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近代后编(1919-1949)(上册)

第二节1921年至1936年的民族资本状况

中国通史 作者: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


  第二节 1921年至1936年的民族资本状况

  1921—1936年民族资本的状况,过去有“破产半破产”之说,但乏确证。《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一书则认为:“本时期华商工矿业的生产仍是增长的趋势,惟平均年增长率远不如前一时期,30年代又不如20年代。”①1920年民族资本总额为39亿元,其中工业4.5亿元,运输业近1.3亿元,商业23亿元,金融业10.2亿元。1921—1936年期间民族资本的发展荆棘载途,步履维艰。1921—1922年市场条件尚可,借五四运动抵货之力,民族工业续有发展。1923—1924年受国际银价、汇率作用,物价下跌,陷入经济萧条。1925—1926年“五卅”抵货运动起了推动作用,民族工业暂现繁荣,到1927年复归衰势。1928—1930年金贵银贱,引起国内物价上涨,但逢国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民族工业得以发展。1931年起,经济危机波及中国,列强将危机损失转嫁给中国,银汇率猛涨,出口陡跌,白银大量外流和资金外逃,通货紧缩,物价下跌;加上九一八事变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国内市场缩小;一二八淞沪战争中民族资本损失严重;日本向关内扩张,日货走私泛滥以及长江流域大水灾,农村破产,农民购买力急剧下降等等原因,使国内经济陷入空前的危机。1935年底币制改革以后,物价回升,1936年全国各地农产品普遍丰收,市场转趋活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喘息,由复苏而趋向繁荣。

  据估计,1920—1936年外国在华投资增加了95%,达39.4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4.3%,是外国在华投资增加最多的时期。外国在华投资主要是在金融、外贸、能源、钢铁和近代化运输上占有垄断地位,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1936年外国在华企业关内资本总额为50.12亿元法币(以下元均为法币),东北为42.67亿元,合计近93亿元。本时期最重要的变化是国民党政权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兴起,走上由金融垄断到工业垄断的道路。1936年国民党官僚资本总额为76.56亿元,其中金融业资本即有56.37亿元,占全国金融业资本(包括外商)58.9%,完成了金融垄断。在全国近代化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包括外商)中,国民党官僚资本所占的比重,1936年为35.9%,约19.89亿元。但主要是交通运输业资本,约16.49亿元,工业资本仅3.4亿元。1921—1936年这段时期,民族资本仍有发展,但主要是民族工业,增长率约为7.53%,已大不如前。1936年,不计东北,民族工业资本约有14.48亿元,为官僚资本的4.3倍,与外国在华工业资本(14.51亿元)相当,但若包括东北,则只有外国资本的74.4%。1936年民族资本总额为74.77亿元,但主要是商业资本(37.80亿元)和金融资本(21亿元)。详见下列各表。

  1936年外国在华企业资本估值①单位:法币万元

  

  

  

  1936年官僚资本估值①单位:法币万元

  

  

  1936年民族资本估值①单位:法币万元

  

  

   工 业

  1.棉纺织工业。

  华商棉纺织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利润优厚,关内外纷纷筹建或扩建纱厂,而向国外订购的纺织机大都在一战结束后才起运,故在这时期形成一个设厂的高潮。1921—1922年有29家纱厂投产,共增纱锭78.9万枚,年均近40万枚,为前所未有,纱厂布局也有由沿海向内地发展的趋势,并且接近棉产区和销售市场。1923—1924年市场萧条,仅增加2个厂,纱锭17万枚。1925—1929年增加14个厂,纱锭52.3万余枚,年均10.5万枚。进入三十年代,由于东北沦陷和经济危机,仅增加9个厂,纱锭41.95万余枚,年均不足6万枚。从1921年到1936年,16年共增加纱锭约150万枚,平均每年增加纱锭约9.4万枚,平均年增长率为5.45%(1921—1930年平均年增长率为7.58%,1931—1936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19%)。

