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民族间的融合与斗争 大定二十九年(一一八九年)正月,世宗病死,皇孙完颜璟即位作皇帝(章宗)。在世宗,章宗统治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女真族和汉族之间进一步加强了文化交流,推动着民族间的融合。
一、民族文化的交融 金朝初期,占领辽、宋地区后,推行女真文化。汉族居民逐渐学习女真风俗,男子都改穿女真服装。一一七○年,南宋使臣范成大出使金朝,回去后记述淮河以北的情况说:“居民久习女真风俗,态度、嗜好都变得一样。衣装服制也是女真的式样。只有妇女的服装还没有改变”。女真族人民在和汉族人民长期相处中,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汉文化的广泛影响,习用汉族的语言。海陵王依辽、宋旧制确立政治制度,又倡导汉文化,学作诗文。女真贵族中,汉文化更为发展。世宗时,从女真官员到各地与汉族杂居的猛安谋克民户,普遍地学习汉族的文化、风习。世宗一面继续倡导学习汉族的经史,一面又力求保持女真旧俗。他曾对契丹族大臣移剌子敬说:“亡辽不忘旧俗,朕以为是。海陵习学汉人风俗,是忘本也。若依国家旧风,四境可以无虞,此长久之计也。”女真贵族、尚书右丞唐括安礼对世宗说:“猛安人与汉人,今皆一家,皆是国人也。”唐括安礼上朝,依汉人礼仪朝拜,不遵女真风俗。世宗斥责他:“每事专效汉人”,要他“讲本朝之法”。一一八四年五月端午节,世宗亲自到上京,说是为了让子孙们看看旧俗。世宗率领女真贵族在郊外射猎,又在宫中与亲王、公主、文武从官欢宴。宗室妇女和女真长老依女真旧俗起舞、进酒。世宗说:“我来了数月,没有一个人唱女真本族曲,我来为你们歌唱。”世宗歌唱祖宗创业的艰辛。女真族老人也随唱女真曲。世宗在上京居住一年后回中都,临行又告诫上京贵族,“勿忘祖先艰难”。世宗一再倡导保存女真风习,也说明汉文化在女真族中的发展,不可遏止。章宗在即位前,即学习汉字经书,喜好词章。章宗统治时期,汉文化在女真族中更加广泛地传播。
汉语的通用语言是由于人们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历史上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作为征服者的民族,在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被征服民族的交往中,如同他们必须采纳被征服者的社会关系形式一样,也必然要采用被征服民族的语言。“征服者很快就学会了被征服民族的语言,接受了他们的教育和风俗。”①与汉人杂居的女真猛安谋克民户很快学会了汉语,女真贵族也学会了汉语,甚至不再会说女真语。世宗曾对太子和诸王说:“你们自幼习惯汉人的风俗,不知道女真纯实之风。至于文字、语言,也有不通晓的。这是忘本。”世宗规定:皇宫卫士不通女真语的,必须勒令学习,不准讲汉语。一一七八年,章宗十一岁时进封金源郡王,世宗命女真进士完颜匡和司经徐孝美等教他学汉字经书,又学习女真语和女真小字。一一八五年,章宗封原王,用女真语谢封。世宗大为感动,说:“朕曾命诸王学习本朝语,只有原王说得好,朕很赞赏。”这件事说明,虽然有世宗的命令,女真诸王贵族能说女真语的人仍然很少。汉族语言日益成为女真族通用的语言。
尊孔读经金初进军曲阜,金兵对着孔丘像骂道:“‘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汉族)之无。’是你说的吗?”放火把孔庙烧毁。金兵又要掘孔丘墓,被宗翰制止。金熙宗开始尊孔,在上京立孔庙,亲自去拜祭,又封孔丘的后裔孔璠为衍圣公。海陵王志在灭宋,轻视儒学。世宗又大力尊孔崇儒,修孔丘墓,立“宣圣庙碑”。章宗即位前,熟读《尚书》、《孟子》,认为是“圣贤纯全之道”;即位后,下特旨修孔庙,廊庑用碧瓦,石柱雕龙纹,修建厅堂、庙学等四百多间。袭封衍圣公的孔元措描写道:“方之前古,于此为备。”章宗又下诏各州县建孔庙,避孔丘名讳。孔丘在金朝,被抬高到和宋朝相同的地位。
世宗时,朝廷设立译经所,用女真字翻译汉文经史。一一六五年,翰林侍读学士徒单子温译成《贞观政要》、《白氏策林》等书进献。这些书籍最先译成,显然是由于辽时已有契丹字译本。金世宗时,女真字与汉字对译,都要先译成契丹字,然后再转译。女真文本是从契丹字译来。次年,又译《史记》、《汉书》。一一七五年,世宗再次下诏翻译经史。一一八三年,译经所进呈《易经》、《尚书》、《论语》、《孟子》、《老子》、《扬子》、《文中子》、《刘子》及《新唐书》的女真字译本。世宗对宰相们说:“朕之所以命令翻译五经,是要女真人知道仁义道德所在”。章宗时,专设弘文院译写儒学经书,命学官讲解。一一九一年,规定今后女真字直译为汉字,罢废契丹字。翻译汉文经史,是在提倡汉文化的同时,推广女真字的应用。但随着汉语的通用,女真贵族多已识读汉字。汉字书籍仍然在女真族中广泛流行。
