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上册)

第二节 铁勒

中国通史 作者: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


  第二节铁勒

  族类及早期分布

  铁勒,战国秦汉时称“丁零”,为匈奴所役使,故史称其“本匈奴别种”⑤,或讹为“匈奴之苗裔”①。北魏时号“高车部”,或称“勅勒”,后讹为“特勒”、“铁勒”。

  其种类最多,“自西海(今咸海)之东,依据山谷,往往不绝”③。分布于独乐河(今蒙古土拉河)以北的有仆骨、同罗、韦纥(即唐代的回纥,韦纥、袁纥、乌护、乌纥均为初称)、拔也古、覆罗、蒙陈、吐如纥、斯结、浑、斛薛等部;伊吾以西,焉耆之北,傍白山(今天山),则有契弊(即契苾)、薄落职、乙咥、苏婆、那曷、讙、纥骨、也咥、于尼讙[护] 等部;金山(今阿尔泰山)西南有薛延陀、咥勒儿、十槃、达奚等部;康国(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一带)北,傍阿得水,则有诃咥、曷■[截]、拨忽、比干[千]、具海、曷比悉、何嵯苏、拔也未渴[谒]达等部;得嶷海(今里海)东西有苏路羯、三索咽、蔑促、萨忽等部;拂林(即东罗马帝国)东则有恩屈、阿兰、北褥九离、伏嗢昏等部;北海(今贝加尔湖)南则有都波等部。诸部分隶于东西突厥;自突厥立国,“东西征讨”,皆资其用,以制北荒”②。

  铁勒种类如此之多,早期分布如是之广,很难认为其诸部来自同一源流。

   契苾、薛延陀的崛起和迁徙

  隋文帝开皇末年,晋王杨广北征,时占据漠北的西突厥步迦可汗(即达头)被隋军击破,臣隶于西突厥的铁勒漠北诸部亦因此多有离散。大业元年(605),西突厥击金山、白山等地带的铁勒,并滥诛薛延陀等部魁帅数百人,因而激起铁勒反抗,共拒处罗,推契苾部酋长俟利发俟斤契苾哥楞为易勿施莫何可汗,建牙帐于贪汗山(今新疆博格多山),并立薛延陀酋长乙失钵为小可汗。“莫何勇毅绝伦,甚得众心,为邻国所惮,伊吾、高昌、焉耆诸国悉附之”④。不久,哥楞慑于西突厥强大,去可汗号,复隶于突厥。隋末,徙部于热海(今中亚伊克塞湖)附近。

  唐高祖武德初年,薛延、契苾、回纥、都播、骨利干、多滥葛、仆固、拔野古、同罗、浑、思结、斛薛、奚结、阿跌、白霫等十五部,“散布碛北”。回纥等六部在郁督军山(今蒙古杭爱山东支)者,隶于东突厥始毕可汗,薛延陀等在金山者,西臣于西突厥统叶护可汗。①贞观二年(628),西突厥大乱。薛延陀乙失钵之孙夷男,率七万帐东依颉利可汗。时值东突厥衰落,夷男反攻颉利大胜,铁勒共推夷男为主。三年(629),唐太宗为联合铁勒夹击颉利,遂册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夷男建牙郁督山下。四年(630),东突厥破灭,朔塞空虚,夷男继续东迁,据有颉利故地,徙牙帐于独乐水之阴(今土拉河南)。至是,薛延陀有胜兵二十万,辖境东至室韦(在今额尔古纳河流域),西至金山,南至东突厥降唐部落,北抵瀚海(今贝加尔湖)。②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霫等“诸大部落皆属焉”④。

   铁勒诸部“并为州郡”

  自贞观十五年(641)起,薛延陀数南下入寇。十九年(645),夷男死,其子拔灼引兵寇河南,唐将执失思力大败拔灼于夏州,俘其众数万,拔灼轻骑遁走,第二年被回纥攻杀。继立之伊特勿失可汗降于唐大将李绩。至是,薛延陀破灭。

