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室衰微
西周极盛时代在成王、康王之时,《史记·周本纪》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集解》引应劭曰:“错,置也。民不犯法,无所置刑。”此说不够全面。古代兵刑无别,“大刑用甲兵”(《国语·鲁语上》),包括讨伐反叛用兵打仗的戎事。而成王时周公东征大战三年,康王时也曾对鬼方用兵,此役文献无征,见于小孟鼎铭文,先后两战,“执兽(酋)三人,获[耳或]四千八百□二[耳或],俘人万三千八十一人,……执兽一人,获[耳或]百卅七[耳或],□□,俘马百四匹,俘车百□两”以及牛羊等,应当说是古代的一场大战。因而所谓刑错不用恐怕不是事实。不过从七十年代出土的墙盘铭文看,成王时大臣贤良,法令公开,康王恭敬明智,董正了土田贡赋,这应是成康之时天下安宁,号称治世的最重要的原因(说详《西周墙盘铭文笺释》)。
《史记·周本纪》称:“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立昭王子满,是为穆王。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王道衰微。”这是说昭王、穆王时周便开始走下坡路了。昭王南巡狩是为了经营楚国,西周金文曾记载此事,如●驭簋铭文称:“●驭从王南征,伐楚荆。”过伯簋铭文称:“过伯从王伐反荆。”鼒簋铭文称:“鼒从王伐荆。”讲的都是昭王南征讨伐楚国的事情。古本《竹书纪年》载:“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周昭王十九年。……丧六师于汉。”“(周昭王末年……王南巡不返。”《左传·僖公四年》载齐桓公责问楚使称:“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足见昭王曾多次对楚国用兵,乃至大败丧师,自己也死在南方。《帝王世纪》云:“昭王德衰南征,济于汉,船人恶之,以胶船进王。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所以楚使在回答齐桓公责问时说:“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如此说来,昭王可能是在南征楚国途中被人暗算,溺死水中。近出墙盘铭文称:“宏鲁昭王,广能楚荆,惟患南行。”能即“柔远能迩”(《诗·大雅·民劳》)之能,亲善安抚的意思,大约昭王对楚国还是采用了怀柔和征伐的两手策略,终因国力减弱而失败了。
《史记》称穆王即位年已五十的说法,恐怕不大可靠。假定昭王二十岁生子,则南征不返时昭王已是七十高龄,这是不大可能的,大约是穆王在位五十年的讹传。穆王时王道衰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西征犬戎未取得重大战果,降低了声威。《国语·周语上》记载穆王征犬戎。犬戎即《诗》中常见的串夷、混夷、玁狁,是西方的羌族,也就是羌戎氏,为周人西北边的仇敌。他们经营畜牧而兼有初等农业,其进而经营高等农业的就是姜姓民族。他们都种麻访绩,穿白麻布衣,属于白狄。鬼方是赤狄,穿红衣,媿姓,与羌不是一族。穆王的大臣祭公谋父劝告他不要出兵,说是“先王耀德不观兵”,建议他采取怀柔政策。穆王不听,坚持出兵,“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这可能是犬戎的八个部落。结果是得不偿失,“自是荒服者不至”,失掉了许多远方部落的归属,损害了周王室的声望。
二、巡游天下,荒废政事。周穆王爱好旅游,喜欢巡行四方,《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必皆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这是说穆王听从了祭公谋父的劝谏,实际上并未听从。正如《楚辞·天问》所记:“穆王巧挴,夫何为周流?环理天下,夫何索求?”穆王环行天下,到处巡游,究竟在寻求什么东西呢?战国时的小说《穆天子传》说他西游见到了西王母,西王母可能指古代康藏地区的的女国,隋唐时代那里还有东女国和西女国,这大概反映了古代中原与边远地区文化的交流。有人说穆王西征到达了帕米尔地区,那是不可靠的。
《史记·赵世家》称:
造父幸于周缪(穆)王,造父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骝、绿耳,献之缪王。缪王使造父御,酉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堰王反,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
《后汉书,东夷传》也称:
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
徐偃王是传说人物,与穆王时代并不相值。但徐国在西周时国势强大,经常同周交兵,则是事实。《礼记·檀弓下》记徐大夫容居称:“昔我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是说徐国先君驹王(不是偃王)曾经打过黄河,这并不是徐国大臣夸张之词。宋代出土的铜器◆篡铭文云:
惟王十月,王在成周。南淮夷迁及内(入),伐▲昴参泉,裕敏(侮)阴阳洛。王令◆追御于上洛●谷,至于伊班长榜,■(折)首百,执讯四十,夺俘人四百,廪于荣伯之所,于●衣讠聿复付厥君。
铜器中记述战争经过没有比此铭文更详尽的了。此文迁及当是人名,南淮夷中唯徐国最强大,迁及或即徐君之名。此役徐军深入周王朝中心地带伊洛二水之间,昴三泉当是洛水所自出的源泉,昴六星,参三星,泉以星宿为名,这和长江上源称星宿海也是一样的。▲读如幂,覆也,字从水者,言侵略之师覆满于此水域并向洛水南北两岸发展。裕,宽大也。侮,侵略也。周王命◆追御南淮夷自上洛●谷至于伊班、长榜,上洛在汉代属弘农郡,今为陕西商县,其地适在洛水上游。●谷当是洛水上游谷名,伊班、长榜也是伊水上游的两个地名。此役◆所率的追御之师已压迫南淮夷由洛水向东南方的伊水方面退却,战役结果是杀了南淮夷一百人,俘虏了四十人,另外还夺回被南淮夷掳掠的四百名周人。这四百人被安置在荣伯那里,发仓廪供养他们,并在●地发给他们衣服,然后把他们交还各自的君主。西周时南谁夷敢于深入伊洛这样中心地带,一方面是周王室的衰微,一方面也说明南淮夷的强大。
三、对南方无力进攻,采取守势。周王朝在灭殷之后,其兵力分配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以殷八师驻守殷王故地朝歌,主要是对付东夷,镇抚殷人。铜器小臣讠速簋铭文云:“讠速(同徂,今也)东夷大反,伯懋父(即康叔之子康伯髦)以殷八师征东夷。”可见东夷作乱则用殷八师前往征讨。第二是以成周八师驻在周初营建的成周洛邑,主要是保卫成周,镇压南土。铜器录卣铭文称:“王令△曰:▲(今)淮夷敢伐内国,汝其以成周师氏戍于叶师’。”成周师氏即成周八师的师氏。铜器竟卣铬文云:“惟伯◎父以成师即东,命伐南夷。”成师为成周八师的省称,可见南淮夷作乱即用成周八师前往讨伐。第三是以西六师驻守西土,拱卫丰镐根本之地。在周初全盛时代,这里自然不需要象殷八师和成周八师那样多的兵力。到了穆王时,诸侯已逐渐强大起来,周王朝对于东土的防卫可以交由东方诸侯负担。此时殷八师如不撤回西土,就有可能为建立在殷虚的卫国所吞并。穆王时代的铜器盠尊铭文称:“王命盠曰:■(同撰,俱也)司六师◆八师。”六师即西六师,八师即殷八师,六师八师由盠一人统帅,可见此时殷八师已退驻西土。
昭王南征不返,周室力量已不能主动控制南方。穆王承昭王之后,只好在南方建立防线,派驻戍守之师,这在许多铜器铭文中均有记载。如录卣铭文称:“▲淮夷敢伐内国,汝其以成周师氏戍于叶师。”淮夷兵力深入中原,周王便在今河南叶县一带驻兵防守。师在此读为次,即军队驻扎地。录簋铭文称:“伯雍父来自▼(甫),蔑录历,锡赤金。”蔑历是金文成语,有嘉奖功劳、计算业绩之意。伯雍父是戍守叶师对付淮夷的主帅,它器又称为师雍父。称伯表示他是诸侯之长,称师因为他担任师氏之官。甫即申、甫之甫,甫与申俱在今河南南阳附近,是周人防御南方的据点。辶禹甗铭文称:“师雍父戍在叶师,辶禹从师雍父,◇使辶禹使于甫侯。”师雍父驻叶,派辶禹出使与甫侯建立联系,以巩固从叶县到南阳一带的防线。善鼎铭文云:“命汝左右◎(音勃,可能即甫)侯监燹师戍。”燹即豳,豳师即周师。师雍父和甫侯都是南方防线上的重要人物,而叶则是重要据点。另有几个铜器记述“成于叶师之年”、“戊在叶师”,都是穆王时代之器。
王室衰微不仅表现在军力削弱,对诸侯的需索也日益繁重。《诗·小雅·大东》称:“小东大东,杼柚其空。”小东即近东,大东是远东,周王室把东方广大地区的纺织品都搜刮一空,说明剥削是严重的。于是,诸侯就要谋求摆脱王室的控制,从而使自己逐渐成为半独立的国家。而诸监也逐步向诸侯转化,如应监变为应侯。又如卫康叔之后,世为王官,六代都称伯,到了顷侯便厚赂周夷王,夷王命卫为侯。卫顷侯不愿作王官而谋作诸侯,也说明诸侯地位在上升,王室的权威下降了。
周室的衰微,《史记》以为自昭王、穆王始。但《国语·齐语》称:“昔吾先王昭王、穆王,世法文、武远绩以成名。”近出墙盘铭文更极力颂扬神明的穆王善于继承文王、武王的功烈,提拔各级大臣,使近者喜而远者慕,尽得满足,上帝也辅保周王,使其厚福丰年,各方蛮族无不献礼朝见(说详《西周墙盘铭文笺释》)。昭王、穆王承文、武、成、康之后,西周开国已近百年,政治经济文化都有长足的发展,在基本顺利的局势下,国家强盛也是自然的。墙既生当其时,亲见其事,他对穆王的歌颂也许有夸张的地方,总还不至于全属子虚乌有的。大约盛极而衰的转折就在这个时期,所以后世评价便出现纷歧。