《金史·文艺传》说:“世宗、章宗之世,儒风大变,学校日盛。士人由科举而位列宰相者甚多。”金朝以科举取士,汉人进士有词赋、经义等科,着重于词赋。女真进士,考试策论,用女真字答卷。一一六四年,设女真学,由诸路猛安谋克部子弟中,选三千人学习女真字经书。一一七三年,在京师设女真国子学,诸路设女真府学。女真贵族或“有物力家”即地主、官员的子弟,选充国子学生或府学生。学校教授经书,科学以经书为标准,更加促成了儒学传播。一一八六年,世宗还规定,女真贵族如不能读女真字经书,即不准承袭猛安、谋克。章宗诏令三十五岁以下的女真亲军,必须学读《孝经》和《论语》。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世宗及章宗在定居汉地后,倡导女真族学习汉文化,乃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进步的措施。但金朝的统治也随之日益衰弱了。
文艺的交流金朝初年,女真族的乐器只有鼓、笛两种,歌咏只有“鹧鸪”一曲,“高下长短,鹧鸪二声而已”。进入宋境后,金军掠取宋朝教坊的乐工、乐器、乐书,汉族的音乐在女真族中迅速传播。世宗时,据出使金朝的宋朝使臣记载,金世宗设宴招待宋、夏使者,乐人学宋朝,但服装不同。近年,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出土一件舞乐浮雕石幢,上刻一群高歌狂舞的人物,其中乐工使用的乐器,有箫、琵琶、笙等,都是汉族常用的乐器。
海陵王在即位前,即学作汉诗,曾为人题扇:“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南下侵宋时,在扬州赋诗,有句云:“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海陵王立志灭宋统一,作诗言志,笔力雄健,气象恢宏。章宗酷爱诗词,制作甚多,但意境只在宫中生活,近似宫体诗。如:“五云金碧拱朝霞,楼阁峥嵘帝子家。三十六宫帘尽卷,东风无处不扬花。”章宗也有以扇为题的词:“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金缕小钿花草斗,翠绦更结同心扣。金殿日长承宴久,招来暂喜清风透。忽听传宣须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把龙骨扇和宫女联系一起,诗风纤巧绮丽,与海陵王的意境大不相同了。在章宗的倡导下,女真贵族官员也多学作汉诗。豫王允成(世宗幼子)的诗歌,编为《乐善老人集》行世。下至猛安、谋克,也努力学诗。如猛安术虎玹(音悬xu2n)、谋克乌林答爽都和汉人士大夫交游,刻意学诗。
金章宗书迹: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卷》跋章宗在金朝皇帝中,是汉文化最高的一人。一一九四年,章宗依据宋朝《崇文总目》,下诏购求缺少的书籍。一二○一年,又令官员购求遗书。藏书家不愿卖给官府者,可以誊写后交还,给价一半。章宗又是汉族书金章宗书迹: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卷》跋法和绘画的爱好者。宋朝南迁时,金兵入开封,宋朝皇室收藏的古代书画,多被金朝运走。章宗又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散落在民间和南宋收藏的书画名品。朝廷设立书画院,应奉翰林文字王庭筠(汉人)任都监。王庭筠书法学米芾,又善画山水墨竹,与秘书郎张汝方等鉴定金朝收藏的书画,分别定出品第,共达五百五十卷。传世的名作,如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怀素《自叙帖》,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尉迟乙僧《天王像》,李思训、张萱、王维、董源的画卷,以至宋人苏轼、黄庭坚的诗文墨迹,都归章宗所有。章宗力学宋徽宗瘦金体书,为收藏的书画题签或题词。收藏书画在贵族中一时成为风气。
