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9节:第九章 黑暗帝国的魔兽争霸战(下)(3)

喋血的权杖:两千年中国历史中的风云变局 作者:王觉溟 著


使者恭恭敬敬地把托盘举到了建安王的面前。

  该来的来了。

  刘休仁忽然感到全身轻松。

  这是自从他卸掉兵权以来从未有过的轻松。

  原来,对死亡的恐惧比死亡本身更让人恐惧。

  刘休仁站了起来,推开窗户,对着皇帝寝殿的方向大喊:"皇帝得天下,是谁的力量呢!?刘骏屠杀兄弟,以致断子绝孙,今天居然轮到你了!宋的国运还能长久吗!?"

  建安王撕心裂肺的呼喊久久地回荡在深夜的皇宫中。

  与此同时,辗转在病榻上的皇帝刘彧忽然被一种莫名的恐惧攫住了。
  他勉强撑起病体,吩咐太监备轿,匆匆忙忙地出了皇宫。直到使者回禀建安王已喝下毒鸩自尽,他才如释重负地回到宫里。随即下诏:"休仁勾结禁兵,计划叛变,我不忍加以正法,严正教训,休仁惭愧,遂匆忙畏罪自杀。现可赦免他的两个儿子。建安王降为始安县王,由他的长子继承爵位。"

  皇帝知道,刘休仁在朝野上下深孚众望,对于他的暴毙,自己除了公开发布诏书外,势必要给文武百官一个更圆满的解释。所以,第二天他马上又下了一道详尽到近乎啰唆的诏书,作为内部文件分发给了各大臣和各州刺史。
  诏书称:"休仁与休祐寝必同宿、行必同车。休仁性格软弱,多情善感,遂与休祐两情缱绻,共为一家。(宣称两人是同性恋)。休仁曾经对休祐说:'你只管巧言媚上,便可常保富贵,我历来得力于此!'休祐性情贪暴,他的死本来就是上天在为民除害,但是休仁却从此忧惧不安。我每次召他入宫,他都要和老母诀别。今年春天我常和他一起上山打猎,一旦碰到下雨不能去,他就对左右说:'我又多活了一日!'休仁经历过讨伐浔阳的战争,和军队的将领们关系非常密切。我前些时候身体不适,休仁出入宫中,无不对将领们和颜悦色、厚加笼络。他的用心实在难测。我反复思考,难以获悉事情的真相,不得不有近日的这项处分。恐怕你们对此事不太了解,所以通告各位。"

  这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他所列举的诸多事实,没有一件能够作为刘休仁谋反的直接证据,无非只是一些杯弓蛇影的揣测之辞。为此他还不惜对刘休仁进行道德上的攻讦,指摘他与刘休祐是一对"玻璃"。暂且不论这样的指摘是否捏造,就算刘休仁真有这种断袖之风,可这和他的谋反又有什么关系!?皇帝这番用心良苦的解释,其实只告诉了百官们一句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皇帝为了表达对弟弟深切的哀思,每每以泪洗面,逢人便说:"我与建安王年龄相近,从小就在一起玩耍。景和、泰始之间,他所立的功勋实在很大。但是事情到了利害关头,不得不加以铲除。而今对他的思念之切,真是让人受不了啊!"说着说着眼泪又不由自主地往下掉。

  这是猫哭耗子吗?

  并不尽然。

  人是复杂而矛盾的动物。他杀人的时候是真诚的,他伤心的时候也可以是真诚的。我们无须因为他事后的伤心就对他的杀人表示谅解,也无须因为他事前的杀人就对他的伤心表示怀疑。

  人生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快乐并痛着,恩怨交织着,利害混杂着……似乎很难搞得分明。

  其实也不一定要搞分明。

  非黑即白是理想化的。人生的真实状态本来就是灰色。

  这一年的五月二十九日,入朝受命的巴陵王刘休若刚刚抵达京口,就听到刘休仁死亡的消息。他就此滞留京口,不敢再往前走半步。

  六月初十,皇帝又改任他为江州刺史,亲自写了一道情真意切的诏书,邀请他于七月七日入京赴宴。

  刘休若被皇帝在诏书中所流露的手足之情感动了,便于七月抵达建康。

  七月初九,刘休仁遭遇的那一幕就在刘休若的宅第里重演。皇帝事后追赠他为侍中、司空。

  至此,皇帝刘彧的弟弟们都比他先走一步了,最后只剩下一个平庸无能、对任何人都构不成威胁的桂阳王刘休范。
  刘彧决定放他一马,任他为江州刺史。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对于硕果仅存的桂阳王刘休范而言,老子的这几句话,绝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

  二 栋梁是怎样炼成的

  送走了弟弟们,皇帝刘彧又把目光对准了另一个"劳苦功高"的人。

  他就是金牌杀手寿寂之。

  他太勇猛了。

  无论是杀皇帝还是杀亲王,他都不用眨一下眼睛。

  这种人可以久留吗!?

  当然不能。

  事有凑巧。正当刘彧琢磨着要给他安一个什么罪名比较合适的时候,寿寂之自己给自己捅了个篓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