈奴侯名。产:人名。(6)季父:指匈奴单于之季父。(7)二千五百户:《史记》作“千六百户”。冠军:初无此县名,武帝褒霍去病功,以南阳郡穰县卢阳乡、宛县临菑聚为冠军侯国,解见《地理志》。(8)千三百级:《史记》作“二千余人”。

  是岁失两将军(1),亡翕侯,功不多,故青不益封。苏建至,上弗诛,赎为庶人。青赐千金。是时王夫人方幸于上,宁乘说青曰(2):“将军所以功未甚多,身食万户,三子皆为侯者,以皇后故也。今王夫人幸而宗族未富贵,愿将军奉所赐千金为王夫人亲寿(3)。”青以五百金为王夫人亲寿。上闻,问青,青以实对。上乃拜宁乘为东海都尉(4)。

  (1)两将军:《史记》“作两将军军”,是也。此脱一“军”字。(2)宁乘:《史记》云,宁乘,齐人。(3)亲:指母。(4)东海:郡名。治郯城(在今山东郯城北)。

  校尉张骞从大将军(1),以尝使大夏(2),留匈奴中久(3),道(导)军,知善水草处,军得以无饥渴,因前使绝国功,封骞为博望侯。

  (1)张骞:本书有其传。(2)大夏:西域国名。在今阿富汗境。(3)张骞留匈奴十三年。

  去病侯三岁(1),元狩二年春为票骑将军(2),将万骑出陇西,有功。上曰:“票骑将军率戎士逾乌戾(3),讨速濮(4),涉狐奴(5),历五王国,辎重人众摄詟者弗取,几(冀)获单于子。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6),合短兵,鏖皋兰下(7),杀折兰王(8),斩卢侯王(9),锐悍者诛,全甲获丑(10),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11),收休屠祭天金人(12),师率减什七(13),益封去病二千二百户(14)。”

  (1)侯三岁:为冠军侯,自元朔六年至元狩二年(前123—前121)。(2)票骑:《史记》作“骠骑”。(3)乌戾:山名。(4)速濮:匈奴部落名。(5)狐奴:水名。(6)焉支山:一名删丹山。在今甘肃山丹县东南。(7)鏖(áo):鏖战,苦战。皋兰:山名。在今甘肃临夏县东南。皋兰山远在焉支山东南,而上文云“过焉支山千有余里”,方向相反,未审其具体情况。(8)折兰王:匈奴之王名。(9)斩:获其首。卢侯王:匈奴之王名。(10)全甲:谓军中之甲不亡失。丑:指俘虏。(11)浑邪王:一作昆邪王。匈奴之王号。捷:犹斩。八千九百六十级:《史记》作“八千余”。(12)休屠:匈奴之休屠王。祭天金人:各说不一,大概是匈奴祭天的偶像。(13)率:计也。减什七:指匈奴减损十分之七。此役,捷首虏近九千,匈奴约一万三千人,故云什减其七。(14)二千二百户:《史记》作“二千户”。

  其夏,去病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1),异道。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广,广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骞至,匈奴引兵去。骞坐行留(2),当斩,赎为庶人。而去病出北地,遂深入,合骑侯失道,不相得。去病至祁连山(3),捕首虏甚多。上曰:“票骑将军涉钧耆(4),济居延(5),遂臻小月氏(6),攻祁连山,扬武乎■得(7),得单于单桓、酋涂王(8),及相国、都尉以众降下者二千五百人,可谓能舍服知成而止矣(9)。捷首虏三万二百,获五王、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10),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师大率减什三,益封去病五千四百户(11)。赐校尉从至小月氏者爵左庶长(12)。鹰击司马破奴再从票骑将军斩速濮王(13),捕稽且王右千骑将(14),得王、王母各一人,王子以下四十一人,捕虏三千三百三十人,前行捕虏千四百人(15),封破奴为从票侯(16)。校尉高不识从票骑将军捕呼于耆王王子以下十一人(17),捕虏千七百六十八人,封不识为宜冠侯(18)。校尉仆多有功(19),封为辉渠侯。”合骑军敖坐行留不与票骑将军会,当斩,赎为庶人。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亦不如去病(20),去病所将常选(21),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22),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然而诸宿将常留落不耦(23)。由此去病日以亲贵,比大将军。