礼乐衣装金朝初期,依女真风俗制度。进入汉地后,逐渐采用辽、宋旧制,但仍无规定的礼制。世宗时,开设“详定所”,命官员参校唐、宋典制沿革,议定礼制。又设“详校所”,审议乐制。议定礼乐,汇集编次。章宗时,编成《金纂修杂录》四百多卷。一一九五年,礼部尚书张等又编《大金仪礼》,进呈章宗。章宗时,郊祀(祭天地)、宗庙祭祀、朝参、常朝(日常朝见皇帝)、为皇帝祝寿等都依仿唐、宋时汉族的旧制,规定了一整套的礼仪制度。只有重五(五月初五)、中元(七月十五日)、重九(九月初九)“拜天”等仍保存女真的旧俗。在确立礼仪的同时,又依唐、宋制度,采用汉乐(雅乐),命在开封的乐工制作辰钟等乐器。皇帝寿庆和宴请使臣,以渤海人、汉人教坊演奏散乐。
章宗时,又规定各地对伏羲、神农、轩辕、少昊、颛顼、高辛、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等“前代帝王”,三年一祭,借以表明继承汉族的传统统治。又建造武成王庙,以金朝创业功臣宗雄、宗望、宗弼等配祀。孔丘庙称宣圣庙,祭祀也有定制。
金熙宗入燕京,开始仿汉制,服冠冕,设法驾仪仗。世宗时,规定百官公服(朝服)制度,按照不同的品级,穿着不同颜色和花纹的官服。朝参时,百官穿汉制的官服,都按汉人礼仪朝拜。穿便服(常服)时,则用女真礼朝拜。世宗、章宗时,仍保存女真捺钵制,率领百官去春水、秋山射猎。官员仍着女真骑射的服装。
女真人民长期与汉人共居,女真妇女多改穿汉人服装。一二○七年,章宗下令禁止“学南人装束”,说明女真人日常的装束也多在学汉人。
金朝女真贵族占领了汉族人民居住的地区后,女真族在与汉族人民长期相处中,逐步地接受了汉族的语言、文化。世宗、章宗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女真猛安谋克民户的大批南迁,汉文化在女真族中更为普遍地传播和发展。女真、汉族人民,居住在共同的地域,过着共同的经济生活,并且逐渐有了共同的语言和文化。特别是和汉族人民生活在一起的女真猛安、谋克屯田户,越来越多的人和汉族通婚。章宗即位后,即承认这种通婚的合法。一二○六年,又正式下诏,准许女真屯田军户与当地居民互通婚姻。女真、汉族通婚,民族间的融合更加快了。
二、对北方鞑靼等族的战争与对宋战争 章宗统治时期,女真、契丹和汉族人民在经济、文化上日益呈现出融合的趋向,但北方的一些游牧族的发展,却日益构成了对金朝的威胁。南方的宋朝也发动了对金朝的北伐。
对北方鞑靼等族的战争辽道宗统治时期,游牧于北方的鞑靼(塔塔儿)遭到辽朝的攻击,部落联盟长磨古斯被杀,联盟解体。鞑靼各部落在呼伦湖与贝尔湖之间的乌尔逊河一带活动,仍是一个强大的游牧族。原住在这一地区的蒙古族,遭到鞑靼的压迫,孛儿只斤等部落被迫向西迁徙到三河源头。广吉剌(宏吉剌)和合底斤(哈答斤)、山只昆(散只兀)等部南移到贝尔湖一带。他们都处在金朝的统治之下。
早在金太宗时,辽降将耶律余睹叛金,逃入鞑靼。鞑靼射杀余睹。熙宗时,鞑靼诱捕蒙古部落长俺巴该,把他献给金朝处死。蒙古部落在呼伦贝尔一带出击复仇。金朝先后派出完颜希尹、宗磐和宗弼等大将领重兵“北征”。世宗时,鞑靼仍向金朝贡,拥戴金朝的统治,是北边最为强大的一族。
一一九四年,蒙古合底斤、山只昆等部落在边地侵扰。章宗派夹谷清臣在临满府行尚书省事,出师征讨,选调上京等九路乣军(各民族军)三万人,并命令鞑靼出兵助战。次年,夹谷清臣命移剌敏、完颜安国出兵呼伦湖攻下敌营十四。鞑靼部长斜出出兵,配合作战,掳获大批羊马、物资。夹谷清臣谴责斜出掳掠,鞑靼因而起兵抗金。
金章宗派右丞相完颜襄自临潢出兵,进攻鞑靼。一一九六年,完颜襄与完颜安国等分两路进兵,至龙驹河被鞑靼包围,三日不得出。完颜襄乘鞑靼不备,夜间突围,掳获鞑靼车帐牛羊。鞑靼退走。完颜安国追击鞑靼至斡里扎河。蒙古孛儿只斤·乞颜部长帖木真(成吉思汗)与克烈部脱斡邻等出兵,追至斡里扎河夹攻,杀鞑靼某部落长蔑古真。金朝加给帖木真以扎兀惕忽里(乣军统帅)的名号,脱斡邻以王罕(汗)的名号。
一一九七年,鞑靼再次起兵抗金。完颜襄屯兵北京,向临潢府进发。次年二月,鞑靼部长斜出至抚州投降。
广吉剌等部也在边地骚扰。驻军秦州的完颜宗浩请求出兵攻广吉剌。一一九八年,宗浩派遣主簿完颜撒领军二百为先锋。金兵至,广吉剌部不战而降。宗浩北上,进攻合底斤、山只昆等部,至呼歇水。合底斤部长白古带、山只昆部长胡必剌降金。宗浩又进击山只昆的属部迪列土,斩首三百,掳获牛羊一万二千。合底斤部渡移米河西逃。完颜撒与广吉剌部长追击,获胜,又击败移米河的婆速火部。
金东北路北段壕障遗迹示意图金朝连年出兵,征服了北方的各族。随即采取了两项重大的措施,来巩固北方。一是采纳宗浩的建策,把原来设在泰州的东北路招讨司,迁移到金山,并增设副招讨二员,来加强边防。一是修筑壕障,以防御游牧族骑兵的骚扰。世宗时曾在临潢府路修壕,但开掘后即被流沙堵塞。完颜襄击退鞑靼后,亲自督率军夫、民夫,从临潢府路左界到北京路开掘大壕,五十天完工。西京路的西南路也按此办法筑垒开堑,连绵九百里。西北路对世宗时修筑的壕堑,加筑了女墙。据近年考古调查,金临潢府路至北京路的壕沟还存有遗迹:壕深三至四米,宽达十几米,壕内侧筑有墙、堡,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镇压各族人民的起义当金兵北上,与鞑靼等族作战时,边地的契丹等族发动了反抗金朝统治的起义。一一九六年十一月,特满群牧契丹人德寿、陁锁等占据信州反金,建立年号“身圣”,远近震动。陁锁等进攻韩州、懿州。金懿州宁昌军都统孛迭领骑兵万余镇压,起义军数万迎战,败走。完颜襄北上进兵时,发上京兵六千驻守北京。完颜襄派临潢府总管乌古论道远、咸平府总管蒲察守纯等分道进兵镇压起义,德寿战败,被捕送京师,起义失败。
