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葡萄牙、西班牙与荷兰的入侵
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西欧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欧洲各国为了积累资本,迫切要求发展海外贸易,东方世界成了重要目标。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便来到南洋群岛一带,继之首先和中国发生了关系。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紧随其后,亦纷纷来到东方。
葡萄牙占澳门
葡萄牙人于明正德九年(1514)首先抵达广州沿海的屯门岛。次年,葡驻满剌加总督派遣菲莱斯特罗正式出使中国,开始了葡官方与明朝的正式交往。
正德十二年(1517),葡驻满剌加总督派安特拉德和皮莱资等人率船队驶抵广州,广州地方官员以其素不通中国,拒绝葡人登岸。后来他们强行驶入中国内河,进入广州城。广州总督陈金不敢擅自做主,便奏请朝廷定夺。正德十五年皮莱资到南京,觐见了南巡的明武宗,要求与中国通商,未被获准。嘉靖初,世宗命葡使回广州听候处置,皮莱资被系于广州监狱,嘉靖三年(1524)五月死于广州。
葡人来中国,主要目的是要发展和中国的贸易,而明朝则一直推行海禁政策,对朝贡以外的私人海外贸易一概禁止。中、葡之间的这种矛盾,就决定了冲突势所难免。
正德十六年(1521),以御史邱道隆、何鳌力奏,明朝下令将占据屯门(今广东深圳蛇口)的葡人驱逐。明军在汪鋐的带领下,进占屯门,葡人寡不敌众,战死甚多,有些被明军俘虏,葡人乘夜遁去。嘉靖二年(1523)初,葡萄牙船只五艘来广州,请求通商,遭到拒绝。葡人遂转攻广东新会,又遭备倭指挥柯荣的打击,俘虏四十二人,斩首三十五级,缴获船只两艘,并夺回被葡人掠去的中国男女十多人。这两次冲突后,葡人在广东不能得逞,遂转向闽、浙一带,并与沿海海商勾结。嘉靖二十七年浙江巡抚朱纨派都指挥卢镗率兵进攻宁波附近的双屿,将葡人全部驱逐。次年,朱纨又和福建巡海道副使柯乔率兵进攻福建的浯屿(今金门),也大获全胜。
葡萄牙人虽一再被明军所驱逐,但在中国沿海占据一个通商据点的念头始终没有放弃。位于珠江口边的澳门成了他们觊觎的目标。
澳门原属香山县,故又称香山澳。嘉靖三十二年(1553),葡商向海道副使汪柏行贿,托言货船遇到大风浪,打湿了货物,请求在澳门晾晒。阴谋得逞后,便打算长久居留下去。他们在澳门修筑房屋,扩充居地,建造炮台,并设官治理。到万历时,葡人继续在澳门扩展其势力,来澳门者多至万余人。神宗即位后,即向澳门的葡萄牙商船抽取舶税。每年可得税银二万余两。葡人居住澳门,每年贿赠明朝官吏银五百两,其后转归官府。明朝因有利可得,遂听任澳门被葡人独占。但明廷对在澳门的葡人却一直戒备森严,因此终明之世,澳门未出现大的混乱局面。
西班牙迫害华侨
西班牙人紧随葡萄牙人之后来到中国沿海。隆庆五年(1571),西班牙人以武力征服了吕宋,并以吕宋为基地,与中国进行交往。
万历二年(1574)冬,中国海盗头目林凤率战舰六十二艘,水手二千人,士卒二千人南下吕宋,与西班牙人发生武装冲突。当时明朝对海外情势所知甚少,海禁政策也一直未彻底废除。明朝命广东提督殷正茂和福建巡抚刘尧诲克期剿除,于是福建巡抚刘尧诲为彻底剿除林凤,派把总王望高率领战船两艘前往吕宋,约西班牙人出兵夹击。林凤势不可支,率余部遁去。万历四年明朝准予漳州合法请引的船只,往吕宋商贩,于是两国有了贸易上的往来。
