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百年建筑经典1

海上弄堂--石库门(4)

中华百年建筑经典(1-5) 作者:梅可


  石库门的亲切其实更多来自于其市井生活的痕迹。那些滋味,至今想起来心里都又甜又凉,其实幸福有时真的很简单。一生里,偶有这样的机遇穿过就很满足了。

  叫卖声"薏米杏仁莲心粥"、"玫瑰白糖伦敦糕"、"是肉馄饨面"、"五香茶叶蛋"不绝于耳。这是当时鲁迅先生描绘的弄堂风俗画。据说上海人善于处世的精明个性,就跟生活在这种奇妙的小社会有关。那时候,包括外侨和白领阶层在内的居民,就生活在各色各样的石库门建筑里面。石库门里弄鼎盛时期几乎占市区全部住宅面积的六成以上。只要居高临下,满眼都是由弄堂屋顶组成的红瓦的海洋。

  解放前,上海有600万人口,其中约450万住在那些红瓦的下面。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娘姨"是否可以算是里弄的代言人?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已经用"石库门"来指上海典型的市井文化了。

  在电影《新上海滩》里,影星刘德华扮演的角色叫"倒老爷"。在上海成为现代都市以前,就是他们引领着几乎全城的娘姨,在石库门里弄的早晨奏响马桶交响乐。没有他们,上海就会变成一个臭气薰天的死城。

  那个时候,马桶还不是文明社会的赘瘤。实际上,蛤蜊壳在马桶里的摩擦声,甚至还是一种富有情趣的生活细节。毫无疑问,石库门里弄是上海近代文明的象征。或是上海华人最真实的近代生活。

  但是,既然弄堂与弄堂文化都是上海开埠后的土产,它为什么会首先出现在租界?

  起初,英国人不同意中国人在租界居住。但后来发现仅靠外八百难以持久发展。恰逢太平天国运动进入江南,大量富有的中国难民要求移入,于是租界当局顺水推舟,公开向中国居民开放。为了便于管理,便在指定的地块上兴建大批集体住宅。房子为立帖式结构,像兵营一样联立成行,并由行列组成网络,对内交通自如,对外只有总弄才能到达马路,弄口设铁门,可以随时启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