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篇

奕詝,危局中的蹩脚皇帝(四)

最恨生在帝王家 作者:纳兰秋


  圆明园起火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无疑是咸丰帝一生中最大的耻辱和败笔。内忧尚未缓解,外患又来了。1856年到1860年这四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俄美趁火打劫,中国蒙受了莫大的灾难和损失。而作为国家元首的咸丰帝在风雨欲来之前,却没有丝毫的准备。妇人醇酒的麻醉力太大了,他无力自拔,也不想自拔。

  太平天国那烂摊子,有曾国藩替他支撑。广州那边的外夷通商事务,由他深为倚重巡抚叶名琛主持。他还起用蒙古亲王僧格林沁在大沽、通州一带布防,拱卫京师。所有这些,在咸丰帝看来,都是万无一失的,外有能臣应付时局,他自然可以悠然的听京戏了。可是,他要对这份悠然付出惨重代价。

  事情坏在广东巡抚叶名琛身上。叶名琛在广东一手遮天,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苗头不仅拿不出对策,而且还固执的自以为是。咸丰帝对广州的情形毫不知情,但却盲目深信叶名琛能够化险为夷,拖住西夷北上的步伐。叶名琛对咸丰帝一味的瞒哄,咸丰帝却信以为真,直到英法联军攻破大沽炮台进逼北京,他才感到受了叶名琛的蒙蔽,于是气急败坏,要治叶名琛的罪。可是此时的叶名琛已成了"海上苏武"。

  叶名琛还是有些骨气的。当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的时候,他并没有奴颜婢膝的投降,而是挺直了腰板,面带威严的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和联军谈判。这一点倒为叶名琛赚了些许的喝彩声。可是。联军不管这一套,将其俘虏,送往印度的加尔各答,三个月后死在那里。至死他都以"海上苏武"自居,他不投降的气节还是值得赞叹的。

  可是时人并不推崇他。叶名琛的所作所为,被时人讥讽为:"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肚量,疆臣抱负,古之所无,今亦罕有。"当广州失陷,叶名琛被俘的奏折传到咸丰帝手里的时候,咸丰帝只说:"览奏实深诧异!"他想不明白,叶名琛上奏的折子里,不是说广州的一切尽在掌握吗?怎么会出现这种结局?他的心里对叶名琛爱恨交错,大概恨的情绪会更多。如果采访咸丰帝此时此刻最想说什么,他大概会说"名琛误我!"咸丰帝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僧格林沁身上,可是等待他的只有失望、失望、再失望。僧格林沁的满清铁骑不是英法联军的对手,北京岌岌可危。这使人想起电影《火烧圆明园》里的情节-- 皇帝与恭亲王私下会晤,迫于时局的压力,君与臣之间已经免去了跪奏及问答的繁缛,恭亲王则不等皇帝发问,直白的说道:

  "他们要派代表到北京换约。""什么?到北京来换约?笑话。""他们说准来要来,不准来也要来。""我们不准,他们怎么来!?""带兵来。"……

  年轻的咸丰帝似乎还沉浸在皇帝的一言九鼎中,他并不知道皇帝的权威早在坚船利炮的发威下,变得一文不值。

  僧格林沁在通州八里桥组织了最后一次抵抗,可结果依然是战败。咸丰帝再也坐不住了,决定出逃热河行宫。热河行宫就是现在的避暑山庄。咸丰帝的最后的伎俩就是打不过就跑。不过要说皇帝逃炮太难听了,咸丰帝示意宣传部门的领导,对外要称"北狩"--去木兰围场打猎--现在看来,完全是自欺欺人。

  咸丰帝倒可以一走了之,但北京这烂摊子交给谁呢?他又想起自己的弟弟奕訢来。别看平时咸丰帝猜忌奕訢,但关键时刻他还是"照顾"弟弟的,他让奕訢以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的身份,督办和局。另外还特地关照奕訢,对于西洋人,事情能办就办,不能办就跑,实在不行就到热河来找我。关键时候咸丰帝的逃跑行为,再次为他的蹩脚作了生动的证明。

  咸丰帝的"北狩"显得非常仓促,与以往的康熙、乾隆北狩形成鲜明对比。清人笔记中描述了咸丰帝出逃时的狼狈情景:

  圣驾遂于初八日巳刻偷走……銮舆不备,扈从无多……车马寥寥,宫眷后至,洵迫不及待也。是日,上仅咽鸡子两枚。次日上与诸宫眷食小米粥数碗,泣行数下……

  一切排场都减免了,一路上只吃了两个鸡蛋和几碗小米粥,没有迎送的队伍,只有两行清泪,咸丰帝够惨的。相比于往昔的奢华无度,这一次竟是不光彩的出奔。他一定会想起唐玄宗的幸蜀,也跟他一样,皇宫呆不下去了,热锅似的烤死人。这是清朝皇帝第一次因为敌人入侵而逃窜,咸丰帝博了一个"头彩"。谁知道,他这一逃,竟再也没能回来。

  咸丰帝前脚走,英法联军后脚就把圆明园烧了。熊熊大火几昼夜不止,灰烬满天飞舞。一座人类建筑史上的大成之作,眨眼间化作惨不忍睹的残垣断壁。大清的尊严在灰烬中彻底丧失,中国的灾难在火光中再一次加深。咸丰帝听说后,捶胸顿足,涕泪横流,但无计可施,无法可想,只能眼睁睁的任凭列强在自己的出生地肆意的打砸抢掠。英法等国强盗行径给中国留下了永难愈合的伤痕。

  到达热河以后,咸丰帝彻底的沉沦了,远离了是非之地,他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在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里,空气清新,微风荡漾,咸丰帝歪着身子,满心沉醉的听京戏,不知疲劳,也不知乏味,或许他已知自己时日无多。此时的咸丰帝已经出现了咯血症状,精神萎靡不振,不能久坐。这都是他长期贪酒食色的结果。咸丰帝病体越发沉重,行宫里的政治斗争也越发激烈。不要以为离开了北京就天下太平了,只要有皇帝的地方,就有斗争,就要流血。

  这次斗争是在宠臣肃顺和贵妃那拉氏之间展开。而遥远的北京还存在着第三方势力,即恭亲王奕訢所代表的留守势力。这三股势力是左右咸丰晚期政局的决定性力量。他们之间的结盟或决裂,对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个女人不寻

  常肃顺是个厉害角色,最会揣摩咸丰帝的意图,因此深受恩宠。肃顺也因此飞扬跋扈,连两宫皇后、贵妃都不放在眼里。肃顺讲究权谋。在热河,咸丰帝只顾享乐,一切事体均由肃顺裁决,完事只需回禀一声就行。肃顺最大的优点就是提拔汉人,可以说他是满洲权贵里面最少猜忌汉人的,这一点足以称道,也给大清朝开发了不少栋梁之材。但由于肃顺行事风格霸道,只看皇帝脸色行事,别的一概不论,故与两宫皇后、贵妃多有抵牾。随着咸丰帝一天不如一天,宠臣和皇后、贵妃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

  作为肃顺的敌手,那拉氏是什么背景呢?

  那拉氏是咸丰帝唯一皇子载淳的生母,关于那拉氏与咸丰帝之间的家族恩怨,野史广有记载。据说,清太祖努尔哈赤率领建州女真统一女真各部时,与叶赫部的战斗最为激烈、耗时最长。攻破叶赫部大营后,努尔哈赤下令屠戮,以泄心头之恨。叶赫部首领在被杀前,曾指天发誓,对努尔哈赤说:即使我叶赫部只剩下一个女人,将来也会报此大仇,灭你建州部爱新觉罗氏!