与此同时,因吕宋资源丰富,且有金矿,比较容易开发。但西班牙人少,当地土人又不习耕作,所以西班牙占领吕宋后,极力招徕华人。明朝后期,中国沿海人民前往吕宋垦殖、采矿或从事其他手工业生产,人数越来越多。另外,西班牙人为了得到中国的商品,促进吕宋的繁荣,他们特地在马尼拉附近为中国商人建立了一个丝绸市场,即华侨所说的“涧内”。不少华侨在涧内长期住了下来,很快达到万余人。他们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但却引起了殖民者的疑惧。于是有了西班牙人对华侨的迫害和华侨的英勇反抗。
万历二十一年(1593)八月,西班牙殖民者役使华侨远征摩鹿加岛。摩鹿加岛古称美洛居,以盛产香料闻名,故又称香料岛。最初被葡萄牙人占领,后来荷兰与葡人争夺香料产地,荷人将葡人驱逐,占据了该岛。当时,葡萄牙和西班牙已经合并,葡人遂向吕宋西班牙人乞援。西班牙新任驻吕宋总督达斯麻雷那斯企图以此为借口,将摩鹿加岛置于西班牙人的控制之下。达斯麻雷那斯遂遣战舰百余艘,载西班牙军士七百人,士兵铳手四百人,弓箭枪手一千人,组成远征军。另外,西班牙人又在吕宋征发华人二百五十名随征。西班牙人视华侨如奴仆,“日夜驾船,稍倦辄箠之;或刺杀,苦毒备尝”①。于是华侨潘和五率领华侨在海上起义,杀死了西班牙总督达斯麻雷那斯,以及许多西班牙士兵,西班牙人仓猝不知所措,纷纷跳海逃生,许多人淹死海中。潘和五等人驾船离去,迷路到了安南。
万历二十五年(1597),西班牙殖民当局突然下令驱逐大量华侨出境。万历三十一年,西班牙殖民者对吕宋华侨进行了第一次大屠杀,死难华侨达二万五千人。这次事件的导火线是所谓的“采金案”。万历三十年,自称“善望气”的张嶷奏言,吕宋机易山产金银,每年可采金十万两、银三十万两。于是福建税珰高宷派海澄县丞王时和、百户于一成偕张嶷前往吕宋勘验。因事属虚妄,当然只能无功而返。西班牙人因此事而怀疑中国有异谋,怀疑明朝将派兵夺占吕宋,故对华侨严加防范,将华侨家中的铁器全部收缴。并扬言,如中国派兵来犯,就先把华侨全部杀掉,华侨因而惊恐不安,便在城外设防自卫。西班牙人认为华侨要大举反叛,遂派军队前往攻杀。华侨奋起反抗,但因多是商人,不习攻战,组织得也不好,因此许多华侨被杀戮,其中以漳、泉人为多。
于是不少华人纷纷返回家乡。华人离开后,西班牙人贸易收入锐减,于是又招抚流离的闽商前往吕宋。与此同时,明朝也遣商往谕西班牙人“无开事端”①,不要再杀害华人。万历三十三年以后,逃离吕宋的华人又陆续返回。但到崇祯十二年(1639),吕宋华人又遭到一次屠杀,被害者高达二万二千人②。
荷兰侵占台湾
荷兰,明代史籍称之为红毛夷或红毛番。它来东方较葡、西二国要晚。万历二十九年(1601),荷兰武装船队到达澳门,请求准予贸易,葡萄牙人严加戒备,不许登陆。明朝驻广东税使为平息争端,召荷人首领入城游览。荷人在澳门一个月,毫无所获,怏怏而去。这是荷兰与中国第一次发生关系。万历三十一年(1603),荷兰军舰驶抵澳门,劫夺葡萄牙一艘商船。万历三十三年荷兰军队再次来到澳门,终因葡人防守坚固,荷人只好无功而还。此后,荷兰人又多次进犯澳门,均未得逞。
荷兰人在广东一无所获,便想在福建沿海夺占一个通商据点。澎湖离福建很近,又是海上交通要道,荷兰人打算扼此咽喉水域,阻绝别国船只往来,独占与中国的贸易之利。
