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洛阳水席源自唐代说质疑

隋唐历史文化 作者:郭绍林 著


  摘要:或说洛阳水席起源于唐代的佛寺,或说起源于唐代武则天吃萝卜。唐代文献有关于洛阳饮食的零星说法,但水席来源的说法却找不到文献依据,也缺乏合理性。加以推测,当地农家以红薯淀粉制成的不同形状食品为主要原料,配以肉食,变换花样,轮番装碗上菜,招待客人。由于多是汤菜,相沿成俗,后被开发改造,起名水席。红薯是明朝才从外国传入中国的,因而洛阳水席不会起源于唐代。

  洛阳水席以其独特的风味区别于其它菜系,是当今洛阳餐饮业的一道著名的美味佳肴。关于洛阳水席,无论是当地的文化人还是生意人,都说是起源于唐朝。洛阳经济开发区和中国新闻社编辑的画册《中国新闻》洛阳专辑,这样写道:"水席起源于唐代,原为寺院中服侍主持用的菜肴,后传入宫廷,再配以山珍海味,使水席更为丰盛,武则天时期,武后在洛阳用水席大筵(郭按:应为宴)群臣。自此,从宫廷到官宦、士大夫阶层都用水席招待客人。洛阳水席是根据北方气候干燥的特点,每道菜都连汤带水,使人吃之不腻。一般有八冷盘、热菜有八中盘(按:应为碗,下同)、四大盘,上菜似行云流水。洛阳市曾用水席招待周恩来总理,受到高度赞赏。"文化人、生意人在口头介绍或书面作品中,还提到水席来自武则天的具体细节。2001年,当地政府举办导游词大奖赛,笔者应邀担任评委。一份获奖作品在文末附注中交代道:"大家讲得最多的是燕菜中有关大萝卜的传说。就是说当年东关下园长了个大萝卜,长三尺,粗如桶,菜农献给了武则天……在隋唐时东关下园的位置是在城内繁华的闹市区,去哪里会有萝卜地和菜农,并长出大萝卜来。"于是这份作品另起炉灶,加以弥合,说:"洛阳水席原本不叫洛阳水席,而叫武后水席。……武则天当年在洛阳感业寺削发为尼,仍遭异党加害,皇后特派人到感业寺毒酒赐死。……她的尸体被抛于寺外荒野,夜里被露水打醒(按:不知道怎么一个打法),……腹痛难忍,……忽然月光下看见了一片萝卜地,……便不顾一切地拔出萝卜就啃着吃。萝卜有生津解毒之功效,……救了她的性命。日后她坐了龙位号令天下,便加封萝卜为'义菜'。……要求御膳坊即是(按:即使)作国宴大菜,也必须有萝卜在先。……所以在水席中萝卜必是热菜中的第一道菜,……先选上好的萝卜制成长丝,细如龙须,然后用去油的高汤浸泡入味,滤干了再包已(按:应为以)蛋青薄芡,上笼蒸至芡凝固,这时蒸出的萝卜丝已是晶莹剔透,团如浮云,质如白玉,形似燕窝之感,再与配好的汤料文火轻焖出味。做的好的能吃出满口的利爽香滑,且香而不腻,滑而不淡,脆中有韧,清爽如素,馥厚似荤。……到了宋理学盛,武则天被贬,连救过武则天的萝卜也被株连,义也就不成义了。……因义菜形似燕窝,燕和义又是谐音,自宋后就把这道菜由'义菜'改叫成了'燕菜'。"这个说法独此一家,显然是这位作者的文学创作。但作者弄错了基本史实。其一,感业寺不在洛阳在长安。清人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4记载唐长安城朱雀门街西安业坊,说:"东南隅,济度尼寺。"自注说:"其济度尼寺本在崇德坊,贞观二十三年(649)徙于此。武后为尼,即此寺也。……《通鉴》作感业寺。"其二,王皇后不但没有派人去该寺鸩杀武则天,相反,还是她劝丈夫唐高宗把父皇的这位遗孀纳入宫中做妾的。《资治通鉴》卷199说:"王皇后无子,萧淑妃有宠,王后疾之。上(高宗)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太宗崩,武氏随众感业寺为尼。忌日,上诣寺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泣。王后闻之,阴令武氏长发,劝上纳之后宫,欲以间淑妃之宠。"至于上述其它说法,笔者很想知道哪些文献里能找到依据,并弄清其中所包含的合理成分,曾请教过几位持此说的文化人,他们却只是瞠目以对而已。

