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神舞,兵临城下
早李煜登基一年,北方中原也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事情。在一个叫做陈桥驿的小地方,将士们把一件黄袍披在了后周校尉都检点赵匡胤的身上,这件事情开辟了历史上的一个新的纪元,宋王朝由此而诞生,并再次把中国带进一个统一有序的历史时期。
李唐王朝灭亡后,中原地区的朝代更替如走马,梁、唐、晋、汉、周相继割据。这些朝廷虽然命祚不长,但带给百姓的却是前所未有的大黑暗,谋朝篡国的事件接连发生,皇帝轮流做,因皇帝的位子而起的干戈成了寻常事,老百姓流离失所困苦不堪。到了五代中的最后一个朝代后周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后周皇帝郭威取得帝位的方式和途径和前代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依靠手中的兵权将皇帝的位置取而代之,但郭威并不是一个浅尝辄止的人,他并没有沉湎于身为一国之君的无限权力,而是心怀大志想要一统天下,做一个大一统的帝王。
在郭威的治理下,后周的内政外交日渐强盛,拥有了当时其他割据势力无法比拟的军事优势和战略优势。郭威先后臣服了江南诸国,使他们的割据首领不敢妄称皇帝,而是屈尊为国主,年年向后周进献金币,成了后周的臣属,而且这些江南的小国在惶恐之余纷纷献上国土,以保全自己的统治者的地位和身份。可惜天妒英才,五代时期最有能力和实力统一全国的皇帝郭威没能等待那一天的到来,在后周蒸蒸日上的时候撒手人寰,将这个振兴的国家交给了自己的养子柴荣。
柴荣的雄心壮志并不比他的养父逊色,甚至有的地方比郭威还要突出。他进一步的开疆拓土,使后周成为五代时期疆域最为广大的国家,还发动对塞北辽帝国的战争,企图收复断送在石敬瑭手中的幽云十六州,可惜准备仓促,战争最后无果而终。柴荣最果敢的政策就是提拔年轻有为的将士作为国家的栋梁,赵匡胤就是这样由一个普通的士卒提拔为校尉都检点的,后周也因此而血气方刚,生气勃勃。
但事情竟然是播下龙种收获跳蚤。柴荣和养父郭威一样寿祚不长,过早去世的结果就是留下一对孤儿寡母和一个亟待强主临朝的朝廷。后周最后一位皇帝柴宗训登基的时候不过七岁,还在母亲的怀抱之中。幼主临朝,强臣环伺,主弱臣强的局面为后周的崩溃埋下了隐患。
这时的赵匡胤已经全面取得了后周的军政大权。柴宗训的内政外交全由赵匡胤一人主持和负责,这不仅仅因为赵匡胤是个权臣,还在于赵匡胤和柴荣是结过义的兄弟,柴宗训还得喊赵匡胤一声叔父。可是后周就断送在他的叔父的手中。
后周显德七年的正月,赵匡胤带领军士领兵外出作战,行至陈桥驿的时候,军队驻扎歇息,柴宗训还派人送来了犒劳的酒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早已醉醺醺的众将士在石守信、郑恩等将军的带领下,把一件黄袍披到了醉歪歪的赵匡胤的身上,且呼啦啦一起跪倒山呼万岁,赵匡胤处于醺醉之中也未推却,就这样赵匡胤也效法前辈将柴宗训取而代之,作了新皇帝。
赵匡胤黄袍加身以后,废掉柴宗训和后周国号,建立大宋朝,改号建隆元年。为了防止世人讥讽他欺负孤儿寡母,赵匡胤下诏给予了柴氏母子许多优惠的待遇,例如后来家喻户晓的柴王爷的爵位,有宋一代世袭不绝。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不但继承了后周广阔的疆土,还秉承了自郭威、柴荣以来的轰轰烈烈有所作为的英雄气概和雄心壮志,开始谋划着统一中国,消灭围绕在宋朝周边的割据势力。不过,在此之前赵匡胤精心策划了一场戏剧,为大宋朝立国三百年余年扫除了隐患,那就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经过此事,将军们再也掀不起波澜了。
宋朝内部的隐患消除了,赵匡胤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开始把眼光转向外部。他和他的宰相赵普制定了一个战略。对于北方,赵匡胤无意打草惊蛇,先稳住兵力十分强悍的北汉和辽国,待南方的事情解决了,再转过头来集中兵力对其进行剿灭。对于南方诸割据势力,赵匡胤认为最难拔的钉子莫过于南唐,因为南唐是南方诸国中最具实力的国家,又凭借长江天险,占据虎踞龙盘的石头城,易守而难攻。鉴于此,赵匡胤决定采取分而击之的战略,先把荆湖、后蜀、南汉、南平和吴越拿下,对南唐形成合围,然后出重兵围攻金陵,迫使南唐国主献上降书顺表,完成对江南的统一。
