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石油天然气
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大多分布在人口稀少,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而且埋藏较深,不易溢出地表,很难被人发现。因此在隋唐以前,只有西北等少数地区由于储油储气构造埋藏较浅,以及四川地区随着井盐生产的发展,才偶尔发现了石油和天然气,并进行了初步的开发和利用。隋唐时期,人们虽然没有发现新的比较重要的油气构造,但对已知产油区的油气作了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尤其是凿井技术的发展,为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创造了新的条件。
隋唐时,石油主要用于照明,另外还用作鞣制皮革,润滑车轴等,如《元和郡县图志》载有:“人以革盝取用,涂鸱夷油囊及膏车”等。
由于石油天然气在其他地区出现特别少,加上天然气喷发时的壮观景象,因此人们对此非常向往,著名诗人李贺曾有“火井温泉在何处”的诗句。四川临邛以火井闻名于世,北周时临邛就因为有火井而被改名为“火井镇”,隋大业十二年(616)又改为“火井县”,唐朝时又在此设火井令。唐初著名术士袁天纲就曾担任过火井令。这些都说明,隋唐时期天然气井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在地层中,淡水、石油、天然气、卤水常常是共生的。因此挖凿水井、盐井技术的发展对石油天然气开发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隋唐时期,各行业生产力水平相继提高,凿井技术在这时也达到新的水平。
从战国末期李冰开凿广都盐井起,人们挖凿的地质井,井口都很大,被称为大口井。大口井的开凿技术与水井的开凿技术没有明显的区别,都是由劳动者持锄、铲、凿等工具,直接挖凿破碎岩石而成。这种井的口径最小要能容纳一人进行挖掘作业,因此,井的口径一般不能小于一点三米左右。这种大口井经过秦汉、魏晋近千年的发展,到隋唐时期其挖掘技术水平已达到顶峰阶段,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大口井开凿范围的扩大,隋唐以前,地质凿井中开凿的大口井,大多分布在四川境内。秦代,四川有三个县开凿这种井,汉代扩大到十八个县,而隋唐时猛增到六十八个州县。另外云南也出现开凿大口井的记载。由此可见大口井开凿技术已经较为普及。其次,大口井开凿的深度是前所未有的。这一时期出现一批数十丈的深井,《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唐代陵州的陵井(今四川仁寿县境内)开凿时“透两重大石”,深达八十丈,约合二百四十八点八米,富世所开的盐井,也深达二百五十尺,约合七十八米,这些凿井的深度纪录在前代是没有的。
对于如此之深的大口井,如何加固井壁,确保凿井的顺利进行等,是人们所必须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以陵井为例,“其井上土下石,石之上凡二十余丈,以梗楠木四面锁叠,用障其土”。可见陵井自井口至二十余丈深为容易坍塌的土壤,所以要用梗楠木四面锁叠的方法来加固井壁。
另一方面,虽然隋唐时大口井的开凿技术达到空前高超的水平,但若想开凿如此巨大的井并不容易,这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由于井径过大,即使有加固措施,也免不了发生坍塌现象。如陵井在唐代就曾多次坍塌。此外,在数百米深的地下作业,通风、照明等技术问题也很难解决。因此隋唐时期虽然已出现深逾二百米的陵井,但在当时也只是凤毛麟角,数量并不多。
隋唐时期是大口井开凿技术的鼎盛时期,同时,大口井开凿技术本身的弊端又使其发展势必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克服这种局限性将孕育出一种新兴的凿井技术,从而为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开辟更广阔的领域。
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大多分布在人口稀少,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而且埋藏较深,不易溢出地表,很难被人发现。因此在隋唐以前,只有西北等少数地区由于储油储气构造埋藏较浅,以及四川地区随着井盐生产的发展,才偶尔发现了石油和天然气,并进行了初步的开发和利用。隋唐时期,人们虽然没有发现新的比较重要的油气构造,但对已知产油区的油气作了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尤其是凿井技术的发展,为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创造了新的条件。
隋唐时,石油主要用于照明,另外还用作鞣制皮革,润滑车轴等,如《元和郡县图志》载有:“人以革盝取用,涂鸱夷油囊及膏车”等。
由于石油天然气在其他地区出现特别少,加上天然气喷发时的壮观景象,因此人们对此非常向往,著名诗人李贺曾有“火井温泉在何处”的诗句。四川临邛以火井闻名于世,北周时临邛就因为有火井而被改名为“火井镇”,隋大业十二年(616)又改为“火井县”,唐朝时又在此设火井令。唐初著名术士袁天纲就曾担任过火井令。这些都说明,隋唐时期天然气井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在地层中,淡水、石油、天然气、卤水常常是共生的。因此挖凿水井、盐井技术的发展对石油天然气开发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隋唐时期,各行业生产力水平相继提高,凿井技术在这时也达到新的水平。
从战国末期李冰开凿广都盐井起,人们挖凿的地质井,井口都很大,被称为大口井。大口井的开凿技术与水井的开凿技术没有明显的区别,都是由劳动者持锄、铲、凿等工具,直接挖凿破碎岩石而成。这种井的口径最小要能容纳一人进行挖掘作业,因此,井的口径一般不能小于一点三米左右。这种大口井经过秦汉、魏晋近千年的发展,到隋唐时期其挖掘技术水平已达到顶峰阶段,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大口井开凿范围的扩大,隋唐以前,地质凿井中开凿的大口井,大多分布在四川境内。秦代,四川有三个县开凿这种井,汉代扩大到十八个县,而隋唐时猛增到六十八个州县。另外云南也出现开凿大口井的记载。由此可见大口井开凿技术已经较为普及。其次,大口井开凿的深度是前所未有的。这一时期出现一批数十丈的深井,《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唐代陵州的陵井(今四川仁寿县境内)开凿时“透两重大石”,深达八十丈,约合二百四十八点八米,富世所开的盐井,也深达二百五十尺,约合七十八米,这些凿井的深度纪录在前代是没有的。
对于如此之深的大口井,如何加固井壁,确保凿井的顺利进行等,是人们所必须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以陵井为例,“其井上土下石,石之上凡二十余丈,以梗楠木四面锁叠,用障其土”。可见陵井自井口至二十余丈深为容易坍塌的土壤,所以要用梗楠木四面锁叠的方法来加固井壁。
另一方面,虽然隋唐时大口井的开凿技术达到空前高超的水平,但若想开凿如此巨大的井并不容易,这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由于井径过大,即使有加固措施,也免不了发生坍塌现象。如陵井在唐代就曾多次坍塌。此外,在数百米深的地下作业,通风、照明等技术问题也很难解决。因此隋唐时期虽然已出现深逾二百米的陵井,但在当时也只是凤毛麟角,数量并不多。
隋唐时期是大口井开凿技术的鼎盛时期,同时,大口井开凿技术本身的弊端又使其发展势必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克服这种局限性将孕育出一种新兴的凿井技术,从而为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开辟更广阔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