金东北路古城堡出土的铁器:1.2.4.5.6.铁镞3.铁铧 7.铁甲片在德寿等起义时,由北方各少数民族组成的乣军起而响应,转战锦州、懿州等地,被孛迭军击败。起义被镇压后,完颜襄认为“乣虽杂类,亦我之边民”,把边地散居的诸族(诸乣)迁居到京师附近,以防止他们与契丹人联合反抗。一一八九年,参知政事移剌履(契丹人)曾建策,契丹奴婢所生子女,一律放免作良民。章宗不予采纳,而只对契丹二税户拘括放免。一一九○年,北京等路共放免二税户一千七百余户、一万三千九百余口。被统治的契丹户中仍有大量驱奴。德寿等起义后,完颜襄奏请量存一定口数,其余由官府赎免作良民。契丹族驱奴经过起义斗争,获得了良民的地位。
在契丹、乣军起义的同时,山东一带的汉族农民也发动了武装起义。一一九七年,山东大旱。山东及河北泽州、潞州的农民举行起义,发展到一万多人。金章宗派张天翼等领兵去镇压。金军到潞州,被起义军打得大败,张天翼被起义军杀死,金军残部逃往天井关。山东、泽、潞的农民起义,给予金朝的统治以沉重的打击。
对宋战争金朝征服北方鞑靼等族和镇压各族人民的起义后不久,南方的宋朝发动了对金的战争。一二○三年,宋朝使臣邓友龙到金朝,得知北方诸族的战事,回报宋宁宗、韩仛胄。金、宋边境的汉人也不断有人“跳河子”,越境投宋,报告金朝困于北方的战事和人民的饥困情况。韩仛胄得到抗金将领辛弃疾等人的赞助,决策对金开战。一二○五年,宋朝在边境作行军的部署。宋、金不断在边境发生冲突。五月,金章宗命平章政事仆散揆为河南宣抚使防备宋朝。这时的金朝无意也无力与宋朝作战。八月,又罢宣抚司。一二○六年初,章宗告诉宋使陈克俊,金朝已罢宣抚,意在息战。
一二○六年四月,宋军集合重兵出战。章宗以仆散揆领行省于南京(开封),便宜从事。以纥石烈执中为都统,完颜撒剌为副,征集各路兵迎战。宋军先后攻下泗州、虹县、新息、褒信、内乡、颍上。五月上旬,宋宁宗正式下诏北伐。金章宗也祭告天地、太庙,下诏南征。以平章政事仆散揆兼左副元帅,陕西兵马都统使完颜充为元帅右监军,又以枢密副使完颜匡为右副元帅。金、宋战争展开了。
五月中旬,宋军攻宿州,金安国军节度副使纳兰邦烈中流矢,负伤。宋郭倬、李汝翼率军继至,遂围宿州。纳兰邦烈再战,得胜,宋军退守蕲州,宋将田俊迈被擒。六月初,宋李爽部围攻寿州,与金军激战,李爽军大败。金军也损失惨重,同知军州事蒲烈古战死。两军相峙。章宗下诏彰德府保护韩仛胄曾祖韩琦坟墓,不得破坏,禁止樵采。金朝仍意在谈和。
宋军作战无功,韩仛胄罢免指挥军事的苏师旦,改用丘崈为两淮宣抚使。丘崈退军不战。宋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密通金朝。金军向西线进攻。八月,宋四川宣抚使程松攻方山原,被蒲察贞击败。九月,蒲察贞进兵攻夺和尚原。宋将冯兴、杨雄、李珪等入秦州,金陕西都统副使完颜承裕等败宋兵,斩杨、李。
形势迅速变化。十月间,平章政事仆散揆统率诸道金军,分路南下,展开反击。仆散揆以行省兵三万出颍、寿,河南路统军使纥石烈子仁以兵三万出涡口,元帅完颜匡以兵二万五千出唐、邓,左监军纥石烈执中以山东兵二万出清河口,右监军完颜充以关中兵一万出陈仓,右都监蒲察贞以岐、陇兵一万出成纪,蜀汉路安抚使完颜纲以汉、蕃步骑一万出临潭。十月底,纥石烈执中自清河口渡淮,围攻楚州。十一月,完颜匡攻下枣阳军、光化军、随州,进围德安府,别部攻下安陆、应城、云梦、孝感、汉川、荆山等县。仆散揆攻下安丰军,围庐州。纥石烈子仁攻下滁州、真州。完颜纲攻下祐州、岷州荔川等城。蒲察贞攻下西和州。金南侵军全线获胜。十二月,吴曦向完颜匡投降,金朝封他为“蜀王”。完颜匡进攻襄阳,完颜充攻下大散关。丘崈遣使求和。金军虽然节节取胜,但士兵战死、冻死、饿死者极多,损失颇重,决定自淮南退军北回,留数千人在濠州待和。
一二○七年初,仆散揆还军下蔡,不久死在军中。左丞相完颜宗浩兼都元帅。宋使方信孺来谈和。二月间,四川宋军杀吴曦,反攻金军。三月,宋军收复阶州、西和州。四月,又攻下大散关。宋李好义部围攻秦州,同知府事朮虎高琪领兵解围。九月,宗浩死于军中。尚书左丞仆散端为平章政事兼右副元帅,完颜匡为平章政事兼左副元帅。当金军在川陕失利的形势下,十一月间,宋朝史弥远等发动政变,谋杀了韩仛胄、苏师旦,向金朝求降。宋向金增岁币三十万两、匹。金宋之战,以宋朝的投降而结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八十一页。