二 厉王革典与共和行政
《史记·周本纪》称:“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其后夷王之时,王室更加微弱,《礼记·郊特性》云:“觐礼,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之失礼也,由夷王以下。”这说明周天子最高地位逐渐动摇,允许卫国独立为诸侯也应是夷王的失礼,但这些都是王室衰弱的表现。夷王的儿子厉王大约很想改变这种状况,曾进行过许多努力。《国语·周语下》称:“自我先王厉、宣、幽、平而贪天祸”,又说:“厉始革典”。可见从厉王开始对周王朝传统体制有所变革,主旨就在增加收入,强化王权。
《国语·周语上》称:“厉王悦荣夷公,……学专利。”专利可能指把助法改为彻法,即是改劳役地租为实物地租。也可能是专山泽之利,当时土地已分配各家,山泽则为公用,专利大约是把山泽管制起来,不许民众无偿使用。《左传·昭公二十年》载齐景公派官吏管理山海之利:“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候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即君主垄断了山泽的利益。这些办法虽能增加收入,却触犯了国人(周族)的利益,引起了民众的抗议。《国语·周语上》云:“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为什么用巫师呢?《史记·周本纪》正义称:“监,察也。以巫人神灵,有谤毁必察也。”这大约是派出许多刺探人员,探得情况之后,假托神灵,说是神灵发现某人暗地诽谤,随即加以惩罚。这样便使得国人不敢说话了。
厉王时期外患也很多。南淮夷内侵,深入伊洛之间,打到了成周附近。◆簋铭文称南淮夷内伐直达阴阳洛,即洛水的南北两岸,说已见前。此外还有好些铜器铭文讲到厉王南征。无▽簋铬文称:“惟十又三年正月初吉壬寅,王征南夷。”此为厉王十三年事。虢仲盨铭文称:“虢仲以王南征,伐南淮夷。”宗周钟旧说多以为昭王时器,此器最末称“◎(甫)其万年,吮保四或(国)”,是作器者为周王◎。而文献载厉王名胡,甫胡声近,此亦当为厉王所作器。钟铭文称:“南国◇子敢陷虐我土,王■伐其至,扑伐厥都,◇子乃遣间来逆邵(绍)王,南夷东夷具见廿又六邦。”◇以声类求之,当即百濮之濮,“百濮离居”(《左传·文公十六年》),是南方许多还没有统一起来的部族。■伐即敦伐,是说对来犯的百濮给以迎头痛击,一直打到他们的都邑。百濮的君长才派使者前来迎接并相导周王(来逆邵三字为动词连用),他们联军的二十六国(部族)同来会见周王。这次厉王南征看来是打了胜仗,但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其后又有对噩侯驭方用兵的事件。
噩侯驭方鼎铭文称:
王南征伐角●,唯还自征,在坯。噩侯驭方内(入)□于王,乃禋之。驭方侑王,王休宴乃射,驭方▽王射。驭方休阑,王宴,咸饮。王亲锡驭□□(方玉)五瑴,马四匹,矢五□(束)。
噩同鄂,在申的东北面,今河南南阳附近。鼎铭记述厉王南征还师时,噩侯驭方曾同厉王宴会饮酒,得到厉王赏赐还铸鼎纪念,感谢王恩,他这时还是听命于周的友邦诸侯。然而其后不知何时,噩侯驭方又起来与周王朝作对且造成强大威胁。铜器禹鼎铭文称:
乌虖哀哉!用天降大丧于下或(国),亦唯噩侯驭方率南淮夷、东夷,广伐南或、东或,至于厉寒。王廼命西六师、殷八师曰:◆(裂)伐噩侯驭方,勿遗寿幼。肆师弥宋(怵)匌恇,弗克伐噩。肆武公廼遣禹率公戎车百乘,斯(厮)驭二百,徒千,曰:于■(将)賸(联)肃慕惠西六师、殷八师,伐噩侯驭方,勿遗寿幼。雩禹以武公徒驭至于噩,敦伐噩,休隻(获)厥君驭方。
看来噩侯驭方是南方诸侯头面人物,所以历王曾注意笼络,铜器噩侯簋铭文称:“噩侯作王姞媵簋”,说明周王室曾与噩通婚以宠异之,依靠它控制南淮夷、东夷诸国,现在它却率领南淮夷、东夷进攻。南国、东国指中原的南部、东部地区,历寒所在不很清楚,但大约已深入周境,所以铭文惊呼“天降大丧”。于是厉王倾全力命西六师与殷八师抗击,但这支周军主力受命之后,却是长期惊惶恐惧不能作战。这样武公才派禹带领武公的亲军百乘督战,整肃军纪,率先冲锋,终于打退敌军并反攻至噩,喜获驭方,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次战役大约曾威震南方,《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君熊渠曾立其三子为王,称霸南土,“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可能周军伐噩时老少不留的大屠杀给熊渠很大震动,使他自动放弃称王以免遭讨伐。但是这次战役也暴露了周王室外强中于的实况,军队主力已是纪律松弛,全无斗志,仅仅依靠大臣的亲军才勉强取胜。
厉王时周军主力既已腐败无力,他所推行的“专利”、“监谤”等措施又引起了国人的愤怒,终于导致国人暴动驱逐厉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称:“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子彘,诸侯释位,以间王政。”彘在今山西霍县,厉王被逐逃亡到彘,十四年后死去。这十四年称为共和行政,《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起子共和元年,这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史记·周本记》称:“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梁玉绳《史记志疑》认为此说不足信,他指出:《左传》称“诸侯释位,以间王政,宣王有志,而后效官。则知厉、宣之间诸侯有代王行政者矣。周、召本王朝卿土,倘果摄天子之事,不可言释位。别立名称若后世之年号,古亦无此法。故颜师古以史公之说为无据也。考《竹书纪年》、《庄子·让王》篇、《吕氏春秋·开春》篇及《索隐》引《世纪》、《正义》引《鲁连子》,并以共和为共伯和。”可见先秦古籍都说共和是指共伯和,只有《史记》说是周、召二公夹辅周室,恐怕是司马迁对“共和”的误解。《史记索隐》称:“若《汲冢纪年》则云‘共伯和于王位’。共音恭,共,国;伯,爵;和,其名; 干,篡也。言共伯摄王政,故云‘干王位’也”。《史记正义》引《鲁连子》称:“共伯名和,好行仁义,诸侯贤之。周厉王无道,国人作难,王奔于彘。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号曰共和元年。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共伯使诸侯奉王子靖为宣王,而共伯复归国于卫也。”《吕氏春秋·开春》云:“共伯和修其行,好贤仁,而海内皆以来为稽矣。周厉之难,天子旷绝,而天下皆来谓矣。”
共是卫国初期的采邑,地在朝歌附近。卫之先本称共伯,《史记·卫世家》载:“(卫)厘侯卒,太子共伯余立为君。共伯弟和有宠于厘侯,多予之赂。和以其赂赂士,以袭攻共伯于墓上,共伯入厘侯羡自杀。卫人因葬之厘侯旁,谥曰共伯,而立和为卫侯,是为武公。”卫称共又见于《诗·鄘风·柏舟》序所说的“卫世子共伯”。由于卫顷侯以前康叔子孙虽六世继承在卫,其性质仍属诸监之一,即为王官而非诸侯。共即其食邑,所以顷侯以前六代卫君都称伯,而顷侯之孙、厘侯之子仍称太子共伯。卫武公名和,共伯也名和,卫武公之兄可称共伯余,则卫武公称共伯和也不足为奇了。卫在顷侯以后虽然立为诸侯,但年多来屡世为王室重臣,在厉王被逐的空前剧变形势下,被周王朝臣民拥戴摄行王政,也是可能的。所以,卫武公与共伯和就应当是同一人的异称。共伯和摄行王政,十四年后厉王在彘死去,其太子也已长成,这肘继位为宣王,共伯和退回卫国为卫武公。
三 宣王中兴
《史记·周本纪》称:“宣王即位,二相辅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宣王在位四十六年,他北伐玁狁,南征淮夷,都取得一定胜利,还是一位有所作为的君王,对内也继承厉王的“革典”而改革赋税制度,加强王权,号称中兴明主。
一、伐玁狁。玁狁即《左传·昭公九年》所说的“允姓之奸居于瓜州”(瓜州在今甘肃敦煌附近),又称为姜戎氏,姜氏之戎,属于西羌。所以《诗·小雅·出车》称:“赫赫南仲,薄伐西戎;……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南仲讨伐西戎获胜即是扫平玁狁,他们和北方的鬼方是不同的。在整个西周一代,玁狁常成为周王室边患,文王时称为混夷、犬夷。宣王时情况更为严重,《诗‘小雅·采薇》称:“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闹得周人不得安宁。后来甚至深入周境,逼近京城,《诗·小雅·六月》称:“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焦获在今陕西三原一带。玁狁从泾水流域的焦获出发,前锋直抵周王朝首都丰镐郊外。方即丰,金文习见■京,从方从草,丰是新筑的城,从草表示四周有长林丰草,是新起的军事堡垒。丰镐两京受到玁狁威胁,关系到周朝的存亡,这一战如果周人失利,幽王时的骊山之祸可能就会提前出现了。周宣王派尹吉甫统帅大军抵抗,“薄伐玁狁,至于大原”(《诗·小雅·六月》),总算把玁狁驱逐出境,解除了燃眉之急。