万历三十二年(1604)八月,荷兰军舰驶抵澎湖,他们伐木建屋,想长期占领此地。福建地方官派人往谕,令其撤离。荷人向福建税使高宷行贿,迁延不去。福建沿海的一些私商也纷纷前往澎湖,与荷人进行贸易。明朝的一些官员力请剿除。于是总兵施德政派兵严守要塞,令材官沈有容率兵往谕,令其退兵。同时施德政下令严守海岸,断绝海上接济之路,又声言预作火攻,荷人终于离去。这次占领澎湖,前后约五个月。
天启二年(1622),荷兰派遣雷伊尔斯苏恩率舰船来华,其目的是夺占澳门或澎湖。因在澳门无机可乘,便驶往澎湖。荷兰人一面以澎湖为据点,修筑城堡,并和海寇勾结,互相接济,一面又往福建濒海地区进犯。天启三年,南居益代替商周祚为福建巡抚,力主将荷人驱逐。天启四年二月,南居益遣将夺占了镇海港。南居益见荷兰人仍无退意,便令漳州和泉州发兵接应,调大兵围击。荷兰人虽武器精良,但终因寡不敌众,且补给困难,感到难以固守,遂遣使请求缓攻,最后表示愿毁城撤退。这年八月,荷兰船十三艘遁去。
荷兰人从澎湖撤走后,便占领了台湾南部,他们修筑城堡,加强防务。陆续修建了安平城(又名台湾城,荷名热兰遮城)、赤嵌城(今台南,荷名普罗文查)。与此同时,他们还建学校,设医院,招民屯垦,并以此为基地,与中国、日本进行贸易。天启六年(1626),西班牙人为了与荷兰人相抗衡,侵占了台湾北部的鸡笼(基隆)和淡水。崇祯十五年(1642)荷兰人驱逐了西班牙人,将台湾全部占为己有。
①张燮:《东西洋考》卷五《吕宋》。
①张燮:《东西洋考》卷五《吕宋》。
②张维华主编:《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99—402页;邱炫煜:《明帝国与南海诸蕃国关系的演变》,台北兰台出版社1995年版,第360—362页。
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西欧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欧洲各国为了积累资本,迫切要求发展海外贸易,东方世界成了重要目标。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便来到南洋群岛一带,继之首先和中国发生了关系。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紧随其后,亦纷纷来到东方。
葡萄牙占澳门
葡萄牙人于明正德九年(1514)首先抵达广州沿海的屯门岛。次年,葡驻满剌加总督派遣菲莱斯特罗正式出使中国,开始了葡官方与明朝的正式交往。
正德十二年(1517),葡驻满剌加总督派安特拉德和皮莱资等人率船队驶抵广州,广州地方官员以其素不通中国,拒绝葡人登岸。后来他们强行驶入中国内河,进入广州城。广州总督陈金不敢擅自做主,便奏请朝廷定夺。正德十五年皮莱资到南京,觐见了南巡的明武宗,要求与中国通商,未被获准。嘉靖初,世宗命葡使回广州听候处置,皮莱资被系于广州监狱,嘉靖三年(1524)五月死于广州。
葡人来中国,主要目的是要发展和中国的贸易,而明朝则一直推行海禁政策,对朝贡以外的私人海外贸易一概禁止。中、葡之间的这种矛盾,就决定了冲突势所难免。
