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上册)

第四章 隋唐各民族的分布及迁徙 第一节 突厥

中国通史 作者: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


  第四章 隋唐各民族的分布及迁徙 第一节 突厥

  民族起源与突厥汗国建立

  突厥可汗自称与“九姓回纥”同族,而回纥族出铁勒。铁勒于战国、秦汉时称“丁零”,因民俗喜乘高轮车,所以北魏时亦号“高车”,“或曰敕勒,讹为铁勒”③。突厥既与回纥同源,则亦应源自铁勒。隋唐之际,突厥强悍,役使铁勒诸部为种族奴隶,遂模糊了其族出铁勒的真相。

  突厥的最初活动地在准噶尔盆地之北,约在今叶尼塞河上游,后来迁移到高昌的山北。公元五世纪中叶,柔然攻占高昌,由是突厥沦为柔然的种族奴隶,被迁徙到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世为柔然“锻奴”(突厥人工于锻铁)。①“金山状兜鍪(即战盔),俗呼兜鍪为突厥”,因而这支定居于金山之阳的铁勒部落,遂以突厥为族号②。西魏大统十二年(545),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降铁勒五千余户,由之部落强大,为中原皇朝刮目,西魏文帝遂于大统十七年(551)以长乐公主妻之。西魏废帝元年(552),土门大败柔然,自称伊利可汗,建突厥汗国于漠北地带。土门死,子科罗(乙息记可汗)、俟斤(木杆可汗)先后继立。木杆可汗在位时(553—572),灭柔然,破■哒,走契丹,并契骨,威震塞外,“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今里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五、六千里皆属焉”③。

   突厥汗国的分裂

  北齐后主天统三年(567),伊利可汗(即土门)弟阿史那室点密灭亡■哒(又称滑国,建都于今阿富汗之北巴里黑城),击败波斯,自立为西面可汗。室点密征西域时,其下“有十大首领”,且“有兵十万众”,及平西域诸国和自为可汗后,号其部为“十姓部落”①。达头可汗(室点密子)时,因“兵强而位下”,遂与东面沙钵罗可汗(即乙息记可汗之子阿史那摄图)争战。时隋根据长孙晟建议,对突厥东、西可汗实行“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反间政策②,更加深了突厥内部的裂痕。于是,达头联合阿波可汗(即木杆可汗子阿史那大逻便)及贪汗可汗等离心于沙钵略的势力,于隋文帝开皇三年(583)正式独立。自是突厥一分为二。西突厥“居乌孙之故地,东至(东)突厥国,西至雷翥海,南至疏勒,北至瀚海”③。即尽有今新疆和中亚大部地区。而东突厥于启民可汗(沙钵罗子阿史那染干)时,为西突厥达头可汗所迫而南迁臣降于隋。开皇十九年(599),文帝命长孙晟于朔州筑大利城(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境)以安置启民及其部众。不久,因启民部落“归者日众”,天子又采纳长孙晟意见,“于夏、胜二州之间(今陕西靖边及内蒙准噶尔旗地带),东西至河(黄河),南北四百里,掘为横堑,令处其内,使得任情畜牧。”①在此前后,突厥自漠北“或南入长城”,“或住白道(在今呼和浩特西北)”,接踵降隋者数十万众。文帝仁寿三年(603),窃居漠北的达头可汗,由于铁勒诸部造反,达头遁走吐谷浑,其漠北部众复归启民可汗。炀帝大业五年(609),启民卒,其子阿史那咄吉继立,是为始毕可汗。始毕乘隋末中原大乱,不惟使其族摆脱了隋朝统治,且将东突厥推向极盛阶段:“东自契丹,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之,控弦百万,戎狄之盛,近代未有也。”② 西突厥处罗可汗率部内属