  布机1921年是6675台,1936年增至25503台,16年增加1.88万余台,增加2.8倍,远较纱锭之增长(1.2倍)为速。1921—1936年平均年增长率为9.35%。

  棉纱1921年生产正常,为119.9万件(包)。1922年即遇到困难,棉纱产量下降,为92.7万包。到1925年五卅运动抵制日货,华纱畅销,各厂纷纷增加生产,直到1930年棉纱业均获抵货之利。此后发生经济危机,棉纱产量逐年下降,不过这时因纱锭增加,产量仍高于二十年代。

  1936年棉纱产量为144.6万包。1921—1936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26%。

  棉布1921年产量为177.3万匹,1922年产量增加为351.8万匹,几乎增长了一倍。1936年产量为1099.2万匹。从1921—1936年的16年中,除个别年份外,产量是逐年上升的,平均年增长率是12.93%,这与布机设备增加成正比。

  棉纺织业在此期间竞争激烈,受日本在华纱厂的压力尤甚。在激烈的竞争中兼并盛行,资本集团有了进一步发展。最早形成的南通大生集团,一战时在高利润的刺激下,计划扩充为9个纱厂,但未能实现。1924年大生一、二、三、八厂共有纱锭15.5万枚,布机1582台。但经营不利,财务状况极坏。前期形成的荣家资本集团在本时期发展迅速。1931年,申新共有纱锭57万枚,布机5304台,产纱约32万包,布288万余匹。1936年,申新共有9个纱厂,资产总值达7365万元,成为我国最大的棉纺集团。郭氏兄弟创办的永安是这个时期新出现的棉纺资本集团。永安纱厂1922年创办于上海,到1933年已有5个厂,1935年又建成大华印染厂。1936年共有纱锭25.6万枚,布机1542台和全套印染设备,资产总值约3198万元。裕大华也是本时期新出现的棉纺资本集团,1936年共有纱锭8.56万枚,布机1324台,资产总值约2220万元,裕大华集团正式形成。

  2.机器面粉工业。

  面粉业在一战期间,由于获利丰厚,投资踊跃,发展迅速。但这个时期情况则不好。据统计1921—1936年共增设面粉厂145个,资本约3414万元,日产能力约27.3万包。但同时期停歇的工厂也多,竟达117家,资本约2155万元,日产能力约19.3万包。两者相抵,所增有限。幸一些老厂经营尚好,在此期间增资1400万元,扩充日产能力12万包,故总的来说仍是增长趋势。1936年实存面粉厂152家,资本额约5282万元,日产能力约45.2万包。1921—1930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4.53%,1931—1936年负增长0.12%,全期平均年增长率仅2.49%。上海是机制面粉的重要产地,据统计,1921—1930年平均年增长率仅2.37%,而1931—1936年负增长7.64%。东北也是机制面粉的重要产地。自1930年起产量逐年下降,平均年率达负16.86%。所以说三十年代机制面粉业的危机是很严重的。面粉业的不景气,一是受面粉与小麦比价缩小的影响,生产面粉已无前一时期的厚利;二是机制面粉市场不大,原因是中国民食以米为主,而在食麦区,农民仍然靠自己磨麦食用,在全国面粉消费量中,机制面粉仅占18.4%;三是洋面粉进口大增,1922—1928年平均每年净进口1650万包,1929年净进口3300万余包,占华商产量的30%。洋粉价格通常低于华粉,对华粉市场构成威胁。1930年以后,洋粉输入趋减,但洋麦进口骤增,给中国麦农和面粉业不小的打击。

  在粉市危机、粉厂大量停闭中,资本集团迅速发展。孙多森创办的阜丰面粉集团,1920年资本升值为100万元,日产能力6000包。1936年资本升值为300万元,日产能力5.15万包,占全国华商厂的11.4%。