正德十六年(1521),以御史邱道隆、何鳌力奏,明朝下令将占据屯门(今广东深圳蛇口)的葡人驱逐。明军在汪鋐的带领下,进占屯门,葡人寡不敌众,战死甚多,有些被明军俘虏,葡人乘夜遁去。嘉靖二年(1523)初,葡萄牙船只五艘来广州,请求通商,遭到拒绝。葡人遂转攻广东新会,又遭备倭指挥柯荣的打击,俘虏四十二人,斩首三十五级,缴获船只两艘,并夺回被葡人掠去的中国男女十多人。这两次冲突后,葡人在广东不能得逞,遂转向闽、浙一带,并与沿海海商勾结。嘉靖二十七年浙江巡抚朱纨派都指挥卢镗率兵进攻宁波附近的双屿,将葡人全部驱逐。次年,朱纨又和福建巡海道副使柯乔率兵进攻福建的浯屿(今金门),也大获全胜。
葡萄牙人虽一再被明军所驱逐,但在中国沿海占据一个通商据点的念头始终没有放弃。位于珠江口边的澳门成了他们觊觎的目标。
澳门原属香山县,故又称香山澳。嘉靖三十二年(1553),葡商向海道副使汪柏行贿,托言货船遇到大风浪,打湿了货物,请求在澳门晾晒。阴谋得逞后,便打算长久居留下去。他们在澳门修筑房屋,扩充居地,建造炮台,并设官治理。到万历时,葡人继续在澳门扩展其势力,来澳门者多至万余人。神宗即位后,即向澳门的葡萄牙商船抽取舶税。每年可得税银二万余两。葡人居住澳门,每年贿赠明朝官吏银五百两,其后转归官府。明朝因有利可得,遂听任澳门被葡人独占。但明廷对在澳门的葡人却一直戒备森严,因此终明之世,澳门未出现大的混乱局面。
西班牙迫害华侨
西班牙人紧随葡萄牙人之后来到中国沿海。隆庆五年(1571),西班牙人以武力征服了吕宋,并以吕宋为基地,与中国进行交往。
万历二年(1574)冬,中国海盗头目林凤率战舰六十二艘,水手二千人,士卒二千人南下吕宋,与西班牙人发生武装冲突。当时明朝对海外情势所知甚少,海禁政策也一直未彻底废除。明朝命广东提督殷正茂和福建巡抚刘尧诲克期剿除,于是福建巡抚刘尧诲为彻底剿除林凤,派把总王望高率领战船两艘前往吕宋,约西班牙人出兵夹击。林凤势不可支,率余部遁去。万历四年明朝准予漳州合法请引的船只,往吕宋商贩,于是两国有了贸易上的往来。
与此同时,因吕宋资源丰富,且有金矿,比较容易开发。但西班牙人少,当地土人又不习耕作,所以西班牙占领吕宋后,极力招徕华人。明朝后期,中国沿海人民前往吕宋垦殖、采矿或从事其他手工业生产,人数越来越多。另外,西班牙人为了得到中国的商品,促进吕宋的繁荣,他们特地在马尼拉附近为中国商人建立了一个丝绸市场,即华侨所说的“涧内”。不少华侨在涧内长期住了下来,很快达到万余人。他们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但却引起了殖民者的疑惧。于是有了西班牙人对华侨的迫害和华侨的英勇反抗。
万历二十一年(1593)八月,西班牙殖民者役使华侨远征摩鹿加岛。摩鹿加岛古称美洛居,以盛产香料闻名,故又称香料岛。最初被葡萄牙人占领,后来荷兰与葡人争夺香料产地,荷人将葡人驱逐,占据了该岛。当时,葡萄牙和西班牙已经合并,葡人遂向吕宋西班牙人乞援。西班牙新任驻吕宋总督达斯麻雷那斯企图以此为借口,将摩鹿加岛置于西班牙人的控制之下。达斯麻雷那斯遂遣战舰百余艘,载西班牙军士七百人,士兵铳手四百人,弓箭枪手一千人,组成远征军。另外,西班牙人又在吕宋征发华人二百五十名随征。西班牙人视华侨如奴仆,“日夜驾船,稍倦辄箠之;或刺杀,苦毒备尝”①。于是华侨潘和五率领华侨在海上起义,杀死了西班牙总督达斯麻雷那斯,以及许多西班牙士兵,西班牙人仓猝不知所措,纷纷跳海逃生,许多人淹死海中。潘和五等人驾船离去,迷路到了安南。