铜器铭文讲到伐玁狁的有兮甲盘、虢季子白盘和不◆篡,俱宣王时器。兮甲盘铭文云:“唯五年三月既死霸庚寅,王初各伐玁狁于▲△。兮甲从王,折首执讯。”这可能是宣王开始对玁狁用兵并取得初步胜利。虢季子白盘铭文云:“唯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白……搏伐玁狁于洛之阳。折首五百,执讯五十,是以先行,●●子白,献馘于王。”不◆簋有月日而无年,但其内容与虢季子白盘多相印证,似为同时事。铭文云:
唯九月初吉戊申,白氏曰:“不◆,驭方诸狁广伐西俞,王令我羞追于西。余来归献禽,余命女御追于●(洛)。女以我车宕伐▲允于高陵,女多折首执讯。戎大同◎(用)追女,女彳及戎大敦搏,女休弗以我车陷于艰,女多禽折首执讯。”
看来这一仗获得了更大的胜利。不过战事远未结束,宣王晚年战于千亩,王师大败于姜氏之戎,仍然是被玁狁打败的。可能玁狁强盛时,鬼方余部有些人也附属于玁狁,如像后来鲜卑兴起时,匈奴未迁走的十余万落都自称鲜卑一样。宣王征伐玁狁,经历很长时间,大约与汉武帝征匈奴的战争类似。
二、封韩侯。玁狁强盛时,控制了西方、北方广大地区。周宣王打败玁狁之后,乘机向北扩张,于是有封韩之举。《诗·大雅·韩奕》记述宣王封韩国的事,旧说韩在今陕西韩域,与诗中所述情况不合,此韩国可能在今东北松辽平原。诗称:“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这些地形山泽和动物的情况,都不象是陕西的状态。诗又称:“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献其貔皮,赤豹黄罴。”追、貊都是北方国族,韩侯即是北方诸侯之长(方伯),皮毛也是东北地区特产。诗中还说:“溥彼韩城,燕师所完。”燕师为韩筑城,可知韩是与燕国(今河北东北部)接壤的。
三、征南淮夷。宣王时代有关南淮夷的事情见于金文者,兮甲盘铭文云:
王命甲政司成周四方积至于南淮夷,淮夷旧我●晦人,毋敢不出其●员、其积、其进人、其贮,毋敢不即次、即市,敢不用命,则即刑扑伐。其惟我诸侯、百姓。厥贮毋敢不即市,毋敢或入蛮宄贮,则亦刑。
兮甲盘为宣王五年时所作器。甲字伯吉父,当即宣王大臣尹吉甫,兮为封邑,尹为官名即僚属之长。此云淮夷旧为周之●晦人,师[宀袁]簋铭文作●晦臣。●或作◎(见■伯簋),从帛从贝即币帛之类。晦即田亩,积则《诗·大雅·公刘》“乃积乃仓”之积,赵注《孟子》以为积谷,谷乃田亩所赋。贮当读如“取我衣冠而贮之”之贮(《吕氏春秋·乐成》篇、《左传·襄公三十年》作褚),贮即冠服之类。《汉书·两粤传》载汉文帝以“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赠南粤王,亦以褚为衣服。颂鼎铭文称王命颂“官司成周贮廿家,监司新造贮,用宫御”,此所谓贮当如汉代服官或明清时代的织造。南淮夷为周●晦臣,必须向周王朝出币帛(●),出积谷(积),出奴隶(进人),出冠服(贮),这是南淮夷对周王朝的正供。而诸侯百姓出入蛮境宄贮,至烦王命加以禁断,则南淮夷被贵族官员搜刮剥削的惨重,更可以想见。
南淮夷的反抗,当在宣王中晚期之后。师[宀袁]簋铭文云:
淮夷繇(旧)我●晦反,今敢博厥众,▲反厥工事,弗速(迹)我东国。今余肇令女率齐师……左右虎臣正(征)淮夷。
师[宀袁]簋不记年月。另有[宀袁]盘作于二十八年,当为同一人所作器。[宀袁]盘记[宀袁]初受王命,仅称其名为[宀袁];师[宀袁]簋则记受命专征伐立功事,尊称之曰师[宀袁],与伯雍父之称师雍父同。故师[宀袁]簋作器当在[宀袁]盘之后,而南淮夷之反抗当在宣王二十八年之后。此役结果,师[宀袁]簋铭文仅载“折首执讯”、“殴俘士女牛羊”、“俘吉金”,似尚未取得决定性胜利。
《诗·大雅·江汉》叙述宣王命召虎率大军征伐淮夷事称: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这里是说声威所播,到达南海,并不是指实际的征服地区。《诗·大雅·常武》称: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如雷如霆,徐方震惊。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铺敦淮濆,仍执丑虏。……王犹允塞,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天子之功。四方既平,徐方来庭。徐方不回,王曰还归。
这次大战取得丰硕战果,徐国表示投降,不敢再为邪乱,意味着四方平定,周王大军便胜利班师回朝了。
《诗·小雅·采芑》称:
方权莅止,其车三千。……蠢尔蛮荆,大邦为仇、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方叔率止,执讯获丑。戎车啴啴,……蛮荆来威。
这是记述宣王征讨楚国的一场大战,用车多至三千,为西周文献上最高数字。看来宣王对南方是打了不少仗的。
四、封申侯。宣王经营南方虽然取得很大胜利,但是要直接统治淮夷徐楚还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封立亲信诸侯作为王朝的屏藩。同在北方建韩国一样,在南方便是建立申国。《诗·大雅·崧高》称:
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啴啴,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
申、甫均姜姓,是周王室母家,被认为是王朝的羽翼。申伯被封于申,地在今河南南阳,是周王朝控制南方的门户,南方防线上的军事重镇。宣王派召伯虎去为申伯经营,驱使当地被征服的谢人(淮夷之一部)为申伯筑城服役,彻取大量土田作为申伯的封邑,还派遣近臣(傅御)把申伯的私人(申伯原有的臣民)迁去,以便他迅速建立稳固的统治。申国的建立大约可以代替原来派遣的戍守之师,由申及甫构成了一道防线,捍卫周王朝。春秋以后楚灭申、息,周室南方的门户从此洞开,楚国就顺利地北上争霸了。
五、城齐。《诗·大雅》的《崧高》和《烝民》都是尹吉甫歌颂周宣王任用贤能而使周室中兴的诗篇。尹是内史尹之尹,尹,长也。尹吉甫是内史的首长,内史在铜器铭文中又称作册。《崧高》讲封申侯已如前述,《烝民》则讲宣王派仲山甫为齐国筑城,是宣王对东方的一些活动。诗称:“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毛传称:“东方,齐也。古者诸侯之后逼隘,则王者迁其邑而定其居,盖去薄姑而迁于临淄也。”仲山甫到东方为齐国筑城,可能向各诸侯国派徭役。《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载晋国士弥牟为周王营建成周,“以令役于诸侯”,向各国摊派徭役的情况,即可作为参证。
周宣王改革内政,整军经武,国势复兴,是取得了颇大成果的。《诗·大雅·召旻》云:“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即指周宣王任用召伯虎开疆拓土。但到了宣王晚年,形势逐渐恶化。他干涉鲁国君位继承,《国语·周语上》称:“三十二年春,宣王伐鲁,立孝公,诸侯从是而不睦。”接着,“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太原是指广大的原野,料民即登记户口。千亩之战,宣王把原来戊守南方的“南国之师”调来和玁狁作战,不幸战败溃不成军。为了重建大军,遂有料民之举。料民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宣王即位后“不藉千亩”,即废除了借民力以耕公田的助法,改行实物地租,这便需要登记户口,作为课收实物地租的依据,其次在南国之师损失后,为了,补充军队,也需要登记户口征发兵员。这些改革引起了大臣的非议,大约是推行加强王权的新制度条件尚未成熟。到了宣王晚年,武力已成强弩之末,内部政治矛盾也逐渐激化了。
四 西周灭亡与平王东迁
幽王继位,承宣王晚年丧败之后,国势已大为削弱。加之他又任用非人,加重了对民众的剥削,更使民众离心。《史记·周本纪》称:“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入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造成部族解体,政治昏乱。《诗·小雅·十月之交》云: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维宰,仲允膳夫,棸子内史,蹶维趣马,楀维师氏,艳妻煽方处。
艳妻鲁诗作阎妻,也就是铜器函皇父簋的函。篡铭称:“函皇父作周[女员]盘盉尊器”,即函皇父之女归于周,皇父为作媵器。幽王宠爱此女并以她的父亲为执政大臣,纠结番、家伯、仲允等分任要职,掌握实权,势焰极盛。当时统治者巧取豪夺,政局黑暗,《诗·大雅·瞻卬》称:“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
幽王原配申后,生太子宜臼。后来又嬖爱褒姒,生子伯服。于是废掉申后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在王位继承问题上的变动,又引起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政治局势动乱造成社会不稳,更难承受自然灾害的损耗,幽王时天灾也便特别突出。《国语·周语上》称:“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三川竭,岐山崩。”。《诗·小雅·十月之交》称:“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看来是发生了强烈的地震。《诗·大雅·召旻》称:“旻天疾威,灭笃降丧,瘨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这又是遭遇了极大的饥荒。