一、民族文化的交融 金朝初期,占领辽、宋地区后,推行女真文化。汉族居民逐渐学习女真风俗,男子都改穿女真服装。一一七○年,南宋使臣范成大出使金朝,回去后记述淮河以北的情况说:“居民久习女真风俗,态度、嗜好都变得一样。衣装服制也是女真的式样。只有妇女的服装还没有改变”。女真族人民在和汉族人民长期相处中,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汉文化的广泛影响,习用汉族的语言。海陵王依辽、宋旧制确立政治制度,又倡导汉文化,学作诗文。女真贵族中,汉文化更为发展。世宗时,从女真官员到各地与汉族杂居的猛安谋克民户,普遍地学习汉族的文化、风习。世宗一面继续倡导学习汉族的经史,一面又力求保持女真旧俗。他曾对契丹族大臣移剌子敬说:“亡辽不忘旧俗,朕以为是。海陵习学汉人风俗,是忘本也。若依国家旧风,四境可以无虞,此长久之计也。”女真贵族、尚书右丞唐括安礼对世宗说:“猛安人与汉人,今皆一家,皆是国人也。”唐括安礼上朝,依汉人礼仪朝拜,不遵女真风俗。世宗斥责他:“每事专效汉人”,要他“讲本朝之法”。一一八四年五月端午节,世宗亲自到上京,说是为了让子孙们看看旧俗。世宗率领女真贵族在郊外射猎,又在宫中与亲王、公主、文武从官欢宴。宗室妇女和女真长老依女真旧俗起舞、进酒。世宗说:“我来了数月,没有一个人唱女真本族曲,我来为你们歌唱。”世宗歌唱祖宗创业的艰辛。女真族老人也随唱女真曲。世宗在上京居住一年后回中都,临行又告诫上京贵族,“勿忘祖先艰难”。世宗一再倡导保存女真风习,也说明汉文化在女真族中的发展,不可遏止。章宗在即位前,即学习汉字经书,喜好词章。章宗统治时期,汉文化在女真族中更加广泛地传播。
汉语的通用语言是由于人们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历史上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作为征服者的民族,在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被征服民族的交往中,如同他们必须采纳被征服者的社会关系形式一样,也必然要采用被征服民族的语言。“征服者很快就学会了被征服民族的语言,接受了他们的教育和风俗。”①与汉人杂居的女真猛安谋克民户很快学会了汉语,女真贵族也学会了汉语,甚至不再会说女真语。世宗曾对太子和诸王说:“你们自幼习惯汉人的风俗,不知道女真纯实之风。至于文字、语言,也有不通晓的。这是忘本。”世宗规定:皇宫卫士不通女真语的,必须勒令学习,不准讲汉语。一一七八年,章宗十一岁时进封金源郡王,世宗命女真进士完颜匡和司经徐孝美等教他学汉字经书,又学习女真语和女真小字。一一八五年,章宗封原王,用女真语谢封。世宗大为感动,说:“朕曾命诸王学习本朝语,只有原王说得好,朕很赞赏。”这件事说明,虽然有世宗的命令,女真诸王贵族能说女真语的人仍然很少。汉族语言日益成为女真族通用的语言。
尊孔读经金初进军曲阜,金兵对着孔丘像骂道:“‘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汉族)之无。’是你说的吗?”放火把孔庙烧毁。金兵又要掘孔丘墓,被宗翰制止。金熙宗开始尊孔,在上京立孔庙,亲自去拜祭,又封孔丘的后裔孔璠为衍圣公。海陵王志在灭宋,轻视儒学。世宗又大力尊孔崇儒,修孔丘墓,立“宣圣庙碑”。章宗即位前,熟读《尚书》、《孟子》,认为是“圣贤纯全之道”;即位后,下特旨修孔庙,廊庑用碧瓦,石柱雕龙纹,修建厅堂、庙学等四百多间。袭封衍圣公的孔元措描写道:“方之前古,于此为备。”章宗又下诏各州县建孔庙,避孔丘名讳。孔丘在金朝,被抬高到和宋朝相同的地位。
世宗时,朝廷设立译经所,用女真字翻译汉文经史。一一六五年,翰林侍读学士徒单子温译成《贞观政要》、《白氏策林》等书进献。这些书籍最先译成,显然是由于辽时已有契丹字译本。金世宗时,女真字与汉字对译,都要先译成契丹字,然后再转译。女真文本是从契丹字译来。次年,又译《史记》、《汉书》。一一七五年,世宗再次下诏翻译经史。一一八三年,译经所进呈《易经》、《尚书》、《论语》、《孟子》、《老子》、《扬子》、《文中子》、《刘子》及《新唐书》的女真字译本。世宗对宰相们说:“朕之所以命令翻译五经,是要女真人知道仁义道德所在”。章宗时,专设弘文院译写儒学经书,命学官讲解。一一九一年,规定今后女真字直译为汉字,罢废契丹字。翻译汉文经史,是在提倡汉文化的同时,推广女真字的应用。但随着汉语的通用,女真贵族多已识读汉字。汉字书籍仍然在女真族中广泛流行。