  既然是武则天时期发生在洛阳的事情,我们不妨看看关于当时洛阳饮食的文献资料。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是青年美男子,武则天晚年,在神都洛阳安排他们担任控鹤府内供奉。当时人张鷟在《朝野佥载》卷2中记载张氏兄弟在膳食方面"竞为豪侈"的情况,说:"易之为大铁笼,置鹅鸭于其内,当中取起炭火,铜盆贮五味汁。鹅鸭绕火走,渴即饮汁,火炙痛即回,表里皆熟,毛落尽,肉赤烘烘乃死。昌宗活拦驴于小室内,起炭火,置五味汁如前法。……后诛易之、昌宗等,百姓脔割其肉,肥白如猪肪,煎炙而食。"很明显,这是"火席",而不是水席。但这些情节很让人怀疑。以动物为食物,须先将动物屠宰放血,脱毛去皮,清洗内脏,成为可分类加工的清洁原料,然后进行蒸煮烹饪。在早已不再茹毛饮血的唐代,张氏昆仲这样吃鸭鹅毛驴,那是连毛血屎尿都混同在肉里面的,如此不卫生,达官贵人居然敢吃、爱吃,真是匪夷所思的事。

  南宋洪迈《容斋续笔》卷12,认为《朝野佥载》纪事"皆琐尾擿裂,且多喋语"。现在看来,《朝野佥载》记事确实多从有趣好玩着眼,其真实可靠程度难免要打折扣。《朝野佥载》还有一则关于饮食的记载,见于一卷本《朝野佥载》及《说郛》卷2引《朝野佥载》,六卷本《朝野佥载》中没有这则内容。但这则说法不是唐代洛阳的事,这里予以引用,以给上述张氏兄弟的做法是否可信提供一点参照。这则说法是:隋朝末年,深州(治今河北省安平县)人诸葛昂以豪侠闻名遐迩。高瓒听说,便只身前往拜访,受到的宴请仅仅是鸡胗子而已。高氏要压过他,第二天邀请他一行数十人来家赴宴,所屠宰的猪羊个个身长八尺,烙制的面饼直径一丈多,面饼裹着肉菜,有堂屋柱子那么粗,用盆代替碗来行酒。诸葛昂不甘示弱,第三天回请高氏一行数百人,气势更大,用车载酒行巡,用马驮肉上菜。高氏第四天再请他们赴宴,便不再是常见的鸡鸭鱼肉,而是将一个十多岁的男奴烹制成肉菜。当客人们发现食盘中有男奴的头颅手脚,不禁将吃下肚的东西吐了出来。诸葛昂第五天宴请高氏,又耍出了高招,让自己一位爱妾行酒,妾无故发笑,诸葛昂立即呵斥把她拿下。不大一会儿,厨子上菜,已经把这位妾蒸制成完整的食品,其造型是端坐在银盘中,涂脂抹粉,穿戴绫罗。诸葛昂于是掰下妾的大腿肉分给客人们吃,自己"于奶房间撮肥肉食之,尽饱而止"。高氏终于被比下去了,而且对于吃女人肉感到羞愧,于是"夜遁而去"。这则说法太离谱了,谁敢相信?因此,张氏兄弟吃鸭鹅毛驴的方法,恐怕也是《朝野佥载》瞎编的。