《史记·周本纪》称:幽王“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竹书纪年》云:“幽王八年,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又云:“太子与幽王俱死于戏。先是,申侯、鲁候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太子故称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平王就是幽王的太子宜臼,申侯举兵时已得鲁、许诸国的同意,立之于申。幽王既死,虢公翰又拥立王子余臣于携(地名),是为携王,立携王是虢公翰等西周旧臣对平王的抵制。《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述这段历史说:“至于幽王,天不吊周,王昏不若,用愆厥位。携王奸命,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迁郏鄏。”
幽王时由于内部矛盾重重,国力衰弱,对外作战早已节节败退,《诗·大雅·召旻》称:“今也日蹙国百里”,就说明形势严峻。最后终于在内外结合的情况下,被世仇西夷犬戎(玁狁)攻灭。幽王死后,他原来的太子宣臼受东方诸侯拥立为平王,而西方王室旧臣虢公翰却又另立王子余臣于携。携地当在关中,其确切地点已不可考。二王并立使得元气大伤的周王朝更无法恢复。携王虽在关中称王,犬戎还是留在岐丰之地,不肯退走,人民也因饥荒而无法安生,《诗·小雅·雨无正》称:“戎成不退,饥成不遂。”又称:“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灾荒频仍,无处安居,王朝卿大夫和四方诸侯都不肯效忠王室,人们不愿迁到携王的新都去,却借口在那里没有自己的居室。得不到国人支持的携王怎么可能长期维持,当然更谈不上恢复发展了。平王二十一年(一说晋文侯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侯所杀,结束了二王并立局面。所以周平王十分感谢并嘉奖了晋文侯,《尚书·文侯之命》就是记载周平王奖赏晋文侯的诰命之辞。
平王立国,依靠着东方诸侯的拥戴,《左传·隐公六年》载周桓公说:“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平王从申迁到成周,保有原来周王畿的东部,而周人兴起的故土丰、镐旧地完全放弃了。《史记·秦本纪》称:“周避犬戎难,东徙洛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这大约由于西土已很残破,周人又无力恢复,同携王的长期对立也不无关系。《左传·襄公十年》载周王朝大臣伯舆的大夫瑕禽说:“昔平王东迁,吾七姓从王,牲用备具,王赖之。”杜预注:“平王徙时,大臣从者有七姓,伯舆之祖皆在其中,主为王备牺牲、共祭祀。”王臣七姓供应平王在路上所需的生活用品,这和后来历史上曲阜孔府的佃户服指定劳役相似。七姓是平王的私属,并不是参预国政的强宗。当时作为平王主要支柱的郑国,也是西周末年郑武公灭郐之后新建的国家,基础也不甚强大。所以东周之初,周王室的力量就是微弱的,它没有能力恢复西周的局面。
东迁之初,郑武公、郑庄公相继为平王卿士,掌握王朝实权。《左传·隐公八年》载:“郑伯以齐人朝王。”说明当时齐国朝见周王也得通过郑国君主引见。郑庄公身为王朝卿士,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处处为自己谋利益,发展郑国本身的势力,并不是一心扶持王室。这样就逐步同王室发生矛盾,周郑之间由交质到交恶,最后直到兵戎相见。平王立国的基础既薄弱,又和他所依靠的邻国关系恶化,所以不可能出现复兴的形势,这是其内部的原因。在对外关系方面,由于国势衰退,幽王以来“日蹙国百里”的下降趋势继续发展,只能采取守势防御。《诗·王风·扬之水》谈到戍申、戍甫、戍许,申与甫在今河南南阳,许在今河南许昌,这时周王朝的南方防线只能退守申、甫、许这一线了。
《诗》中的《周南》、《召南》大体上都是平王时代戌守南国的战士之诗,周南当指成周之南,周王国的南土。国风是国人之歌,即周民族的诗,被征服的野人之歌是没有收入《诗》中的。戍守的战土是从各诸侯国征调来的各国的周人,他们的歌就属于国风。《周南·关雎》讲到“在河之洲”,河指黄河,那是戍守之师的出发地点。《周南·汉广》讲到江、汉,指长江和汉水,《汝坟》讲到汝水,那是宣王兵威盛时所到的地方。二南最早的在宣王时代,晚的可到庄王时代。《召南·何彼襛矣》称:“何被襛矣?华如挑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这是讲周王室的女儿下嫁到齐国的故事,周平王的孙女(亦即周庄王的妹妹)出嫁给齐国君主。《春秋经·庄公元年》记,“夏,单伯送王姬。秋,筑王姬之馆于外。冬,王姬归于齐。”大约就是指这次平王孙女下嫁齐国,鲁国为她主婚,为之筑馆接待安排的事。《公羊传·庄公元年》称:“天子嫁女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所以王女称为公主。可见《何彼襛矣》当是周庄王时代的诗,鲁庄公元年即周庄王四年。
旧说西周初年,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周公治下东部南方地区的诗歌为《周南》,召公治下西部南方地区的诗歌为《召南》。此说大约出于《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之相则何以三?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处乎内。”《公羊传》这个说法可能渊源于《礼记·乐记》:“武乱皆坐,周、召之治也。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这是讲《武》舞的内容含义,《武》舞而歌颂武王创业,曲终舞者坐下,表示克商之后由周公、召公主持的文治,五成即第五乐章,周公、召公分列左右,象征他们夹辅王室主持国政。所谓周召二公分陕而治,实为汉儒附会之说。为了曲成此说,《毛传》把《何彼襛矣》的“平王”解释为“平正之王”,把王姬说成是“武王女、文王孙”,更是牵强无据的错误说法。
《召南·甘棠》称:“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召伯是指宣王时大臣召伯虎,即是征伐淮夷的召虎。他在南方的事迹很多,申国便是他负责经营建立的。《毛传》所谓:“国人被其德,说其化,思其人,敬其树。”提出不要损坏他亲手种植的甘棠。这是歌咏宣王时的召伯虎,并不是西周初的召公奭。《召南·江有汜》提到长江中游的沱水,在汉水流域,这些也是召伯虎南征所到的地方。
周王朝派往南方的戍守之师,经历的时间长了,也就纷纷各占一块土地,发展建立起国家,后来称为“江汉诸姬”。这些小国,春秋时多被楚国并吞。《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晋国栾贞子说:“汉阳诸姬,楚实尽之。”同书《定公四年》载吴国使者说:“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实尽之。”说的就是这些国家的结局。江汉诸姬中,随国最大,《左传·桓公六年》载楚国斗伯比说:“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就是缯,近年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楚王[今酉]章作曾侯乙宗彝”等大批铜器,就是缯国的,铭文中的曾就是《左传》上的随。曾同缯,缯国何以称为随国?缯是原来的国名,随是后来迁到的都城,以新都作国名,故缯可以称作随。这同商迁于殷后称殷,魏迁于大梁后称梁,情况完全相同。解放以后,在湖北随县、枣阳、河南南阳一带发现了许多曾国铜器,这些地方在古代都属于随国的疆域(参看石泉:《古代曾国——随园地望初探》,《武汉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随国后来被楚国征服,成为附属于楚国的诸侯,所以楚王[今酉]章(惠王)为曾侯作器。楚王姓[今酉],《史记》说姓熊,熊是嬴字之误,嬴与[今酉]发音相同。
周东迁后王室衰微,逐渐形成了齐、秦、晋、楚争霸的局面。《国语·郑语》称:
平王之末,而秦、晋、齐、楚代兴。秦景、襄于是乎取周土,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齐庄、僖于是乎小霸,楚蚠冒于是乎始启濮。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也说:
齐、晋、秦、楚其在成周微甚,封或百里或五十里。晋阻三河,齐负东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国迭兴,更为霸主,文、武所褒大封,皆威而服焉。
春秋时代就成了霸主的天下,东迁之后的周王室,只是一个名存实亡的共主了。