《金史·文艺传》说:“世宗、章宗之世,儒风大变,学校日盛。士人由科举而位列宰相者甚多。”金朝以科举取士,汉人进士有词赋、经义等科,着重于词赋。女真进士,考试策论,用女真字答卷。一一六四年,设女真学,由诸路猛安谋克部子弟中,选三千人学习女真字经书。一一七三年,在京师设女真国子学,诸路设女真府学。女真贵族或“有物力家”即地主、官员的子弟,选充国子学生或府学生。学校教授经书,科学以经书为标准,更加促成了儒学传播。一一八六年,世宗还规定,女真贵族如不能读女真字经书,即不准承袭猛安、谋克。章宗诏令三十五岁以下的女真亲军,必须学读《孝经》和《论语》。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世宗及章宗在定居汉地后,倡导女真族学习汉文化,乃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进步的措施。但金朝的统治也随之日益衰弱了。
文艺的交流金朝初年,女真族的乐器只有鼓、笛两种,歌咏只有“鹧鸪”一曲,“高下长短,鹧鸪二声而已”。进入宋境后,金军掠取宋朝教坊的乐工、乐器、乐书,汉族的音乐在女真族中迅速传播。世宗时,据出使金朝的宋朝使臣记载,金世宗设宴招待宋、夏使者,乐人学宋朝,但服装不同。近年,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出土一件舞乐浮雕石幢,上刻一群高歌狂舞的人物,其中乐工使用的乐器,有箫、琵琶、笙等,都是汉族常用的乐器。
海陵王在即位前,即学作汉诗,曾为人题扇:“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南下侵宋时,在扬州赋诗,有句云:“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海陵王立志灭宋统一,作诗言志,笔力雄健,气象恢宏。章宗酷爱诗词,制作甚多,但意境只在宫中生活,近似宫体诗。如:“五云金碧拱朝霞,楼阁峥嵘帝子家。三十六宫帘尽卷,东风无处不扬花。”章宗也有以扇为题的词:“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金缕小钿花草斗,翠绦更结同心扣。金殿日长承宴久,招来暂喜清风透。忽听传宣须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把龙骨扇和宫女联系一起,诗风纤巧绮丽,与海陵王的意境大不相同了。在章宗的倡导下,女真贵族官员也多学作汉诗。豫王允成(世宗幼子)的诗歌,编为《乐善老人集》行世。下至猛安、谋克,也努力学诗。如猛安术虎玹(音悬xu2n)、谋克乌林答爽都和汉人士大夫交游,刻意学诗。
金章宗书迹: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卷》跋章宗在金朝皇帝中,是汉文化最高的一人。一一九四年,章宗依据宋朝《崇文总目》,下诏购求缺少的书籍。一二○一年,又令官员购求遗书。藏书家不愿卖给官府者,可以誊写后交还,给价一半。章宗又是汉族书金章宗书迹: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卷》跋法和绘画的爱好者。宋朝南迁时,金兵入开封,宋朝皇室收藏的古代书画,多被金朝运走。章宗又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散落在民间和南宋收藏的书画名品。朝廷设立书画院,应奉翰林文字王庭筠(汉人)任都监。王庭筠书法学米芾,又善画山水墨竹,与秘书郎张汝方等鉴定金朝收藏的书画,分别定出品第,共达五百五十卷。传世的名作,如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怀素《自叙帖》,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尉迟乙僧《天王像》,李思训、张萱、王维、董源的画卷,以至宋人苏轼、黄庭坚的诗文墨迹,都归章宗所有。章宗力学宋徽宗瘦金体书,为收藏的书画题签或题词。收藏书画在贵族中一时成为风气。
礼乐衣装金朝初期,依女真风俗制度。进入汉地后,逐渐采用辽、宋旧制,但仍无规定的礼制。世宗时,开设“详定所”,命官员参校唐、宋典制沿革,议定礼制。又设“详校所”,审议乐制。议定礼乐,汇集编次。章宗时,编成《金纂修杂录》四百多卷。一一九五年,礼部尚书张等又编《大金仪礼》,进呈章宗。章宗时,郊祀(祭天地)、宗庙祭祀、朝参、常朝(日常朝见皇帝)、为皇帝祝寿等都依仿唐、宋时汉族的旧制,规定了一整套的礼仪制度。只有重五(五月初五)、中元(七月十五日)、重九(九月初九)“拜天”等仍保存女真的旧俗。在确立礼仪的同时,又依唐、宋制度,采用汉乐(雅乐),命在开封的乐工制作辰钟等乐器。皇帝寿庆和宴请使臣,以渤海人、汉人教坊演奏散乐。
