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辽太宗
耶律德光(902—947),即辽太宗,契丹名尧骨,辽太祖次子。天赞元年(922),任天下兵马大元帅,领兵略蓟北,下平州,降胡逊奚,南攻镇、定。天赞三年,从阿保机北伐、西征,破阻卜、于厥里(乌古)诸部,定党项,取回鹘单于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喇八喇哈孙)等役,所在皆有功。天赞四年,从阿保机出兵灭渤海。天显元年(926)一月,与南府宰相耶律苏、南院夷离堇迭里、北院夷离堇斜涅赤围渤海忽汗城(今黑龙江宁安东京城),渤海国王出降。五月,讨平降而复叛的渤海南海、定理二府。
天显二年十一月,在由其母述律后主持的契丹贵族大会上被推举为皇帝,行柴册礼即位①,号嗣圣皇帝。大同元年(947)四月灭晋回军途中病死于栾城(今属河北),享年46岁。庙号太宗,谥孝武皇帝,重熙二十一年增谥孝武惠文皇帝。
耶律德光继承阿保机遗志,一方面继续完善统治制度,巩固契丹政权;一方面继续对外征伐,扩张疆土。
第一节 排挤政敌,巩固权位
耶律德光是在述律后主持之下取代其兄太子耶律倍继承皇位的。耶律倍对这样的安排自然不满,契丹诸贵族意见也有分歧。因此,他即位后便着手巩固自己的地位。
即位之初,“阅近侍诸班”,“阅北剋兵籍”,“阅南剋兵籍”,“阅皮室、拽刺、墨离三军”①,是加强对诸军控制的步骤。而人皇王耶律倍的东丹国,更是他要加意防范的对象。耶律倍统治了原渤海国的大片领土,北至松花江流域,南至鸭绿江流域,物产丰富,居民文化素质也较高。在耶律倍管辖下,它的发展将对耶律德光的契丹政权形成威胁。因此,天显三年,他乘耶律倍离开其国留居皇都期间,采纳东丹国相耶律羽之的建议,“迁东丹之民以实东平”,“升东平为南京”②。此举虽有防渤海为乱的意图,恐亦有缩小东丹国规模,迁东丹于近地,便于牵制的个人因素。
天显四年八月、十月耶律德光在南京和皇都两次“幸人皇王第”,这或是为安抚耶律倍,或是为了掌握他的情况,以便对他采取必要的监控措施。总之,这如果不是兄弟间亲密无间的反映,则必定是矛盾加深的表现。而在耶律倍留居皇都期间,耶律德光又只身前往南京,也极有可能是在做剥夺耶律倍治国权力,割断他与其封国关系的安排。五年,册皇弟李胡为皇太弟,此举虽然可能出自太后,也是对耶律倍的又一次沉重打击。人皇王耶律倍归国前,耶律德光“宴人皇王僚属于便殿”,可能也是在做加强对他的控制与监视的工作。归国不久,又下诏“以舍利普宁抚慰人皇王”,“诏置人皇王仪卫”,都明显地暴露了耶律德光加强了对其兄监控的意图。两个月后,耶律倍浮海投奔后唐,则是失去权力的耶律倍所能采取的最后措施。至此,耶律德光除掉了来自东丹王耶律倍的威胁,巩固了自己的权位。
第二节 继续争战中原,伺机开拓疆土
辽朝统治者虽然主观上有插手中原事务,进而将统治范围推进到黄河以北的主观愿望,并不时侵扰与之相邻的燕云地区,但进一步向南发展势力,客观上却不得不利用割据势力间的矛盾和冲突,伺机而动。自阿保机以来,他们惯用的手法就是应中原某些割据势力之邀援助一方与另一方对抗。阿保机时曾配合卢文进、王郁、张文礼,进军涿、定诸州境,均无功。耶律德光继其未竟之业,继续等待时机参与中原割据势力间的斗争。天显三年(928),后唐义武军节度使兼中书令王都因谋求更大的权力,被明宗削夺官爵,遭到讨伐,遂通过奚秃里(又作“秃馁”,汉译“太尉”)铁剌向契丹求援,给契丹南下参与中原事务提供了又一次机会。耶律德光遂命铁刺率军前往援救,并陆续派出契丹军增援。但契丹军每每失利,兵士战死和被俘者数千人,首领数十人被俘。天显五年,东丹王耶律倍又投奔后唐。后唐明宗在位期间,中原比较稳定,耶律德光的军政目标还难以实现,于是他一面不断派兵攻打云中等郡县,一面加强了与后唐的政治交涉。
936年(契丹天显十一年,后晋天福元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与末帝李从珂互生猜忌,欲夺后唐以代之,遣使向契丹求援,约事成之日,割卢龙一道及雁门以北,称臣,以父礼事耶律德光,为耶律德光提供了又一次干预中原事务的机会。于是耶律德光应石敬瑭之约,亲率5万大军援助石敬瑭,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按照协议,晋将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十六州割与契丹,每年向契丹输帛30万匹。938年(契丹会同元年,后晋天福三年)晋使至辽,“奉表称臣,谓契丹主为父皇帝”①,献十六州图籍,上述律太后尊号为“广德至仁昭烈崇简应天皇太后”,耶律德光尊号为“睿文神武法天启运明德章信至道广敬昭孝嗣圣皇帝”。通过援立石敬瑭,契丹不但使中原政权成为附庸,而且将燕云十六州纳入自己的直接管理之下。
十六州的并入对契丹政权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从此,它不但统治了俘获和流亡到草原的汉人,而且直接统治了汉地。发达的农业为契丹政权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增强了契丹社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汉文化对契丹社会的影响更加直接;同时,契丹统治者也直接面临着如何统治以汉人为主体的农业区的问题。