西周极盛时代在成王、康王之时,《史记·周本纪》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集解》引应劭曰:“错,置也。民不犯法,无所置刑。”此说不够全面。古代兵刑无别,“大刑用甲兵”(《国语·鲁语上》),包括讨伐反叛用兵打仗的戎事。而成王时周公东征大战三年,康王时也曾对鬼方用兵,此役文献无征,见于小孟鼎铭文,先后两战,“执兽(酋)三人,获[耳或]四千八百□二[耳或],俘人万三千八十一人,……执兽一人,获[耳或]百卅七[耳或],□□,俘马百四匹,俘车百□两”以及牛羊等,应当说是古代的一场大战。因而所谓刑错不用恐怕不是事实。不过从七十年代出土的墙盘铭文看,成王时大臣贤良,法令公开,康王恭敬明智,董正了土田贡赋,这应是成康之时天下安宁,号称治世的最重要的原因(说详《西周墙盘铭文笺释》)。
《史记·周本纪》称:“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立昭王子满,是为穆王。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王道衰微。”这是说昭王、穆王时周便开始走下坡路了。昭王南巡狩是为了经营楚国,西周金文曾记载此事,如●驭簋铭文称:“●驭从王南征,伐楚荆。”过伯簋铭文称:“过伯从王伐反荆。”鼒簋铭文称:“鼒从王伐荆。”讲的都是昭王南征讨伐楚国的事情。古本《竹书纪年》载:“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周昭王十九年。……丧六师于汉。”“(周昭王末年……王南巡不返。”《左传·僖公四年》载齐桓公责问楚使称:“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足见昭王曾多次对楚国用兵,乃至大败丧师,自己也死在南方。《帝王世纪》云:“昭王德衰南征,济于汉,船人恶之,以胶船进王。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所以楚使在回答齐桓公责问时说:“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如此说来,昭王可能是在南征楚国途中被人暗算,溺死水中。近出墙盘铭文称:“宏鲁昭王,广能楚荆,惟患南行。”能即“柔远能迩”(《诗·大雅·民劳》)之能,亲善安抚的意思,大约昭王对楚国还是采用了怀柔和征伐的两手策略,终因国力减弱而失败了。
《史记》称穆王即位年已五十的说法,恐怕不大可靠。假定昭王二十岁生子,则南征不返时昭王已是七十高龄,这是不大可能的,大约是穆王在位五十年的讹传。穆王时王道衰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西征犬戎未取得重大战果,降低了声威。《国语·周语上》记载穆王征犬戎。犬戎即《诗》中常见的串夷、混夷、玁狁,是西方的羌族,也就是羌戎氏,为周人西北边的仇敌。他们经营畜牧而兼有初等农业,其进而经营高等农业的就是姜姓民族。他们都种麻访绩,穿白麻布衣,属于白狄。鬼方是赤狄,穿红衣,媿姓,与羌不是一族。穆王的大臣祭公谋父劝告他不要出兵,说是“先王耀德不观兵”,建议他采取怀柔政策。穆王不听,坚持出兵,“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这可能是犬戎的八个部落。结果是得不偿失,“自是荒服者不至”,失掉了许多远方部落的归属,损害了周王室的声望。
二、巡游天下,荒废政事。周穆王爱好旅游,喜欢巡行四方,《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必皆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这是说穆王听从了祭公谋父的劝谏,实际上并未听从。正如《楚辞·天问》所记:“穆王巧挴,夫何为周流?环理天下,夫何索求?”穆王环行天下,到处巡游,究竟在寻求什么东西呢?战国时的小说《穆天子传》说他西游见到了西王母,西王母可能指古代康藏地区的的女国,隋唐时代那里还有东女国和西女国,这大概反映了古代中原与边远地区文化的交流。有人说穆王西征到达了帕米尔地区,那是不可靠的。
《史记·赵世家》称:
造父幸于周缪(穆)王,造父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骝、绿耳,献之缪王。缪王使造父御,酉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堰王反,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
《后汉书,东夷传》也称:
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
徐偃王是传说人物,与穆王时代并不相值。但徐国在西周时国势强大,经常同周交兵,则是事实。《礼记·檀弓下》记徐大夫容居称:“昔我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是说徐国先君驹王(不是偃王)曾经打过黄河,这并不是徐国大臣夸张之词。宋代出土的铜器◆篡铭文云:
惟王十月,王在成周。南淮夷迁及内(入),伐▲昴参泉,裕敏(侮)阴阳洛。王令◆追御于上洛●谷,至于伊班长榜,■(折)首百,执讯四十,夺俘人四百,廪于荣伯之所,于●衣讠聿复付厥君。
铜器中记述战争经过没有比此铭文更详尽的了。此文迁及当是人名,南淮夷中唯徐国最强大,迁及或即徐君之名。此役徐军深入周王朝中心地带伊洛二水之间,昴三泉当是洛水所自出的源泉,昴六星,参三星,泉以星宿为名,这和长江上源称星宿海也是一样的。▲读如幂,覆也,字从水者,言侵略之师覆满于此水域并向洛水南北两岸发展。裕,宽大也。侮,侵略也。周王命◆追御南淮夷自上洛●谷至于伊班、长榜,上洛在汉代属弘农郡,今为陕西商县,其地适在洛水上游。●谷当是洛水上游谷名,伊班、长榜也是伊水上游的两个地名。此役◆所率的追御之师已压迫南淮夷由洛水向东南方的伊水方面退却,战役结果是杀了南淮夷一百人,俘虏了四十人,另外还夺回被南淮夷掳掠的四百名周人。这四百人被安置在荣伯那里,发仓廪供养他们,并在●地发给他们衣服,然后把他们交还各自的君主。西周时南谁夷敢于深入伊洛这样中心地带,一方面是周王室的衰微,一方面也说明南淮夷的强大。
三、对南方无力进攻,采取守势。周王朝在灭殷之后,其兵力分配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以殷八师驻守殷王故地朝歌,主要是对付东夷,镇抚殷人。铜器小臣讠速簋铭文云:“讠速(同徂,今也)东夷大反,伯懋父(即康叔之子康伯髦)以殷八师征东夷。”可见东夷作乱则用殷八师前往征讨。第二是以成周八师驻在周初营建的成周洛邑,主要是保卫成周,镇压南土。铜器录卣铭文称:“王令△曰:▲(今)淮夷敢伐内国,汝其以成周师氏戍于叶师’。”成周师氏即成周八师的师氏。铜器竟卣铬文云:“惟伯◎父以成师即东,命伐南夷。”成师为成周八师的省称,可见南淮夷作乱即用成周八师前往讨伐。第三是以西六师驻守西土,拱卫丰镐根本之地。在周初全盛时代,这里自然不需要象殷八师和成周八师那样多的兵力。到了穆王时,诸侯已逐渐强大起来,周王朝对于东土的防卫可以交由东方诸侯负担。此时殷八师如不撤回西土,就有可能为建立在殷虚的卫国所吞并。穆王时代的铜器盠尊铭文称:“王命盠曰:■(同撰,俱也)司六师◆八师。”六师即西六师,八师即殷八师,六师八师由盠一人统帅,可见此时殷八师已退驻西土。
昭王南征不返,周室力量已不能主动控制南方。穆王承昭王之后,只好在南方建立防线,派驻戍守之师,这在许多铜器铭文中均有记载。如录卣铭文称:“▲淮夷敢伐内国,汝其以成周师氏戍于叶师。”淮夷兵力深入中原,周王便在今河南叶县一带驻兵防守。师在此读为次,即军队驻扎地。录簋铭文称:“伯雍父来自▼(甫),蔑录历,锡赤金。”蔑历是金文成语,有嘉奖功劳、计算业绩之意。伯雍父是戍守叶师对付淮夷的主帅,它器又称为师雍父。称伯表示他是诸侯之长,称师因为他担任师氏之官。甫即申、甫之甫,甫与申俱在今河南南阳附近,是周人防御南方的据点。辶禹甗铭文称:“师雍父戍在叶师,辶禹从师雍父,◇使辶禹使于甫侯。”师雍父驻叶,派辶禹出使与甫侯建立联系,以巩固从叶县到南阳一带的防线。善鼎铭文云:“命汝左右◎(音勃,可能即甫)侯监燹师戍。”燹即豳,豳师即周师。师雍父和甫侯都是南方防线上的重要人物,而叶则是重要据点。另有几个铜器记述“成于叶师之年”、“戊在叶师”,都是穆王时代之器。
王室衰微不仅表现在军力削弱,对诸侯的需索也日益繁重。《诗·小雅·大东》称:“小东大东,杼柚其空。”小东即近东,大东是远东,周王室把东方广大地区的纺织品都搜刮一空,说明剥削是严重的。于是,诸侯就要谋求摆脱王室的控制,从而使自己逐渐成为半独立的国家。而诸监也逐步向诸侯转化,如应监变为应侯。又如卫康叔之后,世为王官,六代都称伯,到了顷侯便厚赂周夷王,夷王命卫为侯。卫顷侯不愿作王官而谋作诸侯,也说明诸侯地位在上升,王室的权威下降了。
周室的衰微,《史记》以为自昭王、穆王始。但《国语·齐语》称:“昔吾先王昭王、穆王,世法文、武远绩以成名。”近出墙盘铭文更极力颂扬神明的穆王善于继承文王、武王的功烈,提拔各级大臣,使近者喜而远者慕,尽得满足,上帝也辅保周王,使其厚福丰年,各方蛮族无不献礼朝见(说详《西周墙盘铭文笺释》)。昭王、穆王承文、武、成、康之后,西周开国已近百年,政治经济文化都有长足的发展,在基本顺利的局势下,国家强盛也是自然的。墙既生当其时,亲见其事,他对穆王的歌颂也许有夸张的地方,总还不至于全属子虚乌有的。大约盛极而衰的转折就在这个时期,所以后世评价便出现纷歧。