章宗时,又规定各地对伏羲、神农、轩辕、少昊、颛顼、高辛、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等“前代帝王”,三年一祭,借以表明继承汉族的传统统治。又建造武成王庙,以金朝创业功臣宗雄、宗望、宗弼等配祀。孔丘庙称宣圣庙,祭祀也有定制。
金熙宗入燕京,开始仿汉制,服冠冕,设法驾仪仗。世宗时,规定百官公服(朝服)制度,按照不同的品级,穿着不同颜色和花纹的官服。朝参时,百官穿汉制的官服,都按汉人礼仪朝拜。穿便服(常服)时,则用女真礼朝拜。世宗、章宗时,仍保存女真捺钵制,率领百官去春水、秋山射猎。官员仍着女真骑射的服装。
女真人民长期与汉人共居,女真妇女多改穿汉人服装。一二○七年,章宗下令禁止“学南人装束”,说明女真人日常的装束也多在学汉人。
金朝女真贵族占领了汉族人民居住的地区后,女真族在与汉族人民长期相处中,逐步地接受了汉族的语言、文化。世宗、章宗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女真猛安谋克民户的大批南迁,汉文化在女真族中更为普遍地传播和发展。女真、汉族人民,居住在共同的地域,过着共同的经济生活,并且逐渐有了共同的语言和文化。特别是和汉族人民生活在一起的女真猛安、谋克屯田户,越来越多的人和汉族通婚。章宗即位后,即承认这种通婚的合法。一二○六年,又正式下诏,准许女真屯田军户与当地居民互通婚姻。女真、汉族通婚,民族间的融合更加快了。
二、对北方鞑靼等族的战争与对宋战争 章宗统治时期,女真、契丹和汉族人民在经济、文化上日益呈现出融合的趋向,但北方的一些游牧族的发展,却日益构成了对金朝的威胁。南方的宋朝也发动了对金朝的北伐。
对北方鞑靼等族的战争辽道宗统治时期,游牧于北方的鞑靼(塔塔儿)遭到辽朝的攻击,部落联盟长磨古斯被杀,联盟解体。鞑靼各部落在呼伦湖与贝尔湖之间的乌尔逊河一带活动,仍是一个强大的游牧族。原住在这一地区的蒙古族,遭到鞑靼的压迫,孛儿只斤等部落被迫向西迁徙到三河源头。广吉剌(宏吉剌)和合底斤(哈答斤)、山只昆(散只兀)等部南移到贝尔湖一带。他们都处在金朝的统治之下。
早在金太宗时,辽降将耶律余睹叛金,逃入鞑靼。鞑靼射杀余睹。熙宗时,鞑靼诱捕蒙古部落长俺巴该,把他献给金朝处死。蒙古部落在呼伦贝尔一带出击复仇。金朝先后派出完颜希尹、宗磐和宗弼等大将领重兵“北征”。世宗时,鞑靼仍向金朝贡,拥戴金朝的统治,是北边最为强大的一族。
一一九四年,蒙古合底斤、山只昆等部落在边地侵扰。章宗派夹谷清臣在临满府行尚书省事,出师征讨,选调上京等九路乣军(各民族军)三万人,并命令鞑靼出兵助战。次年,夹谷清臣命移剌敏、完颜安国出兵呼伦湖攻下敌营十四。鞑靼部长斜出出兵,配合作战,掳获大批羊马、物资。夹谷清臣谴责斜出掳掠,鞑靼因而起兵抗金。
金章宗派右丞相完颜襄自临潢出兵,进攻鞑靼。一一九六年,完颜襄与完颜安国等分两路进兵,至龙驹河被鞑靼包围,三日不得出。完颜襄乘鞑靼不备,夜间突围,掳获鞑靼车帐牛羊。鞑靼退走。完颜安国追击鞑靼至斡里扎河。蒙古孛儿只斤·乞颜部长帖木真(成吉思汗)与克烈部脱斡邻等出兵,追至斡里扎河夹攻,杀鞑靼某部落长蔑古真。金朝加给帖木真以扎兀惕忽里(乣军统帅)的名号,脱斡邻以王罕(汗)的名号。
一一九七年,鞑靼再次起兵抗金。完颜襄屯兵北京,向临潢府进发。次年二月,鞑靼部长斜出至抚州投降。
广吉剌等部也在边地骚扰。驻军秦州的完颜宗浩请求出兵攻广吉剌。一一九八年,宗浩派遣主簿完颜撒领军二百为先锋。金兵至,广吉剌部不战而降。宗浩北上,进攻合底斤、山只昆等部,至呼歇水。合底斤部长白古带、山只昆部长胡必剌降金。宗浩又进击山只昆的属部迪列土,斩首三百,掳获牛羊一万二千。合底斤部渡移米河西逃。完颜撒与广吉剌部长追击,获胜,又击败移米河的婆速火部。
金东北路北段壕障遗迹示意图金朝连年出兵,征服了北方的各族。随即采取了两项重大的措施,来巩固北方。一是采纳宗浩的建策,把原来设在泰州的东北路招讨司,迁移到金山,并增设副招讨二员,来加强边防。一是修筑壕障,以防御游牧族骑兵的骚扰。世宗时曾在临潢府路修壕,但开掘后即被流沙堵塞。完颜襄击退鞑靼后,亲自督率军夫、民夫,从临潢府路左界到北京路开掘大壕,五十天完工。西京路的西南路也按此办法筑垒开堑,连绵九百里。西北路对世宗时修筑的壕堑,加筑了女墙。据近年考古调查,金临潢府路至北京路的壕沟还存有遗迹:壕深三至四米,宽达十几米,壕内侧筑有墙、堡,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镇压各族人民的起义当金兵北上,与鞑靼等族作战时,边地的契丹等族发动了反抗金朝统治的起义。一一九六年十一月,特满群牧契丹人德寿、陁锁等占据信州反金,建立年号“身圣”,远近震动。陁锁等进攻韩州、懿州。金懿州宁昌军都统孛迭领骑兵万余镇压,起义军数万迎战,败走。完颜襄北上进兵时,发上京兵六千驻守北京。完颜襄派临潢府总管乌古论道远、咸平府总管蒲察守纯等分道进兵镇压起义,德寿战败,被捕送京师,起义失败。
