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兼并战争继续发展,以三家分晋为标志,进入战争剧烈的战国时期。形式上是七个大领主争城夺地,实际是一个已经成为阶级的新兴地主阶级以及与它血肉相联的大商贾和说客游士推动大领主们为建立地主政权而展开剧战。一百八十二年长期战争,基本上是地主政权的秦对领主地主混合政权的山东六国猛烈进攻,结果秦国胜利,出现了统一全国的封建地主皇朝——秦朝。
前四○三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晋国韩赵魏三家世卿立为诸侯,战国时期开始了。在东周时期政治上还发生一些天下大宗和共主作用的封建领主王朝——东周,到战国时期,完全失去了作用,它只是作为一个小国存在着(前二四九年秦灭周国),不再是代表一个历史时期的王朝。
战国是七个独立的强国,各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相互间进行攻击或防御的战争。战胜国扩地,战败国削地,疆域常有变动。七国位置,西方秦国,东方齐国,南方楚国,北方燕国,中部韩赵魏三国,赵在北,韩近西,魏居中,韩魏最接近秦国,先受秦攻击。
一 秦 国 秦在东周时期,是个文化落后的国家。前三六一年,秦孝公立,下令求贤。卫国人法家公孙鞅(仕秦有功,封于商,号商鞅)应募入秦,得孝公信任,变旧法创立新法。秦从此成为七国中第一强国。早在战国初年,李悝(音亏kuī)在魏,吴起在楚,曾行新法,但为旧势力所阻。秦旧势力较小,因之商鞅变法得到成功。商鞅也就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
前三五九年,商鞅第一次变法,要点如下:(一)组织民户重编户籍,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什伍内各家互相纠察,一家作奸犯法,别家必须告发,如不告发,连同受重罚。这是残酷的统治法,但在贵族领主役使下的大量农夫因此得直接作为国君的民户,是有进步意义的。
(二)加强劳动力户主如有两个儿子,儿子到一定的年龄,必须分家各自独立谋生,否则加倍出赋税。父子兄弟各立门户,可以加强生产中的自动性,防止一家人相互依赖,劳逸不均。分家之后,各自照顾自己;儿子借给父亲耕具,就觉得是个很大的恩惠;婆母不经儿媳的许可,使用簸箕扫帚,立即受到儿媳的责备;婆母儿媳间一不融洽,就会争吵起来。这种制度,对家族制度的父权起着限制作用。
(三)奖励军功立军功的人,各按功劳大小受爵赏;私斗的人,各按犯罪轻重受刑罚。商鞅制定秦爵,分二十级,第一至第八为民爵,第九以上为官爵,农民立功得爵(战阵上斩敌人首一级,赐爵一级),受各种优待,有机会成为中小地主。
(四)崇本(耕织)抑末(商贾手工业)奖励耕织,生产粟帛多,超过一般人产量的得免徭役。工商和游手贫民,连同妻子没入官府做奴婢。战国时东方各国所谓工商食官的手工业奴隶商业奴隶,虽然还被贵族领主所占有,但自由民身分的工商也已普遍存在和活跃。商鞅抑末政策,意在防止商贾高利贷者兼并土地,使秦民专力从耕织与战争中求富贵。同时,国君独占工商业,也可以增强国家的富力。文学游说之士,属于末一类,不许入秦。秦国富强而文化不及东方各国,这也是一个原因。法家一般也代表商贾(地主常兼作商贾)的利益,商鞅抑末是在秦国的特殊措施。
