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下册)

第九十一章化学

中国通史 作者: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


  第九十一章 化学

  第一节 炼丹术

  两宋时期炼丹术仍很盛行。北宋时一些人依然热中于烧炼外丹,如张邦基《墨庄漫录》卷3载:章盛于宋真宗时,“炼丹一炉,在翰林金丹阁,日供炭五秤”,至宋神宗熙宁元年,“犹养火不绝”,“其丹作铁色。”“张忠定公安道居南都,炼丹一炉,养火数十年。”炼丹持续时间之长,可见其人迷恋之深。陆游《老学庵笔记》卷9载:“(徽宗)宣和末,又以方士刘知常所炼金轮,颁之天下神霄宫,名曰神霄宝轮。知常言,其法以汞炼之成金。”蔡絛《铁围山丛谈》卷6载:宋太宗时得巧匠,“造金带得三十条”。但是,不少炼丹术士实际上是江湖骗子,专以炼制伪金和伪银的方术骗人钱财,搞得声名狼藉。尤为严重的是,由于服食丹药中毒致死者屡见不鲜,因而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所谓神丹仙药的危害性,并对炼丹术采取了严肃的批判态度。如沈括就曾明确指出对炼丹术“不可不戒”。《本草衍义》的作者寇宗奭也指出:“生金有毒,至于杀人,仍为难解”,“丹砂但宜生服,若炼服少,有不作废者”,“水银入药虽各有法,极须审谨,有毒故也。”甚至连“养火数十年”的南都张安道也是“丹成,不敢服”,结果使一位坚求服食者中毒致死。在这种情况下,到了南宋时期,从事烧铅炼汞的外丹术已明显衰落,与此同时,主张炼气养神的内丹术大为兴盛起来。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的炼丹术著作。下面列举的几种是较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了解当时的炼丹设备、炼丹方法及炼丹术的发展情况等,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炼丹化学的成就具有重要的价值。

  《丹房须知》,吴悮撰,成书于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此书专讲炼丹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如择友、择地、择井、造坛、造鼎、造炉、研磨、合药、采铅、用火、开炉、服食、禁忌等。书中虽字数不多,但记载了一些重要的炼丹设备的图形,如丹台、抽汞的蒸馏器、既济炉和未济炉、研磨器等。

  《金华冲碧丹经秘旨》,白玉蟾授,孟煦撰,成书于南宋理宗宣庆元年(1225)。此书对于炼丹设备的叙述很详细,如石榴罐、水海等,都是符合科学原理的。书中所载炼汞的“石榴罐法”等也很重要。其具体操作是在石榴罐中盛辰砂十两,赤金(红铜)珠子八两,磁瓦片塞口,倒扑石榴罐在坩埚上,埚内华池水二分。石榴罐与坩埚间合缝处用六一泥固济后,加热石榴罐,则其中的辰砂分解,水银即溜入下面坩埚的醋里,操作相当简便。曹元宇先生曾绘制了石榴罐炼汞示意图(图5)①。根据现代化学知识,石榴罐中发生的反应为:HgS+Cu

  

   Hg+CuS,加入铜珠能促进HgS的分解。曹元宇先生还曾集中介绍了中国古代炼丹家所用的各种设备(如图6—10)①。

  

  

  

  《诸家神品丹法》,玄真子孟要甫编撰。这是一部选录各家炼丹方法而编成的丹书。其中记载了许多重要的化学史料,如原始火药的发明等。又如“化庚粉法”是讲制金粉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先将黄金炼赤投入水银制成合金,再加入食盐,研细,然后蒸发掉水银,再溶解掉食盐就留下粉末状的黄金了。这必然是炼丹家经过长期摸索和多次实验而取得的成就。