金东北路古城堡出土的铁器:1.2.4.5.6.铁镞3.铁铧 7.铁甲片在德寿等起义时,由北方各少数民族组成的乣军起而响应,转战锦州、懿州等地,被孛迭军击败。起义被镇压后,完颜襄认为“乣虽杂类,亦我之边民”,把边地散居的诸族(诸乣)迁居到京师附近,以防止他们与契丹人联合反抗。一一八九年,参知政事移剌履(契丹人)曾建策,契丹奴婢所生子女,一律放免作良民。章宗不予采纳,而只对契丹二税户拘括放免。一一九○年,北京等路共放免二税户一千七百余户、一万三千九百余口。被统治的契丹户中仍有大量驱奴。德寿等起义后,完颜襄奏请量存一定口数,其余由官府赎免作良民。契丹族驱奴经过起义斗争,获得了良民的地位。
在契丹、乣军起义的同时,山东一带的汉族农民也发动了武装起义。一一九七年,山东大旱。山东及河北泽州、潞州的农民举行起义,发展到一万多人。金章宗派张天翼等领兵去镇压。金军到潞州,被起义军打得大败,张天翼被起义军杀死,金军残部逃往天井关。山东、泽、潞的农民起义,给予金朝的统治以沉重的打击。
对宋战争金朝征服北方鞑靼等族和镇压各族人民的起义后不久,南方的宋朝发动了对金的战争。一二○三年,宋朝使臣邓友龙到金朝,得知北方诸族的战事,回报宋宁宗、韩仛胄。金、宋边境的汉人也不断有人“跳河子”,越境投宋,报告金朝困于北方的战事和人民的饥困情况。韩仛胄得到抗金将领辛弃疾等人的赞助,决策对金开战。一二○五年,宋朝在边境作行军的部署。宋、金不断在边境发生冲突。五月,金章宗命平章政事仆散揆为河南宣抚使防备宋朝。这时的金朝无意也无力与宋朝作战。八月,又罢宣抚司。一二○六年初,章宗告诉宋使陈克俊,金朝已罢宣抚,意在息战。
一二○六年四月,宋军集合重兵出战。章宗以仆散揆领行省于南京(开封),便宜从事。以纥石烈执中为都统,完颜撒剌为副,征集各路兵迎战。宋军先后攻下泗州、虹县、新息、褒信、内乡、颍上。五月上旬,宋宁宗正式下诏北伐。金章宗也祭告天地、太庙,下诏南征。以平章政事仆散揆兼左副元帅,陕西兵马都统使完颜充为元帅右监军,又以枢密副使完颜匡为右副元帅。金、宋战争展开了。
五月中旬,宋军攻宿州,金安国军节度副使纳兰邦烈中流矢,负伤。宋郭倬、李汝翼率军继至,遂围宿州。纳兰邦烈再战,得胜,宋军退守蕲州,宋将田俊迈被擒。六月初,宋李爽部围攻寿州,与金军激战,李爽军大败。金军也损失惨重,同知军州事蒲烈古战死。两军相峙。章宗下诏彰德府保护韩仛胄曾祖韩琦坟墓,不得破坏,禁止樵采。金朝仍意在谈和。
宋军作战无功,韩仛胄罢免指挥军事的苏师旦,改用丘崈为两淮宣抚使。丘崈退军不战。宋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密通金朝。金军向西线进攻。八月,宋四川宣抚使程松攻方山原,被蒲察贞击败。九月,蒲察贞进兵攻夺和尚原。宋将冯兴、杨雄、李珪等入秦州,金陕西都统副使完颜承裕等败宋兵,斩杨、李。
形势迅速变化。十月间,平章政事仆散揆统率诸道金军,分路南下,展开反击。仆散揆以行省兵三万出颍、寿,河南路统军使纥石烈子仁以兵三万出涡口,元帅完颜匡以兵二万五千出唐、邓,左监军纥石烈执中以山东兵二万出清河口,右监军完颜充以关中兵一万出陈仓,右都监蒲察贞以岐、陇兵一万出成纪,蜀汉路安抚使完颜纲以汉、蕃步骑一万出临潭。十月底,纥石烈执中自清河口渡淮,围攻楚州。十一月,完颜匡攻下枣阳军、光化军、随州,进围德安府,别部攻下安陆、应城、云梦、孝感、汉川、荆山等县。仆散揆攻下安丰军,围庐州。纥石烈子仁攻下滁州、真州。完颜纲攻下祐州、岷州荔川等城。蒲察贞攻下西和州。金南侵军全线获胜。十二月,吴曦向完颜匡投降,金朝封他为“蜀王”。完颜匡进攻襄阳,完颜充攻下大散关。丘崈遣使求和。金军虽然节节取胜,但士兵战死、冻死、饿死者极多,损失颇重,决定自淮南退军北回,留数千人在濠州待和。
一二○七年初,仆散揆还军下蔡,不久死在军中。左丞相完颜宗浩兼都元帅。宋使方信孺来谈和。二月间,四川宋军杀吴曦,反攻金军。三月,宋军收复阶州、西和州。四月,又攻下大散关。宋李好义部围攻秦州,同知府事朮虎高琪领兵解围。九月,宗浩死于军中。尚书左丞仆散端为平章政事兼右副元帅,完颜匡为平章政事兼左副元帅。当金军在川陕失利的形势下,十一月间,宋朝史弥远等发动政变,谋杀了韩仛胄、苏师旦,向金朝求降。宋向金增岁币三十万两、匹。金宋之战,以宋朝的投降而结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八十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