(五)变领主为地主无军功的宗室(贵族领主),一概废除他们的名位,按军功从新规定尊卑爵秩等级,各依等级占有田宅臣妾(奴隶)。这是变法中最重要的一个措施,许多无军功的贵族领主因此失去了特权,变为民户中的富户。有军功的宗室,最高爵不过封侯(第十九级关内侯,第二十级彻侯)。侯仅收食邑内租税,不直接管理民事,也失去了原有的特权。领主制度的秦国从此变为地主制度的秦国。
这个巨大的改革,必然引起贵族领主的反抗。以秦太子为首,反抗者多至千数。商鞅说“法令不行,由于贵戚犯法,要行法先从太子开始”。因为太子是嗣君不便施刑,把太子的师傅公子虔(音钱qián)、公孙贾两个大贵族施了黥刑(面上刻黑字),第二天新法完全通行了。秦国行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不穷乏)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农村)邑(城市)大治,秦成为第一大强国。
前三五○年秦建都咸阳,筑冀阀,在阙上公布法令。商鞅又实行第二次变法,使秦国更进一步的地主政权化。
(一)归并各小都、乡邑、聚(村落)为大县。全国凡四十一县(《史记·六国表》和《商君列传》作三十一县),每县置一县令,掌管全县政事,消除领主政治的残余影响。
(二)开辟阡陌封疆(田间分疆界的土堆),承认各人新辟土地的所有权,按各人所占土地面积定赋税。阡是田间南北车路,陌是东西车路。战国时战争用步骑兵,兵车极少用,田间无须留宽广的车路。东方各国阡陌早已逐渐开辟为田地,商鞅开秦国阡陌,用意正相同,说井田废于商鞅,是腐儒的谬说。
(三)划一斗、桶(斛),权、衡,丈、尺。全国货物交易,有统一的度量衡制度。
(四)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革除残留的戎狄旧俗。
秦国地广人稀,邻近国三晋土狭民众,商鞅知道“民所欲者田宅也”(《商君书·徕(音赖lài)民篇》),悬赏招徕邻国农民到秦国种地,给田宅,免兵役,使专力耕织。秦民服兵役,轮番出战,常有余力。秦国足食足兵,有战必胜。
商鞅两次变法,破坏了领主的宗族制度,也限制了地主的家族制度,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富强无比的统一国家。消灭政治落后的山东六国,推行秦制建立封建大帝国的基础从此萌芽了。秦孝公死后,太子秦惠王即位,车裂商鞅,杀商鞅一家人,但商鞅新法,除了秦庄襄王用大商人吕不韦为相,停止对商贾和游士的排斥,其余大都相沿不变。
秦国孝公、商鞅在咸阳创地主政权,与周国文武周公在丰镐创领主政权,对历史同样是伟大的贡献。
前三八七年,秦伐蜀,取南郑。前三一六年,秦惠王使司马错灭蜀国(都城在四川成都市),徙秦民一万家到蜀地,后又灭巴国(都城在四川重庆市)。秦对当地居民似乎是保持着良好关系,如昭襄王与巴人盟誓说“秦犯夷输黄龙一只,夷犯秦输清酒一钟”(《华阳国志·巴志》)。意思是说秦罚重,夷罚轻,秦决不犯夷。秦得巴蜀广大土地和居民的助力,确如司马错说“取其地足以广国,得其财足以富民缮(补充)兵”(《战国策·秦策》)。
秦国疆域,北有上郡(陕西北部),南有巴蜀,东有黄河与函谷关(河南灵宝县)。地势险固,宜于守御又宜于出击,被称为天府雄国。
二 韩 国 韩东邻魏国,西当秦函谷关大路,两面受敌,连年被兵。前三七五年,韩哀侯灭郑,自平阳(山西临汾县)迁都到郑都新郑(河南新郑县)。后来又迁都阳翟。韩昭侯用法家申不害为相,行苛刻政治,国力暂时加强。申不害死,韩又被侵伐。韩国疆土北自成皋(河南荥阳县西北)过黄河到上党(治设山西长治县),南有陉山(在河南郾城县),东临洧水(源出河南密县,至新郑东南流入颍水)。山地多,平原少,物产贫乏,人口稀疏,七国中最为弱小。