  1921—1936年获纯益347万元。荣氏兄弟创办的茂福面粉集团在无锡、上海、济南、汉口等地有12个面粉厂,初颇有亏损,1924年以后受抵货运动之益,各厂均有盈利。之后天灾人祸,有几个厂遭火灾焚毁或遭军阀勒索停机,损失不小。但截至1930年,茂福集团仍是有发展的,粉磨机增至347台,日产能力增至近2.9万包。这以后直到1936年,再无增长。茂福与申新纱厂系统共同构成荣氏财团,三十年代已是以申新为主了。哈尔滨双合盛制粉厂也是这一时期的一个大企业,1936年产面粉163.7万包。它与双合盛其他企业组成一个资本集团。

  3.缫丝工业。

  机器缫丝工业集中在上海、广东、无锡三地。一战结束后欧美的丝织业尚处在恢复阶段,1923年日本又发生关东大地震,日丝出口减少,故1921—1930年中国缫丝工业颇有发展。这时期发展最快的地区是无锡,新建缫丝厂38个,增加丝车1万余部。1928—1930年上海丝厂达到极盛,3年新建厂15个,增加丝车3858部。这时期广东丝厂,因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经营不善,处于衰势。三十年代,因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对丝的需求量减少,加以日本改进了制丝技术,华丝难与其竞争,而人造丝又大量侵占真丝市场,中国蚕丝出口量大减。1933年国外经济危机已基本结束,但银价陡升,生丝价格继续下跌,缫丝厂大都无利或亏损,纷纷停工或倒闭。1934年缫丝业危机严重,据统计1930年全国开工丝车约12万部,1936年仅有6.59万部,减少近一半。全国厂丝产量1936年比1929年减少20.6%。1931—1936年平均年率是负增长9.77%。①4.火柴业。

  华商火柴业在一战期间有较快发展,到1920年累计有129个厂,资本约746万元。当时进口火柴以日本货为主。五四运动以后,日本火柴受到抵制,进口数量锐减,国产火柴旺销。1920年新开设的火柴厂就有23家。1921—1927年又增设新厂48家,资本约327万余元,平均每年约开设新厂7家。但1924年后,瑞典火柴大量输入,并收买了日本在华的火柴工厂,华商火柴业受到瑞典火柴沉重的压力,纷纷停工歇业。各地火柴业呼吁自救,1929年成立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派代表团向南京国民政府请愿,要求抵制洋货和救济。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将火柴进口税由7.5%提高至40%,火柴进口锐减。但华商火柴厂又盲目发展,以致生产过剩,导致价格下降,无利可图。加上瑞典火柴托拉斯于1931年在上海组成美光火柴公司,在美国注册,设有自动连续制火柴机器,年产3万箱,又成为华商火柴业的一大劲敌。华商火柴厂有三分之二属工场手工业性质,资本甚微,劳动生产率低下,经营亏损。在激烈的竞争下,火柴大王刘鸿生在合并他厂后于1930年在上海成立大中华火柴公司,资本191万元,添置新设备,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成为全国最大的火柴公司。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日伪政权实行火柴专卖,抵制关内火柴,华商火柴业又受到严重冲击。由刘鸿生倡导,几经周折,于1935年成立中华全国火柴产销联营社,实行限产。限产后,火柴价格提高,1936年大中华扭亏为盈,一些中等厂也有好转,但仍有些小厂亏损。

  5.卷烟工业。

  这时期华商卷烟业和英美烟公司的竞争非常激烈。在一战后的最初几年,最大的华商烟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仍有所发展,但在英美烟公司的倾销下,盈利由1920年的480万元锐减为1924年的48万元。华商兴业、振华等烟草公司则在这时期倒闭。上海是华商卷烟业集中的地区,但1924年洋烟已占据了90%的上海卷烟市场。五卅运动抵制洋货,商店拒售英美烟公司的香烟,洋烟进口锐减,而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产品则供不应求,日夜赶工。因此,1925年南洋盈利122万元,1926年更增至230万元①。生产美丽牌香烟的华成烟草公司也在这时迅速壮大,1925—1928年共盈利446万元,成为仅次于南洋的华烟大厂。这几年是华商卷烟业的盛世,上海有100多家卷烟厂开工,卷烟机增至400多台。1928年,英美烟公司易名为颐中烟公司,以避洋烟之名,收回了它在五卅抵货运动后失去的市场。1929年后,上海华商烟厂递减,到1936年只剩下了44家。这时期因卷烟日益普及,故市场也不断扩大,而卷烟制作较易,内地各省纷纷设立小型烟厂,制作低档烟,主要销往农村。1935年华商烟销46.5万余箱,外商烟销近64.2万箱,占58%。

