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丁羽整个小学和初中阶段,我的家庭智力开发和教育的着重点都是放在夯实基础,打厚底子上。只是到了高三之后,为了上名牌大学,我才把注意力转到应试的培训上。其实,底子厚,基础实对应试也很有好处,毕竟,现在的试题也力求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来,只不过出题的人受各种限制太多,而不得不如此罢了。高三之后,丁羽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应试上,主要是通过多做练习,提高速度和精度。那时,也是我家庭智力开发教育插不上手的时候。其实,高三前的基础如何,已经基本决定了孩子能考入什么档次的大学。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学习成绩突出除了能证明一个学生比较适应现今这种应试教育模式外,并不能证明太多的东西。有不少专家对学习成绩与成才的关系进行了长期跟踪研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成才率最高的并不是学习成绩处在前几名的学生,而是十名左右的学生。这就是所谓的"第十名现象"。其实这种现象并不神秘,因为学生到社会上之后,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都发生了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更多地表现在综合素质方面,表现在处理问题、解决困难、独当一面的能力方面。考试成绩处在前几名的学生,往往是拼全力搞应试的学生,而处在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则较多地表现为重视追求"特长"和"能力"。"第十名现象"折射出的是目前我们应试教育,"唯分是举"选拔机制的不足。近些年,名牌大学、重点大学的自主招生有明显扩大的趋势,就是为弥补应试教育制度下选拔人才的不足而采取的一种"挽救"措施。因此说,让孩子不争考试成绩第一而争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一种大智慧。"家庭作业不做课内的"就是这种大智慧的具体体现。但还需注意,在现在以应试教育为主,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下,你还不能完全放弃应试而全力打你的"基础",攻你的"特长"和"素质",毕竟,那一纸文凭仍然是现今社会人才评价体系中最重的砝码。尽管有人没有考上大学却通过自学成才站到了大学的讲台上,但这毕竟是极个别的现象。一纸文凭虽然不能证明太多的东西,但它毕竟是一块"敲门砖"。能做到拿起敲门砖进入大学的校门,放下敲门砖进入高素质的厅堂,从而成就事业,成就人生的辉煌,在辉煌中为人类作出奉献,在奉献中获得人生价值的体现,这才是最大、最全面的智慧。
家长心语:
我在丁羽高考前帮助他突击语文的实践证明:如果仅仅为了拿分,语文是可以突击的。
如果仅仅为了拿分,语文是可以突击的
语文不能靠突击,主要靠平时积累,这是大家公认的。但在现在的高考模式下,语文突击确实可以在短时期内大幅度地"长分"也是事实。高三时,丁羽的语文就从拉分最多的科,经过半年多的突击,竟在"一模"中考了年级第一。
进入初中以后,丁羽的语文开始落后,到高一、高二时仍是各科中最差的,成了拉分最多的一门课。我感到,这主要是我认识和指导上的问题。早期,我特别反感语文考试中的"解词",学生们必须将标准答案一字不差地写出来,错一个字要扣分,换一种说法,甚至比标准答案说得好,也会把该题的分扣光。这完全是死记硬背式的教育。我告诉丁羽,这种解词考试你不要背,就按你理解的写,得零分我都不怨你。再是阅读理解,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自身生活非常单纯,又不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的情况下,通过阅读,去理解出作者某句话或某段文章所潜藏的含义,确实是勉为其难。更不要说,有些阅读理解的答案简直就是故弄玄虚。据说有的阅读理解题,作者本人都不知该如何答或者所答与标准答案完全不同。正是由于对当前的语文考试在许多方面有看法,不愿顺着他考试的指挥棒去要求孩子学,要求孩子背,因而在抓丁羽的语文学习方面就放松了,这是丁羽语文落后的主要原因。
高三时,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要想上北大、清华,不能有弱科,任何一门课拉分都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语文老师李玉华的这一观点给丁羽敲了警钟。怎么办,只有搞突击了。在应试教育的大前提下,你也只能顺应潮流,先通过考试关再说。具体文学素养和能力是否有实质性提高,就顾不了那么多了。而搞突击又得兼顾其他科。于是,我们制定了其他科跟着老师走(即,课上听老师讲,课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所有业余时间全部用于补语文的方针。关于在高三应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弱科上的观点,许多高考状元都谈到了。一门课,如果你经常考90分,要提高到95分,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如果把这些时间花在经常考60分的课上,很可能提高到80分左右。高考是看总分的,你的个别科再优秀,只要总分上不去,也白搭。所以说,高考前把时间用在弱科上,是最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