晋高祖在位的七年中,契丹与晋关系良好,对中原局势的稳定和契丹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作用。会同五年(943)晋高祖死,群臣立石重贵为帝,对契丹称孙而不称臣。契丹遣使责问,晋臣出语不逊,激起了耶律德光的不满;契丹卢龙节度使赵延寿欲代晋为中原皇帝,乘机鼓动对晋用兵;晋平卢节度使杨光远又密通契丹,告以“晋主负德违盟,境内大饥,公私困竭,乘此际攻之,一举可取”①,再一次激发了耶律德光南下的政治热情。会同六年底,他下令“赵延寿、赵延昭、安端、解里等由沧、恒、易、定分道而进,大军继之”②,同时又遣将从雁门南下,发动了与晋争夺中原的战争。
自会同七年(944)至九年,经过了三年的征伐,晋北面行营招讨使杜重威以20万军不战而降,晋军主力丧失殆尽。晋帝自焚不果,上降表,耶律德光终于实现了自其父以来占有黄河以北地区的愿望。于是,他改会同十年为大同元年,改契丹国号为大辽,以镇州为中京,以赵延寿为中京留守。显然,耶律德光心目中的大辽是将晋朝统治地区包括在内的。但是,由于契丹军队的掠夺激起了中原汉人的顽强抵抗,刘知远又在太原称帝,耶律德光在任命了各州郡节度使后,便于大同元年四月撤军北归,在回军途中病死。东丹王之子耶律阮(契丹名兀欲)在军中被诸将拥立为帝,此即辽世宗。耶律阮北归后,与其祖母述律氏为争夺政权几乎酿成一场武装冲突,留守中原的契丹军心也发生了动摇。
耶律德光北归后,汉人节度使相继叛辽,或自立,或附汉。各地人民也纷纷起事杀辽官,袭击契丹军。留守汴州的宣武军节度使萧翰和其他留守中原的契丹军将也擅自北归,耶律德光经三年鏖战所得的中原晋地乃为北汉和后周所有,辽朝并未能享受到胜利果实。
灭晋战争的胜利,除依靠契丹骑兵的军事优势外,耶律德光也充分利用投靠契丹的汉官的政治野心和晋朝官僚将领间的矛盾。首先,他利用赵延寿谋求取代晋帝为中原皇帝的野心,充分调动了赵延寿的灭晋积极性,使他充当灭晋的急先锋①;同时,他对晋朝内部的情况也有相当深入的了解②,也随时注意利用晋朝将领间的矛盾,以分化和拉拢的手段,使之为己所用③。这样,就增加了自己的力量,削弱了晋军的战斗力。当然,这一切,都得益于他们对中原情况的了解和熟悉。
契丹骑兵虽勇武善战,但他们所面对的却是人数、武器装备远胜于己且占有地利优势的晋军。初期,契丹军屡屡失利,战争进行得十分艰苦,耶律德光不得不三次征兵和调整作战部署。会同七年,契丹军三路南下,耶律德光自领中军主力,以赵延寿为先锋。但西路在太原、雁门受阻,东路初获小胜,继而失利,只有中路长驱直入,无功而还。
会同八年第二次大举南下,又为晋将皇甫遇、慕容彦超、李守贞、符彦卿等所败。国内人畜多死,诸部厌战。时晋又遣使求和,太后也力促议和班兵。但耶律德光依然坚持“割镇、定两道隶我,则可和”①。
会同九年十一月,再次南下。主力自易、定趋恒州。利用杜重威怯懦不敢战的弱点,以大军与杜重威夹滹沱河列阵,遣将出晋军之后,断其粮道及归路。同时以中原皇帝的高位向杜重威诱降,终于扭转了战局,取得了灭晋之役的胜利。它不仅表现了耶律德光坚韧不拔的毅力,也体现了他拓土开疆、占有中原的意志和决心。
在灭晋的前后,也不断遣将继续征乌古、党项、吐谷浑等,巩固辽朝对这些部族的控制。
第三节 奠定统治基础
将渤海人迁往辽东,是耶律德光削弱耶律倍势力的第一步。耶律倍投奔中原,朝廷又以耶律倍妃主东丹国事,同时更进一步加强了对其封地和属民的控制。原来的东丹国实际上是游牧政权中的亲王封国,有着相当大的独立性,可自建国号、年号,可直接遣使与周边其他政权交往;每年向朝廷贡纳布15万端、马千匹;宰相以下百官可自行除授。耶律倍妃主东丹后,朝廷于天显六年置中台省于南京,加强了对东丹封国南京地区事务的直接干预。
契丹自建国以来,治下就有相当数目的汉官与汉民。汉官曾为政权的建立与国家的治理出谋划策,汉民对草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的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对草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又通过契丹统治者治国的方针、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契丹社会和契丹政权的面貌。
阿保机时期,为治理汉人和发展农业生产,曾设立汉儿司管理汉人事宜。十六州入契丹后,耶律德光没有改变燕云地区的经济基础和治理方式,“公卿庶官皆仿中国,参用中国之人”,以赵思温为南京留守;赵延寿为枢密使,后改政事令;以张砺为翰林学士。从而,开创了辽朝南北面官制的先河。
会同元年,后晋献十六州图籍。耶律德光以此为契机,对统治机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以皇都为上京,府曰临潢。升幽州为南京,南京为东京。改新州为奉圣州,武州为归化州。升北、南二院及乙室夷离堇为王。以主簿为令,以令为刺史,刺史为节度使,二部梯里已为司徒,达刺干为副使,麻都不为县令,县达刺干为马步。置宣徽、閤门使,控鹤、客省、御史大夫、中丞、侍御、判官、文班牙署、诸宫院世烛,马群、遥辇世烛,南北府、国舅帐郎君官为敞史,诸部宰相、节度使帐为司空,二室韦闼林为仆射,鹰房、监冶等局官长为详稳①。