  《庚道集》,全书分为9卷,是《道藏》中记载各种丹法最详细和篇幅最大的一部炼丹术著作集。它是由元或明人汇编,收录了元代及以前的一些丹法,而其中成书年代可考者多出于宋代。在《庚道集》所收录的南宋丹经《丹阳术》中,不仅有对中国炼丹家炼得单质砷的更确切的记载,而且对其形态和性质有明确的描述。所用的方法,是将砒石(As2O3)与草木药或蜜混合密闭烧炼,并明确记载所得产物“色如银”,“如黑角色,甚硬”,或“如玉银相似可爱”。此外还指出可用它直接与赤铜点化丹阳银(砷白铜)。这是中国古代炼丹化学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第二节 药物化学

  宋代的本草学也很发达,出现了《开宝本草》、《证类本草》、《图经本草》等著作。炼丹术在制药和化学方面的许多新成就也被收入这些本草学著作中,为医学家所继承和发扬。

  例如,《开宝本草》记载了“铁华粉”的制法:“取钢煅作叶,如笏或团,平面磨错,令光净。以盐水洒之,醋瓮中阴处埋之,一百日,铁上生衣,即成粉矣。”这是醋酸铁的制法和药用的最早记录。关于石棉,《证类本草》说它“如烂木,烧之不燃,石类也”。准确地描述了石棉的性质。《证类本草》和《苏沈良方》还记载了秋石的炼法。

  密陀僧(PbO)是在唐代从波斯传入的。到了宋代,《图经本草》记载了中国自制密陀僧的详细工艺:密陀僧,“今岭南、闽中银铅冶处亦有之,是银铅脚。其初采矿时,银铜相杂,先以铅同煎炼,银随铅出。又采山木叶烧灰,开地作炉,填灰其中,谓之灰池。置银铅于灰上,更加火大煅,铅渗灰下,银住灰上,罢火,候冷出银。其灰池感铅银气置之积久,成此物。今之用者,往往是此,未必胡中来也。”这种方法叫做“灰吹法”,在11世纪流行于今广东、四川等地,直到近代还仍然为炼银等工业生产所采用。

  绿矾,即水绿矾(FeSO4·7H2O),状如玻璃,陶弘景曾误作石胆(CuSO4·5H2O,后称胆矾)。《图经本草》提出了鉴别绿矾的方法:“绿矾石五两,……取此一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看沸走汁尽,去水待冷,取出挼为末,色似黄丹,收之。”如此精要的化学鉴定方法就是按现代化学理论和化学实验来衡量,也是科学的。同时这也是制备绛矾(Fe2O3)的一种方法。

  《图经本草》所载抽砂炼汞的工艺,也很值得注意。此书水银条载:“出于丹砂者,乃以山石中采粗次朱砂,作炉,置砂于中,下承以水,上覆以盎,器外加火煅养,则烟飞于上,水银溜于下,其色小白浊。”这里所说的“炉”,为铁釜一类,而所述“出于丹砂”的水银的煅养过程,其化学反应式为:HgS+Fe Hg+FeS。

  关于未济炉炼汞,《丹房须知》中虽绘制有丹炉的形制,但没有文字说明,后世无法了解它抽炼水银的全过程。苏颂则在《图经本草》中作了详细的说明:“(水银)出自丹砂者乃是山中采粗次朱砂,和硬炭屑匀,内阳城罐内,令实,以薄铁片可罐口作数小孔掩之,仍以铁线罗固,一罐贮水承之,两口相接,盐泥和豚毛固际上罐及缝处,候干,以下罐入土,出口寸许,外置炉围火煅炼,旁作四窦,欲气达而火炽也。候一时,则成水银溜于下罐矣”。这里具体详尽地记载了一种新的“未济式”由朱砂取汞的方法,其中混进炭末,也是一项重大的革新和进步,为后世长期沿用。该反应为:2HgS+C CS2+2Hg这种更有效、更经济的炼汞法,表明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汞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关于醋酸铅的记载也是很有价值的。《图经本草》提到:“又有铅霜亦出于铅,其法以铅杂水银十五分之一,合炼作片,置醋瓮中,密封,经久成霜,性极冷,治风痰及婴孺惊滞药,今医家用之尤多。”不仅明确地描述了醋酸铅的制备,而且简要地说明了其性质与功用。