  (1)北地:郡名。治马领(在今甘肃庆阳西北)。(2)坐行留:军行而辄稽留,故坐法。(3)祁连山:在今甘肃张掖西南,甘肃与青海边界一带。(4)涉:谓以舟过渡。钧耆:水名。(5)济:谓以舟过渡。居延:泽名,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6)小月氏(yòuzhì):大月氏本居敦煌、祁连山一带,自被匈奴冒顿单于攻破,其王又被匈奴老上单于所杀(并以头为饮器),乃西去,过大宛,击大夏而臣之,都妫水北为王庭;未远去的一小部分,保南山羌,号小月支。(7)■得:县名。张掖郡治所在此,在今甘肃张掖西北。(8)单桓、酋涂:皆匈奴之王号。(9)舍服知成而止:服而舍之,功成则止。(10)王母:《史记》作“五王母”。

  (11)五千四百户:《史记》作“五千户”。(12)左庶长:爵名,第十级。(13)破奴:赵破奴。本传附其传。速濮王:匈奴之王号。(14)稽且王:匈奴之王号。右千骑将:匈奴之将号。此将属稽且王。(15)前行:犹前锋。(16)从票:意谓从票骑将军有功,因以为号。(17)高不识:原为匈奴人。呼于耆王:匈奴之王名。(18)宜冠:与“从票”取义相同。(19)仆多:本书《功臣表》作“仆朋”。此作“多”,转写之误。

  (20)宿:旧也。兵:兵器。(21)选:谓选取骁锐。(22)常与壮骑先其大军:意谓冲锋在前。(23)留落不耦:谓际遇不好。

  其后,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以票骑之兵也,欲召诛浑邪王。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道(导)边(1)。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2),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3)。上恐其以诈降而袭边,乃令去病将兵往迎之。去病既度(渡)河,与浑邪众相望。浑邪裨王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去病乃驰入,得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独遗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尽将其众度(渡)河,降者数万人,号称十万。既至长安,天子所以赏赐数十巨万。封浑邪王万户,为漯阴侯(4)。封其裨王呼毒尼为下摩侯,雁疪为辉渠侯(5),禽黎为河綦侯(6),大当户调虽为常乐侯(7)。于是上嘉去病之功,曰:“票骑将军去病率师征匈奴,西域王浑邪王及厥众萌咸奔于率(8),以军粮接食,并将控弦万有余人(9),诛悍(10),捷首虏八千余级,降异国之王三十二。战士不离伤(11),十万之众毕怀集服。仍兴之劳,爰及河塞,庶凡亡(无)患(12)。以干七百户益封票骑将军。减陇西、北地、上郡戍卒之半,以宽天下繇(徭)役。”乃分处降者于边五郡故塞外(13),而皆在河南(14),因其故俗为属国(15)。其明年(16),匈奴入右北平、定襄,杀略汉千余人。

  (1)使人先要导边:王先谦云,言遣人先与汉要约,请于边境上导之人内地。(2)将城河上:将兵于黄河边筑城。(3)传(zhuàn):驿传;传车。以闻:报告天子。(4)漯阴:县名。在今山东禹城东。(5)雁疪:《史记》作“鹰庇”。(6)河綦:本书《功臣表》作“乌黎”。(7)调虽:本书《功臣表》作“稠雕”。(8)萌:与“氓”同。率:吴恂云,“宜作‘师’,盖师误为‘帅’转而为‘率’耳。”(9)控弦:能引弓之士。(10)挠悍:犹言狂悍。(11)离:遭也。(12)仍兴之劳等句:意谓频数军兴,甚为劳苦,今幸兵威已及于河塞之外,庶几自此无患乎?仍:频也。兴:军兴。(13)五郡:指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等五郡。(14)河南:黄河以南。(15)属国:不改其俗,而属于汉,故号“属国”。(16)其明年:指元狩三年(前120)。