三 魏国 前四二四年,魏文侯即位。魏文侯学儒术,著书六篇,《汉书·艺文志》列在儒家。他尊敬田子方、段干木,重用西门豹、李悝(即李克,子夏弟子)、乐羊及大军事家吴起,在诸侯中最有声望。秦孝公变法以前,魏是一个最强的国家。魏国疆土:南有鸿沟(即汴河),与楚为邻;东有淮颍与宋齐为邻;函谷关内黄河西岸,自郑(陕西华县)西北过渭河,沿洛水(北洛河)东岸到上郡,筑长城与秦为邻(前三二八年,魏河西地全部入秦);北有卷(河南新乡阳原一带)、酸枣(河南延津县),与赵为邻。魏地平原肥沃,人口稠密,无险可守,四面受敌。魏惠王因畏秦兵;前三四○年,自安邑(山西安邑县)迁都大梁(河南开封市),与韩为近邻。
四 赵国 建都邯郸(河北邯郸县)。西有黄河,南有漳河,与魏为界;东有清河(河北清河县西境),与齐为界;北有易水,与燕为界;又西北傍阴山筑长城,与匈奴、楼烦、林胡为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向北开拓疆土,巩固了北方边界。
五 燕国 建都蓟(北京市),又有下都(河北易县)。燕君是西周初召公奭后裔,东周时期燕国弱小,常为山戎所攻掠。燕昭王招募贤士,得乐毅,出兵破齐,燕成北方强国。燕疆域东北有辽东与朝鲜为邻,北筑长城与东胡、林胡、楼烦为界,西有云中、九原,与赵为邻,南境筑长城与齐为界。燕离秦远,受战祸较缓,有余力开拓辽河流域,奠定了古代中国东北方的疆域。
六齐 国 建都临淄(山东临淄县)。在西周东周,齐都是大国。前三八六年,世卿田和代姜姓为国君,齐更强盛。疆土南有泰山,与楚鲁宋(前二八六年齐灭宋)为邻;北有渤海,隔海与燕为邻;西有清河,与赵为邻;东滨大海。齐国富兵强,与秦远隔,不受秦兵威胁。齐宣王招集天下文学士几百千人,给与优厚的待遇,让他们自由地讲学议论。这些人聚居在都城稷门(西门)外,当时号称稷下先生。宣王以后,养士风气继续保存,各种学派,大体汇集在齐国,临淄成为战国时期的文化城。稷下先生不同于贵族卿相门下的食客,对文化确有可贵的贡献。
七楚国 楚自西周以来,吞并小国最多。战国时期,楚农业落后,兵力不强,但常开拓国土。前三三四年,楚威王取越国浙江以西土地。楚威王又遣将军庄
(音敲qiāo)率兵入滇(云南),以滇池(云南昆明市)为中心,扩地数千里。(前二八○年秦夺楚黔中郡,庄 归路阻绝,在滇建国,自称滇王。)楚国地大,北至中原,与韩、魏、宋、齐为邻;西有黔中(治设湖南沅陵县)、巫郡(治设四川巫山县),与巴及秦为邻;南有苍梧(湖南南部九疑山),与百粤为邻;东至海滨。在广大国境内,有苗族华族和许多其他小族,居民相互间交流文化,产生以巫文化融合华夏文化为基本的楚文化。各族也就在同一文化中大体融合了。楚国八百余年扩张经营,为秦汉创立伟大封建帝国准备了重要条件,七国中秦楚应是对历史贡献最大的两个国家。楚旧都郢,后迁都鄀(音若ruò湖北宜城县),又迁都陈,前二四一年迁都寿春(安徽寿县)。
七国土地楚最大,秦赵次之,齐魏燕又次之,韩最小。人口楚魏最多。楚兵一百万,按五人出一兵约计,当有人口五百万。魏兵七十万,当有人口三四百万。秦兵六十万,赵兵四五十万,秦赵两国当共有人口五六百万。齐全国七十余城,前二七九年,田单守即墨城,得壮士五千人,即墨全境合老弱妇女当有四五万人。如每城连乡村平均有一万户,每户平均五人,全国当有人口三四百万。韩兵三十万,燕与韩相似,两国当共有人口三百万,七国人口总数约计当在二千万左右。二千年前中国已有同族同文化如此庞大的人口,秦汉建立统一大帝国,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