  6.机器造纸业。

  机器造纸业在一战期间曾一度得到发展。一战结束后,洋纸进口激增,由1921年的4.45万余吨增至1924年的近8.4万吨,增加了将近一倍,中国机器造纸业陷于困境。几家大造纸厂先后停工倒闭。但1925年后,造纸业又有起色。迄1930年,新设纸厂和纸板厂有9家。到抗日战争前,又有七八家纸厂开设。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对造纸业影响不大,因为随着教育和文化的逐渐普及,对纸的需求一直在扩大。

  7.水泥工业。

  水泥业是这时期发展较快的民族工业。1921年产量为176419吨,1934年产量为604778吨,是这时期产量最高的年份,1936年产量为5302.09吨。1921—1930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0.94%,增长较快。1931—1936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平均年增长率才1.68%。1921—1936年平均年增长率为7.61%。

  中国水泥市场约有半数为进口水泥占据。华商水泥厂1936年主要有:启新洋灰公司、刘鸿生创办的上海华商水泥公司、姚新记创办的中国水泥公司、颜惠庆等创办的江南水泥公司和致敬水泥公司等5家,资产总值3154万元,年生产能力共555万桶。①8.电力工业。

  华商电力工业是这时期发展最快的工业,1921年发电设备容量为41762千瓦,1930年为182136千瓦,10年增长4.36倍,平均年增长率15.35%。1921年发电量为6264万度,以后逐年增长,到1936年为77295万度,16年增长12.34倍,平均年增长率为18.24%。这说明由于生产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另有建设委员会的统计数字可供参考,但这个统计数字无1929年以前的资料。1929年全国有发电所724处,除工矿自备电厂149家外,有供电厂575家,发电容量为527240千瓦。其中民营523家,但发电容量仅有206138千瓦,占39%;官营17家,发电容量47840千瓦,占9%;外资35家,发电容量却有273262千瓦,占52%。1936年(关内),有电厂460家,发电容量631165千瓦。其中民营415家,发电容量为327518千瓦,占52%;官营35家,发电容量28352千瓦,占4.5%;外资仅10家,发电容量275295千瓦,占43.6%。华厂占总发电容量的56%。但有6家中外合资未计算在内,这6个厂发电容量共4650O千瓦,若计入外资电厂,则外资电厂发电容量占总容量的51%。在华厂中官营占的比例很小,但这是将宋子文主持的扬子电气公司也计入民营,该公司所属各厂发电容量约有35000千瓦。如民营不计入扬子电气公司的发电容量,则1936年民营发电容量为292518千瓦,约占总发电容量的46%,可以说与外资旗鼓相当了。

  华商电厂为数甚多,但主要分散在各中小城市,大多规模很小,每厂资本一二十万,小者仅数千元,发电容量四五百千瓦,动力主要采用汽轮机,用透平机者不到10%,用内燃机者不到5%,水力发电仅昆明等一二厂而已。这些电厂的发电主要供照明用。但在江浙一带已普及到小城镇,对地方小工业的发展和手工业工场采用马达具有推动作用。

  9.化学工业。

  酸碱的制造是这时期兴起的化学工业。

  制酸工业最早在天津附近地区发展起来。1926年渤海化学工厂在塘沽设厂,资本50万元,年产盐酸500吨。1929年得利三酸厂在唐山设厂,资本5万元,年产硫酸400吨。1933年利中硫酸厂在唐山设厂,资本20万元,年产硫酸800吨。上述三公司总处均设在天津,规模不大。规模较大的是上海天原电化厂和开成造酸厂。吴蕴初于1923年集资5万元开办天厨味精厂,生产佛手牌味精,大获成功。1929年,他创办天原电化厂。“天原”即“天厨”原料之意,年产盐酸近2.5万吨。并生产烧碱、漂白粉等。他又创办天利氮气厂,资本100万元,1936年投产,产硝酸1600吨。上海开成造酸厂于1932年投产,资本75万元,年产硫酸3400吨。另有四个小厂,共产硫酸、盐酸、硝酸、醋酸1100余吨。