万历二十五年(1597),西班牙殖民当局突然下令驱逐大量华侨出境。万历三十一年,西班牙殖民者对吕宋华侨进行了第一次大屠杀,死难华侨达二万五千人。这次事件的导火线是所谓的“采金案”。万历三十年,自称“善望气”的张嶷奏言,吕宋机易山产金银,每年可采金十万两、银三十万两。于是福建税珰高宷派海澄县丞王时和、百户于一成偕张嶷前往吕宋勘验。因事属虚妄,当然只能无功而返。西班牙人因此事而怀疑中国有异谋,怀疑明朝将派兵夺占吕宋,故对华侨严加防范,将华侨家中的铁器全部收缴。并扬言,如中国派兵来犯,就先把华侨全部杀掉,华侨因而惊恐不安,便在城外设防自卫。西班牙人认为华侨要大举反叛,遂派军队前往攻杀。华侨奋起反抗,但因多是商人,不习攻战,组织得也不好,因此许多华侨被杀戮,其中以漳、泉人为多。
于是不少华人纷纷返回家乡。华人离开后,西班牙人贸易收入锐减,于是又招抚流离的闽商前往吕宋。与此同时,明朝也遣商往谕西班牙人“无开事端”①,不要再杀害华人。万历三十三年以后,逃离吕宋的华人又陆续返回。但到崇祯十二年(1639),吕宋华人又遭到一次屠杀,被害者高达二万二千人②。
荷兰侵占台湾
荷兰,明代史籍称之为红毛夷或红毛番。它来东方较葡、西二国要晚。万历二十九年(1601),荷兰武装船队到达澳门,请求准予贸易,葡萄牙人严加戒备,不许登陆。明朝驻广东税使为平息争端,召荷人首领入城游览。荷人在澳门一个月,毫无所获,怏怏而去。这是荷兰与中国第一次发生关系。万历三十一年(1603),荷兰军舰驶抵澳门,劫夺葡萄牙一艘商船。万历三十三年荷兰军队再次来到澳门,终因葡人防守坚固,荷人只好无功而还。此后,荷兰人又多次进犯澳门,均未得逞。
荷兰人在广东一无所获,便想在福建沿海夺占一个通商据点。澎湖离福建很近,又是海上交通要道,荷兰人打算扼此咽喉水域,阻绝别国船只往来,独占与中国的贸易之利。
万历三十二年(1604)八月,荷兰军舰驶抵澎湖,他们伐木建屋,想长期占领此地。福建地方官派人往谕,令其撤离。荷人向福建税使高宷行贿,迁延不去。福建沿海的一些私商也纷纷前往澎湖,与荷人进行贸易。明朝的一些官员力请剿除。于是总兵施德政派兵严守要塞,令材官沈有容率兵往谕,令其退兵。同时施德政下令严守海岸,断绝海上接济之路,又声言预作火攻,荷人终于离去。这次占领澎湖,前后约五个月。
天启二年(1622),荷兰派遣雷伊尔斯苏恩率舰船来华,其目的是夺占澳门或澎湖。因在澳门无机可乘,便驶往澎湖。荷兰人一面以澎湖为据点,修筑城堡,并和海寇勾结,互相接济,一面又往福建濒海地区进犯。天启三年,南居益代替商周祚为福建巡抚,力主将荷人驱逐。天启四年二月,南居益遣将夺占了镇海港。南居益见荷兰人仍无退意,便令漳州和泉州发兵接应,调大兵围击。荷兰人虽武器精良,但终因寡不敌众,且补给困难,感到难以固守,遂遣使请求缓攻,最后表示愿毁城撤退。这年八月,荷兰船十三艘遁去。
荷兰人从澎湖撤走后,便占领了台湾南部,他们修筑城堡,加强防务。陆续修建了安平城(又名台湾城,荷名热兰遮城)、赤嵌城(今台南,荷名普罗文查)。与此同时,他们还建学校,设医院,招民屯垦,并以此为基地,与中国、日本进行贸易。天启六年(1626),西班牙人为了与荷兰人相抗衡,侵占了台湾北部的鸡笼(基隆)和淡水。崇祯十五年(1642)荷兰人驱逐了西班牙人,将台湾全部占为己有。
①张燮:《东西洋考》卷五《吕宋》。
①张燮:《东西洋考》卷五《吕宋》。
②张维华主编:《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99—402页;邱炫煜:《明帝国与南海诸蕃国关系的演变》,台北兰台出版社1995年版,第360—3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