  炀帝大业初年,西突厥泥橛处罗可汗(即达头曾孙阿史那达漫)因“抚御无道”,致“其国多叛”,又“大为铁勒所败”。朝廷因处罗生母向氏(汉人)居留京师,遂以向氏之命招降处罗。大业五年(609),炀帝西巡,令处罗会于大斗拔谷(即今甘肃民乐东南甘、青二省交界扁都口隘路),处罗辞以他故不至。炀帝大怒,从裴矩之策,鼓动处罗叔父阿史那射匮攻之。处罗大败后率数千骑东走高昌,并于大业七年(611)降隋。炀帝对内徙处罗部众分三处安置:使处罗弟阙度设统羸弱万余口,居于会宁(今甘肃靖远);特勤(即王子)阿史那大奈将余众居于楼烦(今山西静乐);命处罗将五百骑扈从天子巡幸,并赐号“曷萨那可汗”③。后来,李渊起兵太原,阿史那大奈“提其众隶麾下”①。阙度设于隋末自称吐乌过拔阙可汗,后为割据武威的李轨所灭。曷萨那可汗则于唐武德初年,被始毕可汗使者所杀。② 东突厥破亡后部众的迁徙和分布

  武德二年(619),东突厥始毕可汗卒,其弟俟利弗设继立,是为处罗可汗。次年,处罗卒,更立其弟咄苾,是为颉利可汗。颉利自恃强大,几乎年年南侵唐土。贞观三年(629),太宗乘其内外交困和频年灾荒,派兵一举灭亡其国,生擒颉利,俘突厥人十余万口。“突厥既亡,其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其降唐者尚十万口”③。此后,太宗于贞观二十年(646)破薛延陀,高宗于永徽元年(650)擒建牙帐于金山之北的东突厥别部酋长车鼻可汗。至此,东突厥“尽为封疆之臣”④。

  朝廷对破亡后的东突厥降人颇为优待,而这种优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突厥人的地理分布。

  其一,约半数的东突厥降人入居京师。

  降唐的东突厥酋帅有大批人留于朝中任职,“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因此,其部众“入居长安者近且万家”⑤。按,最初降唐者约十万口,以每家五口计,入居长安者约为东突厥降户的半数。这种情况给长安居民的社会生活以颇大影响,突厥习尚不仅渗透民间,连上层社会亦为所染。

  其二,即其部落,广置突厥府州。

  为了安置东突厥降人,太宗在东自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的广大地带,主要以突利可汗(颉利侄)过去所统部落,置顺(今北京顺义)、祐(今宁夏境)、化(今陕西横山北)、长(今内蒙古红柳河上游西部地区)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过去统治的漠南地区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侨治宁朔,今陕西靖边东北),右设云中都督府(侨治朔方,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各以降酋为都督刺史,以统东突厥部众。①其三,复立突厥汗国和舍利,苏农等州的设置。

  贞观十三年(639),发生突厥降将阿史结社率等行刺太宗的未遂事件,于是朝中哗然,多云突厥居留黄河以南不便。太宗遂册阿史那思摩为乙弥泥孰俟利苾可汗,令率突厥和胡人渡河,返归漠南故地。十五年(641),思摩于定襄故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建可汗牙帐,东突厥返还者三万户,胜兵四万,马九万匹,分布于“南至大河(黄河),北至白道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以北”的今内蒙河套以北、以东地区②。但这次大迁徙历时不久就因薛延陀南下侵逼和思摩不能抚御其众,突厥人“悉弃俟利苾(即思摩)南渡河,请处于胜(治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夏(治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之间”①。朝廷为管理这两州的突厥民众,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十月,以舍利吐利等部置舍利等五州,并隶云中都督府,以苏农等部置苏农等六州,并隶定襄都督府。②其四,完善和发展东突厥行政建置。

  高宗永徽元年(650),朝廷将车鼻可汗降部安置于郁督军山(今阿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东支)一带,设狼山都督府(在今阿尔泰山北)以统领之。并于漠北置单于、瀚海二都护府。单于都护府领狼山、云中、桑乾三都督府、苏农等二十四州;瀚海都护府领瀚海、金微、新黎等七都督、仙萼等八州。“即擢酋领为都督、刺史”。至是,东突厥“尽为封疆臣”,“凡三十年北方无戎马警”③。