二 厉王革典与共和行政
《史记·周本纪》称:“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其后夷王之时,王室更加微弱,《礼记·郊特性》云:“觐礼,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之失礼也,由夷王以下。”这说明周天子最高地位逐渐动摇,允许卫国独立为诸侯也应是夷王的失礼,但这些都是王室衰弱的表现。夷王的儿子厉王大约很想改变这种状况,曾进行过许多努力。《国语·周语下》称:“自我先王厉、宣、幽、平而贪天祸”,又说:“厉始革典”。可见从厉王开始对周王朝传统体制有所变革,主旨就在增加收入,强化王权。
《国语·周语上》称:“厉王悦荣夷公,……学专利。”专利可能指把助法改为彻法,即是改劳役地租为实物地租。也可能是专山泽之利,当时土地已分配各家,山泽则为公用,专利大约是把山泽管制起来,不许民众无偿使用。《左传·昭公二十年》载齐景公派官吏管理山海之利:“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候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即君主垄断了山泽的利益。这些办法虽能增加收入,却触犯了国人(周族)的利益,引起了民众的抗议。《国语·周语上》云:“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为什么用巫师呢?《史记·周本纪》正义称:“监,察也。以巫人神灵,有谤毁必察也。”这大约是派出许多刺探人员,探得情况之后,假托神灵,说是神灵发现某人暗地诽谤,随即加以惩罚。这样便使得国人不敢说话了。
厉王时期外患也很多。南淮夷内侵,深入伊洛之间,打到了成周附近。◆簋铭文称南淮夷内伐直达阴阳洛,即洛水的南北两岸,说已见前。此外还有好些铜器铭文讲到厉王南征。无▽簋铬文称:“惟十又三年正月初吉壬寅,王征南夷。”此为厉王十三年事。虢仲盨铭文称:“虢仲以王南征,伐南淮夷。”宗周钟旧说多以为昭王时器,此器最末称“◎(甫)其万年,吮保四或(国)”,是作器者为周王◎。而文献载厉王名胡,甫胡声近,此亦当为厉王所作器。钟铭文称:“南国◇子敢陷虐我土,王■伐其至,扑伐厥都,◇子乃遣间来逆邵(绍)王,南夷东夷具见廿又六邦。”◇以声类求之,当即百濮之濮,“百濮离居”(《左传·文公十六年》),是南方许多还没有统一起来的部族。■伐即敦伐,是说对来犯的百濮给以迎头痛击,一直打到他们的都邑。百濮的君长才派使者前来迎接并相导周王(来逆邵三字为动词连用),他们联军的二十六国(部族)同来会见周王。这次厉王南征看来是打了胜仗,但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其后又有对噩侯驭方用兵的事件。
噩侯驭方鼎铭文称:
王南征伐角●,唯还自征,在坯。噩侯驭方内(入)□于王,乃禋之。驭方侑王,王休宴乃射,驭方▽王射。驭方休阑,王宴,咸饮。王亲锡驭□□(方玉)五瑴,马四匹,矢五□(束)。
噩同鄂,在申的东北面,今河南南阳附近。鼎铭记述厉王南征还师时,噩侯驭方曾同厉王宴会饮酒,得到厉王赏赐还铸鼎纪念,感谢王恩,他这时还是听命于周的友邦诸侯。然而其后不知何时,噩侯驭方又起来与周王朝作对且造成强大威胁。铜器禹鼎铭文称:
乌虖哀哉!用天降大丧于下或(国),亦唯噩侯驭方率南淮夷、东夷,广伐南或、东或,至于厉寒。王廼命西六师、殷八师曰:◆(裂)伐噩侯驭方,勿遗寿幼。肆师弥宋(怵)匌恇,弗克伐噩。肆武公廼遣禹率公戎车百乘,斯(厮)驭二百,徒千,曰:于■(将)賸(联)肃慕惠西六师、殷八师,伐噩侯驭方,勿遗寿幼。雩禹以武公徒驭至于噩,敦伐噩,休隻(获)厥君驭方。
看来噩侯驭方是南方诸侯头面人物,所以历王曾注意笼络,铜器噩侯簋铭文称:“噩侯作王姞媵簋”,说明周王室曾与噩通婚以宠异之,依靠它控制南淮夷、东夷诸国,现在它却率领南淮夷、东夷进攻。南国、东国指中原的南部、东部地区,历寒所在不很清楚,但大约已深入周境,所以铭文惊呼“天降大丧”。于是厉王倾全力命西六师与殷八师抗击,但这支周军主力受命之后,却是长期惊惶恐惧不能作战。这样武公才派禹带领武公的亲军百乘督战,整肃军纪,率先冲锋,终于打退敌军并反攻至噩,喜获驭方,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次战役大约曾威震南方,《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君熊渠曾立其三子为王,称霸南土,“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可能周军伐噩时老少不留的大屠杀给熊渠很大震动,使他自动放弃称王以免遭讨伐。但是这次战役也暴露了周王室外强中于的实况,军队主力已是纪律松弛,全无斗志,仅仅依靠大臣的亲军才勉强取胜。
厉王时周军主力既已腐败无力,他所推行的“专利”、“监谤”等措施又引起了国人的愤怒,终于导致国人暴动驱逐厉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称:“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子彘,诸侯释位,以间王政。”彘在今山西霍县,厉王被逐逃亡到彘,十四年后死去。这十四年称为共和行政,《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起子共和元年,这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史记·周本记》称:“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梁玉绳《史记志疑》认为此说不足信,他指出:《左传》称“诸侯释位,以间王政,宣王有志,而后效官。则知厉、宣之间诸侯有代王行政者矣。周、召本王朝卿土,倘果摄天子之事,不可言释位。别立名称若后世之年号,古亦无此法。故颜师古以史公之说为无据也。考《竹书纪年》、《庄子·让王》篇、《吕氏春秋·开春》篇及《索隐》引《世纪》、《正义》引《鲁连子》,并以共和为共伯和。”可见先秦古籍都说共和是指共伯和,只有《史记》说是周、召二公夹辅周室,恐怕是司马迁对“共和”的误解。《史记索隐》称:“若《汲冢纪年》则云‘共伯和于王位’。共音恭,共,国;伯,爵;和,其名; 干,篡也。言共伯摄王政,故云‘干王位’也”。《史记正义》引《鲁连子》称:“共伯名和,好行仁义,诸侯贤之。周厉王无道,国人作难,王奔于彘。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号曰共和元年。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共伯使诸侯奉王子靖为宣王,而共伯复归国于卫也。”《吕氏春秋·开春》云:“共伯和修其行,好贤仁,而海内皆以来为稽矣。周厉之难,天子旷绝,而天下皆来谓矣。”
共是卫国初期的采邑,地在朝歌附近。卫之先本称共伯,《史记·卫世家》载:“(卫)厘侯卒,太子共伯余立为君。共伯弟和有宠于厘侯,多予之赂。和以其赂赂士,以袭攻共伯于墓上,共伯入厘侯羡自杀。卫人因葬之厘侯旁,谥曰共伯,而立和为卫侯,是为武公。”卫称共又见于《诗·鄘风·柏舟》序所说的“卫世子共伯”。由于卫顷侯以前康叔子孙虽六世继承在卫,其性质仍属诸监之一,即为王官而非诸侯。共即其食邑,所以顷侯以前六代卫君都称伯,而顷侯之孙、厘侯之子仍称太子共伯。卫武公名和,共伯也名和,卫武公之兄可称共伯余,则卫武公称共伯和也不足为奇了。卫在顷侯以后虽然立为诸侯,但年多来屡世为王室重臣,在厉王被逐的空前剧变形势下,被周王朝臣民拥戴摄行王政,也是可能的。所以,卫武公与共伯和就应当是同一人的异称。共伯和摄行王政,十四年后厉王在彘死去,其太子也已长成,这肘继位为宣王,共伯和退回卫国为卫武公。
三 宣王中兴
《史记·周本纪》称:“宣王即位,二相辅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宣王在位四十六年,他北伐玁狁,南征淮夷,都取得一定胜利,还是一位有所作为的君王,对内也继承厉王的“革典”而改革赋税制度,加强王权,号称中兴明主。
一、伐玁狁。玁狁即《左传·昭公九年》所说的“允姓之奸居于瓜州”(瓜州在今甘肃敦煌附近),又称为姜戎氏,姜氏之戎,属于西羌。所以《诗·小雅·出车》称:“赫赫南仲,薄伐西戎;……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南仲讨伐西戎获胜即是扫平玁狁,他们和北方的鬼方是不同的。在整个西周一代,玁狁常成为周王室边患,文王时称为混夷、犬夷。宣王时情况更为严重,《诗‘小雅·采薇》称:“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闹得周人不得安宁。后来甚至深入周境,逼近京城,《诗·小雅·六月》称:“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焦获在今陕西三原一带。玁狁从泾水流域的焦获出发,前锋直抵周王朝首都丰镐郊外。方即丰,金文习见■京,从方从草,丰是新筑的城,从草表示四周有长林丰草,是新起的军事堡垒。丰镐两京受到玁狁威胁,关系到周朝的存亡,这一战如果周人失利,幽王时的骊山之祸可能就会提前出现了。周宣王派尹吉甫统帅大军抵抗,“薄伐玁狁,至于大原”(《诗·小雅·六月》),总算把玁狁驱逐出境,解除了燃眉之急。