前四○三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晋国韩赵魏三家世卿立为诸侯,战国时期开始了。在东周时期政治上还发生一些天下大宗和共主作用的封建领主王朝——东周,到战国时期,完全失去了作用,它只是作为一个小国存在着(前二四九年秦灭周国),不再是代表一个历史时期的王朝。
战国是七个独立的强国,各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相互间进行攻击或防御的战争。战胜国扩地,战败国削地,疆域常有变动。七国位置,西方秦国,东方齐国,南方楚国,北方燕国,中部韩赵魏三国,赵在北,韩近西,魏居中,韩魏最接近秦国,先受秦攻击。
一 秦 国 秦在东周时期,是个文化落后的国家。前三六一年,秦孝公立,下令求贤。卫国人法家公孙鞅(仕秦有功,封于商,号商鞅)应募入秦,得孝公信任,变旧法创立新法。秦从此成为七国中第一强国。早在战国初年,李悝(音亏kuī)在魏,吴起在楚,曾行新法,但为旧势力所阻。秦旧势力较小,因之商鞅变法得到成功。商鞅也就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
前三五九年,商鞅第一次变法,要点如下:(一)组织民户重编户籍,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什伍内各家互相纠察,一家作奸犯法,别家必须告发,如不告发,连同受重罚。这是残酷的统治法,但在贵族领主役使下的大量农夫因此得直接作为国君的民户,是有进步意义的。
(二)加强劳动力户主如有两个儿子,儿子到一定的年龄,必须分家各自独立谋生,否则加倍出赋税。父子兄弟各立门户,可以加强生产中的自动性,防止一家人相互依赖,劳逸不均。分家之后,各自照顾自己;儿子借给父亲耕具,就觉得是个很大的恩惠;婆母不经儿媳的许可,使用簸箕扫帚,立即受到儿媳的责备;婆母儿媳间一不融洽,就会争吵起来。这种制度,对家族制度的父权起着限制作用。
(三)奖励军功立军功的人,各按功劳大小受爵赏;私斗的人,各按犯罪轻重受刑罚。商鞅制定秦爵,分二十级,第一至第八为民爵,第九以上为官爵,农民立功得爵(战阵上斩敌人首一级,赐爵一级),受各种优待,有机会成为中小地主。
(四)崇本(耕织)抑末(商贾手工业)奖励耕织,生产粟帛多,超过一般人产量的得免徭役。工商和游手贫民,连同妻子没入官府做奴婢。战国时东方各国所谓工商食官的手工业奴隶商业奴隶,虽然还被贵族领主所占有,但自由民身分的工商也已普遍存在和活跃。商鞅抑末政策,意在防止商贾高利贷者兼并土地,使秦民专力从耕织与战争中求富贵。同时,国君独占工商业,也可以增强国家的富力。文学游说之士,属于末一类,不许入秦。秦国富强而文化不及东方各国,这也是一个原因。法家一般也代表商贾(地主常兼作商贾)的利益,商鞅抑末是在秦国的特殊措施。
(五)变领主为地主无军功的宗室(贵族领主),一概废除他们的名位,按军功从新规定尊卑爵秩等级,各依等级占有田宅臣妾(奴隶)。这是变法中最重要的一个措施,许多无军功的贵族领主因此失去了特权,变为民户中的富户。有军功的宗室,最高爵不过封侯(第十九级关内侯,第二十级彻侯)。侯仅收食邑内租税,不直接管理民事,也失去了原有的特权。领主制度的秦国从此变为地主制度的秦国。