  到了晚唐,康骈在《剧谈录》卷下中写了一则题为《洛中豪士》的笔记,倒是提到了"水餐"二字。乾符年间(874-879),洛阳城中有豪门子弟,凭借家长的勋业而蒙受资荫,家资丰饶。他们"恣陈锦衣玉食,不以充诎为戒,饮馔华鲜,极口腹之欲"。有一位姓李的使君(州刺史)卸任后居住洛阳,很感激这户家长在世时对自己的恩德,想请其几位子弟来自己家中宴饮。李使君告诉洛阳敬爱寺僧人圣刚,圣刚说自己与这家豪门来往频繁,"每见其饮食,穷极水陆滋味,常馔必以炭炊,往往不惬其意。此乃骄逸成性,使君召之可乎?"李使君说:"若朱象髓、白猩唇,恐不可致。止于清洁修办小宴,亦未为难。"他于是广泛搜罗山珍海味,让妻孥亲自下厨,精细烹饪,陈设绮席雕盘,宴请几位子弟。然而这几位贵客"列坐矜持,俨若冰玉,肴羞每至,曾不下箸"。李使君再三恳请他们用餐,他们只尝了几口水果,"及至水餐,俱致一匙于口,各相眄良久,咸若飧茶食檗李"。过后,圣刚问他们:"李使君特备一筵,肴馔可为丰洁,何不略领其意?"几位子弟说:"燔炙煎和,未得其法。"圣刚说:"他物纵不可食,炭炊之餐,又嫌何事?"他们回答道:"上人未知。凡以炭炊馔,先烧令熟,谓之炼火,方可入爨,不然,犹有烟气。李使君宅炭不经炼,是以难于餐啖。"紧接着洛阳出现战乱,这几位子弟逃难山谷中,三天没东西充饥。圣刚见一家小店"以脱粟为餐而卖",遂"买于土杯同食"。数子弟"腹枵既甚,粱肉之美不如"。圣刚笑道:"此非炼炭所炊,不知可与诸郎君吃否?"几位子弟"但低首惭腼,无复词对"。但这里所说的"水餐",显然不是水席,因为不是如同行云流水般一道道连续上菜的,仅仅是作为点缀的一道汤菜。而且味道并不好,几位子弟都是各自喝了一小勺,觉得如同苦茶、苦李子一样,不堪下咽。此外,《白居易集》卷58《池上小宴问程秀才》诗描写他在洛阳招待苏州客人的饭菜,说:"净淘红粒炊香饭,薄切紫鳞(鱼)烹水葵(莼菜)。"卷63《饱食闲坐》诗描写自己平素在洛阳的饭菜,说:"红粒陆浑稻,白鳞伊水鲂。庖童呼我食,饭热鱼鲜香。箸箸适我口,匙匙充我肠。"李复言小说《续玄怪录·辛公平上仙》说"洛西榆林店"中,"二人饮酒食肉",洛阳西边新安县"磁涧王氏",供应顾客的饭菜是"饭蔬而多品","新安赵氏"供应的则是"肝美"。可见都不是水席。那么,前文所引武则天以来"从宫廷到官宦、士大夫阶层都用水席招待客人"云云,并不是那么回事。

  那么,洛阳水席到底起自何时,有什么起因?笔者没能力妄加臆测,只知道当地干旱,种植红薯较为普遍,农家贫苦,逢年过节和操办喜事,以红薯淀粉制成的粉条、凉粉、扁剁块(是否应写作笾豆块)为主要原料,配以肉食,稍稍变换几种花样,轮番装碗上菜,招待客人。由于多是汤菜,相沿成俗,后被开发改造,成为美味佳肴,起名水席。红薯是明朝晚年才从外国传入中国南方的,传到北方会更晚一些。明末徐光启《农政全书》卷27说:"番薯,则土人传云,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种。海外人亦禁不令出境,此人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遂得渡海。因此分种移植,略通闽、广之境也。……番薯形圆而长,其味……甚甘,……扑地传生,枝叶极盛。若于高仰沙土,深耕厚壅,大旱则汲水灌之,无患不熟。闽广人赖以救饥,其利甚大。"那么,如果我对水席起因的推测成立,洛阳水席不会起源于唐代。

  (原载郭绍林主编《洛阳隋唐研究》第一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年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