   贺鲁破灭后的西突厥及其原役属民族的分布

  阿史那贺鲁,室点密可汗五世孙,原为西突厥叶护(突厥一等大臣,或别部大首领),居多逻斯川(今新疆额尔齐斯河),领处月、处蜜、姑苏、葛罗禄、弩失毕五姓之众。贞观二十二年(648),贺鲁为乙毗射匮可汗逼逐,遂率众内属。次年,以讨伐龟兹功,被太宗擢瑶池府都督,领其部居于庭州莫贺城(今新疆吉木萨尔西)。自是贺鲁密招离散,部众益盛。高宗永徽二年(651),拥众西走,击破乙毗射匮可汗,建牙于双河(今新疆博乐西)和千泉(今中亚塔什干北),自称沙钵罗可汗,并统一西突厥十姓部落和胁迫西域诸胡国多归属之。当贺鲁羽毛丰满后,遂公开叛唐,入寇庭州,攻陷金岭城和蒲类县(今新疆奇台东南旧奇台城),杀掠唐边民数千人。

  对拥有胜兵数十万和不断侵扰唐西境的阿史那贺鲁,自永徽三年(652)起,朝廷数遣师征讨,并于显庆二年(657)彻底平定了叛乱;“尽收其所据之地,西域悉平”④。

  “贺鲁已灭,裂其地为州县,以处诸部”①。

  以西突厥十姓部落所置都督府主要有:处木昆部为匐延都督府;突骑施索葛莫贺部为嗢鹿部督府;突骑施阿利施部为洁山都督府;胡禄屋阙部为盐泊都督府;鼠尼施处半部为鹰莎部督府。以上六都督府分布于今中亚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我国新疆的广大地带。又于碎叶川(今中亚楚河)以东置昆陵都护府,以西置濛池都护府,擢贞观中降唐并在讨贺鲁中立功的西突厥贵族阿史那弥射为左卫大将军、昆陵都护、兴昔亡可汗,押十姓中的五咄陆部落,阿史那步真为右卫大将军、濛池都护、继往绝可汗,押十姓中的五弩失毕部落。高宗还授权于弥射、步真等根据降者“部落大小,位望高下,授刺史以下官”②。降唐的五咄陆部落为:处木昆律部(活动于今新疆塔尔巴哈台一带);胡禄屋阙部(活动于今新疆乌鲁木齐西北马纳斯河西);摄舍提暾部(活动于今新疆博乐西博乐塔拉河流域);突骑施贺逻施部(活动于今伊犁河下游北岸);鼠尼施处半部(活动于今新疆焉耆西北裕勒都斯河流域);五弩失毕部落为:阿悉结阙部;哥舒阙部;拔塞干暾沙钵部;阿悉结泥孰部;哥舒处半部③。

  史称五咄陆部居于碎叶(在今中亚楚河南岸楚伊斯阔叶附近)以东。五弩失毕部分布的具体方位史籍缺载,其大致范围应为:东北与五咄陆部相接,西跨药杀水(今中亚锡尔河),南邻昭武九姓国(今中亚阿姆、锡尔两河流域)。

  十姓之外,西突厥的诸多别部也先后附唐,朝廷亦即其部落设置羁縻府州:葛逻禄谋落部(分布于今宰桑湖东额尔齐斯河南岸),显庆二年(658)置阴山州都督府;葛逻禄炽俟部(分布于今新疆额尔齐斯河以南乌伦河下游地带),显庆三年(659)置大漠州都督府。后又析其部置金附州都督府;葛逻禄踏实力部(分布于今宰桑湖西南地区),显庆三年置玄池州都督府;咽面部(分布于今巴尔喀什湖以西地带),置咽面州,长安二年(702)升都督府;处月部(分布于今乌鲁木齐东北),永徽五年(654)置金满州,龙朔二年(662)升都督府;沙陀部(分布于今新疆巴里坤湖东),置沙陀州都督府。

