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18节:你是天才(1)

一路保送到北大:一位父亲的35个教子故事 作者:丁廷福



  其实,人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等智力是随着自身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发展的。在什么年龄段,在怎样的知识结构下适合学习什么难度的东西,是很有学问的。特别是孩子,学早了不但增加难度,还可能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甚至造成厌学,学晚了则可能贻误终身。人们普遍知道学钢琴、舞蹈、练功、语言等有年龄要求,过了一定的年龄段再学就不容易了,但很少有人研究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对年龄的要求,特别是针对不同智力发展水平、不同知识结构的个体的研究更是无从谈起。而这正是家庭教育最根本、最核心的东西,也是区分家庭教育高下的分水岭和试金石。据报道,在国外有研究人员对成年"狼孩"进行强化训练和教育,结果是无论下多大的工夫,狼孩的智力水平都停留在普通孩子三四岁的水平上。研究结论是,人的智力发展是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错过了智力发展的最好时期,就会造成智力发展链条的断裂,是无法弥补的。

  适时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关键是如何把握好时机。现行教材难易程度的安排是根据大多数孩子智力发展水平设计的,与个别突出的孩子或由于种种原因而落后的孩子肯定不适合。因此,成功的家教就是根据孩子的发展情况,及时解决"吃不饱"和"消化不良"的问题,既不能不切实际地瞎补,也不能完全依靠学校,家长做甩手掌柜。及时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孩子,适时把孩子引导到他力所能及的学习项目上,才是成功家教的灵魂。

  家长心语:

  "天才"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养的。只要家长教育得法,任何智力发育正常的孩子都可以成为天才。"天才"是夸出来的,是家长暗示、引导出来的。

  你 是 天 才

  小学和初中期间,同学和老师们都称丁羽为"神童",相信他是个"天才"。当时只有我清楚,这个所谓的神童和天才是我一手"造"出来的。

  制造"神童"的秘诀很简单,就是一个"夸"字。成功源于自信,自信源于鼓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几乎是所有教育理论中的公理。但夸的方法、时机、力度等的掌握,在孩子被夸"晕"了之后的及时降温和纠正都是值得研究和正确把握的问题。

  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家长就得做有心人。同一个班级,同样的教师,而学生却大不相同,主要原因是他们最初所受的家庭教育和影响不同。为什么在一起长大的双胞胎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差距不会很大,就是因为他们的家庭教育环境基本一样。许多现象表明,孩子初期发展的优劣,基本上决定于家庭教育的投入、能力和水平。有人统计,白领家庭教育孩子的时间是蓝领家庭的2倍,是贫困家庭的4倍。这是白领家庭孩子学习成绩和各种表现普遍偏优的主要原因。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在学校学的内容很有限,学生们之间能分出高低输赢的也就是语文、数学(个别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学英语,丁羽是从三年级开始学的)和体育。语文方面,丁羽在入学前就已进入广泛阅读期,读写和语言表达以及知识面方面在当时自然是高人一筹。体育方面由于平时开展活动较多,如游泳、踢球、骑车、扔沙包、滑旱冰等,各种体育比赛也往往有出色表现,起码能进"班队"。因此,家庭训练的重点就是算术,而算术又集中在速算。那一段时间我千方百计地和他一起比赛速算,用秒表掐时间,每次都让他"艰难"地"赢"一点点,用敬佩的口吻夸赞他的"神速",夸赞他计算的准确性。如100道速算题,丁羽开始时做下来要三五分钟,经过几天的竞赛训练,已接近两分钟,我就对他说,两分钟是个"天才"关,一般人即使经过训练也难以达到,谁能进入两分钟谁就肯定是天才。再做几遍,他进入两分钟大关后,我就会以惊奇的口气告诉他:真想不到我家也会出个"天才"。他问,有没有比天才更高的。我说有,那叫超天才,做100道题得进入一分半钟之内才叫超天才。他暗暗加劲,过几天又做了几遍后,他果然进入了一分半钟之内,赢得了"超天才"的夸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