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二人想都未想,立刻应允了李世民。
封伦、萧王禹二人猜得不算太准,李世民并非对诏令甚为不满,而是对诏令极为不满,极为愤怒。
当初我出征时,父皇分明言道,元吉只是随我来习练兵法谋略的,可这道诏令一下,元吉 还是习练吗?
我为右帅,他为左帅,竟是平起平坐,毫无分别。
且军中事务,我还要和他会同之后,才能便宜处置。
元吉有何功劳,能与我平起平坐?父皇如此安排,明明是对我不放心,要让元吉分割我的 兵权。
洛阳城还未攻下,父皇就如此待我,如若攻下了洛阳,父皇又该对我如何?
这道诏令一下,军心必乱,我又怎么指挥众将攻城决战,扫平王世充?
不,我决不能让这道诏令在军中宣示。等饮宴过后,我得好好和无忌他们商量一番,想法 对付父皇的这几道诏令。
李世民心中虽然极为愤怒,却巧妙地借着得到什伐赤的机会,掩饰住了真实感情,使最善 揣测的封伦、萧王禹也没能完全看透他的所思所想。
封伦、萧王禹都是李渊的心腹重臣,名义上是来议论东征军务,实际负有监视他李世民的责任。
入夜,青城宫的新造大殿里烛火辉煌,欢声笑语响彻云霄。
李世民、李元吉和封伦、萧王禹、祖孝孙共坐 在殿中的正榻上。秦琼、李世责力、程知节、宇文士及、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分左右坐在侧榻上。每张榻上都摆着食案,金杯 玉碗中尽是珍肴美酒。
榻前的红线毯上,六十名十二三岁,浓装艳抹的少男少女正在翩然起舞,另有四十名少 男少女操着琵琶、横笛、长箫、手鼓等乐器,演奏着天下闻名的全套九部乐。
“祖老头儿,来,干了一杯!你手下这些小崽子们还真不错,比我府中那些歌儿舞女都强 到……强到天上去了。”李元吉大声说着,硬要祖孝孙饮上一大杯酒。
他兴奋至极,都有些得意忘形,不知身在何地。
虽然封伦、萧王禹并未告诉他诏令之事,只将金钉长槊交给了他,但他还是知道了诏令的内容。
他第二次禁锢宫中时,并没有吃到任何苦头。当时李渊正在长春宫亲自监督李世民与刘武 周、宋金刚决战,京城中的一切军国事务由太子李建成处置。
李建成对他这位四弟自然极是宽容。李元吉想到哪儿去就可以到哪儿去,一时间把京城内 外所有感兴趣的地方都玩了个遍,甚是舒心满意。
当然,他感激之下,也将从前的恶习收敛了许多,并未给太子惹出什么麻烦。
相反,他还在建成的劝说下,硬着头皮读了些诗书经史,并跟 着大雷、小雷苦练了一阵 子槊法。
李渊回到京城,见到元吉文、武两方面都是大有长进,心下很是高兴,着实夸奖了元 吉一番。待复了元吉的王号后,还将他宠信的乐安郡公李思行派到齐王府任长史之职。
这次元吉出征,建成又将贴身护卫大雷、小雷借给了他。
而有了大雷、小雷左右保护,元吉在战场上就可放心地冲阵杀敌,显得勇猛非凡。
所有这一切,使元吉不仅仅是感激建成,还把建成当做了自己立身朝中的依靠。
他知道建成对世民军中的事务极感兴趣,常常主动将军中之事告诉建成。而建成也常把朝 中之事告知元吉,使元吉能预先得知父皇之意,以便迎合,获取欢心。
建成名义上率军镇守蒲州,人却常在京城,处理朝中政务。
李渊下给世民的三道诏书尚未正式交给封伦、萧王禹,建成已派飞骑赶赴洛阳,告诉了元吉。
元吉得知消息,自是心花怒放。当即厚赏来使,又亲写了一封书信,揭发世民招降纳叛、 攻下王世充所属各州县后,俱以原官治理地方,还对其大加升赏、收买人心,实是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