  其明年,上与诸将议曰:“翕侯赵信为单于画计(1),常以为汉兵不能度(渡)幕(漠)轻留(2),今大发卒,其势必得所欲。”是岁元狩四年也(3)。春,上令大将军青、票骑将军去病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4),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去病。去病始为出定襄(5),当单于。捕虏,虏言单于东,乃更令去病出代郡,令青出定襄。郎中令李广为前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主爵赵食其为右将军(6),平阳侯襄为后将军(7),皆属大将军。赵信为单于谋曰:“汉兵即度(渡)幕(漠),人马罢(疲),匈奴可坐收虏耳(8)。”乃悉远北其辎重(9),皆以精兵待幕(漠)北。而适直(值)青军出塞千余里,见单于兵陈(阵)而待,于是青令武刚车自环为营(10),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万骑。会日且入(11),而大风起,沙砾击面(12),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13)。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暮),单于遂乘六骡,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14)。昏(15),汉匈奴相纷挐(16),杀伤大当(17)。汉军左校捕虏,言单于未昏而去,汉军因发轻骑夜追之,青因随其后。匈奴兵亦散走。会明,行二百余里,不得单于,颇捕斩首虏万余级,遂至寘颜山赵信城(18),得匈奴积粟食军(19)。军留一日而还,悉烧其城余粟以归。

  (1)赵信为单于画计:赵信数匈奴益北绝漠,以诱疲汉兵,徼报而取之,毋近塞。见《匈奴传》。(2)漠:沙漠。轻留:谓轻易留于彼也。(3)无狩四年:即公元前119年。(4)转:谓运输辎重。踵:接也。(5)为:犹将。(6)主爵:主爵都尉。(7)襄:曹襄,曹参之后裔。(8)可坐收虏:意谓俘获汉军人马可不费力。(9)远北辎重:言将辎重远输至北边。(10)武刚车:有遮掩物体的战车。环:绕也。(11)日且入:言太阳将要落下。(12)砾:小石。(13)左右翼绕:谓左右两翼合围。如鸟之张开两翅。(14)冒:犯也。(15)昏:黄昏。(16)相纷挐:互相乱搏。(17)大当:大略相当。(18)寘颜山:古山名。在匈奴境内。约为今蒙古高原杭爱山脉南面的一支。赵信城:匈奴为赵信所安排的居处,在寘颜山区。(19)食(sì):作动词用,以食物给人吃。

  青之与单于会也,而前将军广、右将军食其军别从东道,或(惑)失道(1)。大将军引还,过幕(漠)南,乃相逢。青欲使使归报,令长史簿责广,广自杀(2)。食其赎为庶人。青军入塞,凡斩首虏万九千级。

