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隋朝的治安制度

第三节 中央和都城的治安制度

隋唐历史文化续编 作者:郭绍林 著


  一、 中央和京师长安的治安措施

  隋朝以大兴城(即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京师,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皇帝生活、办公的处所,因而部署重兵,严密防卫。

  隋朝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把西魏、北周以来的府兵制改革成为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军事制度。丁男(18-60岁)一律承担兵役,一方面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一方面组织在称为鹰扬府的军府内,自备兵器,在农闲时节进行军事训练,并在必要时执行保卫京师、宫殿,以及扈从皇帝巡幸和出征、戍守等军事任务。军府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京师附近地区。开皇十年(590),隋文帝诏令:"罢山东、河南及北方缘边之地新置军府。"不包括京师所在地的关中军府。开皇十五年(595),又诏令天下禁止收藏和制造兵器,但特别指出:"关中、缘边,不在其例。"(《隋书》卷2《高祖纪下》)这样规定,是在平定陈朝、结束南北分裂的情况下,使边地居民保持一定的御外能力,同时削弱内地地方武装能力,以便居重驭轻,强干弱枝,强化中央,保卫皇帝。

  府兵的最高机构是依照西魏、北周的十二大将军旧制而设置的十二卫,这在隋文帝时已基本成型。大业三年(607),隋炀帝改定名称,健全体制,成为一代规模。他把左、右卫改称为左、右翊卫,所领军士称为骁骑;左、右备身改称为左、右骑卫,军士称为豹骑;左、右武卫名称依旧,军士称为熊渠;左、右领军改称为左、右屯卫,军士称为羽林;增设左、右御卫,军士称为射声;左、右武候改称为左、右候卫,军士称为佽飞。军士虽有不同名号,但总称为卫士。与此同时,隋炀帝又将隋文帝时的左、右领左右府改称为左、右备身府,保留了左、右监门府的名称,与十二卫合称十六府。十六府机构设在京师。除了左、右监门府各设将军一人,左、右领军府不设将军,其余各卫都设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直接听命于皇帝,总管军府。据《隋书》卷28《百官志下》所记载隋文帝时的规定,十六府的前身机构中,有不少直接负责皇帝留守京师或外出巡幸时的防卫活动,以及京师、宫殿的戍守任务。隋炀帝时依然如此,只不过机构名称发生了变化而已。具体地说,左、右卫主管"宫掖禁御,督摄仗卫"。各设直阁将军六人,直寝12人,直斋和直后各15人,负责皇帝坐朝、睡觉、用膳和休息时的"宿卫侍从"。左、右武候主管皇帝外出时的清道殿后、昼夜巡查、拘捕奸非、警卫戒严等事务。左、右领左右府主管侍卫皇帝左右,供应兵仗。下设千牛备身12人,负责执千牛刀;备身左、右12人,负责供应弓箭;备身60人,负责宿卫侍从具体事务。左、右监门府主管宫殿的门禁和守卫事务。隋文帝规定:"宿卫者不得辄离所守"(《隋书》卷2《高祖纪下》),隋律也把"卫禁"放到首要地位。这便从军事部署、组织纪律和法律制裁几个方面,加强了中央和皇帝的治安。

  官府对长安的居民进行编组,五家为一保,五保为一闾,四闾为一族,分别设置保长、闾正和族正,负责基层的监督检查,维持治安秩序。居民居住区是长方形的封闭式结构,称为坊或里,都修造围墙,设置大门,由门吏按照官府规定的时间启闭。这样做的治安目的,《雍录》卷3《唐都城内坊里古要迹图》解释为:"隋文立坊之制,启闭有时,盗窃可防也。"《长安志图》卷上讲到京师布局的历史变迁,指出:"自两汉以后,都城并有人家在宫阙之间,隋文帝以为不便于事,于是皇城之内惟列府寺,不使杂居。公私有辨,风俗齐整,实隋文之新意也。"那么,这种结构和管理,目的并不仅仅限于保护居民免遭偷盗,还在于把民众和中央政权区分、隔绝起来,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二、 东都洛阳的营建和治安功能

  西魏、北周以长安(隋大兴城西)为国都。当时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江南有南朝统治的半壁河山,北方有北周、北齐的对峙。北周灭掉东面的北齐,统一了北方,以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为东京,加强对新区的控制。北周末年,外戚杨坚辅佐幼主周静帝,周祚将移的命运被一些人所看到。相州(治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总管尉迟迥起兵讨杨坚,山东、湖北起而响应。在镇压叛乱的过程中,杨坚以世子杨勇为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总统北齐故地。

  开皇元年(581),隋文帝杨坚代周建隋。为了控制东方,他考虑建都洛阳,但条件不成熟,及身未能解决,只好多次委派其子镇守洛阳。次年,他以三子秦王杨俊为河南道行台尚书令、洛州刺史、右武卫大将军,统领关东兵。开皇六年(586),又派太子杨勇镇守洛阳。

