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剧本(1)

文学种籽 作者:(台)王鼎钧


  如果小说是说故事的延长,戏剧就是吵架的延长。两者的表达方式显然有别。"昨天晚上,老张和老李下棋,下着下着吵了起来。老张说:'大丈夫下棋要举手不回。'老李一口唾沫吐在地上:'连一只车都不能让,还算朋友?'"这是说故事,事情已经过去了,作者知道是怎么回事,读者不知道,由作者说给读者听。由于说故事的人技巧高明,听故事的人听得入迷,有时恍如置身其中。戏剧不然,戏剧的安排是,老张老李吵架时你我在场旁观,中间不需要有人转述。现代受过教育的人不轻易吵架(他们暗斗),但是当年在乡下,有人吵架是大节目,看人吵架是赏心乐事,有时观众把吵架的人(连同劝解的人)密密层层围在街心,和看戏差不多;吵架的人在众人注视之下士气旺盛,荣誉感高涨,拼命不使大家失望,和演戏也很近似。有人贪看吵架,忘了自己刚才正在做饭,结果厨房里着了火,这种人就是戏迷了。

  拿吵架比戏剧,是就话剧而言。话剧说话多,依赖语言的地方多,剧本可以单独供人阅读,一向列为文学形式之一。我们从语言的角度了解文学,从文学的角度了解戏剧,自然以话剧剧本为对象。戏剧是综合的艺术,冶文学、美术、音乐、舞蹈于一炉,而剧种甚多,各有偏重,歌剧偏重音乐,电影偏重美术,而话剧偏重文学。话剧剧本中具有文学创作的各种技巧。电影"把思想情感转化为意象"做得最彻底,可是,它的意象通常不用语言来表现,它用画面来表现。那用书面语言写出来的电影剧本是个空架子。写散文写小说的人看电影,多半要把电影当作人生的原材来看,把那些用画面呈现的意象在自己脑子里"翻译"成语言。

  有人给戏剧下定义,说戏剧是"演员当着观众在舞台上表演一段精彩的人生"。我很喜欢这个定义,它经得起逐字(词)分析。让我们从最后一个词看起:"人生",戏剧的内容,所用的材料来自人生。戏剧所表演的是人怎样活着,人为什么活着,人活下去变得怎样了。它演出人的快乐,人的悲哀,人的挫折,人的奋斗。戏剧取材人生和小说近似,但是比小说更严格入世。戏剧既然表演人生,则人生大约也像是戏剧。"世事如戏"原是中国的一句老话。从前,中国的戏台两旁照例挂一副长联,大意说尧舜禹汤都是演员,日月是灯光,风雷是音响效果。一般而言,戏剧家从人生中找出戏来,观众则从戏里看出人生来。观众岂真是傻子?他们爱看戏,是因为戏里确有东西值得看。最能使人发生兴趣的东西还是人,别人。人人愿意观察他的同类,看别人怎样活着。如果不是人性有这样强烈的要求,戏剧这个行业也许早已淘汰。

  唯有"精彩"的人生才配得上戏剧家的表演。我们并不缺少观察同类的机会,但日常所看见的大都平淡枯燥,难以引起兴味,也不容易发现深长的意义。有人和美国参议员肯尼迪比邻而居,自诩每天可以看见肯尼迪,旁人浇他一瓢冷水,说他没看见肯尼迪怎么和女秘书一块儿掉进河里。可不是?我们常常看见军官,但是没机会看他出生入死裹创再战;我们常常看见新郎,但是没机会看他灯前月下海誓山盟;我们参加了某人的葬礼,但是没看见他由三十三楼一跃而下。戏剧来补救这个缺陷,它把人生中最精彩的、最足以使人全神贯注的事情选出来,加以整理组织,表演给我们看;把人生加以剪裁捏制,使它符合戏剧的要求,把隐藏在里面的戏剧性放射出来,表演给我们看。

  什么是"精彩"?也就是说,人生的戏剧性藏在哪里?有人认为戏剧性在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有人认为戏剧性在危机,"没有危机就没有戏剧";有人认为戏剧性在对照,"没有对照就没有戏剧"。这三句话都成立,彼此可以互相补充。而且冲突、对照、危机,往往三位一体。例如吵架,当然是冲突,一个巴掌拍不响;但又何尝不是危机?吵着吵着拔出刀子来怎么办?吵着吵着有心脏病的那个气死了怎么办?两人吵架,自然形成对照,吵架时两方都使出浑身解数,粗鲁的更粗鲁,阴狠的更阴狠,刻薄的更刻薄,厚道一些的也完全暴露了他的厚道。秦桧害岳飞是岳飞的危机,南宋的危机,也是善恶冲突,忠奸对照。"将军阵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者互相对照,但冲突亦在其中,因为这两种状况不调和,会产生冲突。"这样怎能打败敌人?"危机感随之出现。