  (1)或:通“惑”。迷惑。(2)李广自杀事:详见本书《李广传》。

  是时匈奴众失单于十余日,右谷蠡王自立为单于(1)。单于后得其众,右王乃去单于之号(2)。

  (1)右谷(lù)蠡王:匈奴的王号。(2)去:除也。

  去病骑兵车重与大将军军等(1),而亡(无)裨将。悉以李敢等为大校(2),当裨将,出代、右北平二千余里,直(值)左方兵(3),所斩捕功已多于青。

  (1)车重:犹言车辎。(2)李敢:李广之子,见本书《李广传》。(3)值:当也。左方:当作“左王”,即左贤王,参考《李广传》。

  既皆还,上曰:“票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允之士(1),约轻赍(2),绝大幕(漠),涉获单于章渠(3),以诛北车耆(4),转击左大将双,获旗鼓,历度(渡)难侯(5),济弓卢(6),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7),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8),禅于姑衍(9),登临翰海(10),执讯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师率减什二(11),取食于敌,卓行殊远而粮不绝(12)。以五千八百户益封票骑将军。右北平太守路博德属票骑将军(13),会兴城(14),不失期,从至梼余山(15),斩首捕虏二千八百级(16),封博德为邳离侯(17)。北地都尉卫山从票骑将军获王,封山为义阳侯。故归义侯因淳王复陆支,楼王伊即靬皆从票骑将军有功(18),封复陆支为杜侯(19),伊即靬为众利侯。从票侯破奴、昌武侯安稽从票骑有功(20),益封各三百户。渔阳太守解、校尉敢皆获鼓旗(21),赐爵关内侯,解食邑三百户,敢二百户。校尉自为爵左庶长(22)。”军吏卒为官,赏赐甚多。而青不得益封,吏卒无封者。唯西河太守常惠、云中太守遂成受赏(23),遂成秩诸侯相,赐食邑二百户,黄金百斤,惠爵关内侯(24)。

  (1)荤允:古代匈奴之别称。(2)轻赍:谓军轻装(带军资少)。(3)涉:犹入。单于:衍字。章渠:单于之近臣。(4)此:《史记》作“比”,是也。此误。比车耆:匈奴之王号。(5)难侯:一作“离侯”;《史记》作“离侯”,山名。(6)弓卢:《史记》作:“弓闾”,水名。(7)屯头王、韩王:皆匈奴之王号。(8)狼居胥山:山名。在今蒙古乌兰巴托以东、克鲁伦河之北。(9)禅:为坛祭地曰“禅”。姑衍:山名。在狼居胥山之西,在今蒙古乌兰巴托以东。(10)翰海:大漠之别名。在今蒙古国境内。(11)什二:《史记》作“什三”。(12)卓:《史记》作“逴”,逴,远也。(13)路博德:本传附其传。(14)会兴城:《史记》作“会与城”。(15)梼余(táotú)山:地点不明。(16)八:《史记》作“七”。(17)邳离:《史记》作“符离”。(18)归义侯:《史记》作“归义”,无“侯”字。(19)杜侯:《史记》作“壮侯”。(20)安稽:姓赵,故匈奴之王。(21)渔阳太守解:《史记》无。(22)自为:徐自为。左庶长:《史记》作“大庶长”。左庶长,爵名,第十级。大庶长,爵名,第十八级。(23)常惠:此非从苏武北使匈奴,后封长罗侯之人。(24)遂成、常惠:《史记》无常惠、遂成事。

  两军之出塞,塞阅官及私马凡十四万匹(1),而后入塞者不满三万匹(2)。乃置大司马位(3),大将军、票骑将军皆为大司马。定令,令票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4)。自是后,青日衰而去病日益贵。青故人门下多去事去病,辄得官爵,唯独任安不肯去。

  (1)阅官及私马:陈直云,“阅马有簿,称为阅具簿。”即检验官私马匹,登记入册。(2)入塞者不满三万匹:马出塞十四万匹,入塞不满三万匹,可知减损五分之四。(3)大司马:官名。汉武帝时罢太尉,置大司马,与六将军联称为大司马大将军。西汉时常以授掌权的外戚。也有不兼将军号的。(4)秩禄与大将军等:汉制,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号万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谷。大司马之秩禄当亦如此。

  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1)。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2),对曰:“顾方略何如耳(3),不至学古兵法(4)。”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5)。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6),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7),而去病尚穿域蹋鞠也(8)。事多此类。青仁,喜士退让(9),以和柔自媚于上,然于天下未有称也(10)。

  (1)敢往:《史记》作“敢任”。(2)吴、孙:吴起、孙武。(3)顾:视也。(4)不至:不必。(5)省:视也。爱护之意。(6)太官:官名。在官廷主膳食。赍(jī):赠送食物。(7)振:举也。(8)穿域:穿地为界域。蹋鞠:踢球。(9)仁喜士:《史记》作“仁善”,是也。杨树达云:“《赞》云:‘青言: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此不当又言其‘喜士’。盖‘喜’‘善’二字形近,古书多相乱,‘善’误为‘喜’,后人又妄增‘士’耳。”(10)然于天下无有称:王先谦云:“因其不招士,故天下未有称,即赞语‘贤士大夫无称’之意,不论其将略也。”