  因薛延陀破亡,“铁勒百余万户”,“远遣使人,委身内属,请同编列,并为州郡”③。贞观二十一年(647)正月,太宗即其部落设置十三个羁縻府州:瀚海府(在今蒙古朱尔马台河畔),以回纥部置;金微府(在今蒙古肯特省一带),以仆固部置;燕然府(在今年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南),以多览葛部置;幽陵府(在今蒙古东方省一带),以拔野古部置;龟林府(在今蒙古格勒河流域),以同罗部置;卢山府(在今蒙古杭爱山东南一带),以思结部置;皋兰州(在今蒙古土拉河东),以浑部置;高阙州(在多览葛、同罗北),以斛薛部置;鸡鹿州(在同罗东北),以奚结部置;鸡田州(在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北),以阿跌部置;榆溪州(在今蒙古中戈壁省),以契苾部置;■林州(初在今内蒙境,后侨治凉州),以思结部置;置颜州(在今内蒙大兴安岭西南至蒙古东方省一带),以白霫部置。①随后内属的铁勒其他部落,也都先后设置羁縻府州:以骨利干部置玄阙州(在今贝加尔湖一带);以结骨部置坚昆府(在今叶尼塞河上游地带);以俱罗勃部置烛龙州(在今西伯利亚赤塔东);以薛延陀余部置溪弹州(在今阿尔泰山东南);分薛延陀余部置祁连州(在今宁夏境);以薛延陀南徙部落置达浑都督府(侨治宁朔县,在今陕西靖边东北),以领溪弹等五州;以白霫别部置居延州(在今内蒙巴林左旗东北)。

  羁縻府州是即蕃人部落而设,故从以上铁勒州府分布可知诸部落所在。

  后突厥汗国建立后,在漠北的铁勒诸部不堪突厥的奴役,回纥、契苾、思结、浑四部中主支率先度碛,徙于甘、凉二州之间。同罗、霫等继至,诏置大武军(在今山西朔州)北。由之在内地沿边州县出现了大批铁勒侨治羁縻府州:多览葛所置燕然州都督府,侨治回乐县(今宁夏灵武西南);奚结所置鸡鹿州,侨治回乐县;浑部所置东皋兰州,侨治鸣沙县(今宁夏青铜峡西南丰安故城);掘罗勿部所置烛龙州,侨治温池县(今宁夏盐池西南);仆骨部所置金微府改称仆固都督府,侨治朔方县(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回纥瀚海府、契苾贺兰府、思结卢山府、浑皋兰州,侨治凉州境。①等等。

   回纥的兴衰及其民族的迁徙

  铁勒回纥部,汉时称“乌揭”。南北朝时游牧于独乐河(今蒙古土拉河)以北者称“袁纥”,为东部“高车六部之一”;散处于伊吾以西、焉耆以北者称“乌护”。至隋曰“韦纥”。唐武德初年以后,称“迥(回)纥”。至元和四年(809),其可汗改称回纥为“回鹘”,“义取回旋轻捷如鹘也。”50000048_0295_1①薛延陀破灭后,回纥一跃而为铁勒最大部落。贞观二十一年(647),其酋长药罗葛吐迷度被太宗委任为怀化大将军和世袭瀚海府都督,又“自称可汗”,“一似突厥”,自是回纥日渐兴盛。天宝三载(744),回纥击破后突厥后,其领袖药罗葛骨力裴罗被玄宗册为怀仁可汗,遂借大唐声势,统一漠北,强大的回纥汗国由是崛起。

  回纥汗国在与唐修好、联姻、受唐册封的同时,并综合了部分突厥民族和东部铁勒诸部。回纥本部,原有九大姓氏,一曰药罗葛,二曰胡咄葛,三曰啒罗勿,四曰貊歌息讫,五曰阿勿嘀,六曰葛萨,七曰斛嗢素,八曰药勿葛,九曰奚[爱]邪勿,号为回纥 “内九姓”。后破突厥拔悉密、葛逻禄,遂“总十一姓,并置都督,号十一部落”②。其实,后突厥其他余部留居故地者,亦应为回纥所融合,这从留居者罕见于史籍记载可以推知。①又,唐初散居漠北的铁勒至少有十三部,玄宗之后,除少数部酋(如浑部酋长浑释之、浑瑊父子,阿跌部酋长阿跌良臣、阿跌光进父子等)入居内地为官,因而演变为“蕃将世家”外,多数人则与回纥融为一体,并有仆固、浑、拔野古、同罗、思结,契苾、阿布思、骨仑屋骨恐等八部同回纥组成“回纥外九姓”。还有未列入“外九姓”的■跌(即阿跌)部,其都督世为回纥宰相,且于贞元十一年(795)后,取代药罗葛氏为回纥可汗。这种铁勒诸部回纥化的现象十分普遍,以至于唐后期罕有铁勒民族的记载;史籍中偶尔出现的铁勒诸姓部人,在讲其族属时,每冠以“回纥(鹘)”出身。其他民族归化回纥者,如突厥、昭武九姓人,乃至汉人,也无不如此。如是大规模地综合西北诸民族的情况,致使回纥汗国时期(744—840)的回纥民族分布范围极为宽广:西起伊丽河(今伊犁河)流域,东到东可敦城(今蒙古乔巴山市西)东;北至小海(今贝加尔湖)以北,南与唐接;可汗牙帐置于乌德鞬山(今蒙古杭爱山)东端,即今蒙古鄂尔浑河畔,可汗行宫建在剑河(今叶尼塞河)上游,即今俄罗斯沙戈纳尔。