上京居于契丹各游牧部落之中,除作为都城具有崇高的地位外,临潢府又是治理迁入这一地区的汉人和渤海人的机构。东京辽阳府与南京析津府并列为两大地区行政中心,从而使东京地区与南京地区一样成为辽朝治下的两大行政区域,为日后辽分全国为五道奠定了基础。通过这一调整,将东丹封国改由辽朝的道、府等地方行政机构管辖,事实上剥夺了耶律倍的封国。虽然耶律德光主观上是从加强个人的地位和权力做出这一调整的,客观上却有利于辽朝对地方的控制,有力地防止和避免了封国的分裂趋势。
官号的改变实际上就是对官制的局部调整,将北、南二院和乙室部首领由夷离堇改为大王,使北、南二府和乙室部地位提高。北、南二府的首领出自皇族,乙室部与耶律氏所从出的原迭刺部关系密切,他们与二国舅帐是契丹人中的核心部落。前此,为了笼络奚人贵族,阿保机时曾以奚人上层为奚王统领奚人各部;耶律德光天显十年,又以皇太后父族及母前夫之族二帐并为国舅,置尚父统领。二院皇族设王府可以抗衡二国舅帐,乙室部建王府可牵制奚王。于是皇族二院、二国舅、乙室部和奚王府在契丹政权内既是为辽政权镇守一方的强部,又是互相制约的力量。
朝官中增加了一些汉官职位,诸部中的某些契丹官名也改为汉官名目。可以说,这次调整总的趋势是汉制成分的增加。
第四节学习汉文化,总结和积累治国经验
在阿保机网罗汉士、借鉴中原统治经验的基础上,耶律德光继续留意广泛搜罗蕃汉人才、学习中原文化和积累、总结治国经验。
即位之初,耶律德光即下诏“选遥辇九帐子弟可任官者”①。会同初,得燕云十六州,曾以汉士平素所习之业选拔汉士,治理汉地,得名臣室昉等。会同三年,“东京宰相耶律羽之言渤海相大素贤不法,诏僚佐部民举有才德者代之”②。五年,又下诏求直言,选拔有才识者,果奏对称旨,则可擢置高位③,表明了广泛延揽人才的愿望。
灭后唐援后晋之役,得后唐掌书记张砺。耶律德光对他格外重视,以其人才不可多得,令手下人妥善照应。张砺感奋,亦以忠直事耶律德光。“太宗见砺刚直,擢翰林学士。砺临事必尽言,无所避,上益重之”④。灭后晋之后,又以张砺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张砺能言人所不敢言⑤,耶律德光对他虽未必言听计从,但他毕竟能使契丹统治者听到来自汉官的建议和呼声,这对他的统治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耶律德光重视农业生产,留意积累治国经验。特别是得燕云十六州后,他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不以游幸妨农时,禁止扈从扰民和行军践踏禾稼。不但保护十六州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在适宜于耕种的草原地区发展农业。会同二年(939),以乌古部水草肥美,诏北、南院徙三石烈户居之。三年,赐于谐里河、胪朐河近地为农田,使契丹人也能从事农业生产。又诏有司教民播种纺绩,发展契丹社会的手工业。
他关注社会稳定,整顿赋役制度,惩治不法官僚。思奴古多里、乙室部大王和南王府二刺史等都曾因盗窃官物、摊派赋调不均和贪蠹而受到惩罚。为减轻部民负担,罢北、南二府民上供及宰相、节度诸赋役非旧制者。他也能借鉴中原统治者的治国经验,吸收中原封建礼仪制度和思想观念。
会同元年,诏建日月四时堂,图写古帝王事于两庑,表现出学习和吸收中原统治者治国行事经验的意向。
会同三年,至燕,行入阁礼,在礼仪制度上吸收汉制;除姊亡妹续之法,以法令方式改变契丹社会的婚姻旧俗;诏契丹人授汉官者从汉仪,听与汉人婚姻,不但为契丹人与汉人间的相互影响和学习创造了条件,而且为南面官制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
尽管耶律德光对中原情况有一定了解,但亲身南下与后晋争夺中原的战争实践却使他增加了更多的感性认识。不但他亲眼看到了中原文物之盛,眼界大开,同时也亲身体验了统治与治理中原的不易。
灭后晋后,为了安抚百官和军民,他“诏晋文武群官,一切如故;朝廷制度,并用汉礼”①。他希望从此以后罢兵安民,不事征伐。进入汴京时,遣通事谕百姓说:“我亦人也,汝曹勿惧,会当使汝曹苏息。”当然他也不忘收买中原人心,转移民众对他所发动的这场战争的不满,竟称“我无心南来,汉兵引我至此耳!”入晋宫召集百官时,他“改服中国衣冠,百官起居皆如旧制”,对群臣宣布“自今不修甲兵,不市战马,轻赋省役,天下太平矣”。并任命了一批汉官主持汉地事务。但是,对中原的治理,他并没有成熟的意见,依然遵循立后晋的作法,“欲择一人君之”。而晋朝降臣不敢另立新君,声称“夷、夏之心,皆愿推戴皇帝”。耶律德光自认为他的军事、政治目标已经达到,他也就成了夷夏共主,从此可安享太平了,于是下诏“自今节度使、刺史毋得置牙兵,市战马”。他“服通天冠,绛纱袍,登正殿,设乐悬、仪卫于廷。百官朝贺,华人皆华服,胡人皆胡服,立于文武班中间”。耶律德光本人改着汉服,说明他与其父兄一样能积极吸收汉文化。他们的这一倾向,对后世辽朝诸帝和贵族、百官都产生了积极影响。辽朝皇帝和南面官着汉服,皇后和北面官着胡服的制度可能也自此开始形成。