铜器铭文讲到伐玁狁的有兮甲盘、虢季子白盘和不◆篡,俱宣王时器。兮甲盘铭文云:“唯五年三月既死霸庚寅,王初各伐玁狁于▲△。兮甲从王,折首执讯。”这可能是宣王开始对玁狁用兵并取得初步胜利。虢季子白盘铭文云:“唯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白……搏伐玁狁于洛之阳。折首五百,执讯五十,是以先行,●●子白,献馘于王。”不◆簋有月日而无年,但其内容与虢季子白盘多相印证,似为同时事。铭文云:
唯九月初吉戊申,白氏曰:“不◆,驭方诸狁广伐西俞,王令我羞追于西。余来归献禽,余命女御追于●(洛)。女以我车宕伐▲允于高陵,女多折首执讯。戎大同◎(用)追女,女彳及戎大敦搏,女休弗以我车陷于艰,女多禽折首执讯。”
看来这一仗获得了更大的胜利。不过战事远未结束,宣王晚年战于千亩,王师大败于姜氏之戎,仍然是被玁狁打败的。可能玁狁强盛时,鬼方余部有些人也附属于玁狁,如像后来鲜卑兴起时,匈奴未迁走的十余万落都自称鲜卑一样。宣王征伐玁狁,经历很长时间,大约与汉武帝征匈奴的战争类似。
二、封韩侯。玁狁强盛时,控制了西方、北方广大地区。周宣王打败玁狁之后,乘机向北扩张,于是有封韩之举。《诗·大雅·韩奕》记述宣王封韩国的事,旧说韩在今陕西韩域,与诗中所述情况不合,此韩国可能在今东北松辽平原。诗称:“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这些地形山泽和动物的情况,都不象是陕西的状态。诗又称:“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献其貔皮,赤豹黄罴。”追、貊都是北方国族,韩侯即是北方诸侯之长(方伯),皮毛也是东北地区特产。诗中还说:“溥彼韩城,燕师所完。”燕师为韩筑城,可知韩是与燕国(今河北东北部)接壤的。
三、征南淮夷。宣王时代有关南淮夷的事情见于金文者,兮甲盘铭文云:
王命甲政司成周四方积至于南淮夷,淮夷旧我●晦人,毋敢不出其●员、其积、其进人、其贮,毋敢不即次、即市,敢不用命,则即刑扑伐。其惟我诸侯、百姓。厥贮毋敢不即市,毋敢或入蛮宄贮,则亦刑。
兮甲盘为宣王五年时所作器。甲字伯吉父,当即宣王大臣尹吉甫,兮为封邑,尹为官名即僚属之长。此云淮夷旧为周之●晦人,师[宀袁]簋铭文作●晦臣。●或作◎(见■伯簋),从帛从贝即币帛之类。晦即田亩,积则《诗·大雅·公刘》“乃积乃仓”之积,赵注《孟子》以为积谷,谷乃田亩所赋。贮当读如“取我衣冠而贮之”之贮(《吕氏春秋·乐成》篇、《左传·襄公三十年》作褚),贮即冠服之类。《汉书·两粤传》载汉文帝以“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赠南粤王,亦以褚为衣服。颂鼎铭文称王命颂“官司成周贮廿家,监司新造贮,用宫御”,此所谓贮当如汉代服官或明清时代的织造。南淮夷为周●晦臣,必须向周王朝出币帛(●),出积谷(积),出奴隶(进人),出冠服(贮),这是南淮夷对周王朝的正供。而诸侯百姓出入蛮境宄贮,至烦王命加以禁断,则南淮夷被贵族官员搜刮剥削的惨重,更可以想见。
南淮夷的反抗,当在宣王中晚期之后。师[宀袁]簋铭文云:
淮夷繇(旧)我●晦反,今敢博厥众,▲反厥工事,弗速(迹)我东国。今余肇令女率齐师……左右虎臣正(征)淮夷。
师[宀袁]簋不记年月。另有[宀袁]盘作于二十八年,当为同一人所作器。[宀袁]盘记[宀袁]初受王命,仅称其名为[宀袁];师[宀袁]簋则记受命专征伐立功事,尊称之曰师[宀袁],与伯雍父之称师雍父同。故师[宀袁]簋作器当在[宀袁]盘之后,而南淮夷之反抗当在宣王二十八年之后。此役结果,师[宀袁]簋铭文仅载“折首执讯”、“殴俘士女牛羊”、“俘吉金”,似尚未取得决定性胜利。
《诗·大雅·江汉》叙述宣王命召虎率大军征伐淮夷事称: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这里是说声威所播,到达南海,并不是指实际的征服地区。《诗·大雅·常武》称: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如雷如霆,徐方震惊。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铺敦淮濆,仍执丑虏。……王犹允塞,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天子之功。四方既平,徐方来庭。徐方不回,王曰还归。
这次大战取得丰硕战果,徐国表示投降,不敢再为邪乱,意味着四方平定,周王大军便胜利班师回朝了。
《诗·小雅·采芑》称:
方权莅止,其车三千。……蠢尔蛮荆,大邦为仇、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方叔率止,执讯获丑。戎车啴啴,……蛮荆来威。
这是记述宣王征讨楚国的一场大战,用车多至三千,为西周文献上最高数字。看来宣王对南方是打了不少仗的。
四、封申侯。宣王经营南方虽然取得很大胜利,但是要直接统治淮夷徐楚还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封立亲信诸侯作为王朝的屏藩。同在北方建韩国一样,在南方便是建立申国。《诗·大雅·崧高》称:
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啴啴,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
申、甫均姜姓,是周王室母家,被认为是王朝的羽翼。申伯被封于申,地在今河南南阳,是周王朝控制南方的门户,南方防线上的军事重镇。宣王派召伯虎去为申伯经营,驱使当地被征服的谢人(淮夷之一部)为申伯筑城服役,彻取大量土田作为申伯的封邑,还派遣近臣(傅御)把申伯的私人(申伯原有的臣民)迁去,以便他迅速建立稳固的统治。申国的建立大约可以代替原来派遣的戍守之师,由申及甫构成了一道防线,捍卫周王朝。春秋以后楚灭申、息,周室南方的门户从此洞开,楚国就顺利地北上争霸了。
五、城齐。《诗·大雅》的《崧高》和《烝民》都是尹吉甫歌颂周宣王任用贤能而使周室中兴的诗篇。尹是内史尹之尹,尹,长也。尹吉甫是内史的首长,内史在铜器铭文中又称作册。《崧高》讲封申侯已如前述,《烝民》则讲宣王派仲山甫为齐国筑城,是宣王对东方的一些活动。诗称:“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毛传称:“东方,齐也。古者诸侯之后逼隘,则王者迁其邑而定其居,盖去薄姑而迁于临淄也。”仲山甫到东方为齐国筑城,可能向各诸侯国派徭役。《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载晋国士弥牟为周王营建成周,“以令役于诸侯”,向各国摊派徭役的情况,即可作为参证。
周宣王改革内政,整军经武,国势复兴,是取得了颇大成果的。《诗·大雅·召旻》云:“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即指周宣王任用召伯虎开疆拓土。但到了宣王晚年,形势逐渐恶化。他干涉鲁国君位继承,《国语·周语上》称:“三十二年春,宣王伐鲁,立孝公,诸侯从是而不睦。”接着,“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太原是指广大的原野,料民即登记户口。千亩之战,宣王把原来戊守南方的“南国之师”调来和玁狁作战,不幸战败溃不成军。为了重建大军,遂有料民之举。料民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宣王即位后“不藉千亩”,即废除了借民力以耕公田的助法,改行实物地租,这便需要登记户口,作为课收实物地租的依据,其次在南国之师损失后,为了,补充军队,也需要登记户口征发兵员。这些改革引起了大臣的非议,大约是推行加强王权的新制度条件尚未成熟。到了宣王晚年,武力已成强弩之末,内部政治矛盾也逐渐激化了。
四 西周灭亡与平王东迁
幽王继位,承宣王晚年丧败之后,国势已大为削弱。加之他又任用非人,加重了对民众的剥削,更使民众离心。《史记·周本纪》称:“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入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造成部族解体,政治昏乱。《诗·小雅·十月之交》云: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维宰,仲允膳夫,棸子内史,蹶维趣马,楀维师氏,艳妻煽方处。
艳妻鲁诗作阎妻,也就是铜器函皇父簋的函。篡铭称:“函皇父作周[女员]盘盉尊器”,即函皇父之女归于周,皇父为作媵器。幽王宠爱此女并以她的父亲为执政大臣,纠结番、家伯、仲允等分任要职,掌握实权,势焰极盛。当时统治者巧取豪夺,政局黑暗,《诗·大雅·瞻卬》称:“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
幽王原配申后,生太子宜臼。后来又嬖爱褒姒,生子伯服。于是废掉申后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在王位继承问题上的变动,又引起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政治局势动乱造成社会不稳,更难承受自然灾害的损耗,幽王时天灾也便特别突出。《国语·周语上》称:“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三川竭,岐山崩。”。《诗·小雅·十月之交》称:“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看来是发生了强烈的地震。《诗·大雅·召旻》称:“旻天疾威,灭笃降丧,瘨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这又是遭遇了极大的饥荒。