  文宗开成四年(839),由于上层内讧和自然灾害,回鹘②急剧衰落。第二年,黠戛斯(即结骨)十万铁骑攻破回鹘都城(即牙帐所在),杀其可汗,诛其宰相,立国百年的回鹘政权至是灭亡。其民族也由是分五支南下、西迁。

  南下者两支:一为特勤嗢没斯等所率残部;另一支为新立之乌介可汗所统部众。

  嗢没斯系被黠戛斯所杀的厔馺可汗的兄弟,开成五年(840),与宰相赤心、仆固和特勤那颉啜各率其众抵天德军(在今年蒙五原县境)塞下,请求内属。朝廷一方面要求边将不得邀功生事,另一方面运粮二万斛赈济温没斯所领饥民。次年三月,嗢没斯约天德军使田牟诱杀“桀黠难知”的赤心和仆固。那颉啜收赤心部众七千帐东走横水(在今内蒙杭锦旗西北),后来在东窥幽州(今北京)时,被节度使张仲武击破,尽收其众数万人,分遣于诸道节度使下听用。而嗢没斯则于同年四月率其国特勤、宰相等二千二百余人降唐。不久嗢没斯入朝,天子以其部为归义军,授嗢没斯归义军使。嗢没斯请置家太原(今山西太原),与诸弟为唐捍边。八月,皇上赐嗢没斯姓名曰李思忠。后来李思忠与归义军副使爱弘顺(爱邪勿赐名)等统回纥、契苾、吐谷浑、沙陀兵讨击乌介,所至立功。其后人于唐末五代附李克用父子,复置家太原,思忠孙彦图官拜太原少尹。①乌介可汗本名乌希,王子出身,于会昌元年(841)被部众拥立为可汗后,南下保错子山(在今内蒙杭锦后旗乌加河北三百余里处)。由于乌介骚扰唐朝边民,侵逼振武(在今内蒙和林格尔县西北)军镇,并劫持和亲公主,遂遭至唐军讨击,杀胡山(又称黑山,在今内蒙和林格尔以北)一战,大败乌介,斩首万级,收降两万余人。乌介仅统三千多人遁走黑车子(室韦)。会昌六年(846),乌介为其宰相所杀,其弟遏捻继立,复有五千多人。宣宗大中初年,又为张仲武和黠戛斯所破,其众或降,或为黠戛斯收归碛北,或散匿山林②。

  据上述材料,回鹘南下两支十余万众,多数降唐,并被配隶诸道。唐末五代时,河东、河北地区的一些回鹘出身的节度使和大将,即为南迁回鹘的后人。

  多数回鹘人则分三支西迁。《旧唐书·迴纥传》称:宰相馺职“拥外甥庞特勤及男鹿并遏粉等兄弟五人、一十五部西奔葛逻禄,一支投吐蕃,一支投安西”。《新唐书·回鹘传》则认为,投奔吐蕃、安西的两支为回鹘“残众”,这就是说,西迁主支为入葛逻禄的十五部。

  应指出的是,这里的葛逻禄与回鹘十一部中的葛逻禄不同。十一部中的葛逻禄是指原隶于东突厥车鼻可汗、永徽元年(650)被高宗迁入郁督军山者。而庞特勤十五部主支徙入之葛逻禄,则是未曾东迁者。西部葛逻禄先隶于西突厥、突骑施,尔后于肃宗至德中(756—757)寖盛,徙入西突厥十姓故地,并“与回纥争强”。因其同回纥为夙敌,故庞特勤徙入时,势当有很大纷争。由于史籍缺载,我们很难确知其详。近年学者考证,迁入葛逻禄的回鹘后裔,曾于十世纪中叶在葱岭以西建立强大的喀喇汗王朝,其辖境包括中亚的怛逻斯、讹打喇和我国新疆的喀什、莎车、于田、和田等广大地区。喀喇汗王朝汗族因自己原为中国漠北民族出身,故常以“桃花石”(即中国)名其国家,并自称“桃花石汗”。①关于庞特勤十五部中的“残众”迁入吐蕃,实际上主要是指迁入处于吐蕃统治之下的河西走廊地区。据《新唐书·回鹘传》载:宣宗大中(847—859)时,庞特勤“已自称可汗,居甘州,有碛西数城”,且同唐互有使者往来,天子册封庞特勤为“怀建可汗”。按:早在武周时代,就曾有漠北回纥徙入甘、凉二州,所以庞特勤部人的到来,如鱼得水,并乘吐蕃之衰,遂以甘州为中心,将势力扩展到肃(今甘肃酒泉)、瓜(今甘肃安西)、沙(今甘肃敦煌)、凉、兰(今甘肃兰州)、秦(今甘肃秦安西北)等州①。而此地的世家大族(如瓜、沙二州的张、曹家族),慑于甘州(或称河西)回鹘的强大,都不得不以附庸地位隶于可汗。甘州回鹘自大中年间立国,相继传袭十汗,政权延续近两百年。