  其他诸部如莫贺达干部、都摩支部、处密部(分布于今乌鲁木齐西北)、伊吾部(分布于今新疆哈密地区)、易萨部(分布于今里海一带)等亦当置有羁縻府州。以上诸府州及二都护府,皆隶于安西都护府。①贺鲁既平,“其所役属诸国”,亦“皆分置州府,西尽波斯,并隶安两都护府”①。龙朔三年(661)六月,在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吐火道十六国,“分置都督府及州八十、县一百一十、军府一百二十六”②。这些府州的民族和城邦国家主要是:吐火罗(今阿富汗东北部昆都士)、■哒(今阿富汗马札里沙里夫西)、诃达罗支(今阿富汗加兹尼)、解苏(在今塔吉克境)、骨咄施(今塔吉克境)、罽宾(今阿富汗喀布尔河北)、帆延(今阿富汗巴米安),石汗那(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北)、护时犍(今阿富汗北境希巴尔干南)、怛没(今乌兹别克捷尔梅兹西北)、乌拉喝(今阿富汗北境)、多勒建(今阿富汗木尔加布河流域)、俱密(今中亚苏尔哈布河流域)、护密多(今阿富汗东北伊什卡什姆)、久越得犍(今塔吉克境卡菲尔尼甘河下游库巴的安)、波斯(今伊朗札博勒)。③此前,西域其他诸族和城邦置府州的主要有:龟兹(今新疆库车)、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还有昭武九姓胡之康(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何(撒马尔罕西北)、石(今乌兹别克塔什干)、米(今乌兹别克朱马巴札尔)、安(今乌兹别克布哈拉)、东安(今布哈拉东北)、史(今乌兹别克沙赫里夏勃兹)、拔汗那(今乌兹别克塔什干东南)等国也都置有羁縻府州。①又有以“杂戎胡部落”置、“寄于北庭府界内”、隶于北庭都护府(治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的诸府州。如盐禄州都督府、阴山州都督府、轮台州都督府以及玄池、哥系、金附、孤舒、西盐、东盐、叱勒、迦瑟等州。②此外,以“河西内属诸胡”置而府州难于确定今地的,还有很多。③从以上唐在西部疆域的蕃州设置,可大体知道以西突厥为主体的西域诸民族的分布情况:西起今里海,逾咸海,溯锡尔河,涉楚河,东至我国新疆北部地区,为西突厥十姓部落及其别部游牧栖息地带;今中亚两河(锡尔、阿姆河)流域,为昭武九姓和吐火罗道十六国诸民族的城邦分布地;今新疆塔里木盆地北、西边缘地带为传统的城邦民族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定居处。

   西突厥十姓部落的散亡及迁徙

  贺鲁破灭后的数十年间,因十姓二可汗内讧、后突厥汗国的寇侵和西突厥别部突骑施的崛起,十姓部落散亡殆尽。其间,有部分种落徙居内地。

  兴昔亡可汗兼崑陵都护阿史那弥射,为继往绝可汗兼濛池都护阿史那步真的族弟,早在贞观六年(632),步真就因弥射被唐太宗册为可汗而不服,为取而代之,遂谋杀弥射弟侄二十余人,弥射被迫率部落入朝。步真自立为叶护后,因部落离弃,步弥射后尘,亦携家属入朝。及至唐高宗册二人为可汗,步真又伺机陷害弥射。龙朔二年(662),弥射、步真从■海道大总管苏海政讨龟兹,步真为找借口兼并弥射部落,遂向行营主帅苏海政诬弥射“欲造反”,海政竟为其惑假传圣旨收斩弥射及五咄陆诸首领。乾封中(666—667),步真亦死。由是“十姓无主数年,部落多离散”④。

  调露元年(679),东突厥24州叛唐,数年后,一个强大的后突厥汗国兴起于颉利故地。其可汗阿史那骨咄禄和阿史那默啜在屡寇唐境的同时,竭力向西扩张,“自垂拱(685—688)已后,十姓部落频被突厥默啜侵掠,死散殆尽”①。

  在十姓多年无主的情况下,西突厥突骑施部兴起。其酋长乌质勒、苏禄等善于抚循其下,由是为十姓和附近诸胡所归附。在西突厥有了新主的形势下,朝廷却频遣弥射步真子孙入西突厥袭兴昔亡、继往绝可汗。由之遭到了突骑施等部的强烈抵制。故被册立者或被拒之门外,或勉强回到本蕃,又终因突骑施“强狠不能制”,而不得不返归长安。更惨者如为玄宗所册立的十姓可汗阿史那昕(步真曾孙),在半道就为突骑施可汗莫贺达干所杀。自是,“西突厥遂亡”②。