但是,契丹社会的传统习俗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中改变。辽军无辎重粮饷,所到之处,“纵胡骑打草谷;又多以其子弟及亲信左右为节度使、刺史,不通政事,华人之狡狯者多往依其麾下,教之妄作威福,掊敛货财,民不堪命”②。为了犒赏契丹骑兵,耶律德光令后晋降臣征括州县财物,激起了百姓的不满和社会动荡。面对汉地军民的反抗和无赖之徒聚众为盗,耶律德光无力稳定其在中原的统治,无可奈何地发出了“我不知中国之人难制如此”①的感叹。并因不服中原水土,眷恋游牧生活,遂于大同元年四月北归。沿途,他看到了战争造成的社会残破,听到了中原军民反抗的消息,反省和总结了这次军事行动的教训,他说:“我有三失,宜天下之叛我也!诸道括钱,一失也;令上国人打草谷,二失也;不早遣诸节度使还镇,三失也。”对治理中原,也有了一些初步想法,他致信皇太弟称:“夙夜思之,制之之术,惟推心庶僚、和协军情、抚绥百姓三者而已。”②这一总结说明耶律德光在戎马倥偬之际仍时时以国事为心,在新的环境中,新的条件下,对待新问题,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及时思考解决办法。可惜天不予其时,回军途中病死于栾城,使他未能亲自将经三年征战和认真思索总结出的治国方针付诸实施。
①柴册礼为契丹遥辇氏联盟首领阻午可汗时制定的可汗即位典礼,即所谓燔柴告天仪式。详见《辽史》卷49《礼志》一。
①《辽史》卷3《太宗纪》上。
②参见《辽史》卷75《耶律羽之传》、《辽史》卷3《太宗纪》上。
①《资治通鉴》卷281,后晋高祖天福三年。
①《资治通鉴》卷283,后晋齐王天福八年。
②《辽史》卷4《太宗纪》下。
①用兵之初,耶律德光将山后和卢龙兵5万人交与赵延寿统领,并“委延寿经略中国,曰:‘若得之,当立汝为帝。’又常指延寿谓晋人曰:‘此汝主也。’延寿信之,由是为契丹尽力,画取中国之策”;辽中路军的胜利,多由延寿之力,故耶律德光回南京整军期间,诸将多受责罚,唯赵延寿得免;契丹军再次南下时,延寿又以诈降配合。可见赵延寿在灭晋之役中是何等卖力。但晋朝灭亡后,耶律德光任官遣将,却绝口不提先前的承诺,赵延寿不得已求为太子,也被拒绝。耶律德光竟冠冕堂皇地说:“我于燕王,虽割吾肉,有用于燕王,吾无所爱。然吾闻皇太子当以天子儿为之,岂燕王所可为也”;当张砺奏拟赵延寿为中京留守、大丞相、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枢密使时,他却取笔涂去“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此足以看出耶律德光在用人行政上不但很有主见,而且与其父一样善于权变。参见《资治通鉴》卷283、284、286。
②辽晋宗藩关系的确立,加强了双方的交往和联系;辽朝统治集团中,有相当数目的汉官;末帝时,晋臣中也不乏通辽者;最根本的是辽自阿保机、耶律德光以来,一直不曾放弃占有黄河以北的军政目标,故辽朝统治者对中原的情况一向关心,也随时注意搜集有关情报。故灭晋后,耶律德光“每谓晋臣曰:‘中国事,我皆知之,吾国事,汝曹不知也。’”
③契丹南下,杨光远即与之配合;贝州军校邵珂为之提供贝州军情;太原节度使刘知远则身为北面行营都统,却按兵不动,“慎事自守”。杜重威统率晋军主力,畏敌怯战,且有降意,耶律德光又以中原相许,以坚其降志,他说:“赵延寿威望素浅,恐不能帝中国,汝果降者,当以汝为之。”重威果降,晋朝大势亦去。杜重威既降,耶律德光又遣赵延寿“衣褚袍至晋营慰抚士卒,曰:‘彼皆汝物也。’杜威以下皆迎谒于马前,亦以褚袍衣威以示晋军,其实皆戏之也。”见《资治通鉴》卷285。看来,不论是对赵延寿,还是对杜重威,耶律德光的许诺皆无真意,不过是利用他们的野心为自己的军政目的服务罢了。
①《资治通鉴》卷284,后晋齐王开运二年。
①《辽史》卷4《太宗纪》下。
①《辽史》卷3《太宗纪》上。
②《辽史》卷4《太宗纪》下。
③参见《辽史》卷113《耶律海思传》。
④《辽史》卷76《张砺传》。
⑤灭后晋之役取得胜利,张砺曾向耶律德光进言称:“今大辽已得天下,中国将相宜用中国人为之,不宜用北人及左右近习。苟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犹将失之。”耶律德光当时虽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但他未必没有考虑这一建议。故而后来北归时,耶律德光才会做出了此行有“三失”的总结。《辽史》卷76《张砺传》、《资治通鉴》卷285。
①《资治通鉴》卷285,后晋齐王开运三年。
②《资治通鉴》卷286,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
①《资治通鉴》卷286,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
②《资治通鉴》卷286,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辽史》卷4《太宗纪》下。
