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爱情的食谱

练习3:摘下面具·和善

亲密:进入亲密关系的20种方法 作者:(英)玛丽·杰克斯;蔡松益 译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戴上特殊的"面具",别人只看到你某些特定的部分,反而看不见你真正的本性。为了让两人的关系更顺利,你必须摘下面具,让对方看到真正的你。做下列的练习时,一定要给对方精神上的支持。你也需要一些大张的厚纸板、彩色铅笔、绳子、剪刀以及胶带。

  Ⅰ 两人舒服地坐在一起,花两三分钟,告诉对方每天最常戴的面具是哪些,也许是保姆或知己。在这些面具下,也许你将沮丧的、需要对方保护的自己藏了起来。试着想象,如果走进一家商店,你会买哪一个面具。

  Ⅱ 两人拿出彩色铅笔、厚纸板,各自画出和自己的脸一样大的面具。别担心,画得没有艺术感也没关系,尽力就好。剪下面具的两个眼睛,完成后,戴在自己脸上。如果笑出来也没关系,笑声有助于缓和两人的心境,并会更积极。

  Ⅲ 决定谁先戴上面具。先戴的人,根据这个面具的特点来说话。比方说,如果你的面具是"保姆",也许可以说说你觉得自己没办法向对方求助。说完后,脱下面具,说一说自己戴上这个面具时,有哪五种情绪或哪五项个性无法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和对方讨论自己为什么要把真正的自我藏在这个面具后面,也谈谈对方怎样才能帮助自己永远不再戴这个面具。

  Ⅳ 两人轮流说完自己戴面具的想法,花五分钟说说自己最爱对方什么地方。说完后,提出自己的看法,看对方刚刚所说的有哪些无法反应出真正的自己(至少描述"有时候"反应不出真正的自己)。谈谈对方如何产生这些误解,为什么?最后,给彼此一个拥抱当做结束。

  和善

  和善与幸福有关,你越和善就越幸福。这是印度人所说的业果,而业果是会轮回的。雪伦·萨尔兹堡是佛教"爱与和善"的禅坐大师,她将和善称为"温暖地拥抱自我和全世界的能力"。的确,和善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只要你对人和善,你的心就会更开阔,也会深刻地感受到平安与幸福。

   其实,和善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在动物界,灵长类动物是人类的近亲,它们也有这种本性,会彼此梳理对方的毛,也会喂对方吃东西。

   可是,人类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失去对人和善的意念,一颗心只绕着过去痛苦的经历,不断感到害怕、受伤和失望。

   为了追溯幸福是如何发生的,请想象自己在一家超市正在排队准备付钱,此时你心生一个和善的念头,也许你让一位老人先付账,你们互相微笑,这一刻你暂时忘记心中原来的念头,感受到一股满足感从心中流过。你的这一做法,并非刻意要做好人或善心人士,一切是本性的流露。要当个和善的人,你必须留意其他人以及他们的需要,并用友善的态度来回应他们。上面所提及的都是和善的重要元素。相对地,阻碍和善的是自私、厌恶、恐惧和自以为是。

   我已为您解释了善待陌生人的美好。现在请仔细审视自己对另一半的态度。你对另一半和善体贴吗?有时善待陌生人比对我们所爱的人简单,为什么会这样?也许我们都把最亲近的人对自己好视为理所当然,因此不会去注意对方,即使和亲近的人走在一起,我们也可能只在意自己的事,陷入一团迷雾,无法回应对方的需要。或许我们觉得"和善"在我们的生命中根本不存在,双方也不认为和善是合理回应,甚至不在双方认可的人生剧本中。如果你们的关系已演变至此,那么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自己的潜力。不过,你可以透过单方面的努力来弥补。

   我们有时候会在心中累积过去的仇恨,对自己心爱的人既无法和善,也敞开不了心扉,虽然心中想善待对方,话中却满是刺,造成无数的伤害。有时候,我们生活中有时会遇到阻碍,心中的沮丧会扩散至两人的世界,我们不仅变得不可爱,甚至面目狰狞。假如你有以上所提的问题,请拿出理智,下定决心改变两个人的关系,并学习和善的艺术。你必须找一个方法,专注、小心、体贴地处理另一半的问题,更要让自己"真正出现"在两人关系里,而非人在心不在。

   要做到"真正出现"四个字,其实有个简单的方法。训练自己增加看对方的次数,而且次数要比现在多。同时,边看对方,边慢慢做深呼吸,让心中的声音静下来。当对方和你说话时,不要看报,也不要看电视,原先专心做的事通通都停下来,慢慢深呼吸,真正用心去注意另一半,想象自己的心中乌云密布,慢慢拨云见日,蔚蓝天空出现眼前,而这天空是要腾出来给对方的空间。

   将和善视为人类生存的自然之道。记住下面这句话:"可否请你和善一些?"在这句客气话里,我们要表达的是,和善是人类的本能,属于语言的一部分,无需强调就可以了解,也可让它和生活融合在一起。

   如果你觉得自己获得的比施与少,那该怎么办呢?如果你觉得很困扰,也许你必须和另一半谈一谈。可以的话,请不要一直比较。品质是无法量化的,和善也难以衡量,因此要决定品质好坏或和善与否是没有道理的。和善的真正精神就是不计较得失,真心付出。

  没有和善心,就没有真正的快乐。--英国文学家托玛斯·卡莱尔(1795-1881)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