  去病自四年军后三岁,元狩六年薨(1)。上悼之,发属国玄甲(2),军陈(阵)自长安至茂陵(3),为冢像祁连山(4),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5)。子嬗嗣。嬗字子侯,上爱之,幸其壮而将之。为奉车都尉(6),从封泰山而薨(7)。无子,国除。

  (1)元狩六年:即公元前117年。霍去病死时,年仅二十四岁。(2)玄甲:黑色之甲。(3)军阵自长安至茂陵:卫送其葬,所以宠之。(4)为冢像祁连山:霍去病墓,现在陕西兴平县茂陵镇东北五里高原上,与卫青墓相毗连,西南一里为茂陵。墓顶及墓下四周,有巨型花冈石一百五十余块,其中雕刻有石鼠、猩猩抱熊(或名熊抱猪)、卧牛、龙吸蛙、石人头像、卧虎、卧马、立马、马踏匈奴、石鱼(一对)等,今陈列茂陵博物馆。霍墓从侧面视,为山峰形,所谓像祁连山。(5)景桓侯张晏曰:“谥法‘布义行刚曰景,辟土服远曰桓’也。”(6)奉车都尉:官名。掌皇帝的车马,秩比二千石。(7)薨:霍嬗死于元封元年(前110)。

  自去病死后,青长子宜春侯伉坐法失侯(1)。后五岁,伉弟二人,阴安侯不疑、发干侯登,皆坐酎金失侯(2)。后二岁(3),冠军侯国绝。后四年,元封五年(4),青薨,谥曰烈侯。子伉嗣,六年坐法免(5)。

  (1)伉坐法失侯:据《外戚侯表》,元鼎元年(前116)卫伉免。(2)坐酎金失侯:据《外戚侯表》,卫不疑、卫登失侯在元鼎五年(前112)。(3)后二岁:即元封元年(前110)。(4)元封五年:前106年。(5)坐法免:天汉元年(前100)卫伉免。

  卫青围单于后十四岁而卒(1),竟不复击匈奴者,以汉马少,又方南诛两越(2),东伐朝鲜(3),击羌、西南夷(4),以故久不伐胡(5)。

  (1)十四岁:自无狩四年至元封五年(前119—前106)。(2)诛两越:见本书《南越、闽越传》。(3)伐朝鲜:见本书《朝鲜传》。(4)击羌:见本书《赵充国传》等。击西南羌:见本书《西南夷传》。(5)胡:指匈奴。

  初,青既尊贵,而平阳侯曹寿有恶疾就国(1),长公主问(2):“列侯谁贤者?”左右皆言大将军。主笑曰:“此出吾家,常骑从我,奈何?”左右曰:“于今尊贵无比。”于是长公主风(讽)白皇后,皇后言之,上乃诏青尚平阳主,与主合葬,起冢像庐山云(3)。

  (1)曹寿:当作“曹时”。(2)长公主:指阳信长公主,又称平阳公主。(3)起冢像庐山:卫青墓,在今茂陵东北,与霍去病墓相毗连,像穹庐和山丘。

  最大将军青凡七出击匈奴(1),斩捕首虏五万余级。一与单于战,收河南地,置朔方郡。再益封,凡万六千三百户(2);封三子为侯,侯千三百户,并之二万二百户(3)。其裨将及校尉侯者九人,为特将者十五人(4),李广、张骞、公孙贺、李蔡、曹襄、韩说、苏建皆自有传(5)。

  (1)最:总计。(2)万六千三百户:《史记》作“万一千八百户”。(3)二万二百:《史记》作“万五千七百户”。(4)特将:独当一面之将。(5)李广……皆自有传:七人自有传,八人列于下,凡十五人。