耶律德光(902—947),即辽太宗,契丹名尧骨,辽太祖次子。天赞元年(922),任天下兵马大元帅,领兵略蓟北,下平州,降胡逊奚,南攻镇、定。天赞三年,从阿保机北伐、西征,破阻卜、于厥里(乌古)诸部,定党项,取回鹘单于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喇八喇哈孙)等役,所在皆有功。天赞四年,从阿保机出兵灭渤海。天显元年(926)一月,与南府宰相耶律苏、南院夷离堇迭里、北院夷离堇斜涅赤围渤海忽汗城(今黑龙江宁安东京城),渤海国王出降。五月,讨平降而复叛的渤海南海、定理二府。
天显二年十一月,在由其母述律后主持的契丹贵族大会上被推举为皇帝,行柴册礼即位①,号嗣圣皇帝。大同元年(947)四月灭晋回军途中病死于栾城(今属河北),享年46岁。庙号太宗,谥孝武皇帝,重熙二十一年增谥孝武惠文皇帝。
耶律德光继承阿保机遗志,一方面继续完善统治制度,巩固契丹政权;一方面继续对外征伐,扩张疆土。
第一节 排挤政敌,巩固权位
耶律德光是在述律后主持之下取代其兄太子耶律倍继承皇位的。耶律倍对这样的安排自然不满,契丹诸贵族意见也有分歧。因此,他即位后便着手巩固自己的地位。
即位之初,“阅近侍诸班”,“阅北剋兵籍”,“阅南剋兵籍”,“阅皮室、拽刺、墨离三军”①,是加强对诸军控制的步骤。而人皇王耶律倍的东丹国,更是他要加意防范的对象。耶律倍统治了原渤海国的大片领土,北至松花江流域,南至鸭绿江流域,物产丰富,居民文化素质也较高。在耶律倍管辖下,它的发展将对耶律德光的契丹政权形成威胁。因此,天显三年,他乘耶律倍离开其国留居皇都期间,采纳东丹国相耶律羽之的建议,“迁东丹之民以实东平”,“升东平为南京”②。此举虽有防渤海为乱的意图,恐亦有缩小东丹国规模,迁东丹于近地,便于牵制的个人因素。
天显四年八月、十月耶律德光在南京和皇都两次“幸人皇王第”,这或是为安抚耶律倍,或是为了掌握他的情况,以便对他采取必要的监控措施。总之,这如果不是兄弟间亲密无间的反映,则必定是矛盾加深的表现。而在耶律倍留居皇都期间,耶律德光又只身前往南京,也极有可能是在做剥夺耶律倍治国权力,割断他与其封国关系的安排。五年,册皇弟李胡为皇太弟,此举虽然可能出自太后,也是对耶律倍的又一次沉重打击。人皇王耶律倍归国前,耶律德光“宴人皇王僚属于便殿”,可能也是在做加强对他的控制与监视的工作。归国不久,又下诏“以舍利普宁抚慰人皇王”,“诏置人皇王仪卫”,都明显地暴露了耶律德光加强了对其兄监控的意图。两个月后,耶律倍浮海投奔后唐,则是失去权力的耶律倍所能采取的最后措施。至此,耶律德光除掉了来自东丹王耶律倍的威胁,巩固了自己的权位。
第二节 继续争战中原,伺机开拓疆土
辽朝统治者虽然主观上有插手中原事务,进而将统治范围推进到黄河以北的主观愿望,并不时侵扰与之相邻的燕云地区,但进一步向南发展势力,客观上却不得不利用割据势力间的矛盾和冲突,伺机而动。自阿保机以来,他们惯用的手法就是应中原某些割据势力之邀援助一方与另一方对抗。阿保机时曾配合卢文进、王郁、张文礼,进军涿、定诸州境,均无功。耶律德光继其未竟之业,继续等待时机参与中原割据势力间的斗争。天显三年(928),后唐义武军节度使兼中书令王都因谋求更大的权力,被明宗削夺官爵,遭到讨伐,遂通过奚秃里(又作“秃馁”,汉译“太尉”)铁剌向契丹求援,给契丹南下参与中原事务提供了又一次机会。耶律德光遂命铁刺率军前往援救,并陆续派出契丹军增援。但契丹军每每失利,兵士战死和被俘者数千人,首领数十人被俘。天显五年,东丹王耶律倍又投奔后唐。后唐明宗在位期间,中原比较稳定,耶律德光的军政目标还难以实现,于是他一面不断派兵攻打云中等郡县,一面加强了与后唐的政治交涉。
936年(契丹天显十一年,后晋天福元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与末帝李从珂互生猜忌,欲夺后唐以代之,遣使向契丹求援,约事成之日,割卢龙一道及雁门以北,称臣,以父礼事耶律德光,为耶律德光提供了又一次干预中原事务的机会。于是耶律德光应石敬瑭之约,亲率5万大军援助石敬瑭,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按照协议,晋将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十六州割与契丹,每年向契丹输帛30万匹。938年(契丹会同元年,后晋天福三年)晋使至辽,“奉表称臣,谓契丹主为父皇帝”①,献十六州图籍,上述律太后尊号为“广德至仁昭烈崇简应天皇太后”,耶律德光尊号为“睿文神武法天启运明德章信至道广敬昭孝嗣圣皇帝”。通过援立石敬瑭,契丹不但使中原政权成为附庸,而且将燕云十六州纳入自己的直接管理之下。
十六州的并入对契丹政权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从此,它不但统治了俘获和流亡到草原的汉人,而且直接统治了汉地。发达的农业为契丹政权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增强了契丹社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汉文化对契丹社会的影响更加直接;同时,契丹统治者也直接面临着如何统治以汉人为主体的农业区的问题。