《史记·周本纪》称:幽王“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竹书纪年》云:“幽王八年,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又云:“太子与幽王俱死于戏。先是,申侯、鲁候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太子故称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平王就是幽王的太子宜臼,申侯举兵时已得鲁、许诸国的同意,立之于申。幽王既死,虢公翰又拥立王子余臣于携(地名),是为携王,立携王是虢公翰等西周旧臣对平王的抵制。《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述这段历史说:“至于幽王,天不吊周,王昏不若,用愆厥位。携王奸命,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迁郏鄏。”
幽王时由于内部矛盾重重,国力衰弱,对外作战早已节节败退,《诗·大雅·召旻》称:“今也日蹙国百里”,就说明形势严峻。最后终于在内外结合的情况下,被世仇西夷犬戎(玁狁)攻灭。幽王死后,他原来的太子宣臼受东方诸侯拥立为平王,而西方王室旧臣虢公翰却又另立王子余臣于携。携地当在关中,其确切地点已不可考。二王并立使得元气大伤的周王朝更无法恢复。携王虽在关中称王,犬戎还是留在岐丰之地,不肯退走,人民也因饥荒而无法安生,《诗·小雅·雨无正》称:“戎成不退,饥成不遂。”又称:“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灾荒频仍,无处安居,王朝卿大夫和四方诸侯都不肯效忠王室,人们不愿迁到携王的新都去,却借口在那里没有自己的居室。得不到国人支持的携王怎么可能长期维持,当然更谈不上恢复发展了。平王二十一年(一说晋文侯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侯所杀,结束了二王并立局面。所以周平王十分感谢并嘉奖了晋文侯,《尚书·文侯之命》就是记载周平王奖赏晋文侯的诰命之辞。
平王立国,依靠着东方诸侯的拥戴,《左传·隐公六年》载周桓公说:“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平王从申迁到成周,保有原来周王畿的东部,而周人兴起的故土丰、镐旧地完全放弃了。《史记·秦本纪》称:“周避犬戎难,东徙洛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这大约由于西土已很残破,周人又无力恢复,同携王的长期对立也不无关系。《左传·襄公十年》载周王朝大臣伯舆的大夫瑕禽说:“昔平王东迁,吾七姓从王,牲用备具,王赖之。”杜预注:“平王徙时,大臣从者有七姓,伯舆之祖皆在其中,主为王备牺牲、共祭祀。”王臣七姓供应平王在路上所需的生活用品,这和后来历史上曲阜孔府的佃户服指定劳役相似。七姓是平王的私属,并不是参预国政的强宗。当时作为平王主要支柱的郑国,也是西周末年郑武公灭郐之后新建的国家,基础也不甚强大。所以东周之初,周王室的力量就是微弱的,它没有能力恢复西周的局面。
东迁之初,郑武公、郑庄公相继为平王卿士,掌握王朝实权。《左传·隐公八年》载:“郑伯以齐人朝王。”说明当时齐国朝见周王也得通过郑国君主引见。郑庄公身为王朝卿士,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处处为自己谋利益,发展郑国本身的势力,并不是一心扶持王室。这样就逐步同王室发生矛盾,周郑之间由交质到交恶,最后直到兵戎相见。平王立国的基础既薄弱,又和他所依靠的邻国关系恶化,所以不可能出现复兴的形势,这是其内部的原因。在对外关系方面,由于国势衰退,幽王以来“日蹙国百里”的下降趋势继续发展,只能采取守势防御。《诗·王风·扬之水》谈到戍申、戍甫、戍许,申与甫在今河南南阳,许在今河南许昌,这时周王朝的南方防线只能退守申、甫、许这一线了。
《诗》中的《周南》、《召南》大体上都是平王时代戌守南国的战士之诗,周南当指成周之南,周王国的南土。国风是国人之歌,即周民族的诗,被征服的野人之歌是没有收入《诗》中的。戍守的战土是从各诸侯国征调来的各国的周人,他们的歌就属于国风。《周南·关雎》讲到“在河之洲”,河指黄河,那是戍守之师的出发地点。《周南·汉广》讲到江、汉,指长江和汉水,《汝坟》讲到汝水,那是宣王兵威盛时所到的地方。二南最早的在宣王时代,晚的可到庄王时代。《召南·何彼襛矣》称:“何被襛矣?华如挑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这是讲周王室的女儿下嫁到齐国的故事,周平王的孙女(亦即周庄王的妹妹)出嫁给齐国君主。《春秋经·庄公元年》记,“夏,单伯送王姬。秋,筑王姬之馆于外。冬,王姬归于齐。”大约就是指这次平王孙女下嫁齐国,鲁国为她主婚,为之筑馆接待安排的事。《公羊传·庄公元年》称:“天子嫁女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所以王女称为公主。可见《何彼襛矣》当是周庄王时代的诗,鲁庄公元年即周庄王四年。
旧说西周初年,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周公治下东部南方地区的诗歌为《周南》,召公治下西部南方地区的诗歌为《召南》。此说大约出于《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之相则何以三?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处乎内。”《公羊传》这个说法可能渊源于《礼记·乐记》:“武乱皆坐,周、召之治也。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这是讲《武》舞的内容含义,《武》舞而歌颂武王创业,曲终舞者坐下,表示克商之后由周公、召公主持的文治,五成即第五乐章,周公、召公分列左右,象征他们夹辅王室主持国政。所谓周召二公分陕而治,实为汉儒附会之说。为了曲成此说,《毛传》把《何彼襛矣》的“平王”解释为“平正之王”,把王姬说成是“武王女、文王孙”,更是牵强无据的错误说法。
《召南·甘棠》称:“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召伯是指宣王时大臣召伯虎,即是征伐淮夷的召虎。他在南方的事迹很多,申国便是他负责经营建立的。《毛传》所谓:“国人被其德,说其化,思其人,敬其树。”提出不要损坏他亲手种植的甘棠。这是歌咏宣王时的召伯虎,并不是西周初的召公奭。《召南·江有汜》提到长江中游的沱水,在汉水流域,这些也是召伯虎南征所到的地方。
周王朝派往南方的戍守之师,经历的时间长了,也就纷纷各占一块土地,发展建立起国家,后来称为“江汉诸姬”。这些小国,春秋时多被楚国并吞。《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晋国栾贞子说:“汉阳诸姬,楚实尽之。”同书《定公四年》载吴国使者说:“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实尽之。”说的就是这些国家的结局。江汉诸姬中,随国最大,《左传·桓公六年》载楚国斗伯比说:“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就是缯,近年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楚王[今酉]章作曾侯乙宗彝”等大批铜器,就是缯国的,铭文中的曾就是《左传》上的随。曾同缯,缯国何以称为随国?缯是原来的国名,随是后来迁到的都城,以新都作国名,故缯可以称作随。这同商迁于殷后称殷,魏迁于大梁后称梁,情况完全相同。解放以后,在湖北随县、枣阳、河南南阳一带发现了许多曾国铜器,这些地方在古代都属于随国的疆域(参看石泉:《古代曾国——随园地望初探》,《武汉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随国后来被楚国征服,成为附属于楚国的诸侯,所以楚王[今酉]章(惠王)为曾侯作器。楚王姓[今酉],《史记》说姓熊,熊是嬴字之误,嬴与[今酉]发音相同。
周东迁后王室衰微,逐渐形成了齐、秦、晋、楚争霸的局面。《国语·郑语》称:
平王之末,而秦、晋、齐、楚代兴。秦景、襄于是乎取周土,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齐庄、僖于是乎小霸,楚蚠冒于是乎始启濮。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也说:
齐、晋、秦、楚其在成周微甚,封或百里或五十里。晋阻三河,齐负东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国迭兴,更为霸主,文、武所褒大封,皆威而服焉。
春秋时代就成了霸主的天下,东迁之后的周王室,只是一个名存实亡的共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