  西迁安西者,是指徙入安西部护府所辖西州(治高昌)等地,贞观十四年(640)至显庆三年(658)的安西部护府治所就置于此。回鹘“残众”迁至后,曾于此建国,史称“高昌回鹘”或“西州回鹘”。然而,《新唐书·回鹘传》谓:“有特庞勒(按,即庞特勤)居焉耆城,称叶护,余部保金莎岭(今阿尔泰山),众至二十万。”这就是说,这支回鹘最初的政治中心在原为安西四镇之一的焉耆镇,其部众分布虽广,但西州并不为其所有。懿宗咸通七年(866)二月,归义军(在沙州)节度使张议潮奏报朝廷说:北庭回鹘大酋仆固俊击吐蕃,“克西州、北庭、轮台、清镇等城。”②这条史料清楚地表明庞特勤将政治中心自焉耆移于西州,则是在其部众西迁二十年之后的事情,其部称“高昌回鹘”,也只能是在这之后而不可能在此之前。史阙五代时的“西州回鹘”与中原皇朝的具体交流记载,仅云其人“尝见中国”①。

  综上,西迁三支回鹘,根据最后定居地域的差异,入葛逻禄者,因活动于葱岭西楚河一带,被称为葱岭西回鹘;入安西、北庭境者,最后形成高昌(或西州)回鹘;入河西走廊者,因建牙甘州,史称甘州(或河西)回鹘。而这三支回鹘的奠基人,从诸史籍记载看,都集庞特勤于一身:或云庞特勤率十五部奔葛逻禄,或称其为叶护居焉耆,或讲他称可汗居甘州;这说明庞特勤不仅是回鹘西迁行动的组织者,且是西迁后形成的三地区回鹘的共主。

  

  ⑤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五册。

  ①《旧唐书》卷一九九下《铁勒传》。

  ②③《隋书》卷八四《铁勒传》。

  ④《北史》卷九九《铁勒传》,《隋书》卷八四《铁勒传》,《通典》卷一九九。

  ①《册府元龟》卷一○○○《外臣部·强盛》。

  ②④《旧唐书》卷一九九下《铁勒传》。

  ③《新唐书》卷二一七下《回鹘传》附《薛延陀传》。

  ①《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太宗贞观二十年。

  ①《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太宗贞观二十年。

  ①《新唐书》卷四三下《羁縻州》、卷一一○《契苾何力传》、卷二一七上《回鹘传上》,《旧唐书》卷一○三《王君传》,《太平寰宇记》卷一九八《白霫国》,《全唐文》卷一八七《契苾明碑》等。

  ②《北史》卷九九、《隋书》卷八四、《旧唐书》卷一九九下《铁勒传》。并见两《唐书》回纥传等。又据《册府元龟·外臣部·褒异》,唐前期已有称回纥为“迴鹘”(贞观二十二年)、“回鹘”(天宝四载)者,这里姑且存疑。

  ①《新唐书》卷二一七上《回鹘传》上。

  ②突厥见于中晚唐、五代、宋初文献的,只有一些零星记载,这里不赘。

  ①元和四年(809)回纥改称回鹘,以下均称回鹘。

  ②两《唐书·迴(回)纥(鹘)传》,《册府元龟》卷九四六《外臣部·褒异三》,《资治通鉴》卷二四七、卷二四八。

  ①两《唐书·迴(回)纥(鹘)传》,《册府元龟》卷九四六《外臣部·褒异三》,《资治通鉴》卷二四七、卷二四八。

  ①魏良弢:《关于喀喇汗王朝的起源及名称》(《历史研究》,1982年第2期);并见林幹《突厥史》第二章。

  ②《新五代史》卷七四《吐蕃传》、《回鹘传》;林幹:《突厥史》。

  ①《资治通鉴》卷二五○,懿宗咸通七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