  制碱工业主要有范旭东创办的塘沽永利碱厂,1924年正式投产,1926年产纯碱4576吨,1930年产纯碱19774吨,1936年达到56297吨。1930年永利添建烧碱车间,1933年产烧碱1159吨,1936年达到4517吨。1936年永利资本已超过400万元。永利之外,塘沽渤海化工厂和兴华泡花碱厂年共产泡花碱4880吨,上海天原电化厂年产烧碱2200吨,上海开源公司年产泡花碱1730吨。另四川有3个小厂,年产纯碱共950吨。

  硫酸铔(化肥)是我国化学工业的一项缺门。1933年,范旭东在南京浦口建硫酸铔厂,1937年2月投产,日产硫酸铔120吨,硝酸40吨。

  制药工业是这时期新兴的化学工业。中国的制药业集中在上海。上海制药业的发展主要在1925—1936年间,到1936年共有药厂58家,资本总额289万元,年产值856万余元。这期间新开设的主要药厂有:中法药厂、新亚药厂、信谊药厂等。

  橡胶工业也是本时期的新兴工业。到1931年,全国约有70家橡胶厂,主要集中在上海(48家)和广州(21家)两地。橡胶厂主要制作胶鞋和日用橡胶品,后来还生产轮胎,胶鞋3/4销往农村。较大的橡胶厂有上海大中华(1928年)和正泰(1930年)等。三十年代发生经济危机,农村购买力锐减,日本胶鞋又跌价倾销,橡胶厂纷纷倒闭,到1933年上海仅剩橡胶厂34家,而开全工者仅一家。1934、1935年生产继续下降。1935年广州橡胶厂尚存17家。1936年始见恢复。

  10.矿冶业。

  这时期华商矿冶业颇不景气。

  煤的总产量,1921—1936年,由2000万吨增至近4000万吨,但增产的主要是日资和英资控制的煤矿。华资煤矿1921年产量为1037万吨,1936年为1769万吨,平均年增长率为3.62%。

  铁矿石生产情况更惨。较大的华商铁矿仅安徽当涂、察哈尔龙烟二处,其余均为年产不足万吨的小矿。1921年铁矿石产量为121.7万吨,1936年为184万吨,平均年增长率为2.79%。而生铁产量1921年为31万吨,1936年为16.2万吨,平均年率为负4.23%。从1922—1930年产量基本上是逐年减少的趋势,1930年仅为12.5万吨,1931年起才逐年有所回升。民族钢铁业的衰败,主要是由于日资的压力。输出铁矿石、进口钢铁和器材,成为典型的半殖民地经济。

   航 运业

  这时期的铁路建设,除云南个碧石狭轨铁路向西修筑的100公里属商办铁路外,其他均属外资和官僚资本。交通运输业民族资本实际上只剩下航运了。

  据统计,中国轮船1921年有船2416只、346332吨,其中千吨以上的轮船102只、189287吨;1935年3895只、675173吨,其中千吨以上的轮船208只、461812吨,但缺1936年数字。这期间,官僚资本国营招商局处于停滞状态,船只徘徊在6.2—7.1万吨,加上政府单位的公务船只,大约不过10万吨,其余应属民族资本航运业了。但这一时期民族资本航运业的发展,无系统的统计资料。

  虞洽卿创办的三北轮埠公司,到1936年已增资到250万元,有轮船19只,约3.25万吨。虞之子创办的宁兴轮船公司,到1936年也增资到100万元,有轮船3只,约6400吨。虞洽卿收买英商的鸿安轮船公司,到1936年增资到200万元,有轮船8只,约8400万吨。虞氏的三家轮船公司形成一个仅次于招商局的资本集团,连同小船、拖船共65只,9万余吨。