  在西突厥衰亡过程中,曾有两次较大规模的内徙。一为武周天授元年(690)十月的阿史那斛瑟罗的率众内迁。斛瑟罗为步真之子,原为在朝供职的右玉钤卫将军。垂拱三年(686),册为可汗。在其还蕃治理五弩失毕期间,屡遭后突厥侵掠,致部众“散亡略尽”。为回避寇扰,斛瑟罗于天授元年(690)十月“收其余众六、七万人入居内地,拜右卫大将军,改号竭忠事主可汗”①。另一次大的内徙发生于玄宗开元二年(714)九月至次年四月。这次内徙,是因统治西突厥旧部的突骑施可汗娑葛为后突厥可汗默啜擒杀,致十姓及别部某些首领率众内附以求庇护。据《册府元龟·外臣部·降附》载,先后有葛逻禄三姓部落、五咄陆胡禄屋阙等部、五弩失毕诸部二万余帐(户),分别诣凉州、北庭内属。玄宗为安抚来归者,敕令北庭都护汤嘉惠等接援;下制“皆以河南处之”②。又,“寄在凉州界内”有“兴昔部落”,且置有隶于凉州都督府的“兴昔都督府”③,当为斛瑟罗前次或此次五咄陆内徙者。

  此外,居于“金娑山(今新疆尼赤金山)之阳,蒲类之东”的西突厥沙陀部,于宪宗元和三年(808)因不堪吐蕃压迫,亦悉众内迁。其部先被置于盐州,后移众于定襄川至神武川一带。④ 后突厥的灭亡和迁徙

  高宗永淳元年(682)至玄宗天宝三载(744),为东突厥民族复兴时期。颉利族人阿史那骨咄禄等尽复东突厥汗国故地,建立了强大的后突厥汗国。但这个靠征服和镇压维系的多民族政权,终因内乱和回纥等族的叛离而灭亡。天宝四载(745),被玄宗册封的回纥怀仁可汗攻杀了后突厥最后一个君长白眉可汗,立国半个多世纪的后突厥遂寿终正寝。后突厥破亡,其部众或依附回纥并最终为回纥所同化,或南徙降唐,或西迁中亚,其在中国境内,基本上不再作为一个独立民族存在。

  由于回纥“尽有突厥故地”①,后突厥余部大部归化于回纥。如“本突厥之族”的葛逻禄“在乌德犍山(今蒙古杭爱山东支)者”,以及突厥拔悉密部徙嗢昆河(今蒙古阿尔浑河)流域者,就率先加入回纥民族,成为回纥十一姓部落的重要构成。②后突厥附唐者不少于万余帐。天宝元年(742),后突厥贵族“西杀”妻子、默啜之孙勃德支特勤、毗伽可汗女大洛公主、伊然可汗小妻余塞匐、登利可汗女余烛公主、宰相康阿义屈达干以及阿布思、阿史德等部落五千余帐,驱驼马牛羊二十余万,款塞归朝,玄宗“赋诗用纪其事”③。事实上,这批降人远不止五千余帐。据《通典》等载,仅阿布思部落就有万余帐投唐。玄宗将这些降户安置于“朔方河南之地给其廪食,每岁仍费缯絮数十万段,其河曲郡县仓廪为之空虚”①。而南迁的突厥又不只被“处之朔方河南之地”,如宰相康阿义屈达干投唐后,曾被安禄山密奏为部落部督并兼范阳藩镇先锋使②,可知降部中当至少有一支被安置于河北道一带。安史之乱中的胁从如康阿义屈达干、阿史那承庆等,当为徙入河北地区的突厥部酋。又,从安禄山反者还有阿史那从礼所率突厥、同罗、仆骨五千骑,后自长安遁归朔方,其中之突厥骑士,即为南徙“朔方河南之地”后突厥部。此后史籍中只有一些有关突厥的零星记载,据《通鉴》等透露,开成二年(837)居于振武的突厥有一百五十帐反叛,“剽掠营田”,但很快被击破。③此外,后突厥在散亡中,走依吐蕃、突骑施、中亚诸国者也大有其人。如西迁中亚、西亚的突厥人,其后裔在阿富汗、土耳其等地曾建立过政权。④