  如果把三者分开,冲突最重要,冲突推动事件使戏剧情节向前发展。通常,编剧家要使剧中人针尖麦芒互不相让,罗密欧非爱朱丽叶不可,而朱丽叶的父母又非反对不可。白蛇非爱许仙不可,法海却非来干涉不可。在我们常见的人生里面,甲向乙借钱,乙不肯借,甲怏怏而返,也就算了。在戏剧里,甲向乙借钱,乙一定不借,甲受挫之后又一定不肯罢休。或者甲向乙借钱,乙拒绝,可是甲想了一个办法使乙不得不借,并且决心赖债不还,乙又想了一个办法使甲非还不可,双方斗来斗去。如果债务人耍赖,债权人一笑置之,冲突就停止了,剧情也停顿了。必须不断地冲突,必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八岁的女孩过生日,八十岁的爷爷切蛋糕,好文章,但未必是好戏。八十岁的爷爷一刀切下去忽然打了个喷嚏,许多唾沫星子落在蛋糕上,全家人都不愿意吃蛋糕可是又不敢不吃,偏有一个人做出头的椽子说,目前感冒正在流行,这块喷满了口水的蛋糕吃不得,偏偏爷爷的脾气不好,一听之下勃然大怒,这至少是戏了。

  在戏剧里,这精彩的人生是人生中的"一段",它有一个结构式。起初,冲突出现,不久,这个冲突解决了,但是所谓解决并不是真正的彻底的解决,只是表面的缓和,冲突的种子仍在,而且长得更大,于是有第二次的冲突,这次冲突也只有表面的缓和而潜伏着再冲突的因素,于是有第三次冲突。照样,又有第四次冲突,第五次冲突,独幕剧演出时间短,冲突的次数少,多幕剧演出时间长,冲突的次数多。随着剧情的发展,冲突一次比一次激烈,危机一次比一次严重,对照一次比一次明显。终于,全剧有一个顶点,有一个最高潮。在编剧家的匠心运作之下,最高潮一旦出现,彻底解决问题的时机也成熟了,于是,最高潮之后的解决是所有矛盾纠葛的总了断,再也没有下一次的冲突,这是说,全剧可以结束了。当年定下"高潮"、"最高潮"等名词的人一定观察过海浪,有时候后浪推前浪,小浪变大浪,终于掀起一个壁立的浪头来,这个巨浪汇集了前面那些小浪中浪大浪的精力,那么美,那么吓人,它在空中站了一会儿,扑下去,留下一片回澜。然后,再没有浪了,除非再从小浪开始,来一次新的组合。戏剧的结构恰是如此。

  观摩写作的人要打开别人的剧本,削好铅笔,一面读,一面在练习簿上作图解。在这里,我们只能把戏剧简化,缩小,作一番示意。在赌场里,赌客和庄家的利害是冲突的,每下一次注就冲突一次。有一个赌客把手中的钞票放下去,被庄家吃掉,这是第一次冲突和表面的解决。赌客不甘心,他要下更大的注,他把外套口袋里的钞票全部掏出来。这一次冲突比上一次激烈。可是他又输了。他再从内衣的口袋里掏出一叠大钞,用力丢在桌面上。他要把历次输掉的钱加上一倍赢回来。这次冲突更大,他输得更惨。他没有钱了,他还有一把手枪。他不肯离开赌台,就掏出手枪来押上。这时,情节朝顶点发展。庄家不是等闲之辈,看见手枪不动声色,赌局照样进行。结果还是庄家赢,赌客又输。赌客伸手抓起手枪,这抓起枪来的刹那是最高潮的最高处。他要干什么?全场屏息以待。此时问题最严重,最难解决。时间在此处不宜久留,要急转直下,赌客想了一下,开了枪,朝着自己的左胸。赌局停止,全场鸦雀无声,庄家面无表情。枪声虽然沉重,到底简单,问题立即解决了,而且解决得如此彻底。几秒钟后,两个侍者拖走了自杀身死的赌客,一个新赌客补上空出来的位子,赌局继续。这是最高潮后的回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