这个巨大的改革,必然引起贵族领主的反抗。以秦太子为首,反抗者多至千数。商鞅说“法令不行,由于贵戚犯法,要行法先从太子开始”。因为太子是嗣君不便施刑,把太子的师傅公子虔(音钱qián)、公孙贾两个大贵族施了黥刑(面上刻黑字),第二天新法完全通行了。秦国行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不穷乏)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农村)邑(城市)大治,秦成为第一大强国。
前三五○年秦建都咸阳,筑冀阀,在阙上公布法令。商鞅又实行第二次变法,使秦国更进一步的地主政权化。
(一)归并各小都、乡邑、聚(村落)为大县。全国凡四十一县(《史记·六国表》和《商君列传》作三十一县),每县置一县令,掌管全县政事,消除领主政治的残余影响。
(二)开辟阡陌封疆(田间分疆界的土堆),承认各人新辟土地的所有权,按各人所占土地面积定赋税。阡是田间南北车路,陌是东西车路。战国时战争用步骑兵,兵车极少用,田间无须留宽广的车路。东方各国阡陌早已逐渐开辟为田地,商鞅开秦国阡陌,用意正相同,说井田废于商鞅,是腐儒的谬说。
(三)划一斗、桶(斛),权、衡,丈、尺。全国货物交易,有统一的度量衡制度。
(四)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革除残留的戎狄旧俗。
秦国地广人稀,邻近国三晋土狭民众,商鞅知道“民所欲者田宅也”(《商君书·徕(音赖lài)民篇》),悬赏招徕邻国农民到秦国种地,给田宅,免兵役,使专力耕织。秦民服兵役,轮番出战,常有余力。秦国足食足兵,有战必胜。
商鞅两次变法,破坏了领主的宗族制度,也限制了地主的家族制度,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富强无比的统一国家。消灭政治落后的山东六国,推行秦制建立封建大帝国的基础从此萌芽了。秦孝公死后,太子秦惠王即位,车裂商鞅,杀商鞅一家人,但商鞅新法,除了秦庄襄王用大商人吕不韦为相,停止对商贾和游士的排斥,其余大都相沿不变。
秦国孝公、商鞅在咸阳创地主政权,与周国文武周公在丰镐创领主政权,对历史同样是伟大的贡献。
前三八七年,秦伐蜀,取南郑。前三一六年,秦惠王使司马错灭蜀国(都城在四川成都市),徙秦民一万家到蜀地,后又灭巴国(都城在四川重庆市)。秦对当地居民似乎是保持着良好关系,如昭襄王与巴人盟誓说“秦犯夷输黄龙一只,夷犯秦输清酒一钟”(《华阳国志·巴志》)。意思是说秦罚重,夷罚轻,秦决不犯夷。秦得巴蜀广大土地和居民的助力,确如司马错说“取其地足以广国,得其财足以富民缮(补充)兵”(《战国策·秦策》)。
秦国疆域,北有上郡(陕西北部),南有巴蜀,东有黄河与函谷关(河南灵宝县)。地势险固,宜于守御又宜于出击,被称为天府雄国。
二 韩 国 韩东邻魏国,西当秦函谷关大路,两面受敌,连年被兵。前三七五年,韩哀侯灭郑,自平阳(山西临汾县)迁都到郑都新郑(河南新郑县)。后来又迁都阳翟。韩昭侯用法家申不害为相,行苛刻政治,国力暂时加强。申不害死,韩又被侵伐。韩国疆土北自成皋(河南荥阳县西北)过黄河到上党(治设山西长治县),南有陉山(在河南郾城县),东临洧水(源出河南密县,至新郑东南流入颍水)。山地多,平原少,物产贫乏,人口稀疏,七国中最为弱小。