   第三节 冶金化学

  胆铜法的推广

  用胆水炼铜是我国古代冶金和化学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创造。这种工艺是利用金属铁将胆矾溶液的铜离子置换出来,还原为金属铜,再熔炼成锭。对这一化学现象的认识,远在西汉初年《淮南万毕术》中已有记载。《神农本草经》、《抱朴子·内篇》、《神农本草经集注》等书中也都有所记载。到了唐代,这一反应被方士用来作为点金术的技艺。唐明皇时,刘知古上《日月玄枢论》说:“或以诸青、诸矾、诸绿、诸灰结水银以为红银。”红银实际上是炼丹家炼得的纯铜。唐代炼丹家金陵子在《龙虎还丹诀》中也有多条以铁釜熬胆水炼制“红银”的要诀。

  胆水炼铜成为一项生产工艺,大约始于唐代末年或五代初期,当时把这种铜称作“铁铜”。五代轩辕述在《宝藏畅微论》中指出:“铁铜,以苦水浸至生赤煤,熬炼成而坚黑。”①到了北宋年间,由于铸钱需要大量的铜,水法炼铜有了较大的规模。重要的胆铜产地有信州铅山、饶州德兴和韶州岑水等。沈括《梦溪笔谈》中关于信州铅山的胆水情况,有一段著名的记载:“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釜久之亦化为铜。”

  关于胆水炼铜的方法,《宋会要辑稿·食货》有详细记载:“浸铜之法,先取生铁打成薄片,目为锅铁,入胆水槽,排次如鱼鳞,浸渍数日,铁片为胆水所薄,上生赤煤,取出刮洗铁煤,入炉烹铁,凡三炼方成铜,其未化铜,却添新铁片,再下槽排浸。”胆矾炼铜,除了浸铜法外,还有淋铜法,即以水淋浸含胆矾的土,然后以胆水浸铁。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崇宁时游经曾作了比较:“胆水浸铜,工少利多,其水有限;胆土煎铜,工多利少,其土无穷。……胆水浸铜斤以钱五十为本;胆土煎铜以钱八十为本,比之矿铜,其利已厚。”①南宋建立后,胆铜生产仍有很大规模,如乾道元年(1165)胆铜产量为21万余斤。南宋后期,由于胆水资源有限且质量欠佳,胆铜生产便趋于没落了。但胆铜法作为一项重大的科学发明和技术成就,并且是后世水法冶金的先声,应该给予高度评价。

   黄铜的冶炼

  铜锌合金色泽金黄,现在称为锌黄铜。在宋代以前,曾叫做“鍮石”、“鍮铜”,因颜色似金,中国古代炼丹家也称它为“鍮石金”。②关于这种合金用品最可靠的记载,出自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隋初苏元明所撰《宝藏论》中列举的药金也有鍮石金。到了唐代,鍮铜已较普遍,曾作为冠服等级的标志,其价值在铜、银之间。

  我国古代炼制这种合金,最初是用炉甘石(即菱锌矿,主要成分为ZnCO3)点化。这种技艺与炼丹术有密切关系。这个炼制方法的最早记载,见于孟要甫汇辑的丹经《诸家神品丹法》卷6中的“日华子点庚法”:“百炼赤铜一斤,太原炉甘石一斤,细研,水飞过石一两,搅匀,铁合内固济阴干。用木炭八斤,风炉内自辰时下火,煅二日夜,足冷取出,再入气炉内煅,急扇三时辰,取出打开,去泥,水洗其物,颗颗如鸡冠色。母一钱点淡金一两成上等金。”日华子是五代末宋初的医药学家。其后不久,崔昉所撰《大丹药诀本草》也简要记载:“用铜一斤,炉甘石一斤,炼之即成鍮石一斤半。”①及至宋真宗时,民间以炉甘石点鍮铜的活动已相当普遍。宋以后的本草、炼丹及博物学著作中仍经常可以见到这种炼鍮法,如《格物粗谈》、《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物理小识》等书都有记载。在明代,冶炼这种合金的技术已逐步发展为金属铜与金属锌直接合炼。