  仁寿四年(604)七月,隋文帝去世,隋炀帝杨广继立。汉王杨谅是隋炀帝最小的弟弟,正以并州总管的身份驻守山西太原,统辖着河南陕县崤山以东、黄河以北的52州地盘。他对于隋炀帝夺宗当上太子并进而称帝十分不满,于是立即发动武装叛乱。在平叛过程中,隋炀帝看到杨谅"毒被山东,遂使州县或沦非所",而长安在关中,鞭长莫及,即所谓"关河悬远,兵不赴急";特别是平定江南后,中国复归于统一,"南服遐远,东夏殷大"(《隋书》卷3《炀帝纪上》),长安作为唯一的都城,难以适应形势。于是,隋炀帝决意营建东京洛阳,使它成为东方的政治、军事中心,以加强对关东地区的控制,镇压该地区的反抗和叛乱。当年十一月,他巡幸洛阳,颁布营建东京的诏令。大业元年(605)三月,他命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和将作大匠宇文恺负责营建工作。到次年正月,东京新城在汉魏故城西面18里的地方建成,附近居民和天下富商数万家奉诏安置到城中居住。四月,隋炀帝举行了具有后世落成典礼意义的仪式。他"陈法驾,备千乘万骑,入于东京";又"御端门,大赦,免天下今年租税"。(《隋书》卷3《炀帝纪上》)大业五年(609),东京改称为东都。

  东都的治安作用表现为控制东方,屏障京师。关于控制东方,其措施可以说是文武相兼。除了上面所述"武"的一面,隋炀帝还考虑到"文"的一面。他下诏解释道:"听采舆颂,谋及庶民,故能审政刑之得失。是知昧旦思治,欲使幽枉必达,彝伦有章。而牧宰任称朝委,苟为徼幸以求考课,虚立殿最,不存治实,纲纪于是弗理,冤屈所以莫申。关河重阻,无由自达。朕故建立东京,躬亲存问。"(《隋书》卷3《炀帝纪上》)

  关于屏障京师,其作用在隋末内战中表现得很充分。杨玄感在黎阳(粮仓,在今河南省浚县)起兵反叛时,谋主李密为他筹划战略方针,认为当时隋炀帝远在辽东战场,只要杨玄感拥兵北上,截断其归路,隋兵粮尽,自然投降,可不战而擒,这是上计;直入长安,占领关中形胜之地,炀帝如果回师关中,也会因失掉了对关河襟带的利用而失败,这是中计;"若随近逐便,先向东都,顿坚城之下,胜负殊未可知,此计之下也。"但杨玄感认为这个下计才是上策,因为"百官家口,并在东都,若不取之,安能动物"。(《旧唐书》卷53《李密传》)在这里,李密看到的是东都防守严密,不易攻克;杨玄感看到的是东都的政治地位,拿不下东都便谈不上号令天下。杨玄感拥兵十万,不但未能攻克东都,还受到东都士兵和长安援军的沉重打击。他在东都附近站不住脚,企图入关,侥幸取胜。但东西二都互为犄角,连成一道坚固的防线,他进入这道防线后,腹背受敌,节节败退,终于陷于困境而丧生。

  后来,李密拥兵百万,也未能攻克东都。有人建议他西入关中夺取长安,他辞以部下都是山东(关东)人,"既见未下洛阳,何肯相随而入?"有人劝他称帝,他又说:"东都未平,不可议此。"(《旧唐书》卷53《李密传》)他这时也看到了洛阳在战略上和政治上的重要性,不能占领洛阳,就谈不上威胁长安,更谈不上夺取全国政权。

  在隋炀帝僻居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李密和隋军在洛阳一带对峙的情况下,各地群雄,竞起逐鹿。大业十三年(617),隋朝的右骁卫将军、太原留守李渊,也在山西起兵反隋,兵锋直指长安。这时,李密联络李渊,幻想自己当盟主。李渊暗自高兴,马上答应下来,以便利用李密牵制东都隋军,使之无法西与长安隋兵应合,同时利用李密扼守成皋(在今河南省荥阳市)险要地势,使江都信使不通,李渊自己"得入关,据蒲津而屯永丰,阻崤、函而临伊、洛。东看群贼鹬蚌之势,吾然后为秦人之渔父矣"。(《大唐创业起居注》卷2)这样,李渊轻而易举地占领了长安,次年建立了唐朝。李密与东都势力屡战不利,有人建议他投唐,理由是:"阻东都断隋归路,使唐公不战而据京师,此亦公之功也。"(《旧唐书》卷53《李密传》)可见,东都对于长安政权的屏障、拱卫和援助作用,因李密与东都势力的周旋而得不到发挥,才导致了隋唐政权的迅速更替。这是治安措施与治安对象二者失衡出现的后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