  李息,郁郅人也(1),事景帝,至武帝立八岁,为材官将军,军马邑(2);后六岁,为将军,出代;后三岁,为将军,从大将军出朔方:皆无功(3)。凡三为将军,其后常为大行(4)。

  (1)郁郅:县名。今甘肃庆阳县。(2)军马邑:时在元光二年(前134)。

  (3)出朔方,皆无功:《卫青传》载,出朔方之役,李息有功,爵关内侯。与此有异。(4)常为大行:据《公卿表》李息自元狩元年(前122)至元鼎元年(前116)为大行。但据《卫青传》元朔五年(前124)出朔方之役,已书“大行李息”,或当时已官大行而《表》失载,或是后世习称其官而实无其事。大行:即大行令,接待宾客之官。初称典客,景帝十六年改名大行,武帝太初元年改名大鸿胪。据茂陵一带百姓传说及地方志记载,卫青、霍去病两墓东一小墓,为大行李息墓。

  公孙敖,义渠人(1),以郎事景帝。至武帝立十二岁,为骑将军(2),出代,亡卒七千人,当斩,赎为庶人。后五岁,以校尉从大将军,封合骑侯。后一岁,以中将军从大将军再出定襄,无功。后二岁,以将军出北地,后票骑,失期当斩,赎为庶人。后二岁,以校尉从大将军,无功。后十四岁,以因杆将军筑受降城(3)。七岁,复以因杆将军再出击匈奴,至余吾(4),亡士多,下吏,当斩,诈死,亡居民间五六岁(5)。后觉,复系。坐妻为巫蛊,族(6)。凡四为将军。

  (1)义渠:县名。在今甘肃宁县西北,(2)为骑将军:时在元光六年(前129)。(3)受降城:在河套以北,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联合旗东。(4)余吾:水名。今蒙古乌兰巴托附近之土拉河。(5)当斩,诈死:《武帝纪》载,敖自余吾还,明年,太始元年,有罪腰斩。此传言“腰折,诈死”,想是行刑者以已斩报,而敖诈死后,随即亡居民间。(6)坐妻为巫蛊,族:事在征和二年(前91)。

  李沮,云中人(1),事景帝。武帝立十七岁,以左内史力强弩将军。后一岁,复为强弩将军。

  (1)云中:县名。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

  张次公,河东人,以校尉从大将军,封岸头侯(1)。其后太后崩,为将军,军北军。后一岁,复从大将军。凡再为将军,后坐法失侯。

  (1)封岸头侯:据《武帝纪》及《功臣表》元朔二年(前127)五月封侯。

  赵信,以匈奴相国降,为侯(1)。武帝立十八年(2),为前将军,与匈奴战,败,降匈奴。

  (1)侯:当作“翕侯”。参见本书《功臣表》与《匈奴传》。(2)武帝立十八年:对在元朔六年(前123)。《史记》作“十七岁”,误。

  赵食其,祋祤人(1)。武帝立十八年,以主爵都尉从大将军(2),斩首六百六十级。元狩三年,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明年,为右将军,从大将军出定襄,迷失道,当斩,赎为庶人。

  (1)祋(duì)祤:县名。今陕西耀县。(2)以主爵都尉从大将军:时元朔六年(前123)。本书《公卿表》于元狩三年(前120)书主爵都尉赵食其;据此,元朔六年赵食其尚未为主爵都尉。两者矛盾,不知孰误。吴恂以为,“以主爵都尉”五字宜廁于下文“明年”与“右将军”之间,方与《公卿表》及《史记》等记载吻合。

  郭昌,云中人,以校尉从大将军。元封四年,以太中大夫为拔胡将军,屯朔方。还击昆明,无功,夺印(1)。

  (1)还击昆明,无功,夺印:《西南夷传》云,(元鼎六年)。“会越已破,汉八校尉不下,中郎将郭昌,卫广引兵还,行诛隔滇道者且兰,斩首数万,遂平南夷为牂柯郡。”又,《武帝纪》云,元封二年,“又遣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发巴蜀兵平西南夷未服者,以为益州郡。”据此可知,郭昌平西南夷有功,但本传不载。《武帝纪》云:元封六年,“益州、昆明反,赦京师亡命令从军,遣拔胡将军郭昌将以击之。”未记明这次击昆明之胜败。此传言“还击昆明,无功”,即是元封六年击昆明事。《汉书》各纪传,互有详略,于此可见。