  咸丰帝身为皇子在紫禁城内读书时,祖宗基业的建立过程是其必修课。建州部与叶赫部之战,作为爱新觉罗氏统一女真各部、龙兴于关外的关键一战,他当然十分了解。所以当他得知懿贵妃是叶赫部那拉氏族裔,立即会想到叶赫部首领临终前的"诅咒",不由得心头一震。因此而冷落那拉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是母以子贵是颠簸不破的真理,不论背景怎样,谁也该变不了那拉氏生下龙钟这一事实。载淳出生后,咸丰帝对那拉氏的宠爱更加不一般了。最引人注意的变化,就是咸丰帝渐渐允许那拉氏帮助批阅奏章。这也在情理之中。咸丰帝身子倦怠,不思理事,大清朝事情那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就让那拉氏批了算了,况且那拉氏从小读过书,粗通文采,倒也替咸丰帝分忧不少。可是那拉氏是个有野心的女人,让她帮忙批阅奏章,无疑让她分享皇权,这进一步刺激了她的野心。咸丰帝也渐渐担心,自己百年之后,这个女人会不会干政呢?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肃顺似乎看出了皇帝的心思,于是就建议咸丰帝行"钩弋故事"。黄浚在《花随人圣庵摭忆》中记载:西后(那拉氏)先入宫,夏日单衣,方校书卷,文宗(咸丰帝)见而幸之,有娠,始册封,及晚年厌其专权。文宗最喜肃顺,言无不尽,一日以那拉氏忤旨,又谋于肃顺。肃顺请用钩弋故事,文宗濡濡不忍……西后闻之,衔肃刻骨,后遂有大狱……

  黄浚的这则笔记来源于"内廷旧监",应该说是非常可靠的。从上边这段记录来看,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三件事情。其一,那拉氏早有野心,而她的野心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上的,一是咸丰帝信任她,让她校书卷、批奏章,总之是很受宠,有点让人妒忌,二是他给咸丰帝生了一个儿子,也意味着她就是未来皇帝的母亲,是皇太后,这两点足以支撑她的野心;其二,咸丰帝对那拉氏的野心也有察觉,但不知如何处置,遂问策于肃顺,肃顺害怕将来咸丰帝一旦死了,那拉氏作为皇太后必会报复他,因此建议咸丰帝行钩弋故事,就是效法汉武帝,为了避免太后干政,在自己快不行的时候,将储君之母赐死,而咸丰帝心有不忍,毕竟多少年的夫妻了,感情还是挺深的;其三,那拉氏是笑到最后的人,咸丰帝死后,她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将肃顺一派势力一网打尽,她借此跃上历史舞台,主政将近半个世纪,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对于内部愈演愈烈的争权夺势,咸丰帝已然无暇顾及,因为他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1861年8月21日,农历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这一天早上,咸丰帝吃了一碗粳米粥,感觉还可以,但过了中午就不行了,不过咸丰帝照样点了折子戏,也许锣鼓的喧闹声太大,咸丰帝体质衰弱,不胜丝竹,突然昏厥过去了。到了夜里子时才苏醒过来,忙召见御前大臣交待遗嘱: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大臣。此日凌晨,咸丰帝要了一碗冰糖燕窝,卯时,气息剧烈起伏,最终慢慢停止,咸丰帝的生命终于划上了句号。那碗晶莹剔透的冰糖燕窝尚未来得及享用。享年三十一岁。

  也许有人会说,咸丰帝的死平淡无奇。此言差矣,正当风华正茂的年纪怎么会说死就死呢?即使有病也不至于如此迅速啊,何况他患的是肺结核,是慢性病,以皇宫的优裕条件,慢慢调理,保命是不成问题的,但是他为什么偏偏死了呢?只能说,咸丰帝死于不堪忍受的心灵重负,死在于国于家无望,死在愧对祖宗后代的深深疚责中。他死于心病,而不是什么肺结核。

  奕詝终于解脱了,这里我们不再称他咸丰帝,而是叫他奕詝。奕詝是他本来的面目,而咸丰给他带来了莫大的痛苦。奕詝临死的时候,心里一定充满了悔恨,他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的结局。他不是没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不对头,以至于他的一生都在焦虑中度过。才而立之年啊,绝不是该死的时候,可是家事国事让他如此不堪应对。他死的时候心力交瘁,他不是一个好皇帝。

  奕詝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时期,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奕詝深受大儒杜受田的影响,再加上道光帝皇帝的言传身教,导致他希望自己做一个守成的皇帝。守成已属不易了,何谈改革创新呢?因此,守成是奕詝一生的命题。可是他做得怎么样呢?事实告诉我们不怎么样。因为他所处的时代已经不容许他守成了,而是要求他能够盯准世界形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自我要求和时代要求发生了抵牾,这才是奕詝悲哀的根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