  这时期航运业发展最快的是卢作孚于1926年创办的民生实业公司,创办时资本5万元,仅70吨小轮一只,航行嘉陵江合川至重庆线。到1929年资本增至25万元,有轮船3只,经营重庆至合川、涪陵、泸州短线。1930年起,开始了卢作孚所称“统一川江”活动,至1935年共收买华商轮船28只,并在同外轮竞争中,共收买外国轮船11只,并迫使怡和、太古退出川江,基本上垄断了川江航运。1935年,民生共有轮船40只,总吨位16884吨,职工2836人,资本增至120万元。

  1937年,民生有轮船46只,1.8万余吨,资本350万元,承担了长江上游70%的运输任务。

   银 行业

  1920年金融业资本总额14.5亿元,其中外国金融业资本1.9亿元,官僚资本2.3亿元,民族资本10.3亿元。到1936年关内金融资本总额95.7亿元,其中外国金融资本18.3亿元,官僚资本56.4亿元,民族资本21亿元。1920—1936年,16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2.8%,比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平均年增长率要高,成为资本增长最快的部门,资本总额比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大出许多,故有中国金融资本“畸形发展”之说。原来,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金融资本的膨胀是个时代性的特征,即列宁所说的资本集中与垄断的产物。在中国又主要是1928年以后,国民党政府建立国家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结果。1920—1936年,金融业各类资本(不包括东北)的平均年增长率,外国资本为15.23%,官僚资本为22.05%,民族资本为4.57%。这个阶段(主要是1920—1930年间),外国金融资本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外国在华投资增加了。而官僚金融资本高达22.05%的年平均增长率不是靠资本积累,而是凭借政治力量的“银行风暴”的结果,这场风暴确立了官僚资本的金融垄断地位。1936年金融业各类资本(不包括东北)所占的比重,外国资本占19.17%,官僚资本占58.89%,民族资本占21.94%。1936年民族金融资本所占比重陡降,主要是“银行风暴”的结果。

  这一时期银行业的发展与工商业的发展,在趋势上基本是一致的。1920年以后银行开设剧增,但停闭的也多,常达开设数的70%左右。1928年以后才比较稳定。1936年实存华资银行161家,实收资本39881万元。这时期华资银行业最大的特点是:国民党政权建立后,官私比重发生根本变化。1920年以前,官方银行的实收资本远大于私营银行。1920年基本持平,官办、官商合办银行实收资本4283万元,约占49%,私营银行实收资本4526万元,约占51%。其后就是私营银行实收资本大于官办银行了。但是,国民党建立全国政权后,推行金融垄断政策。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中央银行,并以政治压力取得中国、交通两大银行各20%的股权,同时设立中国国货银行,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有40%的股份,1935年3月,政府又攫取了中国、交通两大银行,两行投资设立的新华信托银行也随之变为政府银行。同年4月,扩大四省农民银行为中国农民银行。同年10月,又由中央银行设立中央信托局。“四行二局”的金融垄断体系遂告完成。1936年春,南京国民政府又改组商办的中国通商银行、中国实业银行、四明银行,官股占85%到90%。同年11月,宋子文又改组广东银行,使管理权全部落入官僚资本体系。这样,“四行二局”,中国国货、中国通商、中国实业、四明(称“四小行”),连同新华信托、广东银行共12家,总资产约47亿元,占全国银行总资产的64%,加上省市银行约20家,政府系统的银行共有资产约54亿元,占全国银行总资产的74%。而私营银行约120家,仅占全国银行总资产的26%。

  另外,这时期私营银行的资本来源也发生重大变化,即工商界人士投资占明显的优势。银行界的重要人物张嘉璈、陈光甫、李铭、徐新六等,都是在国外学习经济的,银行的经营管理也更加资本主义化了。