但此时的李煜却还执拗于作为皇帝的不适和抱怨中。他的眼中,皇帝不是他愿意做的,而是别人强加给他的,不会认真对待这件事,出了什么事也不会负责任,自己尚且是不幸者,哪还管得了其他。李煜采取的是逃避的态度,而方式就是躲进深宫,跟皇后周娥皇研习曲谱--《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乃是李唐王朝唐明皇李隆基所创。彼时,宫廷设有雅乐。雅乐乃庙堂之音,庄严肃穆不宜娱乐,明皇于是设立教坊乐,专管宫廷中除雅乐以外的所有音乐、舞蹈以及戏曲的排练、演出等事宜,还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人,教于梨园,号称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人也称梨园弟子,每日聚在洛阳神都苑凝碧池一起奏乐演戏。唐明皇不但精通音律,而且还亲自就教于梨园。
天宝年间,安禄山在渔阳起兵,明皇奔到蜀地,叛军攻陷西京,直指洛阳,安禄山攻下洛阳后,在凝碧池召集众臣,一起观看梨园子弟的表演,有一个乐工,名叫雷海清,不愿为叛贼安禄山演奏,将乐器狠狠的摔在地上,面向蜀地的方向恸哭,梨园子弟也大哭不止,可见明皇在乐人心中的地位何其崇高!有诗曰:秋槐零落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正是对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
那时候,西域诸国的胡乐,高丽、南诏的蛮音,乃至天竺吐蕃的乐曲,无论是曲谱还是音乐家齐聚西安,唐明皇跟域外的音乐家交流切磋,引进胡乐,并修订勘校曲谱,使之与中原古音相揉和,创造了一系列独具风致的词曲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霓裳羽衣曲。安禄山善舞,虽然腰肢肥胖,舞姿却别显婀娜摇曳的风姿,因此深得明皇和杨贵妃的宠幸。
唐明皇按照安禄山和杨贵妃的不同的舞风,创下了杂糅两家优点的霓裳羽衣曲。霓裳羽衣曲,全曲三大段,上中下三序,上序六遍,中序六遍,下序六遍,全曲共一十八遍。每遍双调共一百零一字,压仄韵。此外还有菩萨蛮,念奴娇,清平乐诸调也是明皇所创。霓裳羽衣曲毁于战火,至今只剩残谱,中序第一遍,一个简单的双调,其余皆难寻痕迹。
而残谱却给李煜带来了超乎想象的安慰。大周后也十分精通音律,她对霓裳曲的残谱有深入研究,这使得李煜对她产生了精神上的依赖。两个人一起研习残谱,渐渐的竟能将残谱修缮起来。只有在对残谱的研究中,只有在和大周的耳鬓厮磨、朝夕相处中,李煜才感到自己是鲜活的,人的价值才切实的存在。这才是活生生的李煜啊,而坐在皇座上满脸愁苦的那个皇帝却不是他。
此时间还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李煜对女人的脚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李煜这辈子,做皇帝无奈无能,对女人和诗词音律却兴致盎然。宋人张邦基《墨庄漫录》云:李后主官嫔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饰以宝物细带缨络,莲中作品色瑞莲,令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素袜舞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唐镐诗日:莲中花更好,云里月常新。因窅娘作也。由是人皆效之,以纤弓为妙。以此知裹脚自五代之来方为之。如熙宁元年以前人为者尤少。近年则人人相效,以不为者为耻。
没想到,李煜的一个小小的癖好,竟引领了百代的风流韵致。从此以后,经过时间的发酵,渐渐成为一个民族的风尚。在古人眼中,女人美不美,倒不在于三围多少,而是先看她的脚合不合乎三寸金莲的标准。缠足裹脚在当时必定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正如现在的高跟鞋一样,科学上早有定论,穿高跟鞋有危害,不健康,穿起来又难受。但为什么女性朋友们还难以割舍呢?原因很明了,一是她们喜欢,发自内心的喜欢,因为高跟鞋增加了她们的魅力,让她们更自信,如果她们自己不喜欢,纵使别人怎么喜欢也是有所不情愿,但是谁会拒绝更美呢?
同样,在古代不仅男人喜欢女人裹小脚,就连女人自己也认为小脚有魅力,而且为了拥有这份魅力,纵使受了些损害又算得了什么?小脚和高跟鞋的时间跨度虽然有千年之久,但时尚是没有分野的,时尚在不同的阶段虽然有不同的形式,但其本质却是今古一理。
这些都是拜李煜所赐的。他在这些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可谓恢宏,而政治上的作为则相形见绌了。但是,意境盎然的诗,韵味婉美的词,动人曼妙的乐舞,无论怎么说,也抵挡不住北宋朔风猎猎的兵锋。当李煜尚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的时候,北宋大将曹彬、潘美的军队已经将金陵紧紧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