三 魏国 前四二四年,魏文侯即位。魏文侯学儒术,著书六篇,《汉书·艺文志》列在儒家。他尊敬田子方、段干木,重用西门豹、李悝(即李克,子夏弟子)、乐羊及大军事家吴起,在诸侯中最有声望。秦孝公变法以前,魏是一个最强的国家。魏国疆土:南有鸿沟(即汴河),与楚为邻;东有淮颍与宋齐为邻;函谷关内黄河西岸,自郑(陕西华县)西北过渭河,沿洛水(北洛河)东岸到上郡,筑长城与秦为邻(前三二八年,魏河西地全部入秦);北有卷(河南新乡阳原一带)、酸枣(河南延津县),与赵为邻。魏地平原肥沃,人口稠密,无险可守,四面受敌。魏惠王因畏秦兵;前三四○年,自安邑(山西安邑县)迁都大梁(河南开封市),与韩为近邻。
四 赵国 建都邯郸(河北邯郸县)。西有黄河,南有漳河,与魏为界;东有清河(河北清河县西境),与齐为界;北有易水,与燕为界;又西北傍阴山筑长城,与匈奴、楼烦、林胡为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向北开拓疆土,巩固了北方边界。
五 燕国 建都蓟(北京市),又有下都(河北易县)。燕君是西周初召公奭后裔,东周时期燕国弱小,常为山戎所攻掠。燕昭王招募贤士,得乐毅,出兵破齐,燕成北方强国。燕疆域东北有辽东与朝鲜为邻,北筑长城与东胡、林胡、楼烦为界,西有云中、九原,与赵为邻,南境筑长城与齐为界。燕离秦远,受战祸较缓,有余力开拓辽河流域,奠定了古代中国东北方的疆域。
六齐 国 建都临淄(山东临淄县)。在西周东周,齐都是大国。前三八六年,世卿田和代姜姓为国君,齐更强盛。疆土南有泰山,与楚鲁宋(前二八六年齐灭宋)为邻;北有渤海,隔海与燕为邻;西有清河,与赵为邻;东滨大海。齐国富兵强,与秦远隔,不受秦兵威胁。齐宣王招集天下文学士几百千人,给与优厚的待遇,让他们自由地讲学议论。这些人聚居在都城稷门(西门)外,当时号称稷下先生。宣王以后,养士风气继续保存,各种学派,大体汇集在齐国,临淄成为战国时期的文化城。稷下先生不同于贵族卿相门下的食客,对文化确有可贵的贡献。
七楚国 楚自西周以来,吞并小国最多。战国时期,楚农业落后,兵力不强,但常开拓国土。前三三四年,楚威王取越国浙江以西土地。楚威王又遣将军庄
(音敲qiāo)率兵入滇(云南),以滇池(云南昆明市)为中心,扩地数千里。(前二八○年秦夺楚黔中郡,庄 归路阻绝,在滇建国,自称滇王。)楚国地大,北至中原,与韩、魏、宋、齐为邻;西有黔中(治设湖南沅陵县)、巫郡(治设四川巫山县),与巴及秦为邻;南有苍梧(湖南南部九疑山),与百粤为邻;东至海滨。在广大国境内,有苗族华族和许多其他小族,居民相互间交流文化,产生以巫文化融合华夏文化为基本的楚文化。各族也就在同一文化中大体融合了。楚国八百余年扩张经营,为秦汉创立伟大封建帝国准备了重要条件,七国中秦楚应是对历史贡献最大的两个国家。楚旧都郢,后迁都鄀(音若ruò湖北宜城县),又迁都陈,前二四一年迁都寿春(安徽寿县)。
七国土地楚最大,秦赵次之,齐魏燕又次之,韩最小。人口楚魏最多。楚兵一百万,按五人出一兵约计,当有人口五百万。魏兵七十万,当有人口三四百万。秦兵六十万,赵兵四五十万,秦赵两国当共有人口五六百万。齐全国七十余城,前二七九年,田单守即墨城,得壮士五千人,即墨全境合老弱妇女当有四五万人。如每城连乡村平均有一万户,每户平均五人,全国当有人口三四百万。韩兵三十万,燕与韩相似,两国当共有人口三百万,七国人口总数约计当在二千万左右。二千年前中国已有同族同文化如此庞大的人口,秦汉建立统一大帝国,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