晋高祖在位的七年中,契丹与晋关系良好,对中原局势的稳定和契丹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作用。会同五年(943)晋高祖死,群臣立石重贵为帝,对契丹称孙而不称臣。契丹遣使责问,晋臣出语不逊,激起了耶律德光的不满;契丹卢龙节度使赵延寿欲代晋为中原皇帝,乘机鼓动对晋用兵;晋平卢节度使杨光远又密通契丹,告以“晋主负德违盟,境内大饥,公私困竭,乘此际攻之,一举可取”①,再一次激发了耶律德光南下的政治热情。会同六年底,他下令“赵延寿、赵延昭、安端、解里等由沧、恒、易、定分道而进,大军继之”②,同时又遣将从雁门南下,发动了与晋争夺中原的战争。
自会同七年(944)至九年,经过了三年的征伐,晋北面行营招讨使杜重威以20万军不战而降,晋军主力丧失殆尽。晋帝自焚不果,上降表,耶律德光终于实现了自其父以来占有黄河以北地区的愿望。于是,他改会同十年为大同元年,改契丹国号为大辽,以镇州为中京,以赵延寿为中京留守。显然,耶律德光心目中的大辽是将晋朝统治地区包括在内的。但是,由于契丹军队的掠夺激起了中原汉人的顽强抵抗,刘知远又在太原称帝,耶律德光在任命了各州郡节度使后,便于大同元年四月撤军北归,在回军途中病死。东丹王之子耶律阮(契丹名兀欲)在军中被诸将拥立为帝,此即辽世宗。耶律阮北归后,与其祖母述律氏为争夺政权几乎酿成一场武装冲突,留守中原的契丹军心也发生了动摇。
耶律德光北归后,汉人节度使相继叛辽,或自立,或附汉。各地人民也纷纷起事杀辽官,袭击契丹军。留守汴州的宣武军节度使萧翰和其他留守中原的契丹军将也擅自北归,耶律德光经三年鏖战所得的中原晋地乃为北汉和后周所有,辽朝并未能享受到胜利果实。
灭晋战争的胜利,除依靠契丹骑兵的军事优势外,耶律德光也充分利用投靠契丹的汉官的政治野心和晋朝官僚将领间的矛盾。首先,他利用赵延寿谋求取代晋帝为中原皇帝的野心,充分调动了赵延寿的灭晋积极性,使他充当灭晋的急先锋①;同时,他对晋朝内部的情况也有相当深入的了解②,也随时注意利用晋朝将领间的矛盾,以分化和拉拢的手段,使之为己所用③。这样,就增加了自己的力量,削弱了晋军的战斗力。当然,这一切,都得益于他们对中原情况的了解和熟悉。
契丹骑兵虽勇武善战,但他们所面对的却是人数、武器装备远胜于己且占有地利优势的晋军。初期,契丹军屡屡失利,战争进行得十分艰苦,耶律德光不得不三次征兵和调整作战部署。会同七年,契丹军三路南下,耶律德光自领中军主力,以赵延寿为先锋。但西路在太原、雁门受阻,东路初获小胜,继而失利,只有中路长驱直入,无功而还。
会同八年第二次大举南下,又为晋将皇甫遇、慕容彦超、李守贞、符彦卿等所败。国内人畜多死,诸部厌战。时晋又遣使求和,太后也力促议和班兵。但耶律德光依然坚持“割镇、定两道隶我,则可和”①。
会同九年十一月,再次南下。主力自易、定趋恒州。利用杜重威怯懦不敢战的弱点,以大军与杜重威夹滹沱河列阵,遣将出晋军之后,断其粮道及归路。同时以中原皇帝的高位向杜重威诱降,终于扭转了战局,取得了灭晋之役的胜利。它不仅表现了耶律德光坚韧不拔的毅力,也体现了他拓土开疆、占有中原的意志和决心。
在灭晋的前后,也不断遣将继续征乌古、党项、吐谷浑等,巩固辽朝对这些部族的控制。
第三节 奠定统治基础
将渤海人迁往辽东,是耶律德光削弱耶律倍势力的第一步。耶律倍投奔中原,朝廷又以耶律倍妃主东丹国事,同时更进一步加强了对其封地和属民的控制。原来的东丹国实际上是游牧政权中的亲王封国,有着相当大的独立性,可自建国号、年号,可直接遣使与周边其他政权交往;每年向朝廷贡纳布15万端、马千匹;宰相以下百官可自行除授。耶律倍妃主东丹后,朝廷于天显六年置中台省于南京,加强了对东丹封国南京地区事务的直接干预。
契丹自建国以来,治下就有相当数目的汉官与汉民。汉官曾为政权的建立与国家的治理出谋划策,汉民对草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的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对草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又通过契丹统治者治国的方针、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契丹社会和契丹政权的面貌。
阿保机时期,为治理汉人和发展农业生产,曾设立汉儿司管理汉人事宜。十六州入契丹后,耶律德光没有改变燕云地区的经济基础和治理方式,“公卿庶官皆仿中国,参用中国之人”,以赵思温为南京留守;赵延寿为枢密使,后改政事令;以张砺为翰林学士。从而,开创了辽朝南北面官制的先河。
会同元年,后晋献十六州图籍。耶律德光以此为契机,对统治机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以皇都为上京,府曰临潢。升幽州为南京,南京为东京。改新州为奉圣州,武州为归化州。升北、南二院及乙室夷离堇为王。以主簿为令,以令为刺史,刺史为节度使,二部梯里已为司徒,达刺干为副使,麻都不为县令,县达刺干为马步。置宣徽、閤门使,控鹤、客省、御史大夫、中丞、侍御、判官、文班牙署、诸宫院世烛,马群、遥辇世烛,南北府、国舅帐郎君官为敞史,诸部宰相、节度使帐为司空,二室韦闼林为仆射,鹰房、监冶等局官长为详稳①。