   灰吹法炼银技术

  银在自然界中的含量不多,且主要以辉银矿形式存在,并多与方铅矿共生。中国古代的银大部分是从含银的粗铅中提炼出来的。由于银铅完全互溶,且溶点较低,古时炼银时加入铅,使银溶于铅中,实现银的富集;然后吹以空气,使铅氧化,入炉灰中,实现银的分离。早在东汉时期,炼丹家就发明了以金银矿粉与黑锡(铅)共炼与提炼金银的“灰吹法”。①灰吹技术在唐代已被广泛应用。唐司空图《诗品》洗炼条有“犹矿出金,如铅出银”的记载。据对唐邠王府和章怀太子李贤墓所出炼银渣块的化验和分析,可知用的就是灰吹法。五代轩辕述《宝藏畅微论》中所说“倭铅可勾金”,可能是指利用锌并由灰吹法来提炼金银。到了宋代,《云麓漫钞》、《大冶赋》等著作对灰吹技术乃至完备的银冶程序都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提到:“取银之法,每石壁上有黑路乃银脉,随脉凿穴而入,甫容人身,深至数十丈,烛火自照所取银矿皆碎石,用臼捣碎,再上磨,以绢罗细,然后以水淘,黄者即石,弃去,黑者乃银,用面糊团入铅,以火煅为大片,即入官库,俟三两日再煎成碎银,每五十三两为一包。”这段记载概要地叙述了炼银的三个步骤:一是辨银脉与采矿,这里所说的黑色矿脉应指辉银矿(Ag2S)。二是碎矿与选矿,三是炼银,“以火煅为大片”即是灰吹法。灰吹法是古代比较先进的炼银方法。关于这种方法,明代著作《天工开物》、《菽园杂记》等的记载更为翔实。

   第四节 蒸馏酒

  宋代之前,人们饮用的多是由谷类酿造的米酒和葡萄酒。蒸馏酒是一种烈性酒,它的发明是造酒技术的重要进步。但其究竟出现于何时,迄今尚无定论。据研究,北宋时期,中国可能已有。苏轼《物类相感志》提到,“酒中火焰,以青布拂之自灭”,田锡(940—1003)《曲本草》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能饮之人,三四杯即醉。价值比常数十倍。有疾者饮一二杯即愈,且杀蛊。”这里提到的酒和烧酒可能就是蒸馏酒。

  南宋时期肯定已经有了蒸馏酒。宋慈(1186—1249)《洗冤录》卷4“急救方”载:“虺蝮伤人,……令人口含米醋或烧酒,吮伤以吸拔其毒,随吮随吐随换酒醋再吮,俟红淡肿消为度……。”《洗冤录》自序是书作于淳祐丁未,即1247年。这种治疗蛇伤的烧酒应当是蒸馏酒。1975年曾在河北青龙发掘到一套铸造于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1189)的用于饮用蒸馏酒的铜制酒器。此外,南宋吴悮《丹房须知》等著作记载有炼丹家使用的相当精美的蒸馏器,这种蒸馏器自然可以用作制造蒸馏酒的设备。这些情况表明南宋时已有蒸馏酒是无可置疑的。

  

  ①见曹元宇编著:《中国化学史话》,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255页。

  ①曹元宇:《中国古代金丹家的设备及方法》,见王琎等著《中国古代金属化学及金丹术》,科学技术出版社1957年版。

  ①见李时珍:《本草纲目》卷8“赤铜”。

  ①《宋会要辑稿》食货34坑冶。

  ②赵匡华:《中国历代“黄铜”考释》,《自然科学史研究》第6卷第4期。

  ①李时珍:《本草纲目》卷9“炉甘石”条。

  ①赵匡华:《狐刚子及其对中国古代化学的卓越贡献》,赵匡华编《中国古代化学史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93—197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