  荀彘,太原广武人(1),以御见(2),侍中,用校尉数从大将军。元封三年,为左将军击朝鲜,无功,坐捕楼船将军诛(3)。

  (1)太原:郡名。治晋阳(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广武:县名。在今山西代县西南。(2)御:谓御车。(3)击朝鲜,无功等句:此事详《朝鲜传》。

  最票骑将军去病凡六出击匈奴,其四出以将军(1),斩首虏十一万余级。浑邪王以众降数万,开河西酒泉之地,西方益少胡寇。四益封,凡万七千七百户(2)。其校尉吏有功侯者六入,为将军者二人。

  (1)四出以将军:其二出为票骑校尉。(2)万七千七百户:《史记》作“万五千一百户”。

  路博德,西河平州人(1),以右北平太守从票骑将军,封邳离侯。票骑死后,博德以卫尉为伏波将军(2),伐破南越,益封。其后坐法失侯(3)。为强弩都尉,屯居延,卒(4)。

  (1)平州:即西河郡之平周,县名。在今山西孝义县西南。(2)卫尉:官名。汉代九卿之一,掌管宫门警卫,主南军。(3)坐法失侯:据本书《功臣表》,太初元年失侯。(4)据本书《武帝纪》与《匈奴传》,天汉二年,使公孙敖与路博德会涿邪山,无所得;四年,路博德万余人与李广利会。此传不载其事。

  赵破奴(1),太原人(2)。尝亡入匈奴,已而归汉,为票骑将军司马。出北地,封从票侯,坐酎金失侯(3)。后一岁,为匈河将军(4),攻胡至匈河水(5),无功。后一岁,击虏楼兰王,后为浞野侯(6)。后六岁,以浚稽将军将二万骑击匈奴左王。左王与战,兵八万骑围破奴,破奴为虏所得,遂没其军(7)。居匈奴中十岁,复与其太子安国亡入汉,后坐巫蛊,族。

  (1)破奴:谓破匈奴,与“破胡”同义。(2)太原:《史记》作“九原”。“九”与“太”,形近易误。九原:五原郡之县,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3)坐酎金失侯:时在元鼎五年(前112)。(4)为匈河将军:时在元鼎六年(前111)。

  (5)匈河水:即匈奴河。在今蒙古高原杭爱山脉南部。(6)击楼兰王,后为浞野侯:本书《功臣表》云:“元封三年,赵破奴以匈河将军击楼兰,封浞野侯。”《史记·功臣表》云:“元封三年,击楼兰,功,复侯。”据此,“后一岁”,当作“后三岁”,元封三年(前108)为元鼎六年(前111)之“后三岁”也;“后为浞野侯”之“后”,当作“复”,两字古时形近致误,《史记》即作“复”。(7)事在太初三年(前102),详《匈奴传》。

  自卫氏兴,大将军青首封,其后支属五人为侯。凡二十四岁而五侯皆夺国。征和中(1),戾太子败(2),卫氏遂灭。而霍去病弟光贵盛,自有传。

  (1)征和:汉武帝年号(前92—前89)。(2)戾太子事,见本书《武五子传》。

  赞曰:苏建尝说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士大夫无称焉(1),愿将军观古名将所招选者(2),勉之哉!”青谢曰:“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3),天子常切齿(4)。彼亲待士大夫,招贤黜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票骑亦方此意(5),为将如此。

  (1)贤士大夫无称:谓不为贤士大夫所称誉。(2)招选:谓招贤荐士。(3)魏其、武安:指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蚡。本书有其传。(4)切齿:咬牙。形容极端忿恨。(5)方:比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