  商 业 1920—1936年期间,中国国内市场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如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进,银行信贷有较大的发展,尤其是提高了进口关税、废除厘金和废两改元,以及1935年的币制改革等,都有利于国内商业的发展。但是,国际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国内政治动荡,又使这时期的国内市场处于险恶的环境之中。这期间,军阀内战连年不息,祸及十几个省;水旱灾害频仍,农村破产,苛捐杂税繁重(1928—1936年中央的税由7000万元增至7.8亿元,地方的摊派征发更难确计)。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国内市场交易量丧失15%—20%。1929—1933年震撼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空前经济危机,于1931年波及中国,造成国内长达5年之久的经济危机。整个国内市场在大幅度动荡中艰难曲折地向前发展。

  据《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一书粗估,1920年市场商品值约为92亿余元(当年价格),1936年为168亿元(当年价格),商品值增长了82.1% ,平均年增长率为3.8%,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54%,年增长率为2.7%。这个增长率实在不大。这时期国内市场的商品结构有所变化。首先是进口洋货所占比重稍有下降,由12.9%降为9.3%,但主要是洋货价格下降,若剔除价格因素,仍占12.1%。其中关内洋货进口略减,而东北日货进口大增。其次是近代化工厂产品和矿冶产品的比重,由12.6%增为19.8%。但这是包括外资在华工矿业的产品。反之,手工制造业产品的比重由32.2%降为26.1%,这反映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有了发展。但是在市场商品总值中农业产品的比重并未减少,而是由42.3%增为44.8%,剔除价格因素,仍比1920年略有增加。也就是说,整个市场(包括东北)上,农产品与工矿产品的比率反而倒退了,说明中国还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国。

  商业统计从无全国性调查,据推算1933年全国有商店164万户,从业人员859.4万人。此数包括饮食、服务业。另据推算,全国有行商311.7万人。对于这个估计,我们还无法置评①。但这时期商业户数和从业人员都有增长是可以肯定的。这时期商店的营业并非一帆风顺,受三十年代危机影响尤大。总的看来,1920年到1930年前后,是处于发展时期,虽有波动,但一般货源充裕,价格平稳上升,多数有利可图。1931年以后,市场进入危机时期。在市场危机中,各行业所受影响不尽相同,大体是农产品尤其出口商所受危害较大。这次危机在1935年后半期逐渐好转,到1937年上半年,有些地区或行业的户数、资金、营业额等已恢复到三十年代初水平。据估算,1920年商业资本总量为23亿元,1936年为42亿元,剔除物价变动等因素,1936年的商业资本应为35.5亿元。

  这时期棉布商业并不景气,三十年代经济危机对棉布商业的冲击尤大。1932—1935年上海棉布商大约有300家闭歇。在激烈的竞争中,棉布商业也出现一些大户和集团活动。在上海,棉布商形成协大祥、宝大祥、信大祥三足鼎立剧烈竞争之势。五金商业的货源主要依赖进口,因货源增长有限,发展不大。这时期,各地百货商业都有一定的发展。1936年上海的小百货店约有700余家,资本总额300万元,营业额2000万元,批发店约有100家,营业额3000万元。百货公司除原有先施、永安两家外,又增添新新、大新、丽华3家。新新资本352万元,建有七层大楼。大新资本600万港币,在上海建有十层大楼,有电动楼梯及冷气设备,1936年1月开业,轰动一时。新新、大新与先施、永安都在上海南京东路上,称为“四大公司”,连同丽华,资本总额约1350万元,1936年营业额2647万元,超过全市700家百货零售店的营业总额。另外,上海民族资本家集资10万元,于1933年开办中国国货公司,1937年增资至40万元。1937年又开设中国国货联营公司,资本200万元,以批发为主。茶商业和丝商业,三十年代均处于衰落状态,危机重重。

  

  ①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9页。

  ①此表引自《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第746页。

  ①此表引自《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第748页。

  ①此表引自《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第761页。

  ①《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第121页。

  ①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1958年版,第220、275页。

  ①《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第763—764页。

  ①见《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第240—241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