上京居于契丹各游牧部落之中,除作为都城具有崇高的地位外,临潢府又是治理迁入这一地区的汉人和渤海人的机构。东京辽阳府与南京析津府并列为两大地区行政中心,从而使东京地区与南京地区一样成为辽朝治下的两大行政区域,为日后辽分全国为五道奠定了基础。通过这一调整,将东丹封国改由辽朝的道、府等地方行政机构管辖,事实上剥夺了耶律倍的封国。虽然耶律德光主观上是从加强个人的地位和权力做出这一调整的,客观上却有利于辽朝对地方的控制,有力地防止和避免了封国的分裂趋势。
官号的改变实际上就是对官制的局部调整,将北、南二院和乙室部首领由夷离堇改为大王,使北、南二府和乙室部地位提高。北、南二府的首领出自皇族,乙室部与耶律氏所从出的原迭刺部关系密切,他们与二国舅帐是契丹人中的核心部落。前此,为了笼络奚人贵族,阿保机时曾以奚人上层为奚王统领奚人各部;耶律德光天显十年,又以皇太后父族及母前夫之族二帐并为国舅,置尚父统领。二院皇族设王府可以抗衡二国舅帐,乙室部建王府可牵制奚王。于是皇族二院、二国舅、乙室部和奚王府在契丹政权内既是为辽政权镇守一方的强部,又是互相制约的力量。
朝官中增加了一些汉官职位,诸部中的某些契丹官名也改为汉官名目。可以说,这次调整总的趋势是汉制成分的增加。
第四节学习汉文化,总结和积累治国经验
在阿保机网罗汉士、借鉴中原统治经验的基础上,耶律德光继续留意广泛搜罗蕃汉人才、学习中原文化和积累、总结治国经验。
即位之初,耶律德光即下诏“选遥辇九帐子弟可任官者”①。会同初,得燕云十六州,曾以汉士平素所习之业选拔汉士,治理汉地,得名臣室昉等。会同三年,“东京宰相耶律羽之言渤海相大素贤不法,诏僚佐部民举有才德者代之”②。五年,又下诏求直言,选拔有才识者,果奏对称旨,则可擢置高位③,表明了广泛延揽人才的愿望。
灭后唐援后晋之役,得后唐掌书记张砺。耶律德光对他格外重视,以其人才不可多得,令手下人妥善照应。张砺感奋,亦以忠直事耶律德光。“太宗见砺刚直,擢翰林学士。砺临事必尽言,无所避,上益重之”④。灭后晋之后,又以张砺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张砺能言人所不敢言⑤,耶律德光对他虽未必言听计从,但他毕竟能使契丹统治者听到来自汉官的建议和呼声,这对他的统治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耶律德光重视农业生产,留意积累治国经验。特别是得燕云十六州后,他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不以游幸妨农时,禁止扈从扰民和行军践踏禾稼。不但保护十六州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在适宜于耕种的草原地区发展农业。会同二年(939),以乌古部水草肥美,诏北、南院徙三石烈户居之。三年,赐于谐里河、胪朐河近地为农田,使契丹人也能从事农业生产。又诏有司教民播种纺绩,发展契丹社会的手工业。
他关注社会稳定,整顿赋役制度,惩治不法官僚。思奴古多里、乙室部大王和南王府二刺史等都曾因盗窃官物、摊派赋调不均和贪蠹而受到惩罚。为减轻部民负担,罢北、南二府民上供及宰相、节度诸赋役非旧制者。他也能借鉴中原统治者的治国经验,吸收中原封建礼仪制度和思想观念。
会同元年,诏建日月四时堂,图写古帝王事于两庑,表现出学习和吸收中原统治者治国行事经验的意向。
会同三年,至燕,行入阁礼,在礼仪制度上吸收汉制;除姊亡妹续之法,以法令方式改变契丹社会的婚姻旧俗;诏契丹人授汉官者从汉仪,听与汉人婚姻,不但为契丹人与汉人间的相互影响和学习创造了条件,而且为南面官制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
尽管耶律德光对中原情况有一定了解,但亲身南下与后晋争夺中原的战争实践却使他增加了更多的感性认识。不但他亲眼看到了中原文物之盛,眼界大开,同时也亲身体验了统治与治理中原的不易。
灭后晋后,为了安抚百官和军民,他“诏晋文武群官,一切如故;朝廷制度,并用汉礼”①。他希望从此以后罢兵安民,不事征伐。进入汴京时,遣通事谕百姓说:“我亦人也,汝曹勿惧,会当使汝曹苏息。”当然他也不忘收买中原人心,转移民众对他所发动的这场战争的不满,竟称“我无心南来,汉兵引我至此耳!”入晋宫召集百官时,他“改服中国衣冠,百官起居皆如旧制”,对群臣宣布“自今不修甲兵,不市战马,轻赋省役,天下太平矣”。并任命了一批汉官主持汉地事务。但是,对中原的治理,他并没有成熟的意见,依然遵循立后晋的作法,“欲择一人君之”。而晋朝降臣不敢另立新君,声称“夷、夏之心,皆愿推戴皇帝”。耶律德光自认为他的军事、政治目标已经达到,他也就成了夷夏共主,从此可安享太平了,于是下诏“自今节度使、刺史毋得置牙兵,市战马”。他“服通天冠,绛纱袍,登正殿,设乐悬、仪卫于廷。百官朝贺,华人皆华服,胡人皆胡服,立于文武班中间”。耶律德光本人改着汉服,说明他与其父兄一样能积极吸收汉文化。他们的这一倾向,对后世辽朝诸帝和贵族、百官都产生了积极影响。辽朝皇帝和南面官着汉服,皇后和北面官着胡服的制度可能也自此开始形成。
但是,契丹社会的传统习俗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中改变。辽军无辎重粮饷,所到之处,“纵胡骑打草谷;又多以其子弟及亲信左右为节度使、刺史,不通政事,华人之狡狯者多往依其麾下,教之妄作威福,掊敛货财,民不堪命”②。为了犒赏契丹骑兵,耶律德光令后晋降臣征括州县财物,激起了百姓的不满和社会动荡。面对汉地军民的反抗和无赖之徒聚众为盗,耶律德光无力稳定其在中原的统治,无可奈何地发出了“我不知中国之人难制如此”①的感叹。并因不服中原水土,眷恋游牧生活,遂于大同元年四月北归。沿途,他看到了战争造成的社会残破,听到了中原军民反抗的消息,反省和总结了这次军事行动的教训,他说:“我有三失,宜天下之叛我也!诸道括钱,一失也;令上国人打草谷,二失也;不早遣诸节度使还镇,三失也。”对治理中原,也有了一些初步想法,他致信皇太弟称:“夙夜思之,制之之术,惟推心庶僚、和协军情、抚绥百姓三者而已。”②这一总结说明耶律德光在戎马倥偬之际仍时时以国事为心,在新的环境中,新的条件下,对待新问题,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及时思考解决办法。可惜天不予其时,回军途中病死于栾城,使他未能亲自将经三年征战和认真思索总结出的治国方针付诸实施。
①柴册礼为契丹遥辇氏联盟首领阻午可汗时制定的可汗即位典礼,即所谓燔柴告天仪式。详见《辽史》卷49《礼志》一。
①《辽史》卷3《太宗纪》上。
②参见《辽史》卷75《耶律羽之传》、《辽史》卷3《太宗纪》上。
①《资治通鉴》卷281,后晋高祖天福三年。
①《资治通鉴》卷283,后晋齐王天福八年。
②《辽史》卷4《太宗纪》下。
①用兵之初,耶律德光将山后和卢龙兵5万人交与赵延寿统领,并“委延寿经略中国,曰:‘若得之,当立汝为帝。’又常指延寿谓晋人曰:‘此汝主也。’延寿信之,由是为契丹尽力,画取中国之策”;辽中路军的胜利,多由延寿之力,故耶律德光回南京整军期间,诸将多受责罚,唯赵延寿得免;契丹军再次南下时,延寿又以诈降配合。可见赵延寿在灭晋之役中是何等卖力。但晋朝灭亡后,耶律德光任官遣将,却绝口不提先前的承诺,赵延寿不得已求为太子,也被拒绝。耶律德光竟冠冕堂皇地说:“我于燕王,虽割吾肉,有用于燕王,吾无所爱。然吾闻皇太子当以天子儿为之,岂燕王所可为也”;当张砺奏拟赵延寿为中京留守、大丞相、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枢密使时,他却取笔涂去“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此足以看出耶律德光在用人行政上不但很有主见,而且与其父一样善于权变。参见《资治通鉴》卷283、284、286。
②辽晋宗藩关系的确立,加强了双方的交往和联系;辽朝统治集团中,有相当数目的汉官;末帝时,晋臣中也不乏通辽者;最根本的是辽自阿保机、耶律德光以来,一直不曾放弃占有黄河以北的军政目标,故辽朝统治者对中原的情况一向关心,也随时注意搜集有关情报。故灭晋后,耶律德光“每谓晋臣曰:‘中国事,我皆知之,吾国事,汝曹不知也。’”
③契丹南下,杨光远即与之配合;贝州军校邵珂为之提供贝州军情;太原节度使刘知远则身为北面行营都统,却按兵不动,“慎事自守”。杜重威统率晋军主力,畏敌怯战,且有降意,耶律德光又以中原相许,以坚其降志,他说:“赵延寿威望素浅,恐不能帝中国,汝果降者,当以汝为之。”重威果降,晋朝大势亦去。杜重威既降,耶律德光又遣赵延寿“衣褚袍至晋营慰抚士卒,曰:‘彼皆汝物也。’杜威以下皆迎谒于马前,亦以褚袍衣威以示晋军,其实皆戏之也。”见《资治通鉴》卷285。看来,不论是对赵延寿,还是对杜重威,耶律德光的许诺皆无真意,不过是利用他们的野心为自己的军政目的服务罢了。
①《资治通鉴》卷284,后晋齐王开运二年。
①《辽史》卷4《太宗纪》下。
①《辽史》卷3《太宗纪》上。
②《辽史》卷4《太宗纪》下。
③参见《辽史》卷113《耶律海思传》。
④《辽史》卷76《张砺传》。
⑤灭后晋之役取得胜利,张砺曾向耶律德光进言称:“今大辽已得天下,中国将相宜用中国人为之,不宜用北人及左右近习。苟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犹将失之。”耶律德光当时虽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但他未必没有考虑这一建议。故而后来北归时,耶律德光才会做出了此行有“三失”的总结。《辽史》卷76《张砺传》、《资治通鉴》卷285。
①《资治通鉴》卷285,后晋齐王开运三年。
②《资治通鉴》卷286,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
①《资治通鉴》卷286,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
②《资治通鉴》卷286,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辽史》卷4《太宗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