  

  ③《新唐书》卷二二二上《南诏传》上。《蛮书》六《云南城镇》:“云南、拓东、永 昌、宁北、镇西及开南、银生等七城,则有大将领之,亦称节度。贞元十年掠 吐蕃铁桥城,今称铁桥节度。”则当时所置为八节度。《南诏野史》上,则亦谓 南诏有八节度,然其名称不尽与《新唐书》和《蛮书》相同。除其中有六个节 度之名同于《新唐书》外,另有东川、通海两节度。又《蛮书》五《六睑》:“太和 谓之大和睑,羊苴咩谓之阳睑,大厘谓之史睑,邆川谓之睒睑,蒙舍谓之蒙舍 睑,白涯谓之勃弄睑。”亦与《新唐书》不同。此处从《新唐书》之说。

  ①《新唐书》卷二一七上《突厥传》上。

  ②林斡:《突厥史》第三章,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③《册府元龟》卷九五六《外臣部·种族》。

  ①《周书》卷五○《突厥传》。

  ②《旧唐书》卷一九四下《突厥传》下。

  ③《隋书》卷五一《长孙晟传》、卷八四《突厥传》。

  ①《通典》卷一九九《边防十五·突厥下》。又据《隋书·西突厥传》,其与东突厥以郁都斤山(今蒙古杭爱山之北山)为界。

  ②《资治通鉴》卷一七八,文帝开皇十九年。

  ③《通典》卷一九七《边防十三·突厥上》。

  ①《隋书》卷八四《西突阙传》;《资治通鉴》卷一八一炀帝大业八年。

  ②《新唐书》卷一一○《史大奈传》。

  ③《册府元龟》卷九六七《外臣部·继袭二》④《资治通鉴》卷一九三,太宗贞观四年。

  ⑤《贞观政要》卷九《安边》。

  ①《贞观政要》卷九《安边》。

  ②《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阙传》上,《资治通鉴》卷一九三,太宗贞观四年。

  ①《通典》卷一九七《边防十三·突厥上》。

  ②《资治通鉴》卷一九七,太宗贞观十八年。

  ③《唐会要》卷七三《安北都护府》,《资治通鉴》卷一九九,太宗贞观二十三年。

  ④《新唐书》卷二一五上《突厥传》上。

  ①《册府元龟》卷九八六《外臣部·征讨五》。

  ②《新唐书》卷二一五下《突厥传》下。

  ③《新唐书》卷二一五下《突厥传》下,《资治通鉴》卷二○○,高宗显庆二年。

  ①《新唐书》卷二一五下《突厥传》下。

  ①《通典》卷一九九,《新唐书》卷四三下、卷二一五下,冯承钧译沙畹:《西突厥史料》,岑仲勉:《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林干:《突厥史》,薛宗正:《突厥史》等。

  ②《旧唐书》卷一九四下《突厥传》下。

  ③《唐会要》卷七三《安西都护府》。按:《通鉴》、《新唐书》等与《会要》所载府州数不完全一致。

  ①《唐会要》卷七三,《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②《新唐书》卷二二一下《西域传》。

  ③《旧唐书》卷四○《地理志》三。

  ④《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①《旧唐书》卷一九四下《突厥传》下。

  ②《通典》卷一九九《边防十五·突厥下》。

  ①《新唐书》卷二一五下《突厥传》下。

  ②《资治通鉴》卷二○四,则天后天授元年。

  ③《资治通鉴》卷二二一,玄宗开元三年。

  ④《旧唐书》卷四○《地理志》三,《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①《新唐书》卷二一八《沙陀传》。

  ②《资治通鉴》卷二一五,玄宗天宝四载。

  ③《册府元龟》卷九五六《外臣部·种族》,《唐会要》卷九八《回纥》、卷一○○《葛逻禄》。

  ①颜真卿:《康阿义屈达干碑》,《全唐文》卷三四二。

  ②《通典》卷一九九《边防十五·同罗》。

  ③颜真卿:《康阿义屈达干碑》。

  ④《资治